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某些Covid-19疫苗的效力男性大於女性 為什麼?
2021.05.27
某些Covid-19疫苗的效力男性大於女性 為什麼?
Moderna和Pfizer-BioNTech開發的疫苗對男人的效力似乎比對女人要好一些:Moderna疫苗男性有效率為95.4%、女性為93.1%.輝瑞-BioNTech疫苗,男性為96.4%,女性為93.7%.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以提高人們對奈米疫苗效力性別差異的認識.奈米疫苗效力的性別差異兩種疫苗都使用奈米油顆粒作為載體,將其活性成分傳遞到人體免疫系統的細胞中.多年以來,Dr.Mahmoudi一直在研究奈米藥物(使用奈米顆粒為載體的療法)如何以及為何因為患者的性別而產生不同的影響,他相信性別可能是影響疫苗效力的其中一個因素.Mahmoudi與羅馬Sapienza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設計了一個實驗,測試作為載體的奈米油顆粒是否可能是男女疫苗功效差異背後的原因.研究小組對18名患者(8名男性和10名女性)進行研究,在採集的血液樣本中添加了類似疫苗使用的奈米油顆粒,觀察血液中免疫細胞吸收這些納米顆粒的狀況.研究小組發現,在一種負責尋找並殺死其他被感染的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killercell)類型上,男女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女性的天然殺手細胞比男性的天然殺手細胞吸收更少的奈米顆,因此,基於該模型系統,男人和女人的免疫系統對疫苗的反應可能不同.奈米藥物應做性別研究Dr.Mahmoudi共發表了三篇經過同行評審的論文,呼籲人們關注性別在奈米醫學研究中的作用,無論是一般性研究還是涉及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究.Mahmoudi說:"我們需要監測這些性別差異,並將其報告給科學界和公眾......在製定未來戰略以及為應對未來威脅做準備時,這可能會很有幫助."在武漢肺炎大流行之前,奈米醫學的大部分研究興趣和資金都集中在用於治療癌症的用途上.但是,奈米醫學在這一領域的表現一直不佳.Mahmoudi說,進入臨床試驗的奈米藥物中只有不到15%進入了最後階段,沒有一種藥物被證明比標準照護更好.在奈米藥物研究中有針對女性進行深入分析者,通常是研究的是主要影響女性的疾病(例如乳腺癌和卵巢癌)中的療法.在Mahmoudi對治療性奈米藥物產品的41項完整臨床試驗研究進行的分析顯示,21項研究按性別進行了分析,因為它們關注的是主要存在於女性的病理學.其餘涉及851名男性和430名女性的20項研究中,沒有一項提按性別分析的結果或適應症.儘管在癌症治療中存在缺陷,但是奈米顆粒在提供對於新冠病毒的保護方面非常有效.然而仍有證據顯示,這種疫苗對男人和女人的作用不同.這說明了如果疫苗的效能因患者的性別而異,醫生和研究人員應該能夠對此有所作為.但是,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數據,才能充分了解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和補救措施,Mahmoudi表示.值得慶幸的是,社區可用的數據每天都在增長.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1.05.20)
+ read more
懷孕婦女感染新冠病毒 死產和早產風險較高
2021.05.26
懷孕婦女感染新冠病毒 死產和早產風險較高
英國的一項大型研究顯示,儘管總體風險很低,但孕婦若感染新冠病毒,可能增加死產和早產的風險.研究人員表示,雖然大多數懷孕都沒有受到病毒的影響,但他們的發現突顯了孕婦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盡快疫苗接種的重要性.這項由英國國家孕產婦和周產期稽核署主導的研究,調查了2020年5月底至2021年1月期間在英格蘭分娩的超過34萬名女性的數據.所有婦女在分娩時都接受了病毒測試,不論她們是否有症狀.研究發現:*病毒測試呈陽性反應者中,3,527人經歷死產*每1000例陽性反應的女性,5例經歷死產;每1000名陰性反應女性,3.4名經歷死產*病毒測試呈陽性反應婦女,12%早產(胎兒未滿37週),陰性反應女性則為8%*生產時感染Covid-19的女性,通常為黑人、亞洲人或其他少數民族,且年齡較小研究人員指出,即使將母親的年齡、種族、社會經濟背景和共同的健康狀況等因素加入考慮,死產、早產及進行剖腹產的機率仍然較高.測試結果呈陽性的婦女所生的嬰兒,有更高機率需要特殊的新生兒加護,然而這是因為他們早產,而不是被新冠病毒感染.該論文的合著者AsmaKhalil教授說,女性和醫護人員必須意識到潛在的風險.編譯來源:BBCNEWS(2021.05.21)、AmericanJournalofObstetricsandGynecology(2021.05.19)
+ read more
接種疫苗最多的國家 疫情又升高!?
