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乳癌卻傷「心」!學者籲擴大追蹤
2016.04.27
治療乳癌卻傷「心」!學者籲擴大追蹤
治療HER2陽性乳癌患者的曲妥朱單抗(trastuzumab)藥物,在市場上常見的牌子是賀癌平(Herceptin),雖然服用該藥物能大幅降低乳癌死亡率,但同時也增加鬱血性心臟衰竭的風險,因此醫事人員會針對被認定屬高風險族群的高齡患者做心臟病的追蹤。然而,最近研究發現,曲妥朱單抗不僅會提升高齡患者的風險,也會使年輕的乳癌患者容易罹患心臟病,因此研究建議應把所有有在服用曲妥朱單抗藥物的患者納為追蹤對象。   研究由彼得芒克心臟中心(Peter Munk Cardiac Centre)及泰德.羅渣士心臟病研究中心(Ted Rogers Centre for Heart Research)進行,主要編輯Dinesh Thavendiranathan博士說明,雖然早期治療乳癌確實被證明具有效果,但是很不幸地,有些用來治療乳癌的藥物會傷害心臟或造成心臟功能不全。認可這些藥物的臨床試驗報告往往表示其導致心臟功能不全的風險不是很高,但是在臨床實務上,由於使用者的類型比臨床試驗所涵蓋的人口類型更廣泛,當中就有人的心臟功能不全風險於服藥後變得非常高。   該研究從臨床評估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Clinical Evaluative Science)的匿名健康紀錄做整理與分析,包含了18,540名在2007-2012年間被診斷罹患乳癌的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女性資料,當中有79%的人年齡在65歲以下,年齡中位數為54歲。研究發現,同時服用曲妥朱單抗及傳統小紅莓(anthracyclines)的人發生重大心臟事件的機率是6.6%,是使用其他化學藥物的患者的4倍;單服用曲妥朱單抗的機率則為5.1%,是使用其他化療的患者的1.76倍;但是僅服用小紅莓而無服用曲妥朱單抗的患者則未顯出高風險。   研究作者說明,這份研究比過去的研究規模來得大,所涵蓋的患者數量是過去最大的研究的兩倍。此外,研究對象中包含65歲以下的患者,讓研究團隊有新的資料可以了解年輕與年長患者之間發生心臟事件頻率的差異,同時也讓他們可以與同年齡但沒有罹癌的女性做比較。   最後,研究的編輯之一Douglas Lee博士說明,雖然年長患者服用曲妥朱單抗後心臟病絕對風險(absolute risk)還是比較高,但是年輕患者服藥後心臟病風險也顯著增加,因此建議除了追蹤年長患者的心臟病風險外,也要考量到年輕患者也可能因為這些治療癌症的藥物產生心臟毒性而使其罹患心臟病。   資料來源: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 read more
美發表全面施打HPV 9價疫苗評估報告
2016.04.19
美發表全面施打HPV 9價疫苗評估報告
來自美國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傳染病建模與分析中心的研究者David P. Durham等人於昨日(4/18)發表了一份有關HPV疫苗在美國造成的經濟與健康效應之評估報告。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於2014年批准Gardasil-9疫苗(HPV 9價疫苗),據稱能針對9種HPV進行防護的新疫苗,因此能將預防子宮頸癌的效力提升至80%,與目前使用疫苗的66%相比效果更加,不過每劑的成本也比目前的疫苗多出約$400~580台幣。   David P. Durham和同事開發了一套HPV傳染和子宮頸癌發病率的模型來估算美國改施打Gardasil-9疫苗所遭遇的健康與經濟影響。依據模型分析的結果,研究人員認為:從國家層面來看,不繼續使用現有疫苗而改以施打Gardasil-9能減少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並將在2050年看到更大的成效。但若要將現有的疫苗全面置換為Gardasil-9疫苗,估計將耗資近30億美金。   研究人員同時指出,以國家為單位進行全面施打將能改善部分疫苗普及率低的地區的癌症發生及死亡人數。據其分析結果,他們相信擴大施打範圍及將現有疫苗轉換為Gardasil-9將可獲得最大的健康與經濟效益。   台灣近日也有出現要求全面施打HPV疫苗的聲音,我們認為,在主張要全面施打疫苗前,應先審慎評估疫苗的有效性與安全性。目前HPV疫苗提供的防護力有多久還是個未知數;而關於安全性,接種疫苗後發生的不良反應在國際間也時有所聞,日前日本更有受害者對疫苗製造藥廠提出集體訴訟,而台灣則在政府遲未建立完整資料庫的狀況下無從準確判斷後遺症的發生率。另一方面,國際間亦有研究報告指出HPV疫苗的施打劑數事實上應予以減少。因此,施打策略與其他配套措施的建置是否至臻完善亦是重要的前提。   本篇研究經費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James S. McDonnell基金會以及加拿大健康研究院贊助。   資料來源:PNAS    
+ read more
12名日本女性控告HPV疫苗藥廠,反觀台灣...
