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

妊娠併發症會增加女性在未來50年內的死亡風險
2023.03.22
妊娠併發症會增加女性在未來50年內的死亡風險
懷孕對女性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生殖事件。在台灣,約有10%至15%的孕婦有妊娠性糖尿病;10%有妊娠性高血壓;8% ~10%的懷孕以早產告終。   這就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妊娠併發症會不會影響女性未來的死亡風險?如何影響?然而,由於缺乏長期追蹤資料,這一點往往未被充分研究。   對此,一個新加坡及美國的跨國研究團隊調查了妊娠併發症如何影響一個人的長期死亡風險 (相對於沒有併發症的人) 問題。   他們研究了45,000多名有常見妊娠併發症的孕婦,其50多年後與總死亡率或特定原因死亡率的關係。   死因及風險與併發症相關 結果顯示,那些經歷過任何這些常見妊娠併發症的人在懷孕後50年內死亡的風險都會增加。特別是,妊娠併發早產、妊娠高血壓疾病和妊娠糖尿病分別與7%~109%、9%~32%和14%的全因死亡率高風險相關。   一個有趣的發現是,對於早產的婦女,她們的死亡風險和死亡原因似乎因早產原因而異。全因死亡的風險(即任何原因導致的死亡),則是在陣痛前剖腹產的婦女中最高。   對於特定原因死亡率,自然分娩導致的早產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有關。由於羊膜早破和誘發性早產等其他原因導致的早產也與糖尿病、腎臟和呼吸系統疾病導致的死亡率增加有關。   這些與早產相關的發現強調了在評估未來併發症風險時了解早產原因的重要性。   缺乏亞洲人的研究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張翠林教授說:「懷孕是對母親心臟代謝健康的早期壓力測試。在美國和歐洲進行的研究發現,幾種主要的妊娠併發症與未來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然而,在亞洲妊娠併發症對女性慢性病和長期死亡率的影響尚未得到很好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對亞洲女性進行研究,並進行持續、長期的追蹤,以瞭解妊娠併發症對其後續健康狀況的影響,並確定改善複雜妊娠後女性長期健康的有效方法」。   張教授補充說:「我們的研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來支持促進健康長壽應該從年輕和早期開始的觀念 —這一觀念越來越受到國大醫學研究團體的推廣。」   研究如何進行 亞洲女性健康全球中心(GloW)主任張翠林教授、美國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和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人員合作,帶領一個研究小組進行調查。   該研究對美國的45,000多名孕婦進行了追蹤。她們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的第一次懷孕就診期間被納入妊娠研究。研究人員記錄了早產、妊娠高血壓疾病和妊娠糖尿病/葡萄糖耐量受損等常見妊娠併發症。他們在首次懷孕後對參與者進行了追蹤。   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Circulation》雜誌上。       編譯來源:EurekAlert! (2023.03.20)、Circulation (2023.03.08)      
+ read more
卵巢癌的5個異常警訊
2023.03.21
卵巢癌的5個異常警訊