2021.05.24
接種疫苗最多的國家 疫情又升高!?
位於印度洋馬達加斯加東北方的群島國家塞席爾(Seychelles),是世界上COVID-19疫苗接種率最高的國家.根據統計,塞席爾大約71%的人至少接種了一劑COVID疫苗,而62%的人已經完全接種疫苗.其中,有57%的人接種了中國疫苗(Sinopharm),而43%的人接種了AZ疫苗.儘管如此,最近塞席爾國內疫情又開始上升,其中新增病例多37%,而住醫院病例有20%是已完全接種疫苗者,政府不得不重新進行限制.疫情升溫可能的解釋*尚未達到群體免疫門檻:疫苗接種率62%還不足*接種的兩種疫苗效力都不足,無法有群體免疫效益*塞席爾目前肆虐的病毒是疫苗預防不到的變種*武漢病毒1.617印度變種正在傳播,比其他變種更具感染力*疫苗運輸和儲存的冷鏈物流的大規模失靈,讓疫苗失效那麼,塞席爾的經驗告訴了我們什麼?變種病毒能躲過疫苗的保護有報導指出南非B.1.351變種在塞席爾流傳,它是所有目前所有COVID變種中,最有能力躲過疫苗保護的變種.另有一項研究指出,AZ疫苗對B.1.351變種僅有0-10%的功效,促使南非政府於2月停止使用該疫苗.中國疫苗針對這種病毒變種的功效尚不清楚,但研究顯示,根據血液測試,保護作用有所降低,但可能還是有一些保護作用.但是,南非並沒有全面的監測來了解變異導致的病例比例.在美國,主要流行的是比原始菌株更具傳染性的英國變種B117.但是美國仍然透過疫苗接種大大減少了COVID-19病例,大多數人是接種輝瑞和Moderna疫苗.以色列境內主要也是英國的變種,已有60%的人口接種了輝瑞疫苗.研究發現,針對包括無症狀感染在內的任何感染,其有效率為92%,以色列的新病例大幅下降.英國使用了輝瑞和AZ的疫苗,數據指出,超過50%的人口曾接受過單次劑量,而近30%的人已經完全接種.英國國的病例數也大大減少.但是,英格蘭西北部五月初出現大量的病例,在博爾頓(Bolton),大多數新病例是印度的變種.印度變種還導致了新加坡的爆發,該國此前曾很好地控制了疫情.塞席爾需要進行緊急的基因組測試和監測,以了瞭解病毒變種造成的影響,以及是否存在印度變種.如果南非變種占主導地位,則塞席爾需要使用對付這種變種的疫苗.許多藥廠正在針對這種變種研發加強劑.在目前,輝瑞將是一種選擇.在卡達(Qatar)當地研究人員發現,輝瑞對南非的這種藥物有75%的療效.需要使用高效疫苗實現群體免疫三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中國疫苗的效能是79%、AZ疫苗是62-70%.澳洲KirbyInstitute的研究顯示:在S.Wales,如果66%的人口都接種對所有感染有90%功效的疫苗,則可以實現群體免疫.但是,使用功效較低的疫苗意味著需要接種更多的人.如果疫苗有效率為60%,需要接種的比例則上升到100%.當疫苗的功效低於60%時,就無法實現群體免疫.但是,這些疫苗的效能是對2020年主要流行的D614G變種進行臨床試驗的結果.它的基本傳染數(R0,或稱基本繁殖數)為2.5,這意味著感染該病毒的人平均傳染給2.5個人.但是B117英國變體的傳染性比D614G高43-90%,因此基本傳染數可能高達4.75.這將需要更高的疫苗接種率來控制傳播,以達到群體免疫.此外,據估計,B.1.617印度變種的傳染性比B117至少高50%,這可能使R0超過7,並讓我們進入未知領域.這可能解釋了印度的災難性局勢,但也增加了疫苗接種的險境,因為功效較低的疫苗將無法有效地抑制這種高度傳播性的變種.澳洲研究指出,群體免疫仍然是可能的,但取決於所用疫苗的功效和接種人群的比例.一個英國的模擬研究指出,使用非常低功效的疫苗會導致經濟勉強收支平衡,即使是在十餘年之後,因為疫苗無法控制傳染.另一方面,使用非常高效的疫苗將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接種疫苗是結束大流行的唯一途徑隨著世界某些地區疫情的持續惡化,更多具有危險病毒突變的風險增加,這些突變具有疫苗抗性或傳染性,無法用當前的疫苗進行控制.當流行病肆虐時,跟上突變就好似打地鼠遊戲,按了葫蘆起了瓢.從這樣的經驗,我們得到的啟示是:要走脫離,越早接種疫苗,就將越早控制新變種的出現.