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健康

美國人工流產門檻建造者:美國生命聯盟
2015.07.28
美國人工流產門檻建造者:美國生命聯盟
  人工流產一直是備受爭議的議題,不論國內外,支持與反對團體都不斷在訂定相關條件與規範時挑戰對方的論點。近日有外媒報導指出,美國反對人工流產的團體不斷透過各種方法拉高女性進行人工流產的門檻;其中,美國生命聯盟(American United for Life, AUL)就是各種人工流產門檻背後最大的推手。   美國生命聯盟(AUL) 是推動美國立法保障胎兒「生命權」(pro-life)的主力,對他們而言,人工流產的論辯其實代表一系列的策略與計謀,讓人工流產隨著時間慢慢凋零。AUL的顧問Ovide Lamontagne表示:「擁護人工流產的團體試圖傳遞錯誤的立場給民眾,認為支持女性權力就是反對胎兒生命權,但那卻是個謊言。事實上是擁護胎兒生命權時也是在支持女性的權利。」。這個想法是AUL推動許多立法背後所持的論點,並認為美國的人工流產法太過「激進」,與北韓、中國和加拿大一樣並不理想,導致許多人工流產事業無法可管。   對AUL來說,任何與人工流產有關的死亡是無法接受的。AUL經常利用悲慘的故事引起女性對人工流產的焦慮來推動立法,例如他們呼籲未成年人施作人工流產需要有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即是因為聽聞被性侵的女孩被加害者強迫進行人工流產;同時,不斷地引用Kermit Gosnell於2010年以不衛生的設備為女性提供人工流產,導致女性病患腸胃穿孔及死亡例子,以及其他與人工流產有關但原因未明的死亡案件。   AUL的顧問Lamontagne說明,他們的工作目的不是在讓施行人工流產變得困難,而是試圖讓女性做出正確的選擇。但是訪問AUL的記者Olga Khazan則指出,從AUL的標誌:「人就是人,不論多小。」即可知道,他們所謂正確的選擇就是不施作人工流產。 針對AUL的論點,台灣女人健康網認同女性在施作人工流產時有其風險,但同時我們也認為:風險存在並不代表要不斷提高女性人工流產的困難度,而是需要社會與政府一起建立一個友善的醫療環境。架設這些不合理的門檻反而迫使女性選擇非正式、不安全的管道進行人工流產,導致更多女性受害。而當非預期懷孕發生時,若女性因為人工流產的限制而產下嬰兒,往後的照顧問題也往往發展成社會新聞,甚至增加更多社會成本。因此我們認為,與其限制女性人工流產,更應該重視的是性教育以及避孕措施的普及。   資料來源:The Atlantic        
+ read more
英: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將成未來主流
2015.07.24
英: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將成未來主流
  在英國,有鑑於NIPT可有效檢測唐氏症且廣為父母接受的優點,英國倫敦大奧蒙街醫院的研究團隊將建議政府疾病篩選委員會,將其納入英國國民保健服務。 參予NIPT相關研究的婦女表示,如果侵入性檢測意味著流產的風險,她們可能不會進行檢測,只提供侵入性的檢測的選項,更會降低產婦參予檢測的意願,降低診斷率。如果能提供NIPT的服務,將使得接受侵入性檢測的人數急遽下降,減少流產風險又能篩選出罹病的胎兒,因此女性民眾普遍給予正面的評價,然而,NIPT的價格將會取決於技術價格的成本和這項篩檢要如何落實。 研究團隊也致力於利用NIPT來診斷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會使女性胎兒暴露在男性荷爾蒙中,導致男性化的外生殖器,是一個自體隱性遺傳的疾病,意味者缺陷的基因必須由雙親同時遺傳給胎兒,才會導致疾病,這是一個孩童常見的腎上腺疾病,影響超過一萬八千個新生兒。在英國,每年有十三位孕婦,有較高風險懷有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的胎兒,而利用NIPT用來偵測胎兒性別,如果是女嬰,則可進一步進行侵入性檢測,幫忙找出是否帶有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的突變基因,再利用子宮內治療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的技術,治療這些產前篩檢出有罹病的女嬰。 未來,該實驗室將鎖定高風險家族的單一基因的變異,利用NIPT幫助單一基因疾病的診斷,包括囊性纖維化、鐮刀型貧血、乙型地中海評血等等,目前侵入性檢測對於這些胎兒疾病的決定性診斷仍是必須的,但預期較安全的NIPT,將會逐步取代侵入性的檢測,成為未來染色體檢測的主流技術。 資料來源:European Society of Human Genetics (ESHG)    
+ read more
科學家發現了胚胎的命運!
