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證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由動物傳人!
2020.09.28
證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由動物傳人!
新型冠狀病毒會由動物傳染人類 一項研究調查了荷蘭16個水貂養殖場的SARS-CoV-2感染事件,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證明該病毒很可能在人與水貂之間來回傳染。   目前還不清楚SARS-CoV-2確切的來源,儘管已有專家提出了各種理論。動物實驗顯示,非人類的靈長類動物、雪貂、倉鼠、兔子和蝙蝠可能感染SARS-CoV-2,貓、狗、獅子和老虎也是。最近,荷蘭多家貂養殖場爆出SARS-CoV-2感染事件,顯示貂也容易感染SARS-CoV-2。   研究作者對疫情進行了深入調查,對象為16個貂養殖場以及在裡面生活或工作的人,研究人員使用全基因組測序來標記(underpin)傳播源。根據他們的描述,共有16個養殖場中72萬多隻動物中發生的SARS-CoV-2感染事件。透過基因(PCR)或血清檢查,97名患者中有66名(67%)感染了SARS-CoV-2。所有接受檢測的人都與受感染的貂場有直接關聯。   研究作者說:「由於我們對前4個爆發疫情的貂場進行了縱向追蹤,我們獲得有力的證據顯示這些養殖場中至少有2個人被水貂感染。遺憾的是,我們的研究無法確定大多數的感染到底是由動物傳給人類還是相反的方向。因此,我們不知道被貂傳染的總人數。我們的結論是,病毒感染最初是從人類開始的,並在貂養殖場中進一步傳播開來,很可能說明了第一批爆發SARS-CoV- 2感染的貂養殖場在疫情曝光前幾週出現的大規模循環感染。」。   他們補充說:「對養殖場員工進行的SARS-CoV-2基因分析顯示,他們體內的病毒與貂體內的病毒一樣,但是不同於住在附近、跟養殖場無關的SARS-CoV-2患者。每個受感染的貂養殖場的病毒基因序列都屬於五個不同的類型之一,顯示不同貂養殖場之間有傳播的現象。」。   他們得出結論:「還需要進行其他研究來確定傳播途徑。我們得出結論,這些員工中至少有一部分非常有可能是直接被受感染的水貂所傳染,是第一個病毒由動物傳染給人類的證據。現在很重要的是,貂場主與動物的衛生部門之間需密切合作以及早發現和控制SARS-CoV-2感染。」。   寵物貓狗被感染的現象比想像中多 另一加拿大獸醫學專家進行的一項小型研究顯示,很大一部分寵物貓和狗可能從主人身上感染SARS-CoV-2。並且,許多被發現受感染的寵物,他們在主人罹患COVID-19期間出現類似COVID-19的呼吸道症狀。   研究作者D. Bienzle補充說:「在貂養殖場已經有(病毒)從貂傳染給人類的現象,在那裡有很大部分被感染的動物在距離人類很近的地方被照料著。雖然目前沒有從寵物傳染給人的案例,但是由於病毒從人類傳給動物後其改變很小或甚至沒有任何改變,這種反向傳染可能會發生。」。   關於寵物的照護,Bienzle教授建議,感染SARS-CoV-2的人不僅應該遠離他人,還應遠離寵物。她說:「包括我們在內的多項研究都有足夠的證據建議應將SARS-CoV-2感染者與人和動物隔離。」。   她的團隊將在不久的將來研究其他寵物中的COVID-19抗體發生率。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9.17)、Eurekalert(2020.09.17)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只是流鼻水?你肯定不是感染冠狀病毒!
2020.09.27
只是流鼻水?你肯定不是感染冠狀病毒!
