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蘋果公司Apple Card被爆性別歧視!
2019.11.18
蘋果公司Apple Card被爆性別歧視!
蘋果公司於今年8月推出信用卡Apple Card,而最近此信用卡被發現為男女提供了不同的信用額度,被質疑性別歧視。紐約金融服務部門已開始調查蘋果是否有違反紐約州法。   自從蘋果的Apple Card被爆性別歧視後引起了抱怨,如科技企業老闆抱怨Apple Card給他的信用額度是他妻子獲得的信用額度的20倍,儘管他妻子的信用評分比較高。蘋果聯合創始人Steve Wozniak也抱怨了同樣的問題,儘管他們夫婦的帳戶及資產都是共有的。   目前,紐約金融服務部門已經聯繫經營Apple Card的負責人Goldman Sachs。該部門於聲明中表示,不論是有意或無意,只要演算法導致婦女或其他受保護族群受到歧視都違反了紐約州法。他們將進行調查以確定蘋果公司是否違法,並確保所有消費者,不論性別,均受到平等對待。   對Apple Card提出抱怨的科技企業老闆表示,這件事凸顯了不只是人會歧視,演算法也會。Apple Card是個具有性別歧視的企劃,但問題無關蘋果公司高層的意圖,而是關乎他們在演算法中加入了怎樣的信念。他們做的事反映出來的正是歧視。   信用卡的投資銀行表示,我們決定信用額度的依據是客戶的信譽,而不是根據用戶的性別、種族、年齡、性取向或法律禁止的任何其他因素。   英國BBC的科技新聞編輯表示,這件事顯示非預期的偏見已經侵入了決定信用卡額度的系統。背後原因可能是這套演算法被發展出來的時候,用來訓練這套演算法所使用的資料顯示女性的金融風險比男性高。這會導致軟體原則上會分配較低的信用額度給女性,即使軟體背後的演算法所依據的假設可能不符合多數人口的狀況。   此外,軟體本身可能也是個黑箱,亦即只產生判斷結果而不會說明軟體是如何決定每個結果的。這進一步增加了問題的複雜性。過去五到六年我們在解釋機器學習科技的決定方面有很大的進步,但是有些時候仍然不夠理想。     編譯來源:BBC(2019.11.11)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你在吃這種抗發炎藥嗎?小心糖尿病!
2019.11.16
你在吃這種抗發炎藥嗎?小心糖尿病!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服用一種常見的抗發炎藥–糖皮質類固醇(glucocorticoids),僅一周後就可能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糖皮質類固醇可用來治療氣喘、關節炎、過敏、濕疹及腸躁症等。最近科學家發現,服用此類固醇中最常見的種類prednisolone七天後就會傷害身體調節血糖的功能。而眾所周知,血糖控制不佳會導致胰島素阻抗,這被認為是引起第2型糖尿病的主要因素。   雖然過去已知長期服用prednisolone類固醇容易引發糖尿病,但這份研究指出,時程比以前想像的要短很多。這是首次探討糖皮質類固醇對健康男性短期代謝影響的研究。結果顯示,即使在低劑量下,血糖代謝也會受到損害,繼續治療可能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研究怎麼做的 牛津大學的研究團隊從牛津生物銀行召募了16名健康的男性志願者。6名志願者接受了10毫克的prednisolone,另外10名志願者接受了15毫克的prednisolone。試驗為期7天,藥物劑量非常低。在試驗前後,科學家測量了參與者的體重和代謝指標。   研究發現,空腹血糖指數、體重和整體健康狀況並未受到該藥物的影響,膽固醇指數也保持不變。但是,那些服用15毫克的prednisolone參與者的身體「明顯」不能控制血糖,這意味著他們不能有效使用胰島素。這會導致多種健康問題,其中之一就是糖尿病。   研究並未提供參與者的血糖指數,也沒有研究在研究結束後胰島素阻抗是否恢復正常。   研究作者表示,目前已知糖皮質類固醇與糖尿病有關。但是,過去相關研究大多數是在治療後很久才進行研究,並且是在研究高劑量下對人體代謝的影響。研究團隊表示,在開始糖皮質類固醇治療之前,需要警告患者有關糖尿病的風險,並給予預防建議。    專家怎麼說 一位糖尿病和肥胖症資深博士表示,這種風險已為英國醫生所熟知。醫師僅在有限的時間內開立類固醇,以平衡其益處與潛在危害。   英國糖尿病協會主管表示,我們知道糖皮質類固醇可能導致高血糖和糖尿病,但仍需要了解為什麼會發生以及該預防它。而儘管這項研究有助於更清楚地了解服用糖皮質類固醇期間體內發生的情況,但這是一項非常小的短期研究。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11.12)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千禧世代強烈需要更好的育嬰措施!
2019.11.15
千禧世代強烈需要更好的育嬰措施!
