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美FDA建議強化乳房植入物的風險警告
2019.10.25
美FDA建議強化乳房植入物的風險警告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署(FDA)於本週三提出最新對乳房植入物的管理指南草案,為了改善與患者/使用者的溝通,建議製造商應詳細說明植入物可能引起的併發症,以及使用後可能需要再次進行手術等情形。   FDA對廠商提出最高層級的管理建議:必須在乳房植入物的外包裝上用黑框標示植入物的風險,包括無法終生使用、併發症的風險隨著時間而增加、與罕見淋巴癌的關聯,以及疼痛、記憶力減退等乳房植入物相關疾病。   為了回應許多女性抱怨在手術前沒有充分瞭解植入物的風險,需要獲得更多資訊和醫師進行有意義的對話。FDA提出知情同意檢核表範例,讓考慮使用植入物的人用來和醫師討論植入物的風險和益處。檢核表中羅列了植入物手術可能失敗的情況、使用植入物後的風險、後續健康追蹤的建議等內容。   美國非營利國家健康研究中心的理事長Diana Zuckerman從事植入物研究已有30年,她表示FDA此舉非常重要,但很擔心管理力道不足。因為指南是指導形式,沒有法律約束力,植入物製造商是否真正遵循取決於FDA施加的壓力。   台灣對乳房植入物的管理呢? 近年來,乳房植入物安全性不斷受到質疑,國際間有許多女性站出來訴說自己使用後的痛苦經驗,更有多起集體控告廠商的訴訟。為了讓考慮使用者得到完整的資訊,並追蹤使用者的健康情形與監測醫療器材風險,台灣女人連線不斷要求衛福部對乳房植入物等高風險醫療植入物建置「知情同意檢核表」及「使用者自動登錄制度」。   然而,主管機關卻以國內民風保守、侵犯個人隱私等離譜說詞來反對「使用者自動登錄制度」,對知情同意檢核表也無任何積極作為。除了無視現行制度的不足,更缺乏政府應對使用國家核准醫材民眾健康負責的意識。     編譯來源:U.S. FOOD & DRUG、The Washington Post(2019.10.23)、CNN(2019.10.23)、STAT NEWS(2019.10.23)、Medpage Today(2019.10.23)、Health Day(2019.10.23)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接種HPV疫苗 女孩關節疼痛想自殺
2019.10.16
接種HPV疫苗 女孩關節疼痛想自殺
台灣女人連線與立法委員林淑芬辦公室今日(16日) 和接種HPV疫苗後,發生不良反應的家屬召開記者會,呼籲家長留意接種疫苗後的關節疼痛症狀,同時要求政府正視無法排除相關性的不良反應,並加強事前正確告知風險以及提供協助管道。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表示,痛痛女孩Bella的事件經媒體披露後,陸續有五位接種HPV疫苗後發生不良反應的個案出面,描述身體疼痛情形,其過程都大同小異,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也被以「與疫苗無關」駁回,難道全都因為「她們本來有病」?   除了Bella,另有五位相同遭遇的家屬也公開發聲。這些孩子都在接種HPV疫苗後發生關節疼痛情況,而後確診為「幼年型類風濕關節炎」。14歲的Sharon以公開信訴說發病後的痛苦,直言「每天都想自殺」。   家長們沈痛地訴說,第一時間他們都以為是成長痛或運動傷害,在小兒科、骨科或中醫等科別間來回奔波,沒有讓孩子得到適當的醫療照護,對身心造成極大傷害。孩子的生活更在病發後有了極大的轉變,對課業跟生活有重大影響。出席記者會的Celine媽媽表示,孩子原本成績名列前茅,考上不錯的高中,但高中時期因為身體狀況不佳陸續請假就醫,甚至影響升學,被迫放棄升大學考試,目前在家休養並準備重考。   台灣疫苗接種安全監督協會卓淑渝理事指出,藥廠仿單都有寫明不良反應包含關節痛,但衛福部提供給家長及學生的疫苗接種說明卻只提到接種部位會有疼痛等副作用,其他風險都沒有特別提醒,甚至還強調日本發生的疫苗接種後出現慢性疼痛事件是沒有明確證據與HPV疫苗有關的,這是在為疫苗護航嗎?   立委林淑芬認為,即便很安全的疫苗,仍然會有不良反應,政府必須建立救濟制度,然而目前的救濟管道卻在排除這些疑似的不良反應,政府有保護人民的責任,應該要提供完整的說明還有協助。   黃淑英強調,並非否認疫苗的安全性,而是必須事前完整告知家長相關風險,在有疑似不良反應發生後提供醫療協助和心理支持,不要讓家長耗費心力在錯誤中尋找正確的治療途徑。   衛福部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提供正確訊息是政府的責任,她允諾會在最短時間內檢視疫苗說明書並強化醫療教育。此外,國健署近期正規劃進行本土HPV疫苗接種副作用的流行病學調查,也會包含這些特殊案例,希望可做為後續政策參考。   更多閱讀 衛福部將調查痛痛女孩被「無中生有」的病史 台灣首宗HPV疫苗訴訟案 婦團籲衛福部不要再上訴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吃阿斯匹靈預防心臟病不成,反讓你內出血!
