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健康

抗氧化劑無助改善生育能力
2013.08.08
抗氧化劑無助改善生育能力
  據研究約有25%的人曾經歷懷孕困難的問題,為了提高成功懷孕的機率,許多人會嘗試服用健康食品,如抗氧化劑,過去也曾有研究指出,服用抗氧化劑對男女的生育能力都將有助益,但最近一項來自紐西蘭的研究推翻這個論點。   這項研究對28個懷孕治療試驗的資料進行分析,共包含3,548位18-42歲女性參與者,接受治療的時間為2-12年。研究發現,這些女性在接受治療期間服用多種抗氧化劑,有的只服用一種、有的則服用多種,種類如維他命E、維他命C、維他命D、鈣片、及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等等。   分析結果顯示,與服用安慰劑或葉酸的女性相比,女性服用抗氧化劑並未被發現會提高懷孕的機率。至於是否會有副作用,過去曾有研究指出抗氧化劑會有害女性生育能力,但在這項研究並未發現服用抗氧化劑會使女性特別容易出現副作用傷害,不過研究中這部分的相關資料非常有限。      資料來源:考科蘭實證醫學資料庫(The Cochrane Library)      
+ read more
美研究分析單獨雌激素對子宮切除女性有益 但研究方法遭質疑
2013.07.30
美研究分析單獨雌激素對子宮切除女性有益 但研究方法...
  最近一項針對婦女健康行動計畫研究(WHI)的美國分析研究指出,在2002年WHI研究結果出來後,婦女紛紛停用荷爾蒙療法,而子宮已切除的50歲世代女性也跟著不服用單獨雌激素療法,使得在過去十年間有數萬個停經後女性因而提早死亡。然而,這樣的結論因研究方法出現問題,遭到WHI質疑與反駁。   這項研究指出WHI研究雖然主要發現合併型荷爾蒙對健康有風險,但婦女幾乎是避免服用任何形式的荷爾蒙,因此研究想瞭解這是否會對健康帶來什麼影響。研究因此使用WHI在2002-2011年與50-59歲子宮切除女性相關的研究資料進行分析,結果發現使用單獨雌激素療法對女性健康有正面益處。以2011、2012年資料為例,使用單獨雌激素的女性比安慰劑組,十年間每年的死亡數都比較低,且乳癌與心臟病的風險也是相同情形。研究認為如果這個族群的女性使用單獨雌激素療法,可以在過去十年間避免掉5萬個死亡數。   然而,WHI的研究者卻指出該研究沒有思考所要驗證的假設是否合理,僅拿2011年WHI報告中的其中一個研究所推測的可能死亡數據,然後再進行計算就得出那樣的結論,這是非常不可信的。同時也不應適用於臨床實作上,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藥物可以宣稱能降低停經女性的死亡風險。WHI方面並告誡媒體報導在擁護這樣的研究結論前,應先審慎評估其證據力。   WHI另一方面也提醒,WHI所研究的族群是停經後女性,並且,50歲以上子宮已切除的女性不應定期服用雌激素療法。但這樣的結論不適用於在40或45歲進行子宮切除或因手術停經的女性身上,根據目前研究,對半數以上因手術而停經的年輕女性來說,雌激素的效益是大於風險。       資料來源:美國公衛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Medpage      
+ read more
輪班工作恐有害女性生育能力
2013.07.15
輪班工作恐有害女性生育能力
  過去已有多項研究都曾針對會造成睡眠剝奪的輪班工作進行研究,瞭解其對心臟病風險、社會支持、壓力、不健康的飲食生活行為、及新陳代謝改變的影響,不過研究結果多未有定論,且也少有研究會特別將焦點放在輪班工作對生育健康與生育力的影響這方面上。   因此近日一項英國研究回顧1969-2013年間資料後發現,女性輪班工作比進行固定工時者,生育能力將受到損害。   這項研究分析近12萬名女性的資料,比較輪班工作與非輪班工作性質對健康造成的影響。結果發現,女性輪班工作者有生育力問題的比率提高80%、經期被打亂的比率也高出33%。不過研究沒有發現女性僅值夜班會特別容易造成經期被打亂或難以受孕的情形,但這些女性發生流產風險卻提高了29%。   