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12.06
懷孕時魚油攝取量過低 增加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
魚油中富含omega-3脂肪酸對身體有多項益處,過去已有研究指出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的關係,近日一項丹麥研究再次證實這項關連性,表示年輕懷孕的女性沒有攝取或攝取很少的omega-3脂肪酸,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罹患風險。
這項研究檢視丹麥國家生產中心(Danish National Birth
Cohort)中48,627位女性的資料,這些女性在懷孕期間接受有關魚類攝取量的飲食習慣調查或電話訪問,丹麥地區多數所攝取的魚類為鱈魚、比目魚、鮭魚、青魚及鯖魚,研究使用這些資料評估omega-3脂肪酸的攝取量。參與者平均年齡為29.9歲,研究追蹤時間中位數為八年。
結果顯示,共有577件心血管疾病事件,根據國家病人住院登記系統,328件為高血壓疾病、146件腦血管疾病、及103件缺血性心臟病。研究指出,懷孕期間每天攝取少於3公克的魚類與omega-3脂肪酸,將比每天攝取超過30公克者,增加50%機率因心血管疾病住院的風險(HR
1.54, 95% CI 1.13 to
2.11);攝取量最低者,該風險增加最多(HR 2.89, 95% CI
1.39 to 5.99)。
資料來源:高血壓:美國心臟協會期刊(Hypertens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

2011.12.02
年長女性血糖過高增加大腸癌風險
過去已知大腸癌與肥胖、糖尿病及代謝症候群具有關連性,但與循環胰島素或血糖的關係仍未知。
一項來自美國紐約的縱貫性研究,分析參與婦女健康行動計畫(WHI)其中的4,902位女性資料,在研究最初及後續追蹤都測量這些女性的空腹血糖值與胰島素值,研究追蹤時間的中位數為11.9年。這項分析囊括多個變項,包含年紀、BMI值、飲酒量、活動量、族群、及大腸直腸癌的家族病史。
結果發現有81例大腸直腸癌,其中65例大腸癌、6例直腸乙狀結腸連結處惡性腫瘤、及10例直腸癌。研究分析,與沒有得到大腸直腸癌的女性相較,得到癌症者年紀較長約兩歲,多數為白人,且活動力不高。
另外,研究並無發現胰島素的基線水平、胰島素抗性指標與大腸直腸癌之間有這麼強烈的關連性存在。經過相互調整後,最高三分等級的血糖比最低三分級的危險比(hazard
ratio)為1.72(95% CI 0.94 to 3.15,_ P_ for
trend=0.07),即使排除在加入研究兩年內就罹癌者,危險比仍接近類似(1.81,
95% CI 0.93 to 3.51,_ P_ for
trend=0.07);胰島素的危險比為0.88(95% CI 0.47 to 1.65, P for
trend=0.70)。
研究結論指出,這項停經後女性的研究顯示,空腹血糖值上升將增加兩倍的大腸直腸癌罹患風險。而這項研究出現的研究限制則包括癌症數過少,以及無法依據不同位置所發生的癌症與其他變項來分析其餘案例。
資料來源:英國癌症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 read more

2011.11.23
美研究:鈉攝取量過多或少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依據美國一項研究分析顯示,鈉攝取量每日超過6,500毫克、或低於3,000毫克,都將使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開始上升。而這與世衛(WHO)及美國心臟協會(AHA)分別建議的每日不得高於2,000及1,500毫克鈉攝取量,相差甚遠。
該研究分析來自ONTARGET與TRANSCEND兩項試驗研究的資料,參與者為28,880位罹患心血管疾病或高風險糖尿病之病患,在研究最初先估量鈉及鉀的攝取量,研究追蹤時間為56個月,結果發現,最後有16.4%的病患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得到心肌梗塞或中風、或先天性心臟病發作住院。
研究分析結果發現,其中每日鈉攝取量7,000-8,000毫克,導致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風險為53%,超過8,000毫克出現複合結果的風險則更高(HRs
1.66)。攝取過少也會增加風險,每日攝取少於3,000毫克會增加複合結果及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HR
1.37)、2000-2999毫克之間會增加因先天性心臟病住院的風險(HR
1.23)。
鉀攝取量部分則只與中風風險呈現相關性,以1,500毫克為標準的話,攝取量愈高將可降低中風風險。
多數研究都已證實降低鈉攝取量有益健康,針對此研究編輯評論醫學博士Paul
Whelton同樣同意應有更多臨床試驗來決定到底鈉攝取量應降低多少,才能有助於心血管健康,並且進一步改善鈉與鉀的攝取比例,維持一個較健康自然的飲食習慣。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aition)
+ read more

