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5.24
美FDA:糖尿病藥物恐致心臟病 今年11月美全面下架
針對含有rosiglitazone藥物的糖尿病治療藥物,過去FDA只訂定相關用藥指引,但近日FDA公佈了新的使用規範,該規範於去年九月確立。
由於研究資料顯示該類藥物可能提高心臟病風險,FDA決定往後病患須透過參加藥物風險管理計畫(Avandia-Rosiglitazone
Medicines Access
Program)的特定合格藥局,才可取得該藥物。自今年11月中起,美國民眾將無法在一般零售藥局買到該類藥物。
新使用規範除了限制在特定合格藥局才能購得之外,也規定只有過去服用該類藥物能成功產生療效、或使用其他成分藥物(pioglitazone)無法控制病情之病患,才可使用。FDA並提醒病患,若有使用該類藥物的需求,應與醫師討論藥物的益處與風險,並仔細閱讀藥物仿單上相關說明,如有藥物不良反應之情形應立即向FDA通報。
台灣女人連線提醒,目前台灣含該成分且已核准上市的藥物品名為「梵蒂雅」(Avandia),有該藥物需求的糖尿病患者應主動與醫師討論相關的風險,謹慎選擇用藥。
資料來源: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
+ read more

2011.05.24
美FDA:糖尿病藥物恐致心臟病 今年11月美全面下架
針對含有rosiglitazone藥物的糖尿病治療藥物,過去FDA只訂定相關用藥指引,但近日FDA公佈了新的使用規範,該規範於去年九月確立。
由於研究資料顯示該類藥物可能提高心臟病風險,FDA決定往後病患須透過參加藥物風險管理計畫(Avandia-Rosiglitazone
Medicines Access
Program)的特定合格藥局,才可取得該藥物。自今年11月中起,美國民眾將無法在一般零售藥局買到該類藥物。
新使用規範除了限制在特定合格藥局才能購得之外,也規定只有過去服用該類藥物能成功產生療效、或使用其他成分藥物(pioglitazone)無法控制病情之病患,才可使用。FDA並提醒病患,若有使用該類藥物的需求,應與醫師討論藥物的益處與風險,並仔細閱讀藥物仿單上相關說明,如有藥物不良反應之情形應立即向FDA通報。
台灣女人連線提醒,目前台灣含該成分且已核准上市的藥物品名為「梵蒂雅」(Avandia),有該藥物需求的糖尿病患者應主動與醫師討論相關的風險,謹慎選擇用藥。
資料來源: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
+ read more

2011.05.19
止痛藥可能增加心臟病復發風險
2007年美國心臟學會(AHA)曾提醒,醫生應注意心臟病患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的風險,並建議只能在低劑量與短期的狀況下使用。近日在一項丹麥研究中再次證實這項風險的存在,並進一步質疑AHA關於藥物使用的建議。
這項丹麥的觀察性研究在丹麥國家病人登入系統(Danish
National Patient
Registry)內,取樣84,000位心臟病倖存者的醫療紀錄,他們的平均年齡為68歲。其中42%曾至少一次被醫師開立過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的處方簽,最常被開立的兩種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成分為ibuprofen(品名Advil與Motrin)、diclofenac(品名為Cataflam與Voltaren),這些藥物成分都是會提高血栓塞發生的風險。
研究分析指出,這些倖存者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長達一週的時間,將提高心臟病的復發率45%,服用三個月的時間則提高55%。且尤以帶有diclofenac藥物成分所帶來的風險最高,美國FDA也已於近日發佈針對正處在心臟病手術復原階段的病患,不該使用該藥物的警訊。
研究最後表示,罹患缺血性心臟病或有該疾病風險的病患,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存在風險,且任何時間階段都不安全。若心臟病患真的有舒緩疼痛的需求,應先使用非藥物的方式,如物理治療、熱敷等,如依舊無法解除疼痛才建議服止痛藥。
台灣女人連線提醒,目前台灣方面,上述四項品名藥物皆已核准上市,心臟病患者如有用藥需求,應主動與醫師討論藥物使用的相關風險。
資料來源:血液循環期刊(Circulation)
+ read more