2019.10.15
吃阿斯匹靈預防心臟病不成,反讓你內出血!
今年3月,美國心臟學會根據三項大型的隨機雙盲研究結果更新了指引,指出用阿斯匹靈來預防初次心血管疾病的效果不明確。而最近加拿大研究團隊再次回顧這三項研究,發現每天服用阿斯匹靈導致嚴重內出血的風險高,高過任何預防疾病的益處。   研究作者表示,這裡指的不是流鼻血或牙齦出血,而是嚴重的內出血。患者需要住院治療,也許需要輸血,所以這對臨床及個人都有重要影響。其中一項研究還顯示,服用阿斯匹靈的患者,全因死亡人數增加,特別是死於癌症的人數增加。   每天服用阿斯匹靈預防心臟病的建議是在1990年代成為教條,但這是基於有缺陷的研究。不過,阿斯匹靈對患有心臟病的人仍是有益的。   研究作者表示,有很多人用阿斯匹靈來預防心血管疾病,但其實不需要,而有些已經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應服用卻未服用。從未有心臟病的人可使用其他疾病預防方法,如戒菸、運動、追蹤血壓及考慮地中海飲食。若是屬於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的人,可能可以考慮服用史達汀類藥物來降低膽固醇。   更多相關閱讀 你還在吃阿斯匹靈來預防心血管疾病嗎?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10.02)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你在吃降膽固醇藥物嗎?小心骨質疏鬆!
2019.10.14
你在吃降膽固醇藥物嗎?小心骨質疏鬆!
最新研究指出,服用降膽固醇藥「史達汀類藥物」跟骨質疏鬆症風險增加有關,並且隨著劑量增加風險越高。   研究人員分析了從2006年到2007年790萬澳洲人的健康數據。他們比較了有服用與未服用史達汀類藥物的人之骨質疏鬆症發生率。研究檢視的史達汀類藥物包括:洛伐他汀(lovastatin)、普伐他汀(pravastatin)」、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和辛伐他汀(simvastatin)等。   結果顯示,服用低劑量(每天最多10毫克)史達汀類藥物的人骨質疏鬆症比率較低,服用高劑量者的比率較高。   隨著史達汀類藥物劑量的增加,風險越大。當劑量超過20毫克時風險開始上升。此外,研究還發現服用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的患者出現骨質疏鬆症比率比預期的多。   這些發現即使在排除了其他骨質疏鬆症風險因素,如超重、年長或患有某些疾病後關係仍然存在。   膽固醇與骨骼健康的關係 目前已知荷爾蒙太低是導致女性骨質疏鬆症風險增加的原因,如:停經時雌激素下降。當雌激素降低時,骨蝕的速度會增加,使骨密度降低。   而膽固醇是身體產生荷爾蒙如雌激素和睪固酮的重要元素,這些荷爾蒙對骨骼健康至關重要。因此用來降低膽固醇的「史達汀類藥物」可能增加骨質酥鬆風險。   研究呼籲進行臨床研究,以進一步了解史達汀類藥物與骨質疏鬆症之間的關係。此外,他們也建議追蹤高風險患者,如服用高劑量史達汀類藥物的停經女性,提供這些人個別治療可能有助於預防或處理骨質疏鬆症。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9.10.01)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Me Too運動掀開女性共同的舊傷
2019.10.04
Me Too運動掀開女性共同的舊傷
