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健康

更年期不會導致血壓升高
2008.10.13
更年期不會導致血壓升高
許多人將女性更年期後血壓上升的現象歸因於荷爾蒙雌激素濃度的降低,但是,最近有兩份研究發現,女性在更年期後血壓會升高、進而導致心血管風險增加的原因其實與更年期無關。 其中一份捷克的研究蒐集了900位45-54歲婦女的資料,分別就更年期前、更年期和停經後這三段時間,分析身體質量指數(BMI值)、年齡等因素與血壓的相關性。結果發現高血壓的風險和更年期沒有相關性,而是和BMI值有關。由於女性身體的脂肪會隨著年齡增加,因此,女性更年期後若有高血壓的現象是導因於BMI值,而非荷爾蒙。 第二份義大利的研究則包括了九千位18-70歲的婦女。結果發現更年期婦女的血壓的確比更年期前的婦女高,但是在經過年齡標準化的分析後,血壓和更年期的相關性就消失了;與捷克的研究不同的是,BMI值與高血壓的相關性也在年齡標準化後消失,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女性血壓升高純粹是因為年齡增加。 在長期追蹤的研究中,常會發現女性的血壓因為進入更年期、停經而逐漸升高,但是研究在經過年齡標準化的分析後,這樣的相關性就會消失,也就是說若更年期婦女的血壓升高、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的話,其實與雌激素的減少無關。這樣的研究結果某種程度也解釋了為什麼荷爾蒙療法無法預防心血管疾病。 資料來源:高血壓期刊(Journal of Hypertension)
+ read more
荷爾蒙療法改善膚質?
2008.10.02
荷爾蒙療法改善膚質?
有些藥廠或相關的利益人士為了行銷荷爾蒙療法,將荷爾蒙療法包裝成保持青春美麗的秘方,但是,最近一份研究發現,荷爾蒙療法對年長女性的膚質改善,包括:皺紋、皮膚鬆弛等,其實沒有明顯的幫助。 波士頓大學的Tania J. Phillips教授與其研究團隊將485位平均54歲的更年期婦女分成三組,一組服用安慰劑、另外兩組分別服用低劑量、高劑量的荷爾蒙。研究人員在參與者開始使用荷爾蒙的第一、三、六、九、十二個月,分別記錄參與者的皮膚老化程度及對自己皮膚改善狀況的評價。結果發現研究人員檢測參與者的膚質,不論是皺紋、鬆弛、乾燥等方面,各組間的差異並不大;且在使用荷爾蒙前和使用後的比較上,婦女對自己皮膚的評價也幾乎沒有差異。 過去許多研究檢視了高劑量的荷爾蒙,這份研究則將低劑量的荷爾蒙也納入考量。研究結果再次證實,荷爾蒙療法除了用來減緩更年期的不適症狀外,不應有其他用途。 資料來源:美國皮膚醫學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 read more
小孩罹患精神疾病受男性年齡影響
2008.09.11
小孩罹患精神疾病受男性年齡影響
雙極症(bipolar disorder)是一種會造成情緒極大起伏的精神疾病,包括出現憂鬱症和躁症的症狀。過去的研究已經發現,精神分裂症、自閉症等精神疾病與父親的年齡是有相關性的。去年則有一份丹麥的研究發現,父親的年紀越大,小孩罹患雙極症的風險越高,今年一份更大型的瑞典研究則再次支持這樣的理論。   這份研究包括13,428位病患,這些病患是在1932-1991年間出生,且都被診斷出罹患雙極症,研究人員同時也取樣相同性別、相同出生年份、但沒有罹患雙極症的人當作對照組。在控制胎次、父母親年齡、社經地位、精神疾病家族史等變因後發現,父親年紀越大,小孩得雙極症的風險越高。大約是在父親年齡40歲時,風險開始明顯上升,到55歲之後,風險大幅提高。父親55歲以上的小孩罹患雙極症的風險,比父親年齡在20餘歲的小孩高1.37倍。   研究人員表示,父親年齡越大會提高小孩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過去有學者將此歸因於年紀較大的父親的人格特質,此外,原因也有可能在於老化的精子。男性終其一生要不斷地製造精子,而製造精子的過程便會涉及到基因的複製,基因一旦需要複製就有可能會出錯,特別是當男性老化的時候。而女性出生時卵巢中卵子的數目就已經足夠供其一生使用,所以女性一輩子都不需要再製造卵子,自然不會涉及基因複製的問題,因此,母親的年齡在同樣的情況下不會產生如此大的影響。     資料來源:Archive of General Psychiatry  
