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08.14
再次證實HRT與乳癌的相關性
一篇發表在八月份美國國家癌症協會期刊(Journal of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研究發現,美國婦女有進行乳房攝影檢查的比例幾乎維持不變,但是,2003-2004年的乳癌發生率卻持續下降。研究結果排除了乳癌發生率下降與乳房攝影有關的可能性,也再次證實停用荷爾蒙療法與乳癌發生率下降的相關性。
此研究團隊從Kaiser
Permanente醫療中心的資料庫中發現,總共有7,386位婦女被診斷出有侵入式的乳癌,研究人員並檢視這些婦女的就醫記錄。結果發現,從1980到1990年乳癌發生率上升了26%,到2001年又上升了15%,但是,2003-2006年間卻下降了18%。研究人員表示,1980-1990年間正好是進行乳房攝影和使用荷爾蒙療法人數增加的時候,而1992-2002年間乳房攝影的人數維持平穩,但是使用荷爾蒙的人數卻持續增加,一直到2002年有將近75%的婦女停用荷爾蒙療法,2003年的乳癌發生率便開始下降。
研究的主要負責人Andrew
Glass教授表示,當荷爾蒙療法的使用率下降,乳癌發生率便也下降,但是,進行乳房攝影的比例卻大致不變,這樣的研究結果所傳達出來的訊息已經非常明顯了。如果婦女想要藉由荷爾蒙療法來減緩更年期的不適症的話,使用的時間越短,且劑量越低越好。
+ read more

2007.07.27
月經是恢復骨質健康的指標
營養不良或是有厭食症可能會導致骨質疏鬆和月經失調。七月份的美國臨床營養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裡,有一篇研究發現,對於有厭食症或營養不良的女性來說,補充足夠的營養素是恢復骨質健康很重要的步驟,而且要讓骨質代謝可以完全恢復的話,必須先要先改善月經失調的現象。
過去曾經有研究利用避孕藥或是雌激素來幫助有厭食症的女性重建骨質,但是研究結果並沒有一個定論。為了要更瞭解骨質流失和骨質重建的現象,哥倫比亞大學的Jennifer
Dominguez教授和其研究團隊,追蹤了28名有厭食症的女性,這些女性正在接受治療,讓體重恢復正常,另外還追蹤11位健康的女性作為研究的對照組。
在兩個月的營養治療後,研究人員發現有厭食症的女性,骨骼中的礦物質密度明顯上升了,骨骼中骨鈣素(osteocalcin)的含量也提高了;但是,和骨折息息相關的N-telopeptide指標,卻仍然居高不下,唯一例外的是那些體重已經恢復九成,且月經失調的現象已經消失的八位女性。此外,在接受治療後,月經沒有恢復規律的女性的骨質密度,比月經恢復規律和健康的女性都來的低。
Dominguez表示,營養治療是治療骨質疏鬆的方式中,最重要、也是最理想的一種,但是,卻一直受到忽視。另外,對有厭食症的女性來說,月經其實是骨質健康的一項指標。
+ read more

2007.07.18
研究再次證實HRT的風險
一份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研究再次證實了荷爾蒙療法的風險,其研究結果發現女性大約在更年期開始的十年後使用荷爾蒙療法的話,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血栓塞的風險,除了減緩更年期不適之外,並沒有其它的益處,這樣的結論和美國方面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
這項研究計畫的名稱為Women’s International Study of long
Duration Oestrogen after
Menopause(WISDOM),研究人員集合了澳洲、紐西蘭、英國的醫學組織,從1999年開始進行研究,原本預計要進行十年,也就是要到2009年研究才會結束;但是,當美國女性健康促進計畫(WHI)基於婦女健康考量,在2002年停止研究之後,這份研究也跟著提早結束。因此,原本預計參與者要達23,000人,後來只進行了5,700人,然而,此研究所蒐集到的資料,已經足夠進行有效的分析和統計。
這些參與者被隨機分成服用複合式荷爾蒙、單獨使用雌激素和安慰劑三組,參與者平均是在更年期15年之後,開始或再次使用荷爾蒙療法。結果發現,使用荷爾蒙療法(不論是複合式荷爾蒙療法或單獨使用雌激素)的病患,罹患心血管疾病和血栓塞的比例明顯高出使用安慰劑的病患;此外,雖然先前有研究發現荷爾蒙療法會增加卵巢癌的風險,但是,這份研究在乳癌和其他癌症、腦血管疾病、骨折和總死亡率上,各組間沒有太大的差異。
英國醫學期刊的編輯Helen
Roberts表示,荷爾蒙療法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減緩更年期的不適症狀,例如,熱潮紅、夜間盜汗、陰道乾燥等,但是,後來許多醫師開始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為由,建議病患使用荷爾蒙療法。到目前為止,荷爾蒙療法仍然是減輕更年期不適的最好方法,而這些研究結果,只是將使用荷爾蒙療法回歸到最初的使用目的。此外,要一再強調的是,荷爾蒙療法的使用劑量應該要越低越好,而且若症狀有改善,應該越早停用越好。
+ read more