2015.07.21
科學家發現了胚胎的命運!
  試管嬰兒的成功率多年來都停留在約30-35%之間,而試管嬰兒中約有50-80%會因為染色體異常而導致流產。最近一群來自奧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史丹佛大學、瓦倫西亞大學(University of Valencia)和IGENOMIX的科學家發現,試管嬰兒若染色體異常可以在胚胎剛形成的細胞時期的前30個小時就被發現。 這份研究發現胚胎的染色體異常在第一次細胞分裂時期到第八次細胞分裂的期間就可以被發現,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員在單細胞時期就可以找到組成胚胎的染色體和胚胎進行第一次進行細胞分裂前就存在的12組基因的關連性,而這來自精子和卵子的12組基因就可以預測將來胚胎發展成為胎兒的階段是否會發生染色體異常。 胚胎通常得在第3-5天的時候植入,但是這對試管嬰兒來說是一項挑戰,因為染色體異常通常要到第5-6天才能被發現。藉由這份研究的發現,臨床醫師和胚胎學者可以在植入胚胎前確認較健康的胚胎,也可以減少在實驗室培養胚胎的時間。   資料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 read more
人工流產後悔嗎?九成美國女性說不
2015.07.20
人工流產後悔嗎?九成美國女性說不
  許多反對人工流產的團體認為,選擇人工流產的女性普遍會經歷「人工流產後症候群」(postabortion trauma syndrome),但是最新研究指出這種症候群背後缺乏實證基礎,並且調查發現95%經歷人工流產的女性認為這個決定是對的。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團隊及智庫Advancing New Standard in Reproductive Health(ANSIRH),自2013年起從美國30家有提供人工流產服務的診所中,挑出1000位於2008年至2010年間曾前往這些診所人工流產的女性進行訪問與調查,並以其中667位女性做為調查對象。這667位女性依其經驗分為兩組,其一為於妊娠第一期(受精後三個月)接受人工流產者,另一組則是在各診所規定可施行人工流產的妊娠期上限的前2周內進行人工流產者。這些參與者在參與研究時平均年齡為25歲,並且62%的人人工流產當下已在養育小孩,有14%的人有憂鬱症史,他們每半年會被以電話訪問其當下對人工流產經驗的想法與感受。   結果發現有半數以上的女性認為人工流產的決定很困難或相當困難,但是既三年的追蹤以後發現,667位女性中有95%的女性依然認為當初決定人工流產是對的,且兩組在態度方面沒有顯著差異。對人工流產的感受方面,表達正向情緒如放鬆及快樂的比率被發現超過了負向情緒如後悔、罪惡感、憤努等;而不論正向或負向情緒,都隨著女性想起人工流產的次數逐漸降低而跟著減緩;並且這兩種發現在兩組女性身上並未呈現顯著差異。此外,研究也發現那些伴侶未參與決策過程的女性對人工流產的決定較堅定,反之,伴侶猶疑不定或反對人工流產時女性對此決定則感到比較不確定。最後,研究發現那些施行人工流產與將孩子生下的女性,兩者都表現相似的憂鬱及低落的程度,使ANSIRH認為人工流產不是導致精神疾病的原因。 ANSIRH智庫說明,這些發現與結論對女性生育來說很重要。目前美國的法院對人工流產的限制是建立在女性會因此受苦於精神疾病的假設之上,並且由於相信女性於妊娠越晚期接受人工流產越容易對此決定感到後悔,因此規定女性接受人工流產前需有一定思考期並且需經過心理諮商師的評估。這些研究發現對於美國人工流產法具有啟發性意義,希望藉此不僅打破對人工流產的迷思,更能減少女性因這些法律規定而必須承受無謂的不便和痛苦。   最後,研究團隊說明,研究計畫受到來自Wallace Alexander Gerbode Foundation及David and Lucile Packard Foundation經費贊助,但所有贊助者皆未參與研究設計、資料蒐集分析以及出版內容設計。    資料來源:PLOS ONE        