編譯來源: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2021.05.20)、TheConversation(2021.05.19)、BBCNEWS(2021.05.14)、NewYorkTimes(2021.05.12)、BBCNEWS(2021.05.05)、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2021.05.05)、Bloomberg(2021.05.04)、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2021.04.15)、MicrobiologyAustralia(2021.04.12)、THELANCET(2021.03.18)、DailySabah(2021.02.04)THELANCET(2020.12.08)、OurWorldinData
+ read more
新書介紹:倒數
2021.05.22
新書介紹:倒數
《倒數》(countdown)是一本關於現代環境中化學物質如何改變人類性行為和大規模危及生育力的有力、細緻的研究和開創性的書.ShannaSwan博士承繼RachelCarson《寂靜的春天》和ElizabethKolbert《第六次滅絕》等書的精神,警示現代環境如何威脅男性精子質量、改變男性和女性生殖發育,甚而危及人類的未來.2017年,ShannaSwan博士和她的研究小組完成了一項重大研究.他們發現,在過去40年裡,西方國家男性的精子水準下降了50%以上.結果在全球掀起了衝擊波—但這僅僅是個開始.事實證明,男女性發展也在發生著廣泛的變化,現代世界正朝著不孕、不育的方向發展.這怎麼發生、為什麼會發生?是什麼在劫持了我們的生育能力和健康?《倒數》一書揭示了ShannaSwan博士和其他研究人員對化學暴露如何影響我們的生育能力、性發展和一般健康.此書不僅是對嚴重威脅的啟發性概述,而且是防止威脅的有益指南,是一個緊迫的警鐘,一個令人愉快的閱讀,也是理解我們未來的重要工具.
+ read more
懷孕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嗎?
2021.05.19
懷孕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嗎?
日前台灣一名20多歲女性接種COVID-19疫苗後發現懷孕,產檢無胎心音,最終接受人工流產.疫苗與死胎因果關係尚待釐清,卻也讓許多準備懷孕的女性對是否要接種疫苗心生疑慮.究竟孕婦是否可以接種疫苗呢?先來看看現實的狀況.懷孕期間感染COVID-19有多危險?在武漢病毒大流行期間進行的研究表明,孕婦是COVID-19感染的高危人群.今年四月,一項發表在《JAMAPediatrics》期刊上的研究,對18個國家/地區2,130名孕婦進行分析,研究發現與未懷孕的女性相比,感染COVID-19孕婦的病程更為嚴重.孕婦需要重症監護的頻率是未感染孕婦的六倍,研究人員還發現染病的準媽媽及其嬰兒的死亡率更高.因為孕婦患嚴重COVID-19的風險很高,疫苗開發商輝瑞與BioNTech於今年2月表示,他們已經開始了一項臨床試驗,以評估疫苗對孕婦的影響.疫苗接種對母子有害嗎?專家表示說,沒有資料顯示COVID-19疫苗對懷孕有害.在美國,有超過10萬6千名在懷孕時接種疫苗女性,向名為"V-SafeCOVID-19疫苗懷孕登記處"的資料庫報告她們的經歷.截至5月3日,尚無完整的安全問題報告.初步的分析顯示接種疫苗的孕婦或其胎兒沒有任何安全疑慮.但是,目前這些數據仍相當有限,仍需要更多的資料與進一步地追蹤.在美國、英國、以色列和比利時等國家,準媽媽甚至被列為疫苗接種優先者.在法國,孕婦只能在懷孕三個月後接種COVID-19疫苗.在德國,對於孕婦是否接種疫苗,出現莫衷一是的見解.預防接種常務委員會表示,一般不建議孕婦使用COVID-19疫苗,因為還沒有足夠的數據來支持這是否安全;但,薩克森州的疫苗接種委員會決定建議孕婦從懷孕第13週開始接種疫苗.;同時,一組婦科協會從業人員發表了一份公開聲明,呼籲政府建議所有孕婦都應接種疫苗.哪種疫苗合適?目前建議只應給孕婦接種mRNA疫苗,例如BioNTech-Pfizer和莫德納提供的疫苗.美國和以色列的大多數孕婦都已接種了mRNA疫苗,現有的研究表明該疫苗是有效且安全的.病理學上的安全證據全球第一項研究COVID-19疫苗對胎盤影響的結果,5月11日發表於《婦產科雜誌》.結果顯示,懷孕期間接受COVID-19疫苗的患者胎盤沒有損傷的跡象.