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關於乳牙 爸媽需要知道的事
2021.02.04
關於乳牙 爸媽需要知道的事
大家都知道,孩童會經歷「換牙」,也就是乳牙搖晃掉落,長出恆齒,這通常象徵孩童長大的通過儀式。   乳牙會搖晃掉落,是因為要長出的恆齒會推擠破壞乳牙的根部。雖然大多數乳牙都會掉下來,不過有時恆齒不一定會形成,因此,既使已經進入成年,乳牙還是一直存在。   乳牙終將會掉落,父母可能覺得不太需要費心照顧,但卻不應如此。健康的乳牙對兒童的健康和生活至關重要,爸媽們應該要注意孩子的口腔健康。   乳牙也會蛀牙 就像成人的牙齒一樣,乳牙也會發生蛀牙,原因包括來自口腔中的細菌、經常食用含糖飲料和零食、刷牙不當等。   未經處理的蛀牙可能影響牙齒內的神經和血管。情況如果嚴重,孩子可能會有嚴重的牙痛和感染。這些是兒童需要在全身麻醉下進行牙科治療的最常見原因。如果乳牙被感染或蛀牙情況嚴重,可能必須將牙齒拔掉。   如果在恆齒出現前就失去了乳牙,則兩側的牙齒可能會進入這個空間。在缺少空間的情況下,後來出現的恆齒可能會在錯誤的位置穿出。   牙齒問題可能導致嚴重情況 如果不及時治療,牙痛可能影響孩子睡眠,更可能難以集中精神,影響學習。   牙齒問題也會影響兒童的發育,牙齒酸痛的孩子可能不進食或少吃東西,影響營養和成長。   如果孩童時期就有蛀牙的問題,成年後發生同樣問題的風險較高。   孩子可能牙齒不適的徵兆 與成年人相比,兒童經歷的牙痛可能有所不同,父母們需要注意這些跡象。孩子牙齒不適時可能會:   * 抱怨牙齒會酸痛、發癢或有劇烈的疼痛,甚至是耳朵痛 * 避開熱、冷、甜、硬,或需要持續咀嚼的食物 * 比平時花更長的時間吃飯 * 抱怨有食物卡在牙齒裡 * 刷牙有困難 * 很難入睡或夜間醒來的頻率變高   不過好消息是,只要就醫治療,兒童的牙齒問題大多數都可以處理或解決。   定期看牙醫 父母應該在孩子長出第一顆牙齒或在他們一歲前(看哪個情況先發生),帶孩子到牙科檢查。之後,依據牙醫的建議定期回診。雖然孩子的牙齒可能還不錯,但定期地回診可以幫助孩子與牙醫建立關係,並可以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   有些孩子(甚至是成年人)會很懼怕看牙醫,父母要從孩子小時候建立看牙醫的習慣,並讓孩子有正面的態度。   在家牙科保健 除了定期檢查牙齒,重要的是要讓孩子養成照顧牙齒和刷牙的習慣,以下是一些小撇步:   * 與孩子討論牙齒和其重要性 * 協助孩子使用適合其年齡的牙刷 * 讓刷牙變得有趣,例如,使用有孩子喜愛圖案的牙刷   有牙齒問題的父母可能會擔心孩子有同樣的情況,但父母可以建立孩子保健牙齒的習慣和態度,讓同樣的問題不再發生。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21.01.21)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什麼時候死是真的死了?
2021.02.02
什麼時候死是真的死了?
