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

正常血壓也有中風的可能
2005.02.11
正常血壓也有中風的可能
瑞典一項研究指出,除了高血壓患者有中風的風險之外,其實血壓正常(低於140/90)的人也有中風的可能性。這項為期6年的研究共有28,000人參與,466人在研究期間罹患中風,而其中12%的中風患者本身血壓在正常值內、無高血壓。 Dr. Cairu Li及其 Malmo University Hospital的同僚們表示,好消息是有些中風的因素是病患可以自己掌握並避免的,例如抽菸及過胖。除此之外,年齡增長、心臟疾病、及胃潰瘍等,也是可能導致正常血壓中風的可能因素。
+ read more
對於女性心臟病的診斷治療仍然不足
2005.02.02
對於女性心臟病的診斷治療仍然不足
雖然一直有證據指出,女性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與男性相等,但美國有最近的研究卻顯示,醫師對於女性心臟病的診斷及治療態度遠不如對男性積極,因此導致女性心臟病及中風的存活率比男性低。 刊登在2005年2月1日的Circulation期刊中,有一項研究是由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Lori Mosca及其同僚,在要求500名美國各地的醫師來評估男女病患的病例,並建議治療方式時發現,當一名女性的心臟病風險和男性相等時,有40%的醫師並不認為這名女性屬高危險群,結果就是該名婦女連最基本的治療都得不到。此外,只有少於5分之1的醫師知道在美國每年死於心臟病的女性多於男性。 在Mosca的第二項研究中則發現,在追蹤了8,353名高危險群婦女3年的時間後,只有其中約3分之1的婦女受到必要的膽固醇治療。 專家學者們建議制定新的政策,要求讓婦女接受與男性相同程度之診斷及治療方式。然而,「台灣女人連線」前理事長黃淑英認為,由於男女身體本身就會因為性別而有所差異,因此對於男女身體診斷及治療方式的不同是因為醫師的警覺性不夠、亦或是因為早已注意到此身體差異而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則還有待觀察。
+ read more
女性中風可能被過度治療
2005.01.18
女性中風可能被過度治療
醫界通常會用雙超音波(duplex ultrasound)來測量及判斷病患是否需要動手術或血管內支架來預防中風的發生。美國一項新的研究顯示,若以同樣的標準值來評估男女的健康狀況,可能會導致女性被過度治療。 體內造成腦血管疾病的主要血管是頸動脈,而頸動脈內血液流動速度反應著血管的寬窄,也就是說血液流動速度增快的話,通常表示血管因阻塞而變狹宰。雙超音波(duplex ultrasound)則是用來觀察血管及測量血液流動速度的主要方式。然而雙超音波的結果在成為測量標準的過程中,主要是以男性為測量對象,醫師也都以同一個(男性)標準來判讀女性的身體狀況。美國一項由Dr. Anthony Comerota主導的研究則發現,女性本身血液流動速度原本就比男性快,若是以男性的標準來判斷女性身體的健康狀況,則容易導致女性被過度治療。 2005年1月17日,Dr. Comerota在美國邁阿密舉行的年度國際血管治療座談會中表示,在測量了328名男性與241名女性後所得到的結果發現,男性與女性的血液流動的速度在先天上原本就不同,因此對於男女血管的健康標準應該要有所不同才對。Dr. Comerota認為,經過測量,男性血管若顯示阻塞60%時為危險且需手術治療的話,女性應要顯示阻塞80%時才需要手術治療。雖然有此發現,但未了審慎起見,Dr. Comerota也建議需要再有另一個研究做進一步確定。 在此之前其實也有研究指出類似的問題,例如使用跑步機測試方法來篩檢或評估冠狀動脈心臟病時,女性若使用此種方法,會有40%--60%更年期或停經婦女有假陽性(檢測出有冠狀動脈心臟病,但實際上沒有)的現象。男性以此方法所造成的假陽性則只有10%。 一直以來,社會都以「女人是男人的肋骨」的心態來看待女性的健康,因此男人如何保健、如何診斷、治療、處方,女性也一視同仁,甚至在用藥的劑量上也沒有因為是「肋骨」而有所斟酌。希望越來越多這類研究的出爐能提醒性別盲嚴重的台灣醫療體系與政府相關機關,應盡快予應加緊腳步,跟上性別主流化的大趨勢,以確實維護女性的健康。
+ read more
口服避孕藥並無法預防心血管疾病或任何癌症 
2005.01.13
口服避孕藥並無法預防心血管疾病或任何癌症 
口服避孕藥有預防心血管疾病或減少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功用的說法一直具爭議性,美國婦女健康促進計劃(_WHI,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_)主要領導人之一的Dr. Jacques Rossouw在2004年11月27日接受英國倫敦時報專訪時表示,這些“好處”其實非常缺乏科學證據,而這些說法也因為被廣泛宣傳而誤導了全世界的女性。 口服避孕藥可預防心臟病、中風或減少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的說法是來自於美國底特律Wayne State University醫療團隊的Dr. Rahi Victory。Dr. Victory在2004年10月20日於費城美國生殖醫學協會(ASRM)的會議中表示,在分析了婦女健康促進計劃(_WHI)_關於健康與荷爾蒙最大規模問卷調查的資料後發現,服用口服避孕藥對於女性健康是有助益的。但是這份報告一出現就馬上引起各界許多爭論,尤其是Dr. Victory所引用的婦女健康促進計劃(_WHI) _更是急於澄清。 