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慢性疾病

美FDA批准 近20年來首個阿茲海默症新藥
2021.06.08
美FDA批准 近20年來首個阿茲海默症新藥
本週一(6月7日)美國核准了近20年來第一個阿茲海默症新藥aducanumab,儘管其效能證據不一、備受爭議,但這卻將引發了全球各國必須上市的壓力。   因為可以治療嚴重或危及生命的疾病,並填補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aducanumab是在加速批准下獲得了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的核准。   敗部復活! 雖然醫生、患者和支持他們的組織迫切需要可以減緩精神惡化的治療方法,但科學家們對aducanumab的有效性提出質疑。由於這些藥物似乎不起作用,兩項試驗於2019年3月中止。製造商百健(Biogen)表示,這些藥物不太可能改善人們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   但該公司在2019年10月宣布,重新分析一項涉及服用藥物時間更長及更多的試驗數據,結果顯示,高劑量可以減緩記憶力、思維能力以及日常活動能力的下降,因此向監管機構申請藥物許可。   對於百健的申請,去年11月的顧問委員會皆表示反對的建議。   在製造商提供了更多的試驗數據後,美國FDA已經批准了這個藥物,但條件是藥廠必須進行第4期臨床試驗。也就是說,藥物上市後,研究人員必需對使用者進行監測,了解藥物的作用,以及是否真的能減緩智力衰退的進程。   ADUCANUMAB的作用 目前科學家公認,大腦內澱粉樣蛋白斑塊(amyloid protein plaques)堆積及Tau蛋白異常可能是導致阿茲海默症的根本原因,多數為阿茲海默症設計的藥物都試圖清除這些斑塊。   aducanumab是一種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主要在消除大腦中澱粉樣蛋白斑塊的積聚。   引發的爭議...... 去年11月,美國FDA顧問委員會都對aDUCANUMAB申請案表示反對的建議。其中三名委員直接於科學期刊上發表,指出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aducanumab有效。他們擔心,如果該藥物被核准的主要原因是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匱乏,那麼未來的門檻就會降低。   一些科學家對aDUCANUMAB獲得FDA批准感到驚訝。   倫敦大學學院老年精神病學教授R. Howard 說:「作為一名癡呆症臨床醫生和研究人員,同時也有阿茲海默症的家族病史,我希望看到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我認為aDUCANUMAB的批准是一個嚴重的錯誤,它只會對患者及其家人產生負面影響,並且可能會破壞10年來有意義的癡呆症治療的持續探索。」   前車之鑒? 現有的少數治療阿茲海默症藥物的效果似乎也有限。20多年前批准aricept(也稱為donepezil)時,同樣發生了一場巨大的戰爭。當時,它被譽為一項突破,但主要是因為沒有其他任何治療藥品。很清楚地,它可以減緩幾個月內的智力衰退,但從長遠來看,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如果aducanumab被廣泛使用,則需要對發生極早期記憶問題的患者進行大腦PET掃描,以確定他們是否有澱粉樣斑塊。這不僅需要設備,還需要訓練有素的員工。如果它就像其他藥物一樣只對輕症患者有短暫的改善,那就需要好好評估其成本效益。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21.06.07)、JAMA Network(2021.03.30)、The Guardian(2016.11.18)      
+ read more
你應該要知道的「長期COVID」!
2021.05.07
你應該要知道的「長期COVID」!