社會傳統存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刻板印象,近年來少數男性開始翻轉這樣的觀念,想在育兒工作上與伴侶共盡心力。現在,一些國際企業為了照顧員工需求,提供絕佳的育嬰留職福利,並希望公司藉此在高度競爭的勞動力市場中能更具吸引力。   在台灣,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規定,男女受僱者在任職滿六個月後,於子女3歲前都可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時間最長可達兩年。若雙親都要提出申請,休假時間由雙方共同分配。另依就業保險法規定,被保險人之保險年資滿一年以上,於子女3歲前可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以被保險人育嬰留職停薪之當月起前六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6成計算,每一子女合計最長發給六個月。   休育嬰假不是件容易事,尤其當涉及到代價問題。英國工會聯合會(TUC)指出,勞工暫時停止工作時僅能仰賴法定薪資(1、2),而該金額由於只有勞工自己原來週薪的9成或更低(148.68英鎊/週),這時候勞工可能就會傾向放棄休假。根據英國伯明罕大學分析顯示,2017-2018年間只有1%(9,200名)的新家長申請休育嬰假。   企業制定更好育嬰政策回應員工需求 剛休完三個月育嬰假回到工作崗位的網路科技公司顧問Puri先生說到,辦公室男職員們都表示希望能像他一樣休育嬰假,就他的觀察,很多男人都不知道他們可以這麼做,而許多公司企業也還在努力瞭解要怎麼協助這些新手爸爸們。目前已有一些企業正在提供非僅限女性、更好的育嬰假政策例子可以參考。   以英國安本標準人壽公司(Standard Life Aberdeen)為例,公司甫宣布的新政策,將提供雙親九個月全薪的育嬰假。同時也不受申請者的性別、家庭組成型式及在職時間長短所影響。申請通過後,育嬰假在兩年內最多可分三次使用完。此外,公司也提出一些要盡力讓有孩子的員工在職場工作經驗上達到男女平等的作法。   安本標準人壽公司倫敦分部的業務發展總監Coombs先生將在明年四月迎接第一個小孩,他表示,公司新政策提供彈性,對他來說非常重要,這不再是全有或全無的狀況。   高盛集團公司(Goldman Sachs)也提供英國員工26週全薪的育嬰假,甚至外加補助取卵1萬英鎊及捐卵2萬英鎊的手術費用。高盛執行長Soloman先生表示,政策是為了讓員工可以在投入工作的同時也能發展與照顧家庭。   女性因懷孕面臨職場歧視仍嚴重 儘管如此,非常慷慨大方的職場育嬰假措施仍佔相當少數,女性因懷孕在職場受挫的例子實在是不勝枚舉。發起「懷孕然後完蛋」(Pregnant Then Screwed)運動團體的Brearley,就是在她告知公司懷孕消息後的隔天遭革職。她引用英國平等及人權委員會的資料,表示每年英國有高達5萬4名母親覺得她們因為懷孕必須離職。她成立團體就是為了要幫助面臨與她相同處境的女性。   最後,我們還有更多需要做的,不只是針對那些需要照顧家庭新成員的人,還有家中有老人需要照顧的家庭。我們必須也要思考到這一點,以及未來勞動力的發展。   編譯來源:BBC NEWS(2019.11.05)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胃藥「善胃得」的替代藥物增死亡風險?!
2019.10.30
胃藥「善胃得」的替代藥物增死亡風險?!
今年9月下旬,胃藥「善胃得(Zantac)」被驗出含致癌物質NDMA後,38款跟「善胃得」含相同成分的胃藥被預防性下架。   10月24日FDA公告了替代「善胃得」等不含NDMA的藥物,包括:Pepcid、Tagamet、耐適恩錠(Nexium)、Prilosec、Prevacid。但研究指出其中一種藥物─耐適恩錠─屬於PPIs(氫離子幫浦阻斷劑)類,可能增加死亡風險。   PPIs類的藥物,能夠抑制胃酸分泌。但研究指出,含PPIs的藥物可能干擾身體吸收特定營養,並且與特定患者心臟疾病、腎臟疾病、胃癌等風險增加有關。最近還有研究指出,長期服用含PPIs藥物的人,其死亡風險比服用「H2受體阻抗劑」胃藥的人高了17%。「H2受體阻抗劑」胃藥如「胃適服膜衣錠(含famotidine)」、「治潰淨錠(含cimetidine)」等。   專家建議服用「善胃得」或相同藥物成分的患者應與醫生討論是否要換用其他藥物,以便醫生可以協助權衡換藥之利弊。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10.24)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為什麼男人也有乳頭?
2019.10.28
為什麼男人也有乳頭?
