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健康

手機真的會煮熟你的精子嗎?細說手機迷思
2016.03.07
手機真的會煮熟你的精子嗎?細說手機迷思
或許是因為過度使用手機而產生罪惡感;或許是一種科技恐懼症。無論如何,除非可以證明手機不會「殺」了我們,我們無法釋懷。講白一點,手機不就是一個小型的無線電傳輸器。也就是說它不具有足以破壞你DNA的能力;但是它確實可以慢慢地讓在它周圍的組織溫度變高,大約0.2度-就像吃晚餐、運動、曬太陽造成的效果一樣。那還有其他什麼危險我們不知道?嗯,我們的確還不知道。不過下面倒是有一些曾經被提起,但遭到推翻的理論。   手機造成男性不孕? 以色列有一個新的研究發現,手機重度使用者的精蟲數量及或動力都比較低下;這份研究分析了來自106位於海法(Haifa)Carmel醫學中心做精子分析的男性所做的問卷調查。事實上,類似的研究發現已有不少;也有一些研究指出熱會影響精蟲生成。不過多數學者認為在找到直接的證據證明其間的因果關係之前都還言之過早;大量使用手機的男性,也可能具備其它會對健康造成影響的共通特質。 結論:也許不是, 即使是,也不是主要原因。   手機造成失智症? 2003年,一個瑞典的研究發現跟手機相似的電磁波會傷害老鼠的腦細胞,以致加速引發失智症。當時,Leif Salford教授指出這純粹是假設理論,我們無法證實人類腦細胞會受到這樣的影響。2010年,在美國佛羅里達的研究中,手機電磁波反而阻止了實驗老鼠的失智症病程發展。至今,仍沒有人能證明使用手機會造成失智症。 結論:不會   手機會造成眼癌? 2001年,德國醫師Andreas Strang發現在118位眼色素層黑素瘤患者中手機使用較控制組高。雖然Strang本人表示研究發現尚待更多實證支持,但此事還是被廣泛報導。而英國癌症中心目前也不認為手機有造成眼癌的風險。 結論:不會。不過,過度使用3C產品確實會對眼睛造成負擔,影響視力、加速老化;提醒大家切記適度休息噢!   手機會造成腦癌? 迄今,國際癌症研究組織多認為,目前手機除了與兩種惡性腫瘤-神經膠質瘤及聽神經瘤(glioma and acoustic neuroma)之間存在非常有限的可能外,與其他癌症之間的因果關係並未有足夠充分的證據;所以,僅把長時間講手機列為「可能」造成癌症的原因之一(如同泡菜、咖啡、蘆薈)。在2006年,丹麥曾進行一項42萬人的大型癌症研究,結果發現即使在使用手機超過10年者身上仍然找不出與癌症發病間的關聯。再者,手機從無到數十億人使用,應該會有更多人罹患腦癌?但目前的數據看來卻不是這麼回事。 結果:可能不會。   資料來源:英國衛報    
+ read more
糖尿病影響女性泌乳狀況
2016.02.26
糖尿病影響女性泌乳狀況
由於哺餵母乳向來被認為能夠同時為媽媽及嬰兒帶來正面的效益,因此,幾乎所有的女性都被鼓勵哺乳,其中當然也包含患有糖尿病的女性。但近日有研究指出,對於患有糖尿病的女性而言,要有足夠的泌乳量來哺餵新生兒可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是第一個調查患有糖尿病的母親與泌乳量不足之間關係的研究,總共分析了641名孕產婦於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間所留下的電子醫療紀錄。研究人員將資料分為「患有糖尿病的母親」、「泌乳量不足但未遭遇其他哺乳困難的母親」與「遭遇哺乳困難的母親(如:乳房疼痛但泌乳量充足)」三組進行比較。   結果發現泌乳量不足的母親中有15%都患有糖尿病;而泌乳量充足但遭遇其他泌乳困難的母親中則有高過6%為糖尿病患者。   學者指出,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在成為母親的過程中有特殊照護需求;過去已有研究顯示女性糖尿病患開始哺乳所需花費的時間較一般人更久,原因很可能與泌乳期間的胰島素分泌狀況有關。另一方面,由於母乳中含有乳糖,哺餵母乳代表了母親體內糖份的流失以及血液中葡萄糖濃度的下降;這表示,哺餵母乳會減低母親身體對於胰島素的需求多達25%。   