2011.05.18
過重孕婦健康減重可降低剖腹產機率
過去已有研究指出,嚴重過重的女性在懷孕期間,可在不傷害她們身體健康的前提之下,增加較少的體重,甚至減重。近日又有一項新的研究表示,過重女性在懷孕期間安全減重,能降低孕婦須要剖腹產的機率。
美國國家科學院醫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建議,過重女性懷孕時增重磅數的範圍應在11-20磅之間,一般正常值體重的女性則在25-35磅之間。
在這項瑞典的新研究中,檢視超過46,000位、1993-2008年間生產的過重孕婦之醫療記錄,將她們分為三組,為BMI值在30-35之間、35-40之間及40以上。結果發現,在後兩組中懷孕間增重磅數低於IOM建議值、或甚至減重的孕婦,與其他孕婦相比,產下過重的嬰孩、或須要進行剖腹產的機率較低。舉例來說,BMI值在35-40之間的孕婦,體重增重範圍在IOM建議值內的女性,進行剖腹產的比例為24%,但健康減重的女性剖腹產的比例僅有17%。
且她們產下的嬰兒,在呼吸與心跳率等等其他健康指標上,都與其他增重在建議正常值內的孕婦所產下的嬰兒一樣佳。然減重也可能發生產下比正常胎齡嬰兒體重輕的小孩,但與整體瑞典國內產下體重過輕的嬰兒總比例相較,僅高出0.1%(3.7%:3.6%)。
研究最後表示,目前到底減重多少才是安全的仍未明確清楚,尚待整理過去相關研究以釐清,同時也提醒孕婦不要在懷孕期間依照減肥食譜減重,而是應該保持均衡、健康的飲食,並規律適度地運動,如每天走路半小時等方式。過重的懷孕女性也可以主動與醫師討論,透過飲食或生活形式的改變來維持體重。
資料來源:產科學與婦科學期刊(Obstetrics & Gynecology)
+ read more

2011.05.10
美FDA警告:胃藥恐致腿部痙攣、心律不整及癲癇
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s)可阻絕氫鐵(hydrogen
iron)抵達胃部,以降低胃酸濃度,一般腸胃不適者多會服用。近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發出警示,長期服用含PPIs的胃食道逆流治療藥物超過一年以上者,可能導致血清中的鎂濃度過低,增加腿部痙攣、心律不整及癲癇的風險。
FDA表示,服用PPIs藥物所引起的低鎂血症(hypomagnesemia)通常可透過補充品來改善,但在近四分之一的案例中未見改善效果,須立即停止服用該類藥物。其他也同樣會降低鎂濃度的藥物,如:心臟病藥物隆我心碇(Digoxin),若與PPIs藥物同時使用,則導致低鎂血症的風險將會更加劇。
此外,曾動過支架置入術與經皮血管重建術者,服用PPIs藥物也可能增加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亦曾有研究指出PPIs藥物與艱難梭狀桿菌相關性腹瀉(Clostridium
difficile diarrhea)的關聯。
台灣女人連線提醒,去年五月衛生署已針對年長婦女服用含PPIs藥物發出警示,表示可能會引起特別是脊椎和手腕的骨折發生,及增加74%風險的桿菌感染。而在美國含PPIs的藥物包括處方與非處方用藥,FDA所明列之警示藥物品項中,台灣方面目前已核准上市的藥物項目,品名為耐適恩(Nexium)錠/注射劑/懸浮用顆粒劑,有用藥需求之民眾應多加留意,並主動與醫師討論藥物使用的相關風險問題。
資料來源: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
+ read more

2011.05.09
頸動脈手術風險的性別差異
近日一項英國研究指出,女性病患在圍術期可能發生中風的機率,接受頸動脈支架置入術(carotid
stenting)者比接受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arotid
endarterectomy)者高,但在男性病患部分這樣的差異卻未顯著。
過去歐洲有研究顯示,男性病患在接受頸動脈支架置入術後發生中風機率,比接受頸動脈內膜切除術高,女性雖亦有相同狀況,但風險機率兩者相比(1.68:1.22),男性仍較高。然這個隨機取樣來自美國與加拿大的2,502位病患、女性佔34.9%的研究中卻有不同的發現。
該研究結果指出,男性在上述兩個頸動脈手術後的併發症發生機率相似(4.3%:4.9%),然女性在接受頸動脈支架置入術後發生中風的機率,卻依舊比接受頸動脈內膜切除術高(5.5%:2.2%),且高出2.5倍。
研究團隊認為,造成性別差異的原因並非性染色體所影響,而較可能是男女在其他健康狀態、年齡以及手術進入頸動脈的困難度各方面上的差異所致,因此未來研究應朝向探討造成術後併發症風險的不同變項為何,及找出分別適合男女不同的醫療方式並加以利用。
註1.圍術期是指以手術為中心的一段時期,包括術前準備、手術實施過程以及術後監護。
資料來源:英國刺胳針醫學期刊(The Lancet Oncolog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