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HRT新發現
2008.03.11
HRT新發現
美國婦女健康促進計畫(WHI)在2002年7月時喊停,因為研究在進行5.6年後發現,使用荷爾蒙療法(HRT)會提高女性罹患乳癌、心臟疾病等的風險。但是,最近WHI的後續研究,針對其中使用複合式荷爾蒙的女性,有了新的發現。 這份後續的追蹤研究總共包含將近1萬6千位曾經參與WHI計畫的婦女,在WHI計畫停止後,仍持續追蹤至2005年3月,以檢視停用荷爾蒙療法的風險和益處。結果發現使用複合式荷爾蒙的婦女若停止使用的話,心臟疾病、中風、血凝塊的風險會在三年內降低至平均值,但是罹患癌症的風險並未明顯降低,也就是說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依然較平均值高,但是與服用荷爾蒙時相較,仍舊是較低的。 研究人員表示,目前還無法判定停用荷爾蒙而罹患乳癌的婦女,是因為停止使用荷爾蒙、還是先前在使用荷爾蒙療法時就已發展出癌細胞。但是,這份後續追蹤的研究結果再次證實了WHI的研究結論,也就是荷爾蒙療法不應該被用來預防任何疾病,而女性在停止使用荷爾蒙療法後,應該要更注意後續的篩檢預防工作,例如,乳房攝影檢查。 有關單獨使用雌激素的後續研究,目前尚未有研究結果。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 read more
維骨力對髖骨關節炎無效?
2008.02.21
維骨力對髖骨關節炎無效?
  藉由運動等生活形態的介入,的確可以預防關節炎所導致的肢體殘障,但是可以用來治療關節炎的方式卻非常有限。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關節炎患者對各種療法都躍躍欲試。   許多人認為市面上所販售的「維骨力」,也就是葡萄糖胺(Glucosamine)的補充品,可以用來減輕關節炎的疼痛和發炎,但是它的臨床試驗所得到的結果並不一致,有些研究發現維骨力對關節炎有幫助,有些則發現沒有。最近一份研究發現維骨力針對髖骨關節炎的效益似乎不大。   這份雙盲的隨機研究包括222位罹患輕微到中度髖骨關節炎的病患,其中一半的病人每天服用1,500毫克的維骨力,另一半的病人則服用安慰劑。研究分析的項目包括關節炎疼痛和關節功能發揮的程度,研究人員在研究開始時先進行測量,之後每三個月測量一次,總共追蹤兩年。此外,在研究開始和結束時分別進行關節的X光檢查。結果發現維骨力對髖骨關節炎疼痛程度和關節功能沒有影響。   有專家表示這份研究有一些瑕疵,例如,參與者的病情並不嚴重,因此藉由藥物改善的空間自然有限;且這是第一份針對髖股關節炎所做的研究,因此研究結果不應該被視為定論。但是,患者若服用一段時間的維骨力,卻發現病情無明顯改善的話,則應停止使用。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被忽略的一群
2008.02.14
被忽略的一群
  根據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的Nicholas Fisk和Rifat Atun兩位教授所做的研究發現,從1980年起至今,被列為研究中和已上市的藥品總數約超過37,000種,而其中針對孕婦健康所研發的藥物卻只有17種。這個數目還不到心血管疾病專用藥物種類數的3%,甚至連葛雷克氏症(Lou Gehrig’s Disease)這種罕見疾病專用的藥物數量都有34種。如此巨大的差異其背後可能的成因與所代表的意義都值得我們去深思。   Fisk教授表示,製藥界對婦產科相關藥物的研發缺乏興趣的原因,可能是為了避免日後許多與生產相關的醫療訴訟及其所需的龐大費用。此外,其他可能的原因包括:產科所提供的市場利益較少,以及非適應症(off-label use)藥物管理系統的限制。   目前全世界每年有將近五十萬名婦女與七百萬名嬰兒死於與懷孕或生產相關的疾病。面對這樣的統計數字,現行的藥物管理政策、研究補助辦法與製藥商的經營模式似乎需要更進一步的檢討與改進。   資料來源:公共圖書科學期刊(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journal, PLoS Medicine)
+ read more
醫師沒告訴你的甲狀腺資訊
2008.01.30
醫師沒告訴你的甲狀腺資訊