此次研究的主持人Sarah Riddle醫師補充,現階段關於幫助女性增加、穩定泌乳量的實證研究仍少;希望後續能透過研究對於人體潛在生理機制有更好的了解,以建立治療甚或預防這類問題的有效策略。   在台灣,不論是孕婦健康手冊或兒童健康手冊論及母乳哺育時皆一面倒地將焦點放在此種哺餵方式的優點以及實際操作步驟,而鮮少提供無法順利哺餵母乳的女性充足的資源與資訊。因此建議大家可與醫師共同討論、選擇最適合自身的哺育方式,並量力而為。也提醒患有糖尿病的媽媽們,在哺乳期間應多加注意自己的血糖變化,以防止低血糖的狀況發生。   資料來源:Breastfeeding Medicine    
+ read more
孕婦得流感怎麼辦?關鍵48小時有助加快復原
2016.02.19
孕婦得流感怎麼辦?關鍵48小時有助加快復原
得到流感的產婦有比較高的風險會出現嚴重病情,也容易發生併發症。最近美國疾病管制局(CDC)據研究結果指出,即早使用抗病毒治療產婦會縮短其住院天數。   過去已有研究建議,克流感對於懷孕婦女是安全且有效益的。最近一份研究分析了2010-2014年美國國家流感研究網絡資料,範圍涵蓋14州、超過240家醫院,總計865位懷孕婦女;在校正年齡、已有疾病及施打疫苗等干擾因素後,結果顯示,罹患嚴重流感的孕婦如果在症狀發生的兩天內就開始治療,將會減少住院天數大約5天,但治療時間的早晚對於是否會發展至嚴重程度則沒有很顯著的差異。   雖然有學者質疑此份研究無法確定是否已經排除所有干擾因子;資料中對於肺炎的診斷以及產婦的生產方式也沒有詳細的資料。美國疾管局仍建議得到流感的產婦應在症狀發生兩天內使用抗病毒藥物—即克流感-治療,無須等到確診。   此外,之前已有研究證實流感疫苗對於產婦以及新生兒都有其幫助,美國疾病管制局及專家也建議產婦應注射流感疫苗。   資料來源: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 read more
妳的母乳有環境荷爾蒙嗎?新檢測工具問世
2016.02.18
妳的母乳有環境荷爾蒙嗎?新檢測工具問世
母乳一直被相信是新生兒重要的營養來源,但是過去已經有科學家提出環境荷爾蒙可能透過母乳影響新生兒的發育,最近一群研究者針對這個問題,研發出可以檢測母乳中環境荷爾蒙的工具。   這個工具主要用於偵測母乳是否含有「對羥基苯甲酸(parabens, PBs)」及「二酚基丙烷(bisphenol A, BPA)」,前者經常被用作化妝品防腐劑,後者常用於食品飲料包裝及黏合水管或鐵罐的接縫處。研究主持人之一,西班牙格拉拿達大學(University of Granada)的Alberto Zafra Gómez說明,過去已經有研究證實PBs及BPA都是會影響人體荷爾蒙系統的環境荷爾蒙,容易導致生育及發展上的問題。目前暴露於PBs及BPA最常見的管道是透過皮膚接觸、呼吸及飲食,婦女可能將毒素透過母乳傳遞給新生兒。再者,因為新生兒正處於早期發育階段,因此對毒素的反應顯得更脆弱。   為了保護新生兒,科學家研發出能精準偵測PBs及BPA的生物分析工具,它運用「超音波輔助萃取(ultrasound-assisted extraction)」及吸附劑來偵測環境荷爾蒙。科學家以10位母親的母乳進行檢測,發現有8位母親的母乳含有BPA,並且7位含有PBs,含量皆大約在每毫升0.6-2.1毫微克(ng/mL)。   研究者認為,這些發現指出PBs及BPA存在於很多母乳中,可能與女性大量使用化妝品有關。此外,他們還認為這項工具有助於偵測出多少含量的PBs及BPA對母親及新生兒的危害最大,不過目前的研究結果還不足以確定多少含量是過量或會造成影響。最後,他們補充雖然實驗樣本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幾乎在每位母親的母乳中都發現了環境荷爾蒙,顯示有必要對更大的研究樣本再作實驗。   資料來源:_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_    
+ read more
人工生殖科技新發展:胚胎基因檢測降低流產、多胞胎發生率
2016.02.17
人工生殖科技新發展:胚胎基因檢測降低流產、多胞胎發...