武漢肺炎(COVID-19)對全球健康產生了毀滅性影響,儘管該疾病通常是影響一個人的呼吸健康,但科學家現在普遍認為它是一種多器官疾病,從沒有症狀到危及生命都有可能。而隨著疫情的發展,專家們越來越意識到COVID-19的長期影響。   什麼是長期COVID (LONG COVID)? 儘管大多數患有COVID-19的人會在幾週內康復,但有些人會經歷一些COVID後的狀況。   首次感染COVID-19的病毒後,人們可能會經歷超過四個星期的新COVID後病情,可能會遇到許多新的、復發的或持續的健康問題。即使感染後沒有症狀的人也可能患有COVID後病情。   在不同的時間段內,這些疾病可能具有不同類型的健康問題和綜合健康問題,又稱為「後急性長期COVID症候群」。   30多位來自各個領域的專家所組成的團隊,對有關長COVID的最新文獻進行了分析,從而對該疾病進行了全面的概述,並提出了支持該病患者的長期COVID報告。   心血管症狀 研究人員指出,各種心血管問題與長期COVID相關,包括胸痛、血塊、中風、肺栓塞和心律不齊。   Columbia University醫學院的副教授的E. Wan博士說:「心律不整可導致中風、心力衰竭和對心臟的長期損害,並且這可能是患者不知道的。」   該分析還強調了持續的呼吸道症狀(如呼吸困難)的嚴重性,約有五分之一的COVID-19患者有此問題,呼吸困難可能起源於呼吸或心臟,至少有六分之一的患者持續咳嗽。   報告還強調了特徵性的「腦霧」,並指出長期COVID的人中有1/2或1/3的人持續存在頭痛。超過一半的患者描述了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例如慢性疲勞、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焦慮或抑鬱。   後急性COVID不太為人所知的徵狀包括:20%的人脫髮,以及一小部分先前未診斷的糖尿病,從醫院出院的人更有可能出現腎臟功能受損的跡象。   許多不同的人受到影響 儘管患有既往健康狀況或嚴重的COVID-19病例似乎增加了發展長期問題的機會,但長期的COVID也影響了其他健康人群。   例如:先前沒有疾病的年輕患者,在COVID-19之後出現了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和心律加快。COVID-19之後發生問題並不是僅發生在最脆弱的人身上。   研究指出,來自黑人和少數民族背景的人在後急性COVID-19研究人群中占多數。一項來自英國的研究表示,52%的人是黑人,而一般人群中的BAME (Black, Asian, and minority ethnic的縮寫)則為19-21%。   長期COVID並不總是與急性新冠病毒感染本身的嚴重程度相關。   症狀延遲發作 對於某些人來說,COVID-19的症狀似乎在其最初感染後的幾週內一直持續。其他人則恢復,直到後來開始出現長時間的COVID症狀。   Dr. E. Wan說:「我就看過年輕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幾週、甚至幾個月後,突然出現心跳加速、心悸和慢性疲勞。」   當我們想到COVID-19時,主要想到的是呼吸系統疾病。但即使人們從呼吸系統疾病中恢復過來,由於其他器官系統的問題,他們仍然可能還有其他臨床症狀。   跨學科護理 由於長期COVID會影響一個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許多方面,因此來自各個學科的團隊必須共同努力,以提供全面的護理和支持。   Dr. E. Wan表示,COVID-19是我所遇到的第一種傳染病,對多種器官都有影響,這改變了我的臨床操作。現在,不管病人要做什麼,我都問他們是否曾經有感染COVID-19……這改變了可能的診斷範圍。   Dr. Nalbandian補充說:「基於這次分析,我們所有人都認識到需要進行跨學科長期治療患者……在出院時,對COVID-19患者的護理還不能結束。」   說出症狀 作者還指出,因為並非所有的醫生都認識到長期COVID,人們要大聲說自己的經歷並加入倡導團體是非常有重要的。   Dr. Nalbandian說,在紐約,看到那些苦苦掙扎了數週甚至數月的患者正在尋找瞭解相關問題的醫師。醫師應該認同患者的關注,並仔細記錄症狀。   Dr. Nalbandian建議人們應該積極主動地與臨床醫生聯繫,即使不確定症狀是否會因新冠病毒感染而持續存在,也要與醫生取得聯繫。情況仍然不穩定,我們每個月都在學習更多。   作者認為,患有長期COVID症狀的人也可以提出自己參加臨床試驗的要求,這將有助於進一步發展對該疾病的臨床認識。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 (2021.04.12)      