WHI的Dr. Jacques Rossouw出面表示,Dr. Victory所引用的是WHI一些基本、且並不完善之資料,而由此資料所衍伸出來的結論會如此古怪也不足為奇。WHI曾要求Dr. Victory的醫療團隊收回資料,但這是要看團隊的意願。Dr. Victory是由Dr. Susan Hendrix授權取得WHI的資料,除此之外,Dr. Victory的醫療團隊與WHI之間並無任何關係。另外,WHI的調查有分幾種不同的目的,而Dr. Victory 所使用的資料當初目的是屬於觀察的用途而已,且除了資料參與者均為50-79歲之更年期婦女之外,內容中也只有3、4項與口服避孕藥有關。流行病學家認為,詢問這些受訪者之前、甚至30年前的用藥習慣一定會有所謂的回朔偏誤(recall bias),而由此而來的結論是不可靠的。 其它評論認為,Dr. Victory在資料來源不足、缺少科學證據、且尚未由WHI或國家心肺血協會(NHLBI,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再次審查之前就如此急於發表,其目的令人質疑,而這項報告的6位作者中有2位與藥商之間的密切關係則更是令人側目。 美國國家婦女健康組織_(NWHN, National Women’s Health Network) _共同發起人之一的Barbara Seaman表示擔憂,因為有些婦女,如:曾患過荷爾蒙相關癌症、中風、心臟病、或血栓的女性,可能會因服用避孕藥而更有風險、而非如Dr. Victory所言受到保護。女性也應該要知道,WHI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針對口服避孕藥所做的臨床研究,而這項報告所使用的資料也無任何科學基礎。 WHI業已在2004年12月15日透過美國國家衛生組織(NIH)對此發表正式聲明,重申Dr. Victory的研究設計、以及對於WHI調查資料之解讀是有嚴重瑕疵的。
+ read more
女性較男性長壽與心臟有關
2005.01.11
女性較男性長壽與心臟有關
英國_John Moores University_的一個醫療團隊在花了兩年的時間研究調查250名年齡18-80歲之健康男女後發現,70歲的男性其心臟收縮的力量大約比18歲男性減少四分之一;而70歲女性心臟的力量卻跟20歲女性差不多。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女性壽命平均比男性長5年的原因。 英國之前已有研究顯示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年齡比男性約晚十年。這項新的研究則還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動脈會變得比較硬化且失去彈性導致血壓升高;血液流入四肢的肌肉及皮膚的量則會減少,而這些情形較早發生在男性身上,女性則在更年期後才明顯發生。 從前人們可能會認為心臟/身體功能是無關性別的,但這項研究顯示性別的確有關係。然而,雖然女性的心臟似乎較男性強韌,卻不可忽視中風與心臟病仍是台灣女性第二與第四號殺手,每一年女性死於中風或心臟病的人數是婦癌(乳癌及子宮頸癌)的4-5倍。
+ read more
維生素E可能減少壽命
2004.11.11
維生素E可能減少壽命
在一九八O年代,不論是國內外都曾感受過維生素E所掀起的風潮與震撼;當時大家最有興趣的話題,是攝取充足的維生素E可防止體內致癌物質的形成、控制住癌症的發生。除此之外,部分研究對於維生素E的好處還包括可以預防動脈硬化,增進化學療法、放射線療法的治療效果,減少其副作用等。但對於許多人而言,維生素E抗氧化的特質(也就是防止老化的作用)、以及增進運動機能及性能力可能才是使用的主要因素。然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_Johns Hopkins University)_在2004年11月10日發表的最新研究認為,服用大量維生素E補充劑不但無法防止心臟病,反而會令情況更差,甚至可能導致壽命減少。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分析1993-2004年間的19項相關研究,發現服用大量維生素E補充劑的人,各項死亡機率(如:癌症、心臟病等)高於服用量較少的人。這項研究於2004年11月11日發表在內用藥物年鑑(_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__;_美國心臟協會也在同時間表示,過量吸取維生素E會影響其他藥物的效用。   研究帶領人Edgar Miller及其團隊所分析的這19項研究共有超過136,000位包括北美、歐洲、及中國等地的患者。發現每日服用維生素E劑量超過400IU(國際單位)者的死亡率比服用少量或沒有服用者要高。   在台灣,衛生署公告之「含維生素產品認定基準表」規定,維生素E之指示藥上限由每日100mg(毫克),相當於110IU,提高為400IU,而維生素E處方藥超過上限者要以藥物的方式申請。如果維生素E每日用量18mg以下,則可以以食品方式管理,只是不能宣稱療效。   其實一個人一天所需要的維生素E攝取量男性約12mg﹐女性約10mg。一般來說維生素E很容易從飲食中攝取,特別是在胚芽、全穀類、堅果類、植物油、豆製品、黃等食物中含量較多。市售的維生素E多半是400mg一顆的,沒有必要天天吃,建議四天一錠或一週一錠都是較合理的吃法。Miller認為,大量的服用維生素E,其不穩定的抗氧化free radical分子(molecule)會造成細胞的傷害,反而加速老化、及導致心臟病及癌症的發生。其實少量的維生素E是非常有效的抗氧化劑,但若是服用過多,可能反而會破壞體內本身抗氧的能力,導致更嚴重的傷害。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