面對英國政府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計畫完全失敗,英國衛生大臣Matt Hancock表示,英國的檢測服務因需求劇增而頻臨崩解,父母讓只是感冒的孩子去接受檢測是在加重負荷。   當此之際,倫敦國王學院T. Spector教授向家長們重新保證,兒童只是流鼻水、鼻塞及打噴嚏確定是感冒,而非COVID-19。   Spector教授管理著「冠狀病毒症狀研究」手機應用程式,他分析應用程式所收集到的資料後發現,學齡兒童最常見的COVID-19症狀是疲倦(55%)、頭痛(55%)及發燒(49%);而每6名確診COVID-19的兒童就有1名(15%)有異常的皮疹。   相比之下,成人最常見的症狀是疲倦(87%)、頭痛(72%)及失去味覺(60%)。不論是成人或兒童都沒有頻繁表示有流鼻水。   這組研究團隊率先讓失去味覺和嗅覺在英國被登記為感染病毒的症狀,這要歸功於民眾利用手機應用程式通報症狀使得這些症狀得以被看見。而研究團隊擁有的海量資料代表他們也可以辨認什麼症狀不是罹患COVID-19的表現。   在學校重新開始上課兩周後,人們焦慮著兒童可能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對此Spector教授提醒民眾流鼻水不是COVID-19的症狀。   他表示,不同年齡的患者之間症狀有所不同。18歲以下及65歲以上的患者可能不會出現發燒、持續咳嗽及失去味嗅覺。   Spector教授說;「你完全不會在老年人及小孩身上看到失去味覺或嗅覺的症狀。」。   「他們看起來似乎不會失去嗅覺且似乎不像成人那樣經常咳嗽不止及呼吸困難,因此不同年齡層表現出來的樣貌不一樣,或許是因為免疫系統以不同方式運作之故。」。   他表示,典型症狀如發燒、持續咳嗽及失去味嗅覺對於18至65歲的人來說是比較精準的判斷依據,但在較年長或年輕的人群中表現可能有差異。   「不論如何,如果你的小孩有症狀,讓他待在家裡,不要為了極有可能是有感冒症狀的孩子四處奔波,接受COVID-19的檢查。」。   根據「冠狀病毒症狀研究」手機應用程式,超過一半(52%)患COVID-19的18歲以下兒童在檢測前一周及之後沒有紀錄任何成年人會有的典型症狀(咳嗽、發燒及失去嗅覺等)。   此外,確診有COVID-19的兒童中有33%從未出現過手機應用程式中所列的20個症狀,顯示許多兒童患者的症狀是非典型的。   他們可能因為曾經與COVID-19患者接觸過而已經做了預防性的檢測,而不是有了症狀以後才去做檢查。   目前手機應用程式已有將近25萬名兒童使用,其中198名經檢測後呈陽性,使這項研究成為英國關於確診COVID-19兒童最大型的研究。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0.09.17)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新!胎兒體質決定孕婦服藥劑量
2020.09.23
新!胎兒體質決定孕婦服藥劑量
南澳洲大學一項新研究顯示,懷孕期間一體適用的處方劑量,可能使體重低的新生兒一輩子有得病的風險。   南澳洲和紐西蘭的胎兒生理學家指出,較小的胎兒代謝母體藥物的效率比正常體重的胎兒低,可能導致長期的健康影響。   就胎兒代謝藥物的層面而言,區分「複雜懷孕」不同於「正常懷孕」的想法是新的。   研究專家檢視為何在有成長限制的胎兒體內,代謝藥物的酵素比較沒有效率。   全球7個嬰兒就有1個體重不足2,500克,起因為胎盤無法傳送足夠的營養和氧氣。這可能和妊娠高血壓、胎盤發展不完全或抽菸有關。   子宮內發育遲緩的嬰兒,未來得到糖尿病、心臟病、免疫力低落和代謝差的風險較高。或許他們成人後也需要藥物治療,但不知代謝這些藥物和其他人會不會有所不同。   大部分的婦女懷孕時,由於身體的狀況或胎兒的問題,會服用醫師處方或市售成藥。例如妊娠糖尿病影響了15%的婦女,需要胰島素。澳洲有13%的婦女在懷孕時服用抗憂鬱症的藥,11%有氣喘,18%有心血管疾病和4.6%有糖尿病。   使用抗嘔吐的藥也很普遍,5位孕婦至少有1位服用昂丹思瓊(商品名如「卓弗蘭」等)。   研究專家認為目前沒有「複雜懷孕」藥物劑量的指南,無法責成製藥公司和醫師。但基於研究發現,我們需要更多的努力來了解胎兒成長中,藥物是如何代謝的,再來決定懷孕期間服藥的劑量。   編譯來源: EurekAlert(2020.09.08)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CDC:COVID-19消滅了今年全球的流感
2020.09.22
CDC:COVID-19消滅了今年全球的流感
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研究人員發現,美國的流感數量在春季的新冠肺炎期間創下史上最低,而南半球的流感數量在最近剛結束的流感季中也減少許多。   根據亞特蘭大CDC的博士Sonja Olsen等人發表於《發病率與死亡率週報》的報告:   相較於2019年9月29日至2020年2月29日的樣本測試 ,2020年3月1日至5月6日的流感病毒陽性率減少了98%,即從19.34%暴跌至0.33%(中位數)。   美國的流感傳播在2020年5月17日至8月8日的陽性測試中位數為0.20%,相較於2017-2019年的1%-2%,今年暑假確實創下了歷史新低。同時,今年的流感病毒陽性率急劇下降,在4月初時甚至接近0,而在過去的季節中,這段時期的陽性率徘徊則在15%左右。   在2019年,美國的流感季節一如往常的從11月初開始增加。從2019年12月15日到2020年3月7日,超過20%的樣本檢測出流感病毒陽性。   但到了3月22日時,雖然測試的樣品數量仍然很多,但陽性率卻下降至2.3%,並且自4月5日那週以來一直低於1%。   Olsen及其同事表示,他們將3月1日作為基準,因為它最接近美國宣布COVID-19為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的時間,在此同時,國家也開始廣泛實施社區防疫措施,例如停課、保持社交距離和戴口罩。   Olsen說:「由於流感的傳染性不如SARS-CoV-2,因此這些措施可能為流感傳播帶來重大的中止。雖然不能從生態比較上推斷出因果關係,但隨著時間和地點改變,仍然一致的趨勢是有說服力的,並且在生物學上也是合理的。」   全球一致的趨勢 在赤道以南的地區,流感季節也大大減少。冬季已結束的澳洲、智利和南非報告說,4月至7月期間,在這三個國家83,307個測試樣本中只有55個呈現陽性(0.06%,95%CI 0.04%-0.08%),而在2019年,178,690個測試樣本中則有25,000個為陽性(13.7%,95%CI 13.6%-13.9%)。   Olsen及其同事表示,若與COVID-19相關的社區防疫措施一直持續到秋天,可能可以抑制美國冬天的流感。然而,有鑑於SARS-CoV-2和流感可能同時傳播,作者也強調今年接種流感疫苗的重要性。   編譯來源: MedPage Today(2020.09.17)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新冠病毒會成為季節性的病毒?
