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

美國預防工作小組:年長女性服用維他命D與鈣無助於預防骨鬆性骨折
2012.06.18
美國預防工作小組:年長女性服用維他命D與鈣無助於預...
  6月11日美國健康預防工作小組(USPSTF)提出建議草案,認為現今已足夠證據顯示,停經後婦女每日服用最高400IU的維他命D與1,000mg的鈣,並無法預防骨鬆性骨折的發生,且可能增加腎結石的發生機率。   這項建議所依據的多數證據是來自於婦女健康行動研究(WHI study),超過三萬六千名參與研究的婦女被隨機分配日服400IU的維他命D與1,000mg的鈣補充品,結果與安慰劑組比較,服用補充品的群體,髖骨骨折或全身骨折的發生率並沒有顯著降低。其他試驗也發現,使用低劑量的補充品無助於預防骨折。而針對高劑量使用的效益,目前也因無充足證據可證實,所以USPSTF目前無明確立場。   USPSTF也提到,維他命D無論劑量高低或有無搭配鈣,由於目前相關研究證據非常缺乏,因此不宜做出成年人食用將可預防癌症的結論。不過上個月USPSTF曾建議,年長者可依據年齡調整日服劑量600-800IU的維他命D,將可降低跌倒的風險。     資料來源:Medpage Today    
+ read more
糖尿病藥物梵蒂雅、愛妥糖錠增加糖尿病黃斑部水腫風險
2012.06.13
糖尿病藥物梵蒂雅、愛妥糖錠增加糖尿病黃斑部水腫風險
  糖尿病黃斑部水腫是造成糖尿病患者視力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發生在任何時期的視網膜病變。近日一項英國研究指出,使用含pioglitazone(愛妥糖錠)及rosiglitazone(梵蒂雅)成份的糖尿病藥物,會增加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罹患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的風險。   這項研究回顧分析103,368位在研究開始時沒有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的第二型糖尿病患之資料。研究追蹤一年時間之後,結果發現,調整多個變項後,3,227位使用pioglitazone及rosiglitazone藥物的病患發展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的風險,比沒有使用這些藥物的病患,高出2.3倍,使用pioglitazone的勝算比為3.6;rosiglitazone為3.1。若結合胰島素與TZD類藥物,則調整後的風險增加4.4倍,但正在使用阿斯匹靈與ACE抑制劑可顯著降低風險。   研究指出,醫師應注意使用TZD類藥物發生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的風險,為病患進行疾病檢查。但   研究評論認為,這項研究沒有控制藥物使用及糖尿病罹病的時間長短,因此到底是使用藥物或因疾病嚴重性而造成的問題,仍有待釐清。   台灣女人連線提醒,研究特別指出的藥物品名為Avandia及Actos,台灣已核准上市,中文藥品名為「梵蒂雅」與「愛妥糖錠」,過去衛生署亦曾發佈新聞稿提醒民眾注意使用這些成份的藥物會增加充血性心衰竭及女性骨折之風險,因此有用藥需求的糖尿病患者應主動與醫師討論相關的風險,謹慎選擇用藥。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年鑑(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高血壓標準值的性別差異
2012.06.11
高血壓標準值的性別差異
  5月一篇在美國高血壓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會議中發表的西班牙研究指出,藉由使用動態血壓監測器(ABPM)紀錄下來的血壓值來診斷是否有高血壓,收縮壓與舒張壓的數值標準可能出現性別差異,女性的標準應比男性低。   這項研究檢視1,718位男性與1,626位女性的高血壓病患,且隨機給予抗高血壓治療藥物。研究最初使用ABPM持續48小時測量病患的血壓值變化,之後每位病患每年至少會再測量一次,如果病患有調整治療的方式,測量的頻率較高。研究追蹤病患的心血管疾病事件發生之情形,追蹤時間的中位數為5.6年。   結果發現,白天血壓值125/75 mm Hg、夜晚血壓值110/70 mm Hg或更高,心血管疾病事件的發生風險會增加,且女性的風險上昇速度比男性快。以白天平均收縮壓值在125-135 mm Hg,男性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危險比為0.93、女性為1.47;血壓值愈高,性別的差距將加劇,如:收縮壓值高於165 mm Hg,男性的危險比為2.99、女性為7.59。   研究表示,目前高血壓指引所使用的診斷血壓標準值沒有性別差異,而研究所發現的男性部份與指引相符,但女性部份的高血壓標準值卻低了10/5 mm Hg,也就是說,男性一早起床所測得的收縮壓值若高於135 mm Hg表示有心血管疾病風險,但女性該數值只需達125 mm Hg就有風險。   目前研究團隊正將研究結果與另一項回顧性研究進行佐證工作,並建議指引內容應針對性別差異有所調整,且其他醫師也認同這項研究的重要性。     資料來源:美國高血壓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 read more
每日服用阿斯匹靈恐提高出血風險
2012.06.07
每日服用阿斯匹靈恐提高出血風險