除了冷凍卵巢細胞能夠作為女性保留生育力的可能新選項之外,近日的生殖治療界還有另一項進步成果-胚胎植入前的基因檢測。   由於分子科技的進步使得對於胚胎的檢測項目增加,因此醫師與學者現在可以檢查染色體問題以及進行基因序列。美國生殖醫學會(ASRM)會長Owen Davis博士表示,這個技術非僅用於疾病篩檢,同時也能幫助確認曾流產孕婦的胚胎染色體是否正常,降低再次流產的風險。再者,人工生殖受術者也能因此確保被植入的是染色體正常的單個胚胎,而非多個不確定異常與否的胚胎,以避免出現多胞胎機率。   不過這仍然還是有費用昂貴的問題,像是必須進行胚胎的活組織檢查,就會產生額外的花費,因此Davis博士認為這項技術並不會成為常規的施作項目。   Paulson博士則認為,胚胎基因檢測技術會減少出現許多遺傳性隱性疾病,如果考慮施作人工生殖的伴侶在胚胎移植前先進行該檢測,將能確保孩子的健康。他也希望未來這項科技不需要進行活組織檢查,能發展成類似現今母體篩檢胎兒染色體是否異常的非侵入檢測,胚胎的非侵入檢測是生殖科技一直以來所夢寐以求發展的技術。   資料來源:Medpage Today    
+ read more
人工生殖科技新發展:凍卵?還是凍卵巢細胞?
2016.02.16
人工生殖科技新發展:凍卵?還是凍卵巢細胞?
一般因接受化療而先進行卵巢移植手術以保留生育力者大多數都是成年女性,但日前一項新研究報告指出:一名年輕女孩在接受手術前將其卵巢細胞冷凍,待她成年後才又將細胞移植回體內,而她最後成功自然懷孕並順利生產。此例給予醫界在腫瘤生殖學及預先保留癌症病患生育力一個新希望。   美國生殖醫學會(ASRM)會長Owen Davis醫學博士表示,目前女性要保留生育力侵入性最低的方式是進行體外受精的人工生殖術,須先冷凍卵子或胚胎,但這療程相當耗時,最多約需要六個月。因此,對於馬上要進行化療的女病患或性發育尚未成熟的女孩,將部分卵子細胞先行取出保留,可能可以是這些女性儲存生育力的選擇之一。他認為,雖然這項技術並非是多數女性都會採用的,但至少這是除了摘除整個卵巢以外的另一種新方式。   最後,Davis博士指出,已有愈來愈多的女性考慮冷凍卵子是出於社會因素,但費用依舊是個問題,尤其對越年輕的女性影響越大。女性必須在侵入性與花費兩者間找到平衡點,成本效益的反趨點大約落在35或38歲,但這年齡標記不斷在改變。南加大婦產科教授Richard J. Paulson醫學博士則指出,冷凍胚胎是否比新鮮胚胎成功率更高雖仍充滿爭議,不過透過科技突飛猛進的發展,冷凍技術已比30年前要來得進步。   資料來源:Medpage Toda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