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健康

不懷孕並不會增加子宮內膜異位婦女的罹癌風險
2007.07.10
不懷孕並不會增加子宮內膜異位婦女的罹癌風險
  過去曾經有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有子宮內膜異位的婦女,或是從未生育過的婦女,罹患某些癌症的風險會比較高。但是,若兩者結合的話,會不會使風險提高兩倍,甚至更多?瑞典有一份研究首次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的婦女進行的調查,結果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的婦女罹患癌症的風險,並不會因為是否生產過而受影響。   這份研究在人類生育與胚胎學歐洲協會(European Society of Human Reproduction and Embryology)第23屆的年會上發表,負責人是瑞典卡羅琳醫學院(Karolinska University Hospital)的婦產科醫師Anna-Sofia Melin。參與者是63,630位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的婦女,研究透過各個癌症登記機構追蹤這些婦女的健康狀況。   結果總共有3,822位婦女被診斷出罹患癌症,以某些特定的癌症來說,其罹患率的確比較高,例如,罹患內分泌腫瘤的機率比一般婦女高38%、卵巢癌37%、腎臟癌36%、甲狀腺癌33%、腦瘤27%、惡性黑色素瘤23%、乳癌8%;但是,有趣的是,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比一般女性低29%。整體而言,癌症罹患率並不比一般的平均值高。此外,也發現婦女是否生產過並不會影響研究結果,也就是說子宮內膜異位的婦女,並不會因為未曾生育而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     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的婦女罹患癌症的風險較高,研究人員提出以下的解釋,有可能是因為免疫系統失調,也有可能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的治療方式,影響癌症的發展,但是,這些都尚未成定論。
+ read more
BMA同意放寬人工流產門檻
2007.07.03
BMA同意放寬人工流產門檻
  英國醫學協會(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 BMA)在六月底的年會上,進行了兩項提案的討論,其中通過的一項提案,將人工流產的醫師診斷書,由兩位醫師降低為只需要一位醫師,放寬了人工流產的門檻。這項提案通過後最大的影響,便是懷孕三個月內的女性欲進行人工流產,不需要證明「繼續懷孕將會威脅其生、心理的健康」,只要有醫師診斷書就可以進行人工流產。這將使欲中止懷孕的女性,有更安全的醫療環境和更容易取得的資源可使用。    另一項提案討論的是合法進行人工流產的醫護人員的資格,但是,大部分的醫師並不同意由訓練過的護士、產士或非專科的醫師(例如,家醫科醫師)進行人工流產。    反對人工流產的人士表示,這樣的投票結果完全違反了醫界和社會大眾的意見,根據研究顯示,有越來越多的醫師不願意進行人工流產。尊重胎兒生命權聯盟(Pro-Life Alliance)的發言人Julia Millington表示,英國在2006年進行的人工流產手術中,有89%的女性是在懷孕三個月內進行的,這其中只有不到1%的手術是因為「繼續懷孕會威脅到女性的生命或健康」而進行的。    家庭計畫協會(Family Planning Association)的執行長Anne Weyman表示,要求女性進行人工流產要有兩位醫師的同意書並不合理、也沒有正當性。英國醫學協會倫理委員會的Evan Harris亦表示,當我們知道三個月內的人工流產是較安全的時候,為什麼要讓女性在選擇進行人工流產時,面臨不合理的阻礙,甚至延後人工流產、使風險增加。    英國醫學協會代表了英國70%的醫師,而這項提案已經成為英國醫學協會目前的主要政策,協會內的執行委員會計畫向英國政府展開遊說、要求修法;但是,英國的衛生署表示,目前還沒有修法的計畫。    
+ read more
牙周病與女性健康
2007.06.29
牙周病與女性健康
最近有兩份刊登在牙周病學期刊(Journal of Periodontology, JOP)的研究指出,牙周病對各個年齡層的女性都可能是一種威脅。 其中一份研究檢視了50位20-35歲的女性,這些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炎。結果發現有在使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於牙周囊袋發生齒齦出血的比率,比沒有使用避孕藥的女性高。 另外一份研究的參與者是1,256位更年期婦女,研究檢視了牙周病和口腔內蛀洞骨質流失的關係。結果發現牙周病若不治療,會使牙齒的骨質流失,進而導致牙齒脫落,這份研究中,有62%的女性於口腔中檢測出至少一種的牙周炎相關菌種,而證據也顯示這些女性的牙齒骨質流失率較高;此外,研究也發現牙齒骨質流失和骨質疏鬆是有相關性的,而過重的女性牙齒骨質流失的情形會較嚴重。 年輕女性可能會覺得牙周病是年老以後才會發生的疾病,但是,口腔疾病對年輕女性來說也是會有影響的,年輕女性如果有在用藥,就應該要注意到藥物有可能產生的影響,例如,口服避孕藥,就有可能會影響到口腔健康,因此,在使用口服避孕藥前就應該要檢查是否有牙周病。 此外,牙周囊袋的深度也是一個檢視自己口腔健康的好方法,牙周囊袋若只有1-2公釐且沒有牙齦出血的話,就不需要太擔心;但是若深及3-4公釐的話,就必須要做治療性的洗牙,也就是醫學上所謂的清除結石或是牙根整平術(scaling or root planing)。 最後,研究人員表示,其實牙周病和骨質疏鬆間是有很多相關的危險因子的,例如,年齡、抽菸與否、用藥狀態、一般健康狀態等,因此,有關於更年期婦女的骨質疏鬆和牙周病的關係,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 相關新聞:不要忽視牙周病!
