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全台高溫連連,紫外線指數也跟著飆升!不論是日常外出,還是戲水、爬山等戶外活動,通通難逃陽光的「熱情擁抱」。但你知道嗎?防曬可不只是怕變黑而已,更是守護肌膚與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別以為陰天就安全,紫外線可是會偷偷穿透雲層,帶來老化、曬傷,甚至增加皮膚癌風險。想安心擁抱夏日陽光、又不想留下後悔的「吻痕」?本專區一次帶你掌握防曬的基礎知識與實用全攻略,讓你聰明防曬,健康一夏!
防曬四大基本功!
1.防曬是在防什麼?
防曬是在防太陽裡的紫外線UVA及UVB對皮膚的傷害。UVA會造成肌膚老化及皮膚癌,UVB會造成曬黑、曬傷及皺紋。
- 了解更多:UVA和UVB有什麼區別?
2.怎樣才能完整防曬?
- 物理性防曬:陽傘、衣帽及盡量避免正午前後紫外線強烈時外出等。
- 化學性防曬:防曬乳、防曬噴霧等。
兩者搭配使用的防曬效果更好。
3.防曬乳上寫的SPF、PA是什麼?
- SPF是防止皮膚被UVB曬黑、曬傷的係數,而在市面常見的數值有SPF15、30及50+等,指的是延長被曬傷時間的倍數。係數越大代表防曬效果越長,也就是需要補擦防曬乳的間隔時間越長。
- PA是防止皮膚被UVA傷害的指標,後面有越多「+」號表示防護力越強,但最高只有到「++++」。
4.防曬乳怎麼使用?
防曬乳一定會因為流汗、擦汗、玩水等因素脫落,即便是宣稱一天只要擦一次的長效型,專家仍建議每2小時重新塗抹一次,並且每次都要確保皮膚被完整覆蓋。若擔心黏膩而只塗了薄博一層效果可是會大打折扣喔!
防曬全攻略,一次全部看個夠!
這裡彙整了所有「台灣女人健康網」有關防曬相關的相關新聞,從防曬品的成分選擇、對健康的潛在影響,到正確的防曬方式與常見迷思破解,幫助你在日常生活中做出聰明又安全的防曬決策,全面守護肌膚與健康。
1.SPF防曬係數越高越好嗎?
雖然不常見,但目前市面上、網路上仍可找到標示SPF100的防曬乳。看到這樣的宣稱請不要衝動購買,為什麼?還有一些具有防曬係數的保養品、化妝品,或是宣稱能防水的防曬乳,真能帶來理想的防曬效果嗎?
- 了解更多:美FDA規範防曬產品標示
2.防曬乳會讓你維生素D不足,影響骨骼健康嗎?
我們的維生素D有80%是靠身體暴露於紫外線下產生的,那擦了防曬乳是不是會讓你維生素D不足,進而影響你的骨骼健康呢?
- 了解更多:擦防曬乳會讓你維生素D不足嗎?
3.如何選擇並正確使用防曬品?
市面上的防曬商品五花八門,究竟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防曬品呢?
- 了解更多:所有關於防曬乳你要知道的事
4.防曬可以用吃的嗎?
市面上出現了宣稱可以幫助防曬的「防曬丸」或「防曬錠」,號稱一天兩粒就能抗紫外線。但美國食藥署早已公開打臉這種產品宣稱無效,台灣衛生福利部亦表示此訊息沒有相關科學論述依據,提醒大家應抱持小心謹慎的態度,不要隨便輕易相信。如果真的想要用吃的,那就多吃葡萄吧!
- 了解更多:防曬能用「吃」的嗎?
5.如何避免熱傷害?
除了使用防曬品,還有什麼方式可以避免熱傷害呢?防曬撇步這裡報你知!
- 了解更多:招架不了夏天的熱情?預防熱病看這裡!
6.防曬與不防曬對健康都有影響?
已有許多研究證實長期不防曬可能導致熱傷害、皮膚曬傷,增加中暑與皮膚癌風險,但防曬產品中的部分化學成分也被質疑具潛在致癌性與荷爾蒙干擾作用。建議選擇安全成分並配合遮陽,是兼顧健康的防曬方式。
- 了解更多:別小看熱浪造成的健康威脅!
彙編日期:202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