研究表示,生理時鐘改變對人體的長期影響本來就比較難以研究,但這項研究從輪班工作來討論這個議題,發現輪班工作者確實有睡眠剝奪問題,活動時間也與她們的生理時鐘不同步。這個研究指出,女性生育健康的某些部份會受輪班工作影響,且其中的生理機制可能是有別於其他疾病,有一可能的解釋是生理時鐘受到干擾,可能打亂體內與生理變化相關的「時鐘基因」。       資料來源: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學會年會(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uman Reproduction and Embryology)      
+ read more
代孕制度不可貿然開放
2013.07.09
代孕制度不可貿然開放
 是否該開放代理孕母合法無論在國內外都是爭議相當大的議題,尤其是此制度所衝擊到身體商品化之人性尊嚴問題、自主權及隱私權問題、以及當中的性別、階級剝削等問題更是為各界所關注。在此之際,衛生署卻出現黑箱作業的「人工生殖法」版本,除了將開放代孕制度的政治責任推卸在2012年所舉辦之「代孕制度公民審議會議」中19位公民的決議上,更試圖把所有爭議以「代孕契約之格式、內容及應記載或不得記載事項,由主管機關定之」一筆帶過,我們認為其政策制定過程中政治操作手段極為粗糙、令人擔心。這個諸多爭議的「代孕制度」若貿然開放,勢必引發更多的社會問題,因此婦女、兒童團體共同發表聲明,沉痛呼籲各界能冷靜再想想,千萬不要讓問題多多的代孕制度草率通過。 代理孕母本身面臨諸多健康風險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從健康的觀點來看,懷孕生產本身便有其風險,包括:羊水栓塞、子宮外孕、不孕、植物人、死亡、胎死腹中、早產、不健康的新生兒等。代孕除了上述的風險外,還可能面臨減胎造成感染或致死、多胞胎的問題。這些風險不是口頭上的語言或統計上的數字,而是實實在在會發生的事情。此外,代孕不是孕母提供子宮而已,它是一個人10個月的生理、心理、生活及生命的全部投入,而她的先生、小孩、整個家庭甚至工作也一起捲入其中,深受影響。因此,為了滿足不孕者的需求,讓健康的孕母承受這些風險及複雜的處遇,不夠厚道,也有違社會倫理。如果媽媽因代孕而死亡,那麼我們將如何面對她的小孩? 小孩將淪為“商品”   兒福聯盟擔憂,孕育生命的過程本來就充滿許多的風險與不確定性,若孩子出生後不如預期,如:身心障礙、發展遲緩或其他疾病,委託夫妻是否能完全接納孩子的不完美?給孩子最好的愛與照顧?抑或是孩子在此時便淪為「物品」,被討論瑕疵的原因與可能,而孕母此時便成為合理的代罪羔羊,雙方爭戰過程中,孩子是否會有被排斥,視為「瑕疵品」,想要退貨的可能?   觀察台灣目前人工生殖法的立法方向與精神,孕母基本上只是出借子宮之人,與孩子毫無關係,且亦無強調委託夫妻應與孩子討論代孕之事,以及讓孩子與孕母有所聯繫之必要性。孩子的基本權益完全被犧牲與忽視,孩子對於身世知的權利在哪裡?孩子未來要如何面對與接納自己的身世?大人們自私的為孩子決定了他的生命如何開始及從何時開始計算,卻無法解決孩子一生必須面對與背負的壓力。 代孕制度將侵害人性尊嚴並造成階級剝削   開放代孕制度合法最根本的衝將便是身體商品化、人性尊嚴的問題。原本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之核心價值乃為維護人性尊嚴、避免將人工具化,因此法律禁止器官買賣,也禁止蓄奴。我們國家也因基於對人性尊嚴及生命的重視,以及防止藉「利他」之名,行「買賣之實」的剝削行為,將活體器官捐贈限於五親等內,不允許一般「善心人士」的捐贈。對於急迫並攸關生死並的「救命」需求我們都這樣嚴謹地規範,對於想要有一個小孩的慾望需求,是否可以要比活體捐贈更寬鬆?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目前找人代孕的價碼至少100萬起跳,在如此昂貴的價格之下,委託夫妻勢必要找一位風險最小、最為聽話順從的孕母來代為生產,而經濟困窘者自然會成為首選。