+ read more
AZ疫苗血栓不良反應 風險出爐
2021.05.06
AZ疫苗血栓不良反應 風險出爐
丹麥和挪威的合作研究團隊公布於AZ疫苗(阿斯利康疫苗)相關不良事件的研究結果:接種AZ疫苗後,罕見但嚴重的腦血栓發生率略有增加,而靜脈血栓的發生率則一般性地增加。   此研究與以前評估研究有所不同。以前的研究主要都依賴不良反應的自發性通報,這會有黑數。而此次研究,是第一個對疫苗所有接種者進行系統性追蹤的研究,可以確保全面了解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對28萬名18-65歲疫苗接種者的系統性研究 這項研究資料來自丹麥和挪威享有盛譽的衛生註冊機構的資料,研究團隊對28萬名在挪威和丹麥、年齡在18-65歲間,所有AZ疫苗接種者進行系統性的追蹤。   疫苗接種後,對接受疫苗的人進行了28天追蹤。研究組調查可能代表不良事件的許多病症和疾病,將這些狀況的發生率與背景人口的發生率進行了比較。   這項研究基本上讓人對疫苗更放心,因為對於大多數所研究的不良事件發生率並未增加。但是,他們發現靜脈血栓的發生率是增加的,相當於每4萬名疫苗接種者增加了一例,包括了罕見的腦靜脈血栓(VITT)的發生率略有增加。   個人疫苗接種者的絕對風險仍然被認為是低的。   丹麥和挪威疫苗接種計劃將AZ疫苗刪除主要是因為接受AZ疫苗後腦靜脈血栓的出現。   決定疫苗利弊的因素因國而異 研究人員強調,他們的發現與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的評估顯示AZ疫苗整體而言是安全的並不矛盾。疫苗的效果應該從使用疫苗的效益來看,疫苗可以防止可能致命的感染,因此,取決於各個國家受到流行病嚴重程度的影響,在許多情況下,其效益將超過使用疫苗的風險。   疫苗效果和風險的平衡取決於許多因素。在許多國家,例如那些沒有其他疫苗可用的國家、老年人沒有充分接種疫苗或感染範圍廣泛的國家,無論是在社會層面還是在個人層面上,疫苗的益處都將超過風險。       編譯來源:Eurek Alert(2021.05.05)      
+ read more
血型會影響疾病的風險嗎?
2021.05.05
血型會影響疾病的風險嗎?
過去已有研究指出, A型或B型血的人比O型血的人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或出現血栓,而O型血的人更容易發生出血。其他研究則顯示某些血型的人更容易感染某些傳染病。   最近瑞典一項新研究顯示,某些血型的人更容易出現血栓、出血,腎結石或妊娠高血壓。   斯德哥爾摩Karolinska研究所研究生T. Dahlén及其同事對瑞典的健康登記資料進行掃描,收集超過500萬人的資訊,以了解A、B、O血型,RhD陽性或RhD陰性血型與1000多種疾病之間的關聯。他們發現了49種與A、B、O血型有關的疾病,以及一種與RhD組有關的疾病。   研究發現證實,A型血液的人更容易出現血栓、O型血液的人更容易發生出血性疾病。他們還證實,O型血婦女更容易罹患妊娠高血壓。   此外,B型血的人罹患腎結石的風險較O型的低、RhD陽性的女性更有可能經歷妊娠性高血壓。   這項研究佐證了先前發現的某些血液類型與血栓、出血風險之間的關聯,並且也指出腎結石與血型的新關聯,這些發現可能會讓人們對於血型可能使他們容易患某種疾病有新的見解   作者Dahlén表示,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結果,並確定不同的血型或血型如何增加某些疾病的風險,或者對於這些關係是否有其他解釋。   Karolinska Institutet流行病學副教授G.Edgren醫師總結說:「我們的發現凸顯了腎結石和妊娠高血壓病與血型或血脂等疾病之間新的有趣關係。它們為將來的研究奠定基礎,以查明疾病發展背後的機制,或者為確定和治療具有一定條件的個體的新方法進行研究。」       編譯來源:Eurek Alert(2021.04.27)          
+ read more
減少慢性發炎預防心臟病
2021.05.01
減少慢性發炎預防心臟病