心跳停止死亡後的捐贈在醫學上可行,但必須在撤除維生措施後很短的時間內宣布死亡。然而,關於死亡宣告後,人們「復活」的故事仍然存在,而目前,幾乎沒有證據可以幫助醫學理解死亡。   家人在親人死後選擇器官捐贈,他們必須能夠相信死亡確實發生了,並且是不可逆轉的,這樣人們才可以在悲傷時決定捐贈,並使醫學界可以沒有壓力地展開捐贈的對話。   因此,為了瞭解死亡過程的生理學,S. Dhanani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與加拿大捐贈與移植研究計劃合作,徵得其家人的同意,對600多個臨終的ICU病患進行監測其生命跡象的過程。   研究發現了什麼? Dhanani博士發現,傳統以“直線”切割生死,其實並不是那麼簡單。研究顯示,#在死亡過程中通常心臟活動會停止又重新開始數次,然後才完全停止。但沒有人恢復持續的血液循環或意識。目前的標準作法是,在心臟停止後,等待5分鐘確定死亡,再進行器官捐贈。該研究提供了支持當前死亡標準的證據!   您如何和一個家庭討論加護病房中垂死親人的器官捐贈研究?這個計畫因為有當事人家人H. Talbot女士的參增添了力量。Talbot女士的兒子死於車禍後成為了捐助者。2015年她以顧問身份加入研究團隊,從家庭的角度提供了反饋,如:何適當地對待垂死患者的家庭提出了一些想法。她的貢獻幫助實現了93%的家庭同意率,並降低了團隊對超越界限的恐懼。她兒子的器官捐贈至少挽救了四個人的生命,而她參與的努力使這些捐贈禮物成倍增加。   對公眾有什麼好處? 家庭和醫療團隊可以相信,一旦確定死亡,就可以安全地開始器官捐贈過程。現在,此研究數據可用於在國內和國際上為確定器官捐獻死亡的政策和指南提供信息。利用研究數據進行的進一步工作將使捐贈和移植團隊能夠預測出去除生命維生措施後,患者死亡所需的時間。預測死亡時間對於協調捐贈和改善器官分配非常有用。   這項研究得到了加拿大衛生研究所的支持,這是加拿大捐贈和移植研究計劃,CHEO研究所和KarelPavlík基金會的一部分。   研究發表在1月28日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1.01.25)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疫情下的女人處境
2021.02.01
疫情下的女人處境
原來疫情在打破現狀中加深了性別的不平等 武漢肺炎疫情於2020年籠罩全球,延燒已逾一年,累計至今日全球超過9000萬個病例、超過200萬人死亡。除了對健康造成直接影響,全球超過100個城市封城,改變了人們的經濟社會生活模式。   在這些改變中衍生出許多性別議題,最近有幾份研究直指女人跟兒童所受的衝擊最大。   日本女人自殺率是男人的五倍 日本最近的調查發現,武漢肺炎疫情第二波大流行中自殺率​​上升了,特別是婦女和兒童。   日本在2020年2月至6月自殺率下降14%,但7月至10月間的自殺率卻較2019年同期上升了16%,與前一波的下降形成明顯對比。   調查發現,前波自殺率下降與政府補貼、工作時間減少和學校停課等因素有關。但下降趨勢卻發生了改變,特別是女性的自殺率上升了37%,是男性自殺率的五倍。主要原因是受到疫情衝擊的行業,大多是女性占主導地位的領域,還有職業婦女的家庭照護負擔加重、家庭暴力增加等原因。   研究還比較了2016年11月至2020年10月的數據,發現第二波疫情流行中兒童自殺率飆升了49%,大約與日本全國學校停課的時間一致。   研究指出,與一般的經濟循環影響不同,疫情大流行嚴重地影響了兒童、青少年和女性(尤其是家庭主婦)心理健康。   另有一則美國的最新研究,也呼應了日本研究的發現。   封城讓男人有機會參與育兒 真的嗎? 美國這項最新研究發現,在武漢肺炎疫情第一波大流行期間,父母都在家工作的雙新家庭,女性比男性承擔更多的育兒責任。   研究顯示,儘管疫情衝擊了傳統工作模式、家庭生活方式和育兒工作,但在36.6%的夫妻中,女性還是承擔了大部分或全部的育兒工作。   總共有44.5%的夫婦嘗試使用更平等的方法,例如輪流/輪班照護,或以更臨時的方式進行溝通。   