因此實際運作上,代孕制度就會變成為有錢人設計的制度,讓有錢人有特權可以出錢購買會傷害他人健康或死亡的服務,甚而買斷提供者的身體自主性,將女人變成「生小孩」的工具,透過金錢誘因侵蝕經濟弱勢者的人性尊嚴。在台灣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之下,更可能造成女性階級間的剝削問題。 台北市女權會認為,醫療科技的植入,使女體成為嬰兒生產線。生命的孕育一旦工具化,女性身體經驗則將被忽視。尤其代理孕母除了出借子宮,還必須承受一連串的身體健康調適、心理與社會的壓力;在分娩之後,孕母必須將胎兒交出,要求懷胎的女性對胎兒作情感切割是相當殘忍的。代孕行為,也顯現出委託者與孕母權力支配不平等,在權力不對等的情況之下,孕母的權利將容易被剝削,其隱私和健康都將因為外在的介入而失去保障。女權會希望能夠重新思考醫療生殖伴隨而來所花費的成本代價。當醫療生殖成為「不孕夫婦傳宗接代」的唯一途徑,這樣的進步反而成為父權的複製以及延續。  婦女救援基金會也表示,儘管不孕夫妻期望藉由此制度爭取養兒育女之權利,然而孕母的身心安全、身體自主權、個人隱私權,以及不被化約為商品等身而為人應享有的基本人權,卻絕不應為此而遭受忽視、剝奪。此外,孕母亦可能在懷胎十月的過程中,與腹中胎兒產生情感,致使在代孕契約結束後導致分離焦慮等心理壓力。而這些問題,絕非單純透過一紙契約即可解決。   國民健康局多年來急欲開放代理孕母,然而,台灣現在究竟有多少人有此需求?而開放代孕制度對於整體人權及健康不平等的影響為何?相關評估至今卻仍極為匱乏。但代理孕母的議題牽扯到許多不易解決的爭議,因此更應該小心處理、謹慎與各界討論。我們認為,是否應開放代孕制度應先有各界基本共識才能立法、絕不能草率開放,更不能違反「中央法規標準法」將人民權利義務授權「主管機關定之」,任其私自決定。 共同聲明團體:台北市女權會、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展翅基金會、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兒童福利聯盟、婦女救援基金會、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 read more
台灣女人連線參與婦產科、家醫科健保政策聯合研討會-「由17%看台灣健保制度下醫師費問題」
2013.07.08
台灣女人連線參與婦產科、家醫科健保政策聯合研討會-...
  2013/07/07   台灣女人連線黃淑英理事長於7月7日(日)受邀出席由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主辦、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協辦之健保政策聯合研討會,黃理事長於會中以「由17%看台灣健保制度下醫師費問題」為題演講,從不同角度分析現今婦產科人力不斷流失的原因。     黃理事長指出,自健保實施以後,許多國內相關研究都指出未來醫師人力將會面臨不足的困境,尤其以小兒科和婦產科最為嚴重。造成人力分布不均的原因有許多個,而第一個問題就是健保給付,其中包括總額制度造成醫生的壓力、不同工同酬或同工不同酬、以及科別間給付不公平。     給付不公平,特別是只要是與婦科疾病及產檢給付有關,都比較低,明顯對婦女健康權益有差別待遇,也會造成醫師不願意選擇婦產科服務。如:健保給付部分,婦女陰道超音波比男性外生殖器超音波或直腸超音波低;卵巢切片術比睪丸切片術低;陰道部分切除術比陰莖切除術低。國健局給付又比健保更低,健保給付一般診察費是269元,但國健局卻對產檢給付僅有230元;針對衛教的給付也僅給母嬰親善的醫院才20元,但健保局給付家庭醫師的衛教費都有500元。     除健保問題之外,黃理事長也表示,健康的人生產較沒有風險意識,當發生生產事故時,就容易出現醫療糾紛,所以婦產科的醫療糾紛很多。另外,專科醫師訓練的容額過高,導致熱門科別有很多醫學生選擇,但冷門科就沒有人要選。