2007.07.12
飲食失調導致月經失調
根據現行的診斷標準,所有類型的飲食失調症中,神經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是唯一和月經失調有關係的。但是,一篇發表在飲食失調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的研究發現,其實任何形式的飲食失調症都有可能使女性的月經變的不規律。
美國州立北卡羅萊納大學的Cynthia M.
Bulik教授是研究的主要負責人,這份研究的參與者是1,705位符合飲食失調診斷標準的女性。結果發現,患有神經性厭食症的女性中,有將近80%表示自己有續發性閉經症(原本有規律的月經,但因故超過三個月以上停經);有暴食症的女性則約36%有此現象;其他所有符合飲食失調,但是未被歸類的女性中,有30.4%表示有續發性閉經症。也就是說,女性只要有飲食失調症,不論是何種類型的,都有可能使月經不規律。
這樣的研究結果顯示,月經也可以是一個檢視飲食營養狀況的健康指標。社會大眾和醫師都應該認知到,月經不規律有可能是飲食失調的警訊。
+ read more

2007.07.10
不懷孕並不會增加子宮內膜異位婦女的罹癌風險
過去曾經有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有子宮內膜異位的婦女,或是從未生育過的婦女,罹患某些癌症的風險會比較高。但是,若兩者結合的話,會不會使風險提高兩倍,甚至更多?瑞典有一份研究首次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的婦女進行的調查,結果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的婦女罹患癌症的風險,並不會因為是否生產過而受影響。
這份研究在人類生育與胚胎學歐洲協會(European Society
of Human Reproduction and
Embryology)第23屆的年會上發表,負責人是瑞典卡羅琳醫學院(Karolinska
University Hospital)的婦產科醫師Anna-Sofia
Melin。參與者是63,630位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的婦女,研究透過各個癌症登記機構追蹤這些婦女的健康狀況。
結果總共有3,822位婦女被診斷出罹患癌症,以某些特定的癌症來說,其罹患率的確比較高,例如,罹患內分泌腫瘤的機率比一般婦女高38%、卵巢癌37%、腎臟癌36%、甲狀腺癌33%、腦瘤27%、惡性黑色素瘤23%、乳癌8%;但是,有趣的是,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比一般女性低29%。整體而言,癌症罹患率並不比一般的平均值高。此外,也發現婦女是否生產過並不會影響研究結果,也就是說子宮內膜異位的婦女,並不會因為未曾生育而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
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的婦女罹患癌症的風險較高,研究人員提出以下的解釋,有可能是因為免疫系統失調,也有可能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的治療方式,影響癌症的發展,但是,這些都尚未成定論。
+ read more

2007.07.03
BMA同意放寬人工流產門檻
英國醫學協會(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
BMA)在六月底的年會上,進行了兩項提案的討論,其中通過的一項提案,將人工流產的醫師診斷書,由兩位醫師降低為只需要一位醫師,放寬了人工流產的門檻。這項提案通過後最大的影響,便是懷孕三個月內的女性欲進行人工流產,不需要證明「繼續懷孕將會威脅其生、心理的健康」,只要有醫師診斷書就可以進行人工流產。這將使欲中止懷孕的女性,有更安全的醫療環境和更容易取得的資源可使用。
另一項提案討論的是合法進行人工流產的醫護人員的資格,但是,大部分的醫師並不同意由訓練過的護士、產士或非專科的醫師(例如,家醫科醫師)進行人工流產。
反對人工流產的人士表示,這樣的投票結果完全違反了醫界和社會大眾的意見,根據研究顯示,有越來越多的醫師不願意進行人工流產。尊重胎兒生命權聯盟(Pro-Life
Alliance)的發言人Julia
Millington表示,英國在2006年進行的人工流產手術中,有89%的女性是在懷孕三個月內進行的,這其中只有不到1%的手術是因為「繼續懷孕會威脅到女性的生命或健康」而進行的。
家庭計畫協會(Family Planning Association)的執行長Anne
Weyman表示,要求女性進行人工流產要有兩位醫師的同意書並不合理、也沒有正當性。英國醫學協會倫理委員會的Evan
Harris亦表示,當我們知道三個月內的人工流產是較安全的時候,為什麼要讓女性在選擇進行人工流產時,面臨不合理的阻礙,甚至延後人工流產、使風險增加。
英國醫學協會代表了英國70%的醫師,而這項提案已經成為英國醫學協會目前的主要政策,協會內的執行委員會計畫向英國政府展開遊說、要求修法;但是,英國的衛生署表示,目前還沒有修法的計畫。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