+ read more
紅斑性狼瘡婦女懷孕比想像中安全
2015.07.15
紅斑性狼瘡婦女懷孕比想像中安全
  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種自我免疫系統的疾病,這個疾病會攻擊皮膚、關節、腎臟、腦部或其他器官的健康組織,過去的研究並不建議有紅斑性狼瘡的女性懷孕,因為對母親和胎兒可能有潛在的風險;不過最近一份研究指出有紅斑性狼瘡的女性,若其紅斑性狼瘡症狀較不活躍的話,通常都能順利懷孕生產,更重要的是這份研究也指出一些會影響懷孕生產的風險因子。   這份名為PROMISE的研究由紐約市特殊專科手術醫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的研究團隊所負責,研究為期超過十年且橫跨美國和加拿大八個醫療中心,總共有385位懷孕婦女參與研究,這些婦女在懷孕的前12週就加入研究,而且當時她們的紅斑性狼瘡都屬於輕度到中度的狀況且較穩定。   研究結果發現81%的婦女懷孕生產的過程中並沒有出現併發症,10%胎兒出現體重過輕,9%的早產發生,5%的流產發生。此外,研究也發現大部分併發症的發生和下列的風險因子有相關性:   * 血液中有抗磷脂抗體(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 有高血壓   * 低血小板記數(Platelet count)   * 整體功能評估量表(global assessment score)的分數高於1   研究人員指出,如果婦女懷孕時紅斑性狼瘡並不活躍的話,那麼大多可以預見一個好的懷孕結果;這份研究將會是醫師在分析懷孕風險時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EULAR提指引 幫助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健康懷孕
2015.07.14
EULAR提指引 幫助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健康懷孕
  自體免疫疾病指的是人體內免疫系統攻擊自身正常細胞的疾病,如全身性紅斑狼瘡(SLE)、抗磷脂症候群(APS)皆屬此類疾病,前者影響到患者的腦、神經系統、心、肝、腎、皮膚、關節等,主要患者是女性(女性患者的數量約為男性的10倍),常發生在20歳和30歲之間;後者的主要症狀則有動脈或靜脈的血栓、血小板減少、懷孕期間時的高血壓、自發性流產、早產或胎死腹中等。一般認為患有此兩種病帳的婦女,少孕和懷孕的併發症會增加。   歐洲抗風濕性關節炎聯盟(EULAR)在2015年的年會中,對患有SLE和APS的婦女,依其家庭計劃、生育、懷孕和更年期等健康問題,提供重要的指南。   EULAR建議SLE或APS的婦女在準備懷孕時,應接受醫生的諮商,衡量病情的進展、血清資料、高血壓和用藥(重點放在奎寧,也是治療SLE的方法之一);並且考慮如何保存生育能力,協助生育。   EULAR的建議包括: * SLE和APS的婦女,基於她們的病情和血栓的風險,應考慮節育的方法,特別是有APS 的抗體時。   * 在使用alkylating agent(一種治療SLE的抗癌藥物)前,應考慮人造的GnRH(可促進卵子的成長),以保存生育的能力。 * 協助生育的技術,在病情穩定或潛伏期時,可安全使用,但仍必須考慮預防血栓或突發症狀的方法。 * 病情的發展、血清的標誌(可找出血清的抗體,確認感染)和腎功能的指標皆可用來監控懷孕時突發的症狀和不良的反應。   另外,瑞典從人口註冊資料中,檢視SLE患者在懷孕及相關併發症時(妊娠高血壓),對心臓血管的影響,也在EULAR年會上提出報告。在3232個患有SLE的婦女中,發現從未有過生育經驗者,其心臟血管症狀發生的機率最高;而懷孕或併發症,並不會促使心臟血管症狀的增加。   資料來源:歐洲抗風濕性關節炎聯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