+ read more
剖腹產增加糖尿病風險
2008.09.01
剖腹產增加糖尿病風險
最近一份英國的研究發現,剖腹產的嬰兒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風險較高。 這份研究回顧了過去20份相關的文獻,總共包括16國的資料和超過一萬位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兒童。研究人員也分別就出生體重、胎次、哺餵母乳與否、母親年齡、母親是否有妊娠糖尿病等變因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剖腹生產的嬰兒,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風險,比自然產的嬰兒高出20%。 研究負責人Chris Cardwell表示,第一型糖尿病的發生是因為胰臟內分泌胰島素的細胞遭到破壞。有學者猜測,剖腹產的嬰兒首次接觸到的細菌來自醫院,和自然產的嬰兒首次接觸到的細菌來自母親的陰道是不一樣的,而這有可能影響嬰兒免疫系統的發展。但是,這個理論仍處於假設的階段,糖尿病與剖腹產的生理機制目前仍不清楚。
+ read more
剖腹產增加糖尿病風險
2008.09.01
剖腹產增加糖尿病風險
剖腹產增加糖尿病風險2008/9/1 最近一份英國的研究發現,剖腹產的嬰兒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風險較高。 這份研究回顧了過去20份相關的文獻,總共包括16國的資料和超過一萬位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兒童。研究人員也分別就出生體重、胎次、哺餵母乳與否、母親年齡、母親是否有妊娠糖尿病等變因進行分析,結果發現頗腹生產的嬰兒,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風險,比自然產的嬰兒高出20%。 研究負責人Chris Cardwell表示,第一型糖尿病的發生是因為胰臟內分泌胰島素的細胞遭到破壞。有學者猜測,剖腹產的嬰兒首次接觸到的細菌來自醫院,和自然產的嬰兒首次接觸到的細菌來自母親的陰道是不一樣的,而這有可能影響嬰兒免疫系統的發展。但是,這個理論仍處於假設的階段,糖尿病與剖腹產的生理機制目前仍不清楚。
+ read more
人工流產不會讓女性憂鬱
2008.08.22
人工流產不會讓女性憂鬱
許多人認為女性在人工流產後會經歷悲痛、難過、傷心等情緒,甚至出現臨床上的情緒失調,例如,沮喪、焦慮等;但是,美國精神科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一個專門小組(Task Force)表示,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經歷一次選擇性的人工流產,會影響成年女性的心理健康。 這個專門小組從2006年開始,重新檢視有關人工流產的英文文獻,這些文獻是自1989年至今曾出版在期刊中的實證科學研究。專門小組比較了進行選擇性人工流產和沒有進行人工流產的女性心理健康狀態,並針對有進行人工流產的女性,調查影響其心理健康的危險因子。 專門小組的主席Brenda Major表示,若女性非預期懷孕,不論決定在前三個月進行人工流產或繼續懷孕,都不會影響女性的心裡健康。但是,多次人工流產與心理健康的關係較複雜,目前尚未有確定的科學論證。 影響女性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包括個人、社會、文化等各個面向,例如,家庭暴力、藥物、酒精濫用、經濟狀況等,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增加女性未預期懷孕的風險,也有可能影響懷孕後的心理健康。因此,有關「人工流產會影響女性健康」的說法其實是誤導社會大眾,與其說人工流產會影響女性心理健康,不如說影響女性的是人工流產的污名以及社會大眾與親友所帶來的壓力,例如必須向家人隱瞞等因素,才是影響的主因。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