2016.04.13
12名日本女性控告HPV疫苗藥廠,反觀台灣...
近日,日本有12名接種HPV疫苗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女性召開記者會,表示將於今年6月對日本政府及疫苗製造藥廠提出集體訴訟,也呼籲其他受害者出面。   HPV疫苗在日本引起的爭議早在2013年3月就開始,據當時的通報資料,接種HPV疫苗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事件的機率較其他疫苗高出許多;同年6月,日本政府也正式宣布要求地方政府不再鼓勵民眾施打HPV疫苗。2015年,日本名古屋市政府更針對HPV疫苗所引起的不良反應展開罕見的大規模調查。   在日本甫傳出HPV疫苗接種者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時,台灣曾有醫生於受訪時表示日本所施打的疫苗與台灣的不相同。事實上,目前有在生產HPV疫苗的兩家藥廠的疫苗,台灣都有引進;因此,「台灣施打的疫苗與日本不同」這樣的認知是不正確的,該名醫師發表此言論亦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另一方面,每當國際上出現HPV疫苗引起嚴重不良反應的新聞時,我們的政府總會出面表示台灣並沒有這麼多不良反應的案例。而事實上,雖然衛福部確實建立了「HPV疫苗注射通報系統」,但是,這個系統並沒有跟各地方政府良好的串聯。據台灣女人連線2015年追蹤所得的資料,甚至有中央與地方數據不一致的狀況發生;而根據該年衛福部的回應:「有關公費施打縣市不良事件通報及追蹤由各縣市衛生局依權責處理」。可知目前台灣根本沒有一個整合完善、可以提供有效數據的通報及追蹤系統,更遑論能夠準確地了解HPV疫苗在台灣的施打成效以及不良反應事件的發生率。   台灣女人連線在此提醒大家,雖然HPV疫苗已通過政府核准上市,許多醫療院所與機構也都鼓勵民眾施打,但其有效性與安全性在國際上也確實存有許多爭議尚待更嚴謹的觀察與驗證。接種疫苗並非是防範感染HPV或子宮頸癌發生唯一途徑,確實做到安全性行為(全程使用保險套)並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是比接種疫苗來得更為踏實的作法。   更多HPV疫苗的相關訊息請參見台灣女人健康網【HPV疫苗/子宮頸癌】專區    
+ read more
一舉兩得:乳房攝影也能看出女性心臟病風險?
2016.04.08
一舉兩得:乳房攝影也能看出女性心臟病風險?
乳房攝影檢查是幫助女性了解乳癌風險的重要工具之一,近來有研究進一步發現該工具可能也可以用來預測女性心臟病風險。   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的Harvey Hecht教授與其團隊研究了292位沒有心臟病病史且在一年內曾做過乳房攝影及胸腔的電腦斷層掃描的女性,同時分析了他們的心臟病風險,如: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與吸菸習慣等。   研究發現,42.5%的女性的胸部動脈有鈣化現象,而經由胸腔的電腦斷層掃描結果得知,有47.5%的女性的冠狀動脈有鈣化現象,這兩類女性的年齡都明顯較高且高血壓、慢性腎臟病的現象都比沒有出現鈣化現象的女性來的多。在分析可能影響冠狀動脈鈣化的因素後,發現雖然高年齡與高血壓會使冠狀動脈鈣化的可能性比一般人多近2倍,但胸部動脈的鈣化現象則會使可能性增加3倍,並且整體來說胸部動脈的鈣化現象預測冠狀動脈鈣化的精確度達70%,亦即女性胸部動脈鈣化現象越多,越可能有冠狀動脈鈣化的現象,進而增加心臟病風險。   研究副編輯Laura Margolies博士說明,女性應在做完乳房攝影後,詢問放射科醫師胸部動脈是否有鈣化的現象,這個資訊可以提供給主治醫師,讓醫師在做心臟病風險評估時將其納入考量,看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測。但是Margolies博士提醒,任何檢測都有偽陽性的風險,並非只要有胸部動脈鈣化現象就一定代表有心臟病風險,並且對於已經被確診有心臟病的女性來說,知道胸部動脈有鈣化現象可能幫助不大。   最後,研究者說明目前他們還無法確定胸部動脈鈣化與心臟病是如何產生關係的,因此他們呼籲要有更多研究進行探討,而目前在荷蘭已經有一項樣本數達39,000人的研究正在進行中,以了解胸部動脈鈣化與心臟病的關係。   資料來源: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 read more
子宮內膜異位症可能增加心臟病風險
2016.04.07
子宮內膜異位症可能增加心臟病風險
目前已知有許多女性的特殊疾病如乳癌、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等會影響心/血管健康,最近又有研究報告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症與冠狀動脈疾病之間具有高度相關。研究者建議醫事人員應向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說明治療手術可能對心臟帶來的長期影響,並討論手術的利弊得失。   由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及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Fan Mu所主持的分析研究,以The Nurses’ Health Study ll 這項大型研究中的116,430名女性為樣本(這項大型研究自1989開始追蹤女性醫護人員的健康狀況至2009年),並已排除曾被診斷患有心臟病或中風的女性。