另外,有18.9%的夫妻使用的策略似乎既不考慮性別也不平等。   研究主持人Kristin M. Shockley博士表示,大家以為封城後讓男人有機會平等地參與育兒的機會,但是事實卻非如此   哪種方式最有效? 研究人員發現,輪流工作的夫妻通常效果最好,比較會有較高品質的睡眠較最低的心理困擾。   研究人員還研究了育兒分工方式對幸福感及工作表現的影響,不意外地,需要遠距工作並負責所有育兒工作的女性,其幸福感和工作表現最差。   但是,這也不利於丈夫的健康和工作表現。Shockley博士表示,儘管丈夫的工作角色沒有大改變,但當其中一個人需要完成做完所有事情時,兩個人的關係會充滿緊張,這很可能會影響丈夫專注工作的能力。   相關決策應納入女性參與 台灣女人連線認為,越來越多的研究與調查證明,武漢疫情衍生或加遽了性別不平等現象。政府持續提出各項政策以對應疫情的衝擊,卻甚少有性別視角。政策可能對不同性別造成不同的影響,若不能將性別需求和風險納入考量,就算是立益良善的規劃也可能讓某些族群面臨其他風險。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 (2021.01.19)、Health Day(2020.01.18)、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21.01)、Reuters(2020.01.1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變種新冠病毒可能呈現偽陰性檢測結果
2021.01.15
變種新冠病毒可能呈現偽陰性檢測結果
在英國發現的新SARS-CoV-2變種可能會在某些分子檢測中產生偽陰性的檢測結果。   FDA在週五「出於謹慎的考慮」出警訊:變種病毒株B.1.1.7和其他變種病毒可能會影響某些檢測的效能。FDA指出,如果基因檢測的部位剛好是病毒突變的部分,則結果有可能呈現偽陰性。因此,依賴多個基因部位的檢測會受到的影響可能比僅依賴單一部位的檢測還小。   當局表示,由於變種病毒株B.1.1.7被認為具有更強的傳播力,因此「儘早辨別該變異體可以幫助減少感染的傳播」。儘管如此,當局仍將變種病毒對整體檢測準確性的影響歸類為「低」的。   這項警訊來自於所謂的電腦模擬(in silico simulations )的結果,該模擬呈現出某些針對變種新冠病毒的分子測試有「分析靈敏度降低」的狀況。   當局點出了三種可能受變種影響檢測效能的特定測試,包含對某些突變的敏感性降低: * Accula SARS-CoV-2 Test(Mesa Biotech) * TaqPath COVID-19 Combo Kit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 Linea COVID-19 Assay Kit(Applied DNA Sciences)   然而,FDA指出,變種病毒對Accula檢測的影響似乎不大,且由於後兩項檢測是針對多個遺傳因子的測試,因此不存在有偽陰性結果的風險。   事實上,這兩種檢測可能有個好處。當局表示:「重要的是,當某些變種顯現時,TaqPath和Linea診斷檢驗的偵測模式可能有助於在初期就辨識出患者體內的新型變種,以減少感染的擴散。」   FDA鼓勵臨床醫生在看陰性檢查結果時要結合臨床觀察、患者病史和流行病學資訊,並使用具有不同遺傳靶標的檢測重複進行測試。當局補充說,他們正在與一些篩檢檢測可能會受影響的贊助商合作,以更新標籤來反映檢測效能的潛在變化,且「如果必要的話,會考慮對檢測進行修改」。   FDA表示,他們正持續在關注新出現的變種,以確保檢測的準確性。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 (2021.01.08)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為什麼接種疫苗後,還是得了COVID-19?
2021.01.13
為什麼接種疫苗後,還是得了COVID-19?