女性乳頭一直是話題焦點,從名人走光到裸上身爭取性別平等的女權運動,乳頭總能吸引目光。但男人的乳頭卻不一樣,他們不會引起相同的爭議,也沒有哺乳的需求,那為什麼男人有乳頭呢?   這要從我們都還是胚胎時講起…… 在胚胎發育的早期,有著可以發展成男性生殖器官或女性生殖器官的原始結構,在很少數情況下會發育成同時擁有兩種生殖器官。   有幾個基因會決定嬰兒擁有男性或女性生殖器官,Y染色體上一個名為SRY的基因被認為是主基因。   當胚胎約七個星期大時,SRY將啟動。SRY的啟動,最終會導致男性生殖器官的發育和原始女性生殖結構的消失。   由於女性沒有Y染色體,原始女性生殖結構將繼續發育成女性生殖器官,而原始的男性生殖結構則會消失。   乳房和乳頭是在胚胎約第四週至第六週時開始形成,也就是早於SRY基因啟動。因此,在男性發育的後期,即使大多數乳房結構消失了,但形成原始乳頭、乳暈及周圍平滑肌的細胞仍然存在,這些剩餘的細胞繼續形成最終的乳房和乳頭。   出生後呢? 出生時,男孩和女孩的乳頭和乳房看起來相似,到了青春期,荷爾蒙才會開始發生變化。青春期時男孩和女孩的乳頭都會增大,但女孩的乳頭增大較多。同時,男性乳房的乳管縮小,而女性乳房則增大並重塑。到成年時,男性乳頭比女性乳頭更小且變化較小。   從進化的角度看,男性乳頭仍然存在不是因為它們對男性有任何好處,而是因為它們無害,消除它們沒有也任何好處,所以一直存在。   當成長出錯時 與其他任何身體的結構一樣,生長都有可能會出錯。乳頭也是一樣,大約每20人中有一人會有多餘的乳頭。當部分乳腺還保留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通常,這些乳頭更類似於色素痣,很少真正有作用。在有正式紀錄的文獻中,男性乳頭數量最多的是七個。   有些男人會分泌乳汁 有趣的是,有時男人是可以分泌乳汁的,多數發生在荷爾蒙失調或藥物引起的情形。在這種狀況下,男人分泌的乳汁與哺乳期的女性非常相似。   乳頭對男人有什麼好處? 除非是可以使用乳頭進行母乳喂養的罕見男人,否則男人會因為更常見的理由受益於這種看似多餘的身體部位,也就是性愛。   兩性對乳頭的性刺激都有反應。一項研究發現,超過一半的男性參與者表示,對乳頭刺激的會增強性反應。甚至有一份報告描述了一位異性戀男人,想要進行乳房增大以增加乳頭的性功能。   有乳房的男人? 對某些男人來說,乳房增大可能是超重或肥胖的後果,這樣的胸部主要是由脂肪堆積組成。而且,隨著肥胖人口的增加,這樣的男性越來越多。   男性乳房腫大或乳房發育也可能是荷爾蒙失調引起的,主要發生在青春期男孩中,通常身體會自行解決,但這可能導致抑鬱、焦慮、飲食失調、身體形象問題和自尊心下降。   男人也會得乳癌 在乳癌的確診患者中,只有0.5-1%是男人。但是,因為男人對這種疾病的認識少、警覺性低,通常確診時已經處於晚期。因此,醫生應檢查男性乳頭的腫塊和變化,例如乳頭分泌物或皮膚潰瘍,以排除癌症。近期有一篇研究指出,男性乳癌高風險者應做乳房攝影檢查。美國食藥署更在今年8月發佈最新指引草案,建議乳癌藥物的臨床試驗受試者應加入更多的男性病患。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19.09.20)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史達汀對你真有好處嗎?
2019.10.26
史達汀對你真有好處嗎?
新的研究表明立普妥(Lipitor)和益脂可(Lescol)等藥物對沒有心臟病的人幾乎沒有價值。然而,這些心臟健康的人卻佔了史達汀類藥物使用者的多數。   儘管史達汀藥物用於心臟病患者並沒有爭議,但無心臟病者使用史達汀類藥物來預防第一次心血管疾病是有爭議的。   愛爾蘭國立大學戈P. Byrne教授領導的研究總結說,將史達汀類藥物用於「初級預防」需要更仔細地考慮。這可能是一種低價值的醫療,在某些情況下,更是浪費醫療資源。   臨床指南的改變增加了應該服用史達汀類藥物的人數。在許多國家,大多數服用的人都是為了初級預防。   Byrne的團隊分析了1987年至2016年愛爾蘭的數據。研究人員發現,符合資格使用史達汀類藥物的50歲以上成年人的比例從1987年的8%提高到2016年的61%;為預防一種重大心血管疾病而需要接受史達汀類藥物治療的人數也大幅度增加,從1987年的40人增加到2016年的400人。這意味著更多的低風險人群因為臨床指南的改變而接受史達汀類藥物治療。   總體而言,因任何一種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發生均顯著減少。然而,初級預防的益處的並不確定。   研究結果顯示,在初級預防中被歸為低風險或中度風險的人群中,沒有人的風險能降低到認可的標準,以證明每天服用史達汀類藥物是合理的。我們需要評估和理解這些趨勢背後的證據。   史達汀類藥物是全球最常用的藥物之一,到2020年的銷售額估計將達到1萬億美元。但是研究人員指出,史達汀類藥物的重要臨床試驗數據並沒有公開給獨立研究者,以進行獨立分析。   結果於10月16日發表在_BMJ__上_。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19.10.17)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