根據病理學助理教授J.Goldstein,胎盤就像飛機上的黑匣子,如果懷孕出了什麼問題,分析胎盤的變化可以幫助我們弄清楚發生了什麼.去年五月,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發現,孕婦感染COVID-19病毒,其胎盤顯示出受傷的跡象(母親和子宮內嬰兒之間血液異常流動).4月,科學家發表了一項研究,顯示孕婦在接種疫苗後會產生抗體,並將其成功轉移至胎兒.Goldstein表示,直到嬰兒可以接種疫苗前,唯一獲得抗體的方法就是從母親那裡.編譯來源:DW(2021.05.11)、EurekAlert(2021.05.11)、JAMAPediatrics(2021.04.22)、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2021.04.21)
+ read more
乞丐趕廟公:新冠病毒的三支箭
2021.05.18
乞丐趕廟公:新冠病毒的三支箭
武肺病毒(SARS-CoV-2)常導致死亡的嚴重症狀,被認為是患者自身的急性免疫反應所致,而不是由病毒直接造成的損害所致.因此,需要弄清楚該病毒如何在使免疫系統無法正常運轉的同時,有效地進行入侵人體.到目前為止,解決這一問題的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特定的病毒棘蛋白(spikeprotein)上,對其功能的特性進行了解.近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則是以病毒感染了細胞,然後對感染如何影響細胞中重要的生化過程(例如基因表現和蛋白質製造)進行評估.研究結果揭示了,該病毒採用多管齊下的策略來確保快速有效的複製自己,同時避開了免疫系統的偵測.在感染過程中,我們的細胞通常能夠識別出它們正在被入侵,然後迅速發出信號分子,向免疫系統發出警報.但是遇到武肺病毒,有些事情並不太對勁.不僅免疫反應變慢了,讓病毒能夠快速複製而不受阻礙,而且一旦這種免疫反應發生,通常變得非常嚴重,並且不是對抗病毒而是傷害自己的身體.搶攻蛋白質製造工廠:核醣體當細胞被病毒感染時,一系列特定的抗病毒基因就開始表現:有一些充當第一線防禦者,在細胞自身中對抗病毒,而另一些則被分泌到細胞環境中,提醒鄰近的細胞及招募免疫系統來對抗入侵者.此時,病毒會和宿主細胞競爭搶佔細胞內的核醣體.核醣體是蛋白質製造的工廠.對於抵抗病毒或病毒而言,蛋白質的製造SARS-CoV-2是不可或缺的需求.但病毒本身缺乏核醣體,隨之而來的是兩者之間就這一寶貴資源進行的鬥爭.SARS-COV-2如何在這場戰鬥中佔上風?─"關閉宿主"研究人員指出,SARS-CoV-2這種病毒能夠在幾小時內依靠三種獨立但互補的策略來入侵細胞的硬體,並接管其蛋白質製造機制,同時中和細胞的內、外部抗病毒的信號傳導,延緩和模糊了免疫反應.病毒使用的第一種策略是降低宿主細胞基因轉譯成蛋白質的能力,這意味著整體上製造的蛋白質減少;第二種策略是,主動降解宿主細胞的mRNA(mRNA是帶有從DNA到核醣體製造蛋白質的指令的分子),而其自身的mRNA仍受到保護.最後,該病毒還能夠阻止在宿主細胞核內合成的mRNA輸出到細胞質裡,在那裡它們會在核醣體上製造蛋白質.SARS-CoV-2特有的這種三向策略,讓病毒能夠有效地執行所謂的"宿主關閉",即病毒接管宿主細胞的蛋白質合成能力.通過這種方式,宿主細胞在感染後會,重要抗病毒基因所發出的信息,就不能急速地傳達到核醣體製造活性蛋白來抗病毒,導致我們在臨床上看到的免疫反應延遲.好消息是,這項研究還成功地找出了SARS-CoV-2阻斷宿主關閉過程中涉及的病毒蛋白,可能為開發有效的COVID-19治療提供了新的機會.此研究由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NoamStern-Ginossar博士與以色列生物、化學和環境科學研究所的NirParan博士和TomerIsraely博士共同組成了研究小組,研究重點在了解分子機理在SARS-CoV-2細胞水平感染的過程中發揮作用.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1.05.12)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