有些醫護人員舉報說,他們在接種第一劑疫苗後卻得了COVID-19。但專家表示這並不意外,因為疫苗的保護作用可能需要在3、4個星期後接種第二劑後,再過一個星期才會生效。   加州的一名護士因為在接種第一劑疫苗後染病,而登上上週的頭條。從那時起,其他醫護人員也開始在社群媒體上分享類似的經驗。   例如,創傷外科醫生兼Qaali Hussein在注射第一劑疫苗後的12天染上了COVID-19。   Hussein在推特上寫道:「我在接種第一劑疫苗的12天後染病,因為我還沒有得到充分的保護,但對重症應該至少有一定的保護。我認為我們絕對需要加快疫苗接種的速度,強烈建議大家盡快去接種疫苗。」   另一位在奧斯丁的內科醫師Emily Porter,也在注射疫苗後的幾天內染上COVID-19。喬治亞州的急診醫師Josh Mugele則在接種第一劑後的第8天通報他有輕度症狀。   Mugele在推特上寫道:「疫苗仍然是我們擁有最好的武器,但我們還是要戴口罩、勤洗手和隔離。」   除了在美國的醫護人員染病之外,在英國也有一名護士在接種第一劑疫苗的三週後染病,令她感到很生氣和失望。她表示,她被告知施打疫苗後大約需要10天的時間才會產生保護作用和降低傳染風險。然而,她卻是在三週後染病,且症狀還不輕(嚴重咳嗽、發高燒、呼吸困難)。   儘管有接種疫苗後發病的報告,但專家們表示不需要擔心。接種的劑量、產生免疫反應所需的時間,以及接觸病毒的時間都對接種疫苗的人是否仍會生病有所影響。   英國衛生局也表示,疫苗是我們擁有最好的保護措施,但沒有任何一種疫苗是百分之百有效的。   接種後抗體何時會出現? 輝瑞/ BioNTech和Moderna mRNA的疫苗都需要注射兩劑才能產生最大的保護作用。美國傳染病協會的發言人Gregory Poland醫學博士,也是梅奧醫院的內科醫師表示,在施打第一劑疫苗後可能需要兩周的時間才會產生足夠的抗體反應。   他說:「在你施打第一劑疫苗後,你的身體就會開始產生免疫反應。但是,這種抗體反應的產生大約需要7到14天的時間,而要達到保護的程度,就更不用說了。」   注射第一劑後的三到四週再注射第二劑,增強免疫反應,將抗體的產生在細胞記憶中強化。Poland補充說:「施打第二劑對於讓抗體達到最高水平至關重要,這樣才能在抗體降至保護閾值下之前保有最多的時間。」   關於「接種疫苗後的人之所以會生病是因為尚未建立起足夠的免疫力」這個說法,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傳染病醫師Peter Katona也同意。   輝瑞/ BioNTech的後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施打一劑疫苗可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有效性約達52%。但是,單劑治療方案尚未獲得政府的任何批准,因為在接種第二劑疫苗後,功效可以躍升至95%。   其他原因 除了疫苗接種的劑量和免疫力發展所需的時間外,Poland表示,疫苗的運送與發配可能也會影響功效。   目前這兩種疫苗都有特定的指南,且需要保存在極低的溫度之下。Poland說:「一旦疫苗在冰箱或室溫下的時間超過原本的限制,它的品質就會開始快速下降。」   專家們表示,由於疫苗的推出速度比預期的慢,已經接種疫苗的人仍要繼續做好感染控制的措施,包含勤洗手、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 (2021.01.07)、 BBC News (2021.01.08)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你聽過「長期新冠病毒感染」嗎?
2021.01.03
你聽過「長期新冠病毒感染」嗎?
官方資料指出,五分之一的人在新冠病毒感染之後仍有症狀,而其中有一半的人仍然經歷至少長達12週的症狀,逐漸令人關注到長期新冠病毒感染(long COVID-19)的規模和影響,比先前估計的更普遍。   英國最近對COVID-19感染的調查,隨機取樣這些患者的住家,顯示近8,200確診者中,21%在感染5週後仍有症狀,9.9%在感染後12週仍有症狀。   倫敦帝國學院免疫學教授Danny Altmann 認為若以此估計全球COVID-19案例,500萬到1000萬的人會有長期的狀況,而目前無法解釋,也沒有治療方針,更不知會延續多久。   大約11.5%參與者感染5週後還覺得疲勞,11.4%咳嗽,10.1%頭痛。而發燒、肌肉酸痛、腹瀉和失去味覺嗅覺,很多人持續經歷著這些症狀。   研究也顯示,比較擁有相同人口背景及既有疾病的人,那些因COVID-19而住院者有較高的風險發生心血管事件,如中風、心臟病發、糖尿病、腎臟病和肝病。   研究發現,感染超過12週的人數不多,所以沒有足夠的資料顯示12個星期以上仍有症狀是普遍的。然而根據COVID-19患者的陳述,症狀可延長至好幾個月,有些人甚至在第一波得病後,超過8個月仍有症狀。   倫敦國王學院的Dr. Claire Steves 也是研究團隊之一,他認為研究數據比他們估計的高,可能是因為沒有特別問參與者這些症狀是否在感染COVID-19之後才開始,或者因某些慢性疾病早已存在。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 (2020.12.1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