為了保護您的心臟,這是您需要知道的…. 牙周病可能增加心臟病風險. 您可能已經知道,高膽固醇和高血壓是心臟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但是你知道發炎也是嗎?最近的研究表明,它起著關鍵作用,減少它的作用可以預防心臟病和中風。   研究指向發炎 二十年前,研究人員發現發炎與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機會增加有關。但是,他們不知道抗炎治療是否可以阻止這些事件的發生。 JUPITER研究在2008年發現,對於沒有高膽固醇但血液中發炎標記物(marker)含量高的老年人,使用降低膽固醇的史達汀類藥物可減少心臟病和中風的發生。但是尚不清楚那是因為史達汀類藥物減輕了發炎反應,還是因為它們進一步降低了壞膽固醇,因為它兩種效用都有。 但是,最近的一項名為CANTOS的臨床試驗在研究一種新型抗體類的抗炎藥。將該藥物給曾經有心臟病發作且接受史達汀類藥物治療但仍有較高的發炎標誌物的人,結果顯示:使用抗炎藥治療的人以後發生心臟病或中風的可能性降低了15%;而主要干預措施,諸如:血管成形術和繞道手術等的需求減少了30%。   這項研究具有里程碑意義,它最終證明:在不改變膽固醇水平的情況下,解決發炎對預防心臟病至關重要。現在,有更多的研究正在探討口服、較便宜的較舊藥物(秋水仙素和甲氨蝶呤)是否具有類似的心臟保護益處。   發炎如何引發心臟病 發炎是人體對疾病或傷害的免疫反應的一部分。當您有傷口或感染時,發炎有助於抵抗細菌並促進癒合。膽固醇和其他物質(稱為斑塊或動脈粥樣硬化)在動脈中的堆積 也會引起發炎反應。 對於短期情況,發炎是有幫助的,但是持續的輕度發炎會刺激您的血管。發炎可能會促使動脈斑塊的形成、剝落並引發血栓,這是心臟病和中風的主要原因。 當血塊阻塞心臟的動脈時,您就會 心臟病發作。如果血塊阻塞了大腦的動脈,結果就是 中風。   消炎─ 變你的生活方式 好消息是,您可以通過避免活化身體發炎的因素來控制發炎。而且,這些生活方式還可以降低膽固醇、血壓及高血糖。 這是減少發炎的作法: * 戒菸: 吸煙會損害血管並促進動脈粥樣硬化。通過戒菸,您可以將心臟病風險降低一半。 * 保持健康的體重: 超重會增加您罹患多種疾病的風險。但是,如果腹部脂肪過多,則是患心臟病的危險信號。在腹部堆積的一種脂肪(稱為內臟脂肪)分泌一種分子,該分子會引起炎症。 * 增強 運動能力:每天運動至少20分鐘即可減少發炎。您不必進行大量的出汗訓練:適度的鍛鍊(例如快速步行)是有效的。 * 飲食對心臟健康: 加工和快餐食品會引起炎症。另一方面,天然食品具有抗炎作用。多吃水果,蔬菜,全穀類,豆類,堅果和脂肪多的的魚。  慢性發炎不會產生症狀。檢測它唯一的方法是血液檢查中發炎的標誌物─C反應蛋白(CRP),然大多數人並不會定期進行發炎篩檢。儘管醫生可會能為那些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較高的人開史達汀類藥物的處方,但是,降低該危險因素的最好的方法是做出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選擇。                           編譯來源:JOHNS HOPKINS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女人比男人多慢性疼痛與基因有關!
2021.04.14
女人比男人多慢性疼痛與基因有關!
慢性疼痛是一種常見且可能使人衰弱的疾病,比起男人,往往影響更多的女人。為了探討這種差異,研究人員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慢性疼痛遺傳研究,在209,093名女性和178,556名男性中尋找了與慢性疼痛相關的基因變異,並比較了結果。   在女性中,有31個基因與慢性疼痛相關,而在男性中,有37個基因與慢性疼痛相關。只有一個基因是男女共同的。研究人員還研究了這些基因的活性在已知與慢性疼痛有關的組織中是增加還是減少。研究發現,男性的所有37個基因以及女性的30個基因在背根神經節中很活躍。背根神經節是將疼痛信號身體傳到大腦的組織。   性別應納為研究變因 新的結果支持了研究人員以前的研究:慢性疼痛的感覺主要起源於大腦,比較少在人們遭受疼痛的部位。該研究還顯示,慢性疼痛中的性別差異可能至少具有部分遺傳基礎。他們認為,對慢性疼痛以及潛在的其他複雜疾病的研究將性別納入考慮將會受益。總體而言,這些發現增加了我們對慢性疼痛的理解,並可能為這種難以治療的疾病提供了新療法的發展。   研究主持人K.Johnston教授說:「我們的研究突顯出了將性別視為生物變因的重要性,並顯示了慢性疼痛遺傳學中細微但有趣的性別差異。」       編譯來源:Eurek Alert(2021.04.08)、PLOS Genetics(2021.04.08)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