2020.09.18
新冠病毒會成為季節性的病毒?
由於每年冬季容易流鼻涕、咳嗽和感冒,使我們對季節性流行的一些呼吸道(系統的)病毒變得十分熟悉。發表在「公共衛生新知」的一個新研究指出,新冠病毒很可能會在溫帶地區的人們達成群體免疫之後變成季節性。在那之前,新冠病毒會繼續在各季節循環。這樣的結論強調了,現今公共衛生措施控制病毒的絶對重要性。   研究者Dr. H. Zaraket警示:新冠病毒會終年持續暴發,直到群體免疫達標。所以大家要學習和病毒相處,繼續實施最佳的預防措施,戴口罩、保持距離、勤洗手和避免群聚。   很多呼吸病毒都是有季節性的,特別在溫帶地區。例如引起普通感冒的流感和幾個類型的冠狀病毒,在溫帶地區的冬天達到高峰,在熱帶地區則終年循環。研究作者們檢視這些季節性的病毒時,除了檢視控制季節性的病毒和寄主因素,也研究新冠病毒穩定性和傳播的最新資訊。   研究專家們解釋:病毒存活在空氣和物體表面。人們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和人類的行為,如室內群聚有關。而這些都會依各個季節溫度和濕度的變化而有不同,影響了呼吸系統病毒在每年不同時間內的傳播。   然而和其他呼吸系統病毒(如流感)比較,新冠病毒傳播率(RO)較高,至少有一部分是因為很多人對此病毒沒有免疫。   這表示不像流感或其他呼吸系統病毒,管控病毒季節性的主要因素,至今尚未能阻止新冠病毒在夏季傳播。但是,一旦經由自然感染和疫苗而達到群體免疫時,傳播率應會大幅下降,使得病毒更容易成季節性。   我們已經知道,這種季節性發生在其他的冠狀病毒,包括最近的NL63和HKU1(小孩和免疫失調的呼吸疾病)與流感有相同的循環模式。   Dr. Zaraket指出,新冠病毒仍有很多未知,研究專家的預測仍有待觀察。但從目前所得到的資訊,新冠病毒和其他冠狀病毒一樣會成為季節性。   參與研究的Dr. Yassine以為,根據記錄,波斯灣阿拉伯國家是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率最高的地方,雖然有炎熱的夏季。大部分的原因歸咎於封閉社區的快速病毒傳播,因而更確認了嚴格控制措施的需要,來限制病毒的傳播,直到達成群體免疫。   此研究由American University of Beirut 和Qatar University in Doha的者共同進行。   編譯來源:EurekAlert (2020.09.15)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LV順COVID-19之勢,為時尚達人上市$ 950的面遮
2020.09.16
LV順COVID-19之勢,為時尚達人上市$ 950的面遮
口罩和面遮是2020年的標誌。戴口罩或面遮和與人保持社交距離是保護自己免受COVID-19襲擊的最佳方法。   近期內,LV將推出的印花面遮將幫助您在風格上與社會保持距離。但是,注意它無法取代口罩!   時裝業在過去的9個月中出現了下滑,因此,為了賺取利潤,時裝品牌Louis Vuitton搭著大流行的「口罩」便車,推出了一款高檔的面遮,可以當成帽子戴上。   來自Louis Vuitton,擋臉的面遮並不便宜。它要價超過950美元!   面遮帶有刻有LV徽標的金色飾釘,並且還有標誌性的LV印花。遮陽板是會變色的,當暴露在直射的陽光下時,它會從淺色過渡到深色,從而能抗紫外線。如果不需要遮陽板,可以將其翻轉並戴上帽子。   這個面遮是Cruise Collection 之一,將於10月底上市。   編譯來源:Fempositive(2020.09.1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