2011.11.17
含糖飲料恐增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
過去研究已證實常喝含糖飲料會引起多項健康問題,包括體重增加、肥胖、多糖症、第二型糖尿病及高血壓。近日一項於美國心臟協會會議上所發表的研究指出,女性常喝含糖飲料可能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在男性身上卻沒有看見這項風險的存在。
這項多族群動脈硬化症(MESA)研究共分析4,166位、年紀在45-84歲間的男女資料,其中有38%非西裔白人、28%黑人、22%西語人口、及12%華裔美人,在研究一開始,所有參與者都不是心血管疾病或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研究以問卷方式詢問參與者平日的飲食習慣,而研究所定義的含糖飲料包括一般正常糖飲料、蘇打飲料、含糖礦泉水、不含酒精的啤酒。
研究結果顯示,有8.4%的參與者每天至少喝兩瓶含糖飲料。經過五年的追蹤時間發現,與每天飲用少於一瓶含糖飲料的女性相比,每天至少兩瓶以上的女性較有可能出現腰圍增加3%以上(54.1%:
63.7%)、三酸甘油脂過高(10%:
24.3%)、及空腹血糖異常(20.4%:
26.8%),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同時這些狀況在調整多項潛在干擾變項後,也仍然不變,但在男性身上發現的數據則未達統計意義。
研究解釋為何會出現性別差異的原因,主要由於女性比男性每日所需的熱量較少,因此每份熱量對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所造成的影響就比較大,但目前研究還未能說明含糖飲料是如何影響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的變化,這將是該研究進一步探究的重點。
這項研究結論也再次加強美國心臟協會有關心臟健康飲食的建議—每人每週含糖飲料的攝取總熱量不應超過450卡路里。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

2011.11.15
性暴力恐增加女性心臟病風險
近日一項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會議的研究表示,女性在年幼或青春期階段遭受過性暴力,將會增加她們在成年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這項研究結果與1990年代中期的兩項研究結論相呼應,皆認為女性在兒時受到性或肢體暴力,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為了進一步探究這項議題,來自波士頓的研究團隊檢視護士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 II)中,橫跨美國14州、共67,315位,於研究之初無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女性護士資料。在研究開始的1989年,她們的年齡在25-42歲之間,研究於2007年結束。研究進行過程,每兩年給她們填寫一份問卷,於2001年完成過往受暴經驗(包括非預期性接觸及強暴)的評估,但仍持續追蹤罹患心血管疾病狀況。
結果顯示,有33%女性在18歲以前遭遇過性暴力,其中22%為非預期性接觸(unwanted
sexual touching)、11%被強暴(forced sexual
activity)。經過追蹤後,雖然所有女性中僅0.8%得到心肌梗塞或中風,但其中受暴女性出現的關連性相當高。在調整成年BMI、菸酒、高血壓及糖尿病等變項後發現,曾遭重度肢體暴力、及被強暴的女性,仍分別會增加47%及38%的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
這暗示可透過控制這些風險因子,降低受暴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部分風險,但有些因素仍無法被解釋,後續須要有更多研究來闡明兒時受暴經驗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致病機轉。研究亦指出,雖然女性在兒時身體遭受傷害,成年後仍能經由良好的預防工作來照顧自己的健康,此外,建議應加強篩檢工作,早期評估診斷出女性兒時受到性暴力的狀況。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

2011.11.15
抗心律不整藥物Multaq致心血管疾病風險
今年七月21日,美國FDA依據藥廠進行的PALLAS研究初步發現提出警告表示,使用抗心律不整藥物Multaq(中文品名為「脈泰克膜衣錠」,成分為Dronedarone)的病患,出現死亡、中風、及因心臟病住院等風險會增加。當時美FDA
立即要求藥廠停止研究,並建議非持續性心房纖維性顫動的病患應立即與醫師討論是否可繼續使用該藥物,但不應自行停止服藥。九月歐洲藥物管理局(EMA)同樣表示,Multaq已被證實與肝肺、以及心血管發生副作用的風險有關連。
近日PALLAS大型試驗研究的完整結果已公佈。在研究停止之前參與研究的受試者共計3,236位,年紀在65歲以上,並至少有半年以上的持續性心房纖維性顫動病史及相關風險因子,研究追蹤時間的中位數為3.5個月。
研究結果顯示,與使用安慰劑的群體比較,使用Multaq出現中風、心肌梗塞、全身性血拴、及因心血管事件死亡的風險,提高2.29倍;因心臟病住院的風險則增加81%。研究表示,雖無法清楚說明造成負面結果的原因,但仍建議有心臟病、進階心血管疾病與持續性心房纖維性顫動之患者應避免使用該藥物。
台灣女人連線提醒,Multaq(脈泰克膜衣錠400毫克)在台灣已有核發藥證上市。台灣衛生署曾於九月發佈新聞稿表示,Dronedarone不可用於永久性心房纖維顫動、心臟衰竭、已有肝或肺傷害、且已接受Aminodarone、或另一種抗心律不整藥品之病人。服用該藥品之病人應定期監視心律及肺、肝功能;初期治療之數週,尤其應密切監視病人之肝功能,提醒正在使用該藥品之病患,勿擅自停藥,若有任何疑慮或不適,應立即回診詢問主治醫師。
資料來源: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延伸閱讀
歐洲藥物管理局 限縮使用抗心律不整藥物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