脹氣是卵巢癌的一個普通症狀。沒有食慾、頻尿和背痛也是要注意的症狀。   在台灣婦癌死因第2是卵巢癌,死亡人數更是逐年攀升。109年共有724人死於卵巢癌。10年間死亡人數成長1.6倍之多。   目前並沒有效的卵巢癌篩檢工具,因此,大多數的卵巢癌發現得晚,也造就了高死亡率。如果知道卵巢癌的症狀,我們可以盡可能在疾病的最初期診斷出來,比較容易治療。根據國健署104-108年統計資料,國內新診斷癌症病人的平均5年存活率為52%,早期卵巢癌平均5年存活率僅有45%,晚期卵巢癌更不到20%。   下列有5個生理現象,可能是卵巢癌的症狀,可以視為疾病的警訊,應持續地觀察或就醫。   腹部脹氣 通常脹氣發生是因為便秘或者是喝了一堆氣泡飲料引起的。但是專家說,持續脹氣也是卵巢癌的一個症狀,不應忽視。然而很少婦女知道。   脹氣也可能是腹水的結果,即腹腔中存在著液體。當癌細胞擴散至腹膜,刺激它使得液體累積。癌症也會阻塞部分淋巴系統,液體無法如往常從腹部排出,形成腹水。   有些婦女有如足球大小的腹部隆起,可能被誤認為是懷孕了。   很快就飽了 沒有食慾或吃東西後覺得飽脹,可能是卵巢癌的另一個症狀。正如脹氣,早飽感可能因腫瘤或腹水。因為液體壓擠了胃部內的其他器官。倫敦一個診所Gynae中心指出「如果影響了胃腸道,它會使你覺作嘔、不舒服,或覺得已經飽了。」   背痛 背痛是卵巢癌一個普通的症狀,通常被忽略為其他因素。   專家說,腫瘤會引起腹部、臀部和骨盆持續性的疼痛。或許和卵巢癌不相關,但是腫瘤擴散到腹部或骨盆時,也會刺激背部下方。   如果疼痛持續,新出現的症狀,可能是許多不同狀況所引起,最好諮詢家庭醫師。如果是癌症,及早診斷意謂越可以治療。   頻尿 頻尿可能是感染的一個症狀,但也可能是卵巢癌的一個症狀,知道的人並不普遍。   腫瘤或腹水也可能引發頻尿。腫瘤在卵巢逐漸成長時,會壓縮膀胱,造成頻尿。   內部的壓力也可能阻塞了尿管,使得尿液無法流出,引起腎臟腫脹。   緊急性小便或頻尿,應該諮詢醫師。   陰道不尋常流血 經期之間大量和不規則的流血或更年期後的流血,可能是卵巢癌的一個症狀。   雖然大部分婦女的不尋常的流血是荷爾蒙失調的一個症狀,但仍然需要進一步檢查。   根據美國癌症學會表示,卵巢中的腫瘤會干擾經期和荷爾蒙。許多腫瘤製造女性荷爾蒙、雌激素,會引起陰道流血,即使已經過了更年期。       編譯來源:Daily Mail (2023.03.10)      
+ read more
新的攝護腺癌血液檢測可結束偽陽性對男性的折磨
2023.03.13
新的攝護腺癌血液檢測可結束偽陽性對男性的折磨
對攝護腺癌進行血液檢測可以使成千上萬的男性免於進行不必要的切片檢查。   專家表示,攝護腺癌是男性中最常見的癌症之一。這一突破為檢測這種疾病提供了「巨大希望」。   目前,攝護腺癌的檢測是名為「PSA測試」的血液測試。此測試是尋找來自攝護腺的一種蛋白 -特異性抗原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是攝護腺中的一個抗原,沒錯,但並沒有攝護腺癌的特異性。在其他組織和體液中也可以檢測到它。所以,檢測的偽陽性高。   新的血液檢測 新檢測的原理是從血液中找到來自攝護腺癌的腫瘤細胞。   一個跨國研究團隊的研究人員在 210 名有疑似癌症跡象的男性身上進行了試驗,比如攝護腺肥大或泌尿系統症狀。   這些人中有三分之一後來被發現患有攝護腺癌,而三分之二的人患有良性攝護腺疾病。   此項新的檢測在疑似攝護腺癌的男性中發現的陽性病例準確度達91%。   對於沒有攝護腺癌的男性,它的偽陽性結果是「零」。因此,可以讓數千人免於因為錯誤的 PSA 結果而進行的痛苦、不必要的切片檢查或 MRI 掃描。   英國攝護腺癌的專家Simon Grieveson 說:「近年來,血液中癌細胞的檢測顯示出巨大的潛力,英國攝護腺癌和 Movember 正在聯合資助一項研究,研究這是否也有助於確定患有攝護腺癌的男性的最佳治療方法。癌症仍局限於攝護腺。」   「這些結果顯示出巨大的希望,並表明有可能首先使用該測試來檢測癌症。」   上個月,一項結合 PSA 檢查和尋找血液中免疫細胞變化的血液測試發現,在對 147 名男性進行測試時,陽性結果的準確率為 93%。   科學家們對下一代更準確的血液測試感到興奮,它或許可以用來篩檢健康男性的癌症早期跡象。   該研究發表在《癌症醫學》上。       編譯來源:Daily Mail (2023.02.27)      
+ read more
低風險女性也應切除輸卵管以避免卵巢癌
2023.02.04
低風險女性也應切除輸卵管以避免卵巢癌