婦產科醫師愈來愈少,目前真正有接生的醫師約800人,每年平均一名醫師要接生225個新生兒,醫師的負荷反而比2000年還要高很多,所以大家不願意加入婦產科,婦科也會受產科的拖累影響。     針對補救人力失衡問題,政府大致上朝提高給付、修醫療法82條去刑罰、及醫療事故補償基金的政策方向。黃理事長指出,提高17%的健保給付,許多醫師都反應無感,但醫師卻又不清楚自己的薪資是如何計算出來的,這令她很驚愕!事實上,健保的醫療支付標準成本分析表裡已清楚包含用人成本在內,醫師費用照理說應該要專款專用,如果醫師覺得醫院沒有給他們合理的醫師費,就應該去仔細瞭解醫院與他們當初簽的合約中各項費用是如何計算與規定,並讓健保給付和對應薪資的調整透明化。且健保局應該對於醫院對醫師費如何使用進行規範,但健保局卻以錢是直接支付給醫院處理作為回應,完全不願介入,這是說不通的。     此外,黃理事長認為,健保給付的醫師成本費也未必一定要全部都用給醫師的薪資上,有些醫院會將醫師費成本放入公基金,用以讓醫師進行繼續教育、或是作為發生糾紛時的賠償、補償來源。又或者把錢拿來多僱幾位婦產科醫師,減輕其他醫師的負擔,這樣增加17%部分就不見得要反映在醫師薪資上。因此,如果醫師們在意提高的17%用到哪個地方,應主動調查醫院有無不當分配,而不是醫師自己沒有拿到錢,就要再向產婦索取另一筆指定接生費。     2005年將自然產給付調高和剖腹產相同,從18,000點提高到30,000點,增加了12,000點,一方面希望降低剖腹產,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醫師在自然產所花費的心血及身心各方面的負擔比剖腹產還要多,因此婦女團體認為自然產的醫師應拿到更多的錢,調高部分也將醫師等待接生的加班費都計算進去。指定接生費不合理之處就在於,醫師因為不知道這筆錢到哪裡去,現在又要已過繳健保費的女人再多付一次費用,婦女團體當然要出來反對。     黃理事長還指出,根據2012年調查,現今的醫學生對科別選擇的考量最在意的已不是薪資高低,而是有沒有生活品質與尊嚴,過勞死現象愈來愈多,我們也看見有醫生過勞出現中風、失去記憶的例子,工作時間和疲勞管理愈顯重要。目前醫師並未納入勞基法,因此當發生過勞死時,醫院是否有責任要賠償?還有私立醫院的醫師退休以後的經濟保障是什麼?等等問題,這些都需要由醫師跟醫院進行對話並爭取的。     最後,黃理事長認為,權益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醫師與醫院相比較是相對弱勢的一方,所以更需要靠公會及醫學會的力量,公會及醫學會應當負起為醫師爭取及協商相關權益的責任。              
+ read more
單獨雌激素療法對50-55歲停經女性認知功能退化無改善作用
2013.06.26
單獨雌激素療法對50-55歲停經女性認知功能退化無改善...
  去年美國服務工作小組(USPSTF)回顧多項大型研究後指出,使用荷爾蒙療法可能增加女性中風、失智症、深部靜脈血栓、膽囊疾病及尿失禁的發生風險,因此不應拿來作預防慢性疾病用途。   先前美國國家老化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所做婦女健康計劃記憶研究(WHIMS)也已指出,65歲以上年老女性服用單獨雌激素療法,將增加認知功能缺陷及失智症風險提高的危險。而這次該研究團隊則希望瞭解在較年輕的停經女性身上使用是否也會出現同樣的結果。   研究參與者為1,326位女性,自50-55歲開始使用荷爾蒙療法長達7年的時間,停止使用後再過7.2年研究以電話訪談1,168位女性,瞭解並評估她們的語文記憶、注意力、執行能力、語文流暢度及工作記憶的程度,兩次評估的時間點是在參與者平均67.2與68.1歲時。   結果發現,服用荷爾蒙療法與安慰劑的兩組在這些能力上的評分上並沒有出現顯著的差異,也就是說,年輕停經女性服用較短時間的雌激素療法,長期來看可能不會提高對她們認知功能的傷害,但研究同樣也並未發現有任何對退化改善的好處。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