這群女性中,有51%每周至少會服用鎮痛劑2次(研究認為符合這個指標的女性未來施做子宮或卵巢手術機率高);有4.5% (5,296名)女性經腹腔鏡確診有子宮內膜異位症,並且這4.5%的女性中有21%已做過子宮切除術、13%做過雙邊卵巢切除術。   研究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的心肌梗塞、心絞痛以及因血管阻塞而需要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或氣球擴張術的可能性,分別是沒有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者的1.52倍、1.91倍及1.35倍。再者,40歲以下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者,相較於同年齡但沒有患病的女性,上述三種狀況發生的可能性增加了三倍,這樣的結果即使考量了避孕藥、荷爾蒙補充療法等其他可能影響心臟病的風險依然成立。並且研究者還點出,他們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症者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從30歲開始顯著增加,直至更年期前後才降回基本值。   此外,研究還發現,子宮切除術和卵巢切除術的頻率,以及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施做手術的年齡與冠狀動脈心臟病有關。研究者解釋,目前已知在50歲以前因手術而提早進入更年期的女性,比常人面對更高的冠狀動脈心臟病等心臟病的風險。然而,子宮內膜異位症者常在50歲前便接受治療手術:子宮切除術及卵巢切除術,讓女性提早進入更年期而增加心臟病的風險,並且這種風險在年輕女性身上更高。   研究者說明,由於樣本都是醫療專業人員,並且樣本中未納入可能影響冠狀動脈心臟病風險評估的非典型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或有典型症狀但未被診斷有子宮內膜異位症者,再加上研究無法充分了解患者切除子宮或卵巢的程度,因此尚需更多相關研究來佐證。最後,此份研究的經費來自於尤妮絲・甘迺迪・史瑞佛兒童健康與生長發育國家研究院(Eunice Kennedy Shriver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研究者說明研究與產業並沒有任何關係。   資料來源: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Quality and Outcomes    
+ read more
乳癌跟卵巢癌有什麼關係?
2016.03.23
乳癌跟卵巢癌有什麼關係?
日前,來自知名醫療機構梅奧醫院(Mayo Clinic)的腫瘤學家Lynn Hartmann博士及病理學家、基因學專家Noralane Lindor博士從眾多研究報告中深度檢視有乳癌、卵巢癌家族遺傳但未罹患癌症的女性所受到的醫療照護。他們認為有必要為這些女性爭取更多支持,協助其處理複雜且會影響情緒的決策過程;並且他們也呼籲應有更多致力於改善治療方法的研究。   帶有BRCA1及BRCA2基因突變的女性,常常統一被歸類在單一標籤「BRCA1/2」之下,彷彿他們面臨著相同的風險且容易罹患同一種癌症。然而,Hartmann及Lindor博士指出這兩種基因突變所誘發的癌症可以是相當不同的。帶有BRCA1的女性罹患乳癌的平均累積風險(average cumulative risks)為67%,80歲時罹患卵巢癌的平均累積風險為45%;帶有BRCA2的女性罹患乳癌及卵巢癌的平均累積風險分別為66%和12%。   再者,多數由BRCA1誘發的乳癌屬於腫瘤惡性程度高、三陰性乳癌,對荷爾蒙等治療方式較無反應。相對的,由BRCA2誘發的乳癌通常會看到雌激素受體呈現陽性反應,對荷爾蒙治療也較有反應,此種乳癌也是較為普遍的類型。Hartmann博士認為這些差異應讓不同乳癌類型的患者獲得不同的診斷及治療方式。   此外,帶有BRCA1的女性罹患卵巢癌的人數及年齡都較帶有BRCA2的女性多且早。目前的指引中建議帶有BRCA1及2的女性若無生育的計畫,可以在35-40歲時將卵巢及輸卵管移除。而指引的作者認為帶有BRCA2的女性可以延至45歲再做移除手術,因為他們在50歲時卵巢癌的風險只有1%。   Hartmann博士認為,雖然家族中有多位乳癌及卵巢癌患者的高風險女性,可以透過預防性的乳房切除手術、輸卵管及卵巢移除手術來大幅降低罹癌風險,但是這些手術本身就可能帶來併發症且會影響女性的心理。目前已經有研究開始在探討這些醫療程序對女性的心理所造成的影響。這些研究顯示,多數女性對他們做的決定感到滿意,但是仍需有更多研究來了解如何才能用最有助益的態度,協助女性們篩選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最後,Hartmann博士說明,許多研究是最近期的研究內容,讓他們能更了解女性罹癌的類型及年齡,進而有助於醫事人員盡可能地嘗試將診斷、治療等程序以最個人化的方式執行。此外,Hartmann博士建議未來應有研究了解女性是如何衡量各種選項,以及應有追蹤型的研究了解當女性決定接受手術、服用降低風險的藥物或做檢查時,他們的決定對其短期或長期的生、心理有何影響。   資料來源: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