Me Too運動即將在10月15日滿兩週年,當年引發全球浪潮的Me Too運動,究竟怎麼開始的?一份研究耙梳了這個過程。   2017年10月15日,美國女演員Alyssa Milano在社交媒體Twitter上發文,對她的關注者說如果曾經遭受性騷擾或性暴力,請回推「#MeToo.」。有超過150萬人回應,許多性暴力倖存者分享他們的經驗,有很多人表達支持,同時也有批評的聲浪。   於此同時,舊金山大學助理教授Sepideh Modrek在她的twitter上見到許多朋友參與me too的分享,揭露他們遭受性騷擾或性暴力的細節。Modrek教授表示,她的研究資料蒐集經驗強迫她開始歸納twitter上的資料,某一個晚上她甚至截了400張圖,當時的她並不知道,這將成為未來研究的基礎。   研究如何進行? Modrek教授用軟體針對Me Too運動第一週2017年10月15日至21日間的twitter發文進行分析,共有超過1萬2千多條推文,這些資料有研究者掌握運動的規模、參與者的性別年齡等資訊。   被列入研究資料的推文必須符合某些條件,例如:必須是原發推文、必須使用英文、地理標記在美國等。這使數據資料從150萬條減少到了約1萬2千條,這樣設定的部分原因是能夠鎖定含有揭露個人遭受性騷擾或性暴力的推文。   發現了什麼? 分析結果發現,在原發推文中(不是回覆或轉推他人推文)有11%含有性暴力或性虐待的內容,而這些事件近6%發生在生命的早期,也就是22歲以前。   大多數分享者是25歲至50歲的白人女性,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女性在事件發生後20至30年才說出來。Modrek教授說:「她們都還記得。每一個難以忍受的創傷細節。」   研究分析還指出,某些族群的聲音集體消失了。例如,非洲裔美國女性不太可能在twitter上透露細節,但其他的資料顯示這些人可能更常或更容易遭受到性騷擾與性暴力。   Me Too運動發生已近兩年,這是歷史上對性暴力最大規模的討論。Modrek教授表示,這段時間發生了很多改變,其中包括對Me Too運動的負面看法。但是她希望這份研究能夠使人們想起這個運動的重要性,並對生命早期經歷性暴力所留下的創傷有更深入的瞭解。   她說:「許多人說了出來,並公開分享這些經驗,這完全改變我們的思維,我佩服他們的勇氣,也想留下記錄。」   更多相關新聞 MeToo運動的反撲:不願反省的父權心理!     編譯來源:Eurek Alert(2019.09.11)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澳洲下架多款乳房植入物
2019.09.27
澳洲下架多款乳房植入物
繼加拿大、法國與美國下架Allergan的絨毛面乳房植入物後,澳洲政府也採取行動。   澳洲衛生監管單位TGA於26日宣佈,因為引發罕見淋巴癌及其他症狀的疑慮,將暫停國內所有品牌絨毛面乳房植入物的銷售。同時,為了加強對植入物的控管,也將對廠商有更嚴格的管理。   下架多款絨毛面乳房植入物 澳洲將暫停八款絨毛面乳房植入物的銷售,廠商可以在六個月內提出植入物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報告。   TGA於過去兩年對澳洲乳房植入物使用情形及相關罹病情形進行調查,雖然目前證據顯示乳房植入物相關罕見淋巴癌(BIA-ALCL)的原因是多重的,但有較高機率發生在表面粗糙的植入物。因此,針對表面有較高紋理、有較高BIA-ALCL風險、以及沒有足夠證據表明製造商有採取風險檢測與緩解等情形的植入物,TGA將暫停銷售並下架。   加強管控乳房植入物 TGA表示,光滑面植入物的銷售不受影響,但是為了加強對乳房植入物的管控,將提高對廠商的要求,若不遵守會被中止銷售。   為了持續監控BIA-ALCL,廠商必須在10個工作日內,將已知的淋巴癌病例報告給監管單位。   而為提高對BIA-ALCL的警覺和數據蒐集,TGA要求廠商每六個月需繳交報告,內容必須包括銷售數據,並詳細說明在澳洲與全球收到有關乳房植入物的不良事件和投訴,包括BIA-ALCL、包膜攣縮或破裂等。   此外,為了提高臨床醫師對疾病的意識,所有乳房植入物的使用說明必須加入BIA-ALCL的風險。   同時,為了讓患者在知情的情況下做出選擇,必須提供患者訊息單張,內容需包含產品相關的警告和風險,還必須有澳洲乳房植入物登錄系統的相關資訊,以支持正在進行的監控和報告。   更多相關新聞 日韓出現BIA-ALCL 千名韓國女性將控告廠商 胸部A變C,問題也從A變Z!     編譯來源:TGA(2019.09.26)、ABC NEWS(2019.09.26)、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2019.09.26)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