  阿斯匹靈已被證實對心血管疾病中高風險的病患有第二級預防的效果,但拿來當作初級預防仍有爭議,曾有研究指出,高風險病患使用阿斯匹靈作為初級預防的益處相當低;也有其他研究顯示,糖尿病會增加出血風險。近日一項義大利研究發現則顯示,為預防心臟病每天使用低劑量阿斯匹靈,可能會增加腸胃道或顱內出血的風險。   這項研究檢視義大利12個地方衛生單位的病患資料,其中共186,425位病患在2003-2008年接受低劑量(≦300mg)的阿斯匹靈處方,並選取未始用者為對照組。在追蹤時間中位數為5.7年後,結果發現,使用阿斯匹靈的病患整體出血事件的發生率為每年千分之5.58,沒有使用者該機率為每年千分之3.60,換算後,使用阿斯匹靈的出血風險增加55%(發生率比為1.55, 95% CI 1.48 to 1.63),研究中發現腸胃道(IRR 1.55, 95% CI 1.46 to 1.65)及顱內(IRR 1.54, 95% CI 1.43 to 1.67)出血的額外風險。   除使用阿斯匹靈之外,出血風險也隨著年紀、男性、使用抗高血壓藥物、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其他抗血小板藥及抗血栓形成的藥物而提高。但在糖尿病患身上,無論是否使用阿斯匹靈,觀察到的出血風險都增加(IRR 1.36, 95% CI 1.28 to 1.44) 不過使用statins類糖尿病藥物,腸胃道及顱內出血的風險出現顯著下降。   該研究因未能考慮到其他變項因子,包括生活型態、非處方簽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或阿斯匹靈的情形,導致研究可能存在侷限。其他評論認為,這項研究說明並提醒了醫師在開立處方前應先評估個別病患的風險因子,未來研究也應繼續深化這部份的討論。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 read more
小心骨鬆用藥與食道癌的關聯
2012.06.06
小心骨鬆用藥與食道癌的關聯
雙磷酸鹽類藥物是治療骨鬆最常使用的藥物。科學家發現,美國1995-2010年間共有128起與此藥物相關的食道癌被通報到FDA的不良事件通報系統(AERS),其中由alendronate (Fosamax福善美)所引起的風險比例更是高。此藥物對於食道癌的風險遠比想像中的大,研究者提醒民眾對於口服雙磷酸鹽類藥物應提高警覺。    美國FDA曾於2009年分析指出,自從alendronate於1995年上市後共23起食道癌事件發生,當時美國並無其他雙磷酸鹽類藥物與食道癌的相關通報;但在歐洲及日本則有少數與risedronate (Actonel健骨龍)、ibandronate (Boniva)及etidronate (Didronel)這三種雙磷酸鹽類藥物的與食道癌相關通報。隨後雖然英國有相關研究表示長時間服用會提高風險,但美國FDA委員會表示缺乏有力的證據。   美國西北大學的Beatric J. Edwards及其團隊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會議前公布此一刊登於臨床腫瘤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lgy)的研究摘要,並建議巴氏食道症(Barrett's esophagus)及持久性粘膜異常者應避免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來治療骨鬆。     資料來源:Medpage Today    
+ read more
糖尿病藥物愛妥糖錠(Actos)增加膀胱癌罹患風險
2012.06.06
糖尿病藥物愛妥糖錠(Actos)增加膀胱癌罹患風險
  過去不同研究針對含piogitazone成份之糖尿病藥物是否會增加膀胱癌風險未有結論,但美國FDA及加拿大政府衛生單位已要求在仿單上須加註膀胱癌風險的警語,部份歐洲國家也限縮該藥物的使用。近日一項加拿大研究結果再指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含piogitazone成份之糖尿病藥物,比未曾使用者,提高83%膀胱癌的罹患機率(調整率比為1.83, 95 CI 1.10 to 3.05)。   該研究分析英國基礎照護資料庫中,曾在1988-2009年間接受糖尿病藥物處方的115,727位病患資料,平均年齡為64歲、平均追蹤時間長達4.6年。其中有0.5%曾服用含piogitazone或rosiglitazone成份的糖尿病藥物,平均服用時間約2.2年,另有6,699位為對照組。   結果發現,使用含piogitazone成份之糖尿病藥物時間達兩年以上的病患,罹患膀胱癌的機率是未始用該成份者的兩倍(RR 1.99, 95% CI 1.14 to 3.45, P for trend 0.050),且累積劑量超過28,000mg的病患,罹患膀胱癌的調整率比為2.54(95% CI 1.05 to 6.14, P for trend 0.030),不過研究表示雖然比率比相對較高,但絕對風險仍然很低。但使用含rosiglitazone(Avandia,梵帝雅)成份之藥物者,並未發現該風險有提高的跡象。   研究推測,導致膀胱癌風險的機制有可能是長期膀胱結晶刺激所造成,但仍須更多相關研究才足以瞭解。這項研究的限制包括缺乏病患對治療的順從性、及其他風險因子的資料,再者,服用這些藥物的病患通常糖尿病的情形較嚴重,可能使得他們的膀胱癌罹患風險因而提高。研究也提醒醫師應注意這項關聯性,全面衡量治療的效益與風險。   台灣女人連線提醒,研究特別指出的藥物品名為Actos,目前台灣已核准上市,中文藥品名為「愛妥糖錠」,其他同樣含piogitazone成份之藥品且衛生署已核發的藥證共計27張,此外,過去衛生署亦曾發佈新聞稿提醒民眾注意使用該成份藥物會增加充血性心衰竭及女性骨折之風險,因此有該藥物需求的糖尿病患者應主動與醫師討論相關的風險,謹慎選擇用藥。     資料來源:英國醫學期刊(BMJ)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