美國卵巢癌研究聯盟(OCRA)在日前發布的新指南中建議:即使是卵巢癌低風險的女性,如果她們已經生完孩子,並且已經計劃進行其他的婦科手術 (如:子宮切除術、輸卵管結紮術、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症),則應同時切除輸卵管。這樣可以預防許多卵巢癌發生的可能。   為什麼要這樣新建議?沒有可靠的卵巢癌篩檢或測試!   對多數的癌症而言,篩檢以提早發現,提早治療,減少死亡。但對於卵巢癌而言,並非如此。研究指出,大多數卵巢癌始於輸卵管,而目前沒有有效的卵巢癌檢測或篩檢。   英國一項大型臨床試驗(UKCTOCS)調查了目前可用的卵巢癌篩檢方法其有效性。研究發現用CA-125血液和超聲波篩檢一般風險女性並不能降低卵巢癌死亡率;此外,該試驗還顯示,在許多女性中,既使在I期或II期檢查出其癌症,並不會降低其死亡率。更重要的是,據評估,這些女性在癥狀出現前平均18個月被診斷出來,但是她們似乎是罹患一種天生更具侵略性的癌症,因此,在早期階段發現它不足以防止他們死於這種疾病,也不會延長他們的生命。   因此,研議防止它的發生應該是現在最重要的課題。   婦科癌症的Dianne Miller 醫師支持新指南的建議,她說,已經要接受盆腔手術患者,藉此機會也切除輸卵管,叫做「機會性輸卵管切除術」。這已是加拿大British Columbia省的標準做法。   對於卵巢癌中等風險的人來說,只切除輸卵管,即是一種「雙贏」的局面,因為保留卵巢有助於大腦和心臟健康,即使在停經後也是如此。   目前,對於卵巢癌高危險群,醫生已經鼓勵在生完孩子後切除卵巢和輸卵管。   該聯盟主席Audra Moran 說,帶有乳腺癌和卵巢癌基因突變的患者,為了不想提前停經,最初可能只想切除輸卵管。但她建議,應將卵巢切除也視為是黃金標準。   卵巢癌研究聯盟現在為符合條件的女性提供免費的家庭檢測試劑組,這樣她們就可以查知自己是否攜帶 BRCA1 和 BRCA2 基因突變。   婦科腫瘤學會表示,基因檢測應該讓女人更容易取得。該學會支持為非高危女性在進行其它婦科手術時切除輸卵管的想法。   美國癌症協會首席科學官Bill Dahut 博士告訴《_泰晤士報》_,「他們的建議背後有很多很好的數據顯示,對於接受過該手術的人來說,卵巢癌的發病率是較少的。」   Miller說:「作為腫瘤學家,我們的目標是治癒癌症。但如果說有什麼比治癒癌症絕對好的方法,那就是一開始就不要得癌症!」       編譯來源:Ovarian Cancer Research Alliance | OCRA (2023.01.30)、HealthDay (2023.02.01)      
+ read more
從夜間頻尿到尿流無力:攝護腺癌的六大徵兆
2023.02.01
從夜間頻尿到尿流無力:攝護腺癌的六大徵兆
護腺癌是好發於老年男性的惡性腫瘤。根據2019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報告,台灣攝護腺癌是男性10大癌症發生率排名的第5位;男性死亡率排名的第7位。   攝護腺大約有核桃那麼大,位於陰莖和膀胱之間,圍繞著尿道。它的主要功能是產生精液 —滋養和運輸精子。   因攝護腺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若有症狀也與攝護腺肥大相似,容易被忽略,導致確診攝護腺癌時,已為晚期且合併骨轉移的機率偏高。因此,早期發現,可以早期治療,10年存活率可達95%。   可能的症狀 患有早期前列腺癌的男性通常不會出現任何症狀 —除非癌症生長在尿道旁邊。尿道壓力會影響您的排尿方式。 雖然男性排尿方式的變化更有可能是因為攝護腺肥大,對尿道施加壓力而引起的,而不是癌症,但英國攝護腺癌協會表示,無論如何有下列症狀要注意癌症的可能,都要去看醫生。   一、更頻繁地或在夜間小便。 二、需要衝上廁所。 三、開始小便可能很困難。 四、要用力排空膀胱、排空膀胱需要很長時間、或者尿流不暢。 五、睪丸會疼痛。 六、精液或尿液中的血液也可能是腫瘤變大的跡象,因為它可能會壓迫血管,導     致血管阻塞、發炎或破裂。然而,這種症狀很少見,精液或尿液中的血液通     常並不意味著癌症。    另外,英國攝護腺癌協會還指出,如果癌症突破攝護腺或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可能會導致不同的症狀。這些可能包括背痛、臀部疼痛或骨盆疼痛 —這可能是癌症擴散到骨骼時引起的。 可能還會有勃起持久的問題、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或疲勞。   