+ read more
流產藥用法不同,效果不一
2007.06.15
流產藥用法不同,效果不一
  人工流產藥物RU486通常要配合前列腺素使用,最常使用的前列腺素為misoprostol;然而,當RU486無法取得時,各種不同形式的misoprostol便被當成人工流產藥物使用;但是,究竟哪一種用藥方式、間隔時間要多久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目前則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證實。 一份發表在六月份刺絡針期刊(The Lancet)的研究,為了要瞭解misoprostol如何能發揮較大的藥效,世界衛生組織(WHO)的Helena von Hertzen與其研究團隊在全球11所教學醫院中進行一項研究,研究包含了2,046位要求進行人工流產的婦女,其懷孕期都在63天以內。研究人員隨機將這些婦女分成四組,每一組婦女都必須使用3劑0.8毫克的misoprostol,其中兩組每隔3、12小時口服一劑,另外兩組則每隔3、12小時使用一劑陰道錠。 研究結果以下表呈現: 用藥間隔 3小時 12小時 服用方法 口服錠 陰道錠 口服錠 陰道錠 人工流產成功率 84% 85% 78% 83% 繼續懷孕率 6% 4% 9% 5% 而使用藥物後出現的副作用,例如,暈眩、作嘔、疼痛等,則會隨著藥劑的使用,症狀會越嚴重,特別是用藥間隔為三小時的組別,不論使用方法為何,在服用第二、三劑後,症狀都會加劇,而使用口服藥的婦女,出現寒顫、發燒、腹瀉的比例又會更高一點。 因此,研究結果很清楚的顯示,人工流產以3小時的用藥間隔成功率較高,但是,副作用也相對的較嚴重;若是相隔12小時用藥的話,則應該選擇使用陰道錠。然而,研究人員仍強調,這樣的研究結果並不一定適用於每一位婦女身上。    
+ read more
大豆食品降低更年期婦女血壓
2007.06.05
大豆食品降低更年期婦女血壓
美國心臟協會(AHA)表示,有高血壓的婦女得心臟病的機率是血壓正常的婦女的四倍。根據一篇在美國內科學誌(Archive of Internal Medicine)期刊的研究報告發現,在健康的飲食中,食用大豆食物製品能降低更年期婦女的血壓,或降低有高血壓婦女的膽固醇。 這份研究是由波士頓一所醫學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的Francine K. Welty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所進行,參與者包括60位更年期婦女,其中12位有高血壓。研究人員將其分成兩組,分別進行8週的飲食控制,內容包括:所有透過飲食所攝取的熱量,其中30%必須來自脂肪、15%來自蛋白質、55%來自碳水化合物(醣類),此外,每天必須攝取1,200毫克的鈣質,每個星期要食用兩餐含有脂肪的魚類,例如,鮭魚、鮪魚,而且每天攝取的膽固醇要低於200毫克。實驗組遵照上述的飲食指示,對照組的內容也相同,只是使用半杯的大豆仁(soy nuts)取代25克的蛋白質。研究人員在開始和8週後分別紀錄血壓和採集血液樣本。 結果發現,大豆仁能有效地降低更年期婦女的血壓,除了12位高血壓婦女之外,另外48位血壓正常的婦女中,有40位的血壓也下降了。兩組相較之下,高血壓婦女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下降了9.9%、6.8%,血壓正常的婦女,其收縮壓和舒張壓則下降了5.2%、2.9%。此外,研究也發現大豆食品能使高血壓婦女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壞膽固醇)下降約11%,但是,在血壓正常的婦女身上沒有發現此現象。 若以十年的時間來估算,收縮壓下降12毫米汞柱的話,每11位病患就可以預防一位病患死亡;而這份研究中,高血壓婦女的收縮壓平均下降了15毫米汞柱,這樣的下降率,若以大規模的人口數計算的話,是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死亡率的。研究人員猜測,這樣的差異應該是因為大豆食物製品裡所含的異黃酮素,但是,已經有研究發現大豆異黃酮素的營養補充品對血壓是沒有影響的,所以,必須是天然的大豆食品才會對健康有益。 此外,這份研究的飲食控制是由婦女自行在家進行的,因此,欲降低血壓,食用天然的大豆食品可能是最實際、經濟又安全的方法。
+ read more
少量運動也能促進健康
2007.05.30
少量運動也能促進健康
一般人都知道心肺健康和心血管等重大疾病的相關性,因此,促進心肺健康,也就可以降低風險;但是,對於運動和心肺健康的相關性卻還沒有確切的定論,究竟要運動多久,才能明顯促進心肺健康? Timothy Church博士及其研究團隊,在美國醫學協會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發表了一篇研究,檢視了不同的運動量對健康的影響,參與者是460位過重或肥胖的更年期婦女,研究人員將所有的參與者分成四組:一組是完全不運動的對照組,和另外三組分別是每次運動18、34、48分鐘、一個星期運動四次,運動方式是使用跑步機或腳踏車機,研究進行了六個月的時間;最後以「最大攝氧量」來檢視參與者的心肺健康。 結果發現運動18、34、48分鐘的組別,最大攝氧量分別增加了4%、6%、8%。表示運動量越大,對心肺健康越好,但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連最低運動量的組別,心肺的健康狀況也明顯提昇了;也就是說,即使每天只在跑步機上走路或騎腳踏車機15分鐘,也可以達到運動的效果,促進健康。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