  甲狀腺疾病在女性身上的發生率是男性的5-10倍。但是,病人就醫時,許多醫師可能不會和病人說明甲狀腺疾病的風險因子、症狀、診斷結果或是治療方式,因此,女性應該要瞭解這個普遍、但卻受到忽略的健康問題。   美國積極爭取病人權益的作家Mary Shomon蒐集了書籍、網路上與甲狀腺疾病相關的資訊,彙整出十點「醫師忘了告訴你的事」:   一、即使許多醫師都說診斷和治療甲狀腺疾病必須要進行「促甲狀腺素測試」(TSH test),但是,事實是不同的醫師對TSH的正常濃度會有不一樣的標準。舊的標準值為0.5-5.0,而新的標準值為0.3-3.0。至於哪一個標準較準確,目前醫界還沒有共識。   二、「促甲狀腺素測試」僅檢驗腦垂體所分泌的一種激素而已,也就是「促甲狀腺素」。但是,甲狀腺疾病並不只和促甲狀腺素有關,因此,若病人有甲狀腺症狀,但「促甲狀腺素測試」卻呈現正常時,應進一步要求進行甲狀腺抗體測試。因為先前有研究指出,若病人對甲狀腺抗體的反應呈現陽性,應該尋求治療,以免進一步成為甲狀腺機能減退。   三、內分泌醫師不見得最適合治療所有的甲狀腺疾病。   四、市面上治療甲狀腺的藥物,不見得越貴越有效,許多便宜的藥也可以達到一樣、甚至更好的效果。   五、不孕也可能是甲狀腺疾病的症狀,但是大部分的醫師並不會進行甲狀腺問題的檢測。   六、每一位女性在懷孕前和懷孕的時候,都應該要檢查甲狀腺的狀況。一旦發現有甲狀腺疾病就必須尋求額外的照護,因為婦產科醫師對於甲狀腺疾病可能不熟悉。   七、性慾下降有可能是因為甲狀腺荷爾蒙缺乏。   八、甲狀腺疾病若受到忽視或是治療不當的話,可能會影響食慾或運動計畫。   九、如果有高膽固醇或是已服用藥物,但卻無法降下膽固醇的話,有可能是因為甲狀腺疾病治療不當或是被忽視。   十、有一些對健康有益的物質或食物,卻不適合有甲狀腺疾病的病人使用,例如,氟化物和大豆。
+ read more
性別教育不是性騷擾
2008.01.10
性別教育不是性騷擾
台灣女人連線長期關心病人安全等醫病關係之議題,多年來我們發現,對於「醫病關係」的認知與期望,醫、病之間存在著許多落差。不可否認,台灣有許許多多優秀、認真的好醫師,但為何對於醫師的愛心及關懷,病人會不領情?因為在專業的權威底下,有些醫師會忘記自己也是個平凡人,會有盲點、會犯錯、也會有利益的考量,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醫師因為健保診察費偏低而草率診療,也是為什麼醫師對於病人的「關懷」,在病人眼中可能就是一種性騷擾。   衛生署於民國96年8月17日完成的「醫師執業登記及繼續教育辦法」之修正,其中將性別議題課程列為醫學倫理之必修項目,其原因在於醫學領域長期缺乏女性觀點與論述,使女人每個階段的生命經驗都遭到扭曲或誤解,例如從月經、生產、更年期到停經,對女性來說必經的生命歷程,然而,在醫學診斷上卻容易被疾病化。又例如心臟病長久以來都被視為「男人的」疾病,女人向來被放在照顧男人心臟的位置,就是因為健康、疾病中性別意識的缺乏,讓多數女人活在乳癌的擔憂時,不知道她們更可能死於中風或心臟病。   全球先進國家近年來陸續設立婦女健康研究中心,期望藉此提高醫事人員的性別意識,促進健康的性別平等。世界衛生組織亦於2002年宣布「性別政策」(Gender Policy),強調醫學專業人員都必須要瞭解到性別是會影響健康的。唯有使醫事人員都具備性別敏感度,才能促進醫病關係、保障婦女健康。將性別議題課程列為醫學倫理之必修項目並非只是針對「性騷擾」的部分,更非要侮辱醫師,而是希望藉此讓病人得到更完整的照護,亦減少不必要的醫療糾紛。如果大部分醫師看到「性別議題」只想得到「性騷擾」,就證實此課程存在的必要性了。     本文刊載於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 read more
不再賣零食給12歲以下兒童?
2007.12.26
不再賣零食給12歲以下兒童?
  由11間知名食品公司所組成的聯盟,其中包括,可口可樂、雀巢、Mars、漢堡王、百事可樂等,已經和歐盟共同簽署一項聲明(EU Pledge),表示會逐漸減少在電視、平面媒體、網路向12歲以下兒童廣告垃圾食物的頻率,並在2008年年底前完全撤除。此外,自2009年起,將會獨立審查與監督廣告的行銷量,而且除非是教學使用,否則也不會在國小校園內販售零食。   「世界廣告人聯盟」(World Federation of Advertisers)的負責人Stephan Loerke表示,這11間知名食品公司所有的食品與飲料廣告支出就已經佔全歐盟的50%。而這項宣言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將研擬食品業者自律的規範、加強食品行銷的法規,並提供兒童教育,幫助他們更正確地解讀廣告內容。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