要不要做攝護腺癌篩查? 去年10月,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廣泛篩檢有助於更早地發現攝護腺癌,從而為男性提供更好的生存機會。    他們的研究使用攝護腺特異性抗原 (PSA) 血液檢測對男性進行篩檢,結果發現晚期診斷病例減少了 11%。    然而,醫生們普遍認為該測試不夠準確,無法用於篩檢。    英國健康照護署NHS 說:「PSA 測試不可靠,在沒有癌症存在的情況下可能會誤測攝護腺癌。」   由於缺乏對攝護腺癌的準確檢測,醫生很難區分侵襲性和不太嚴重的腫瘤。 這使得很難決定治療。    有不同的方法來關注攝護腺癌的進展,這些方法稱為「觀察等待」和「主動監測」。前者通常被推薦給老年男性,並涉及延遲治療以查看癌症是否進展。   雖然主動監測是定期進行 MRI 掃描、PSA 測試,有時還進行活組織檢查,以監測癌症的進展並避免對無害癌症進行不必要的治療。   攝護腺癌通常需要睾丸激素才能生長,因此一些男性接受激素治療以降低激素水平,以減緩癌症的生長。    正在接受激素治療的伯勒爾先生說:“它剝奪了我的睾丸激素,所以我的鬍鬚沒有正常生長,我很累,而且我開始潮熱了。”   有些人會切除攝護腺,有些人會接受放射治療。        編譯來源:dailymail (2023.01.30)      
+ read more
事後避孕丸可以避孕,但不會導致流產
2022.12.27
事後避孕丸可以避孕,但不會導致流產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  23 日更改了名為 Plan B (Plan B One-Step) 事後避孕藥的標籤,明確指出其作用機制不會改變受精卵的著床,也不會改變現有的妊娠而導致流產。   在美國,Plan B是於1999年首次獲得批准上市。自 2013 年以後無需處方即可取得。   多年來,事後避孕丸 (Plan B One-Step及其學名藥) 的標籤 (仿單) 指出該藥物是透過阻礙受精卵著床子宮而起作用。   然而,長期以來專家們一直認為,這個說法是沒有科學證據的。   因為這樣的說法,一些反人工流產的人士錯誤地聲稱婦女服用事後避孕藥會引發人工流產,百般尋求取締或限制藥丸的取得。   FDA 表示,目前的科學表明,Plan B 是通過抑制或延遲排卵和周期中期荷爾蒙變化來發揮作用。有證據顯示該藥丸對於受精或著床並沒有直接的影響。   FDA 做了什麼改變   FDA從藥丸包裝中刪除了「(受精卵) 著床 (子宮)」的語言,更添加了明確指出這些藥丸「不是人工流產藥物」的語言。   現在新修訂的Plan B仿單明確指出,「在卵子從卵巢中釋放之前」起作用,這意味著卵子尚未受精。它接著說,「如果你已經懷孕,此避孕藥將不起作用,並且不會影響現有的懷孕。」   在FDA網站上發佈的問答章節中指出,「Plan B是否會導致流產?」的問題回答為「否」,然後接著是寫著「Plan B通過阻礙排卵來防止懷孕,排卵發生在著床之前」。科學證據不支持該藥物影響受精卵的植床或持續懷孕,因此,它不會中止妊娠。   FDA表示,其改變包裝標籤的決定不是出於政治考量,而是審查2018年Foundation Consumer Healthcare申請更改的結果。該公司於2017年從Teva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購買了Plan B品牌。它說,新冠肺炎大流行延遲了FDA處理申請的審查,直到現在。   消費者保健基金會的營銷總監Tara Evans在一份公司聲明中說:「Plan B通過干擾植入子宮而起作用的誤解可能會給緊急避孕措施帶來障礙。Plan B標籤更正將有助於保有事後避孕藥的持續供給,減少對Plan B如何作用的混淆,並進一步澄清Plan B不影響著床。   據「泰晤士報」報導,Teva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此前曾在2009年至2010年要求從B計劃的標籤中刪除對著床的提及。   它說,事後避孕藥的學名藥也需要更改標籤。       編譯來源:HealthDay (2022.12.23)、Reuters (2022.12.24)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