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健康

蟲蟲危機:男性尋求治療增7倍
2018.10.12
蟲蟲危機:男性尋求治療增7倍
男性不孕危機不容忽視!   過去15年接受不孕症治療的男性增加了700%。他們的精液品質正在急劇下降。    相較於女性生育力下降多歸於社會因素:生涯規劃、托育品質等問題,男性生育力降低純粹為生理因素可能是更大的隱憂。   新的研究分析了2002年至2017年間美國和西班牙兩個主要生育中心的精液樣本。他們發現尋求治療的男性人數增加了7倍,從8,000人增加到60,000人。更重要的是,在那些有生育問題的男性中,精液質量急劇下降。越來越多男性的精子數量低到需要體外受精的技術才有機會繁衍後代;同時,精子數量正常的男性人數則下降了。   研究人員Ashley Tiegs博士表示,精子質量的下降很可能是吸菸、壓力、肥胖和暴露於塑料中的化學物質等環境因素造成的。這項研究呼應了2017年以色列和美國的學者發表的一篇驚人的研究結果。該研究顯示,過去40年來,生活在西方國家的男性精子數量下降了59.3%。    Tiegs博士指出,新的研究是第一個關注難以生育的男性,而不是有生育能力的男性,因此有更準確的證據顯示,男性生育問題應被關注,這是一個公共健康問題。   2017年的研究問題是研究人員沒有考慮活躍精子的總數。活躍精子總數更能預測懷孕的結果,且被發現跟胚胎發展有關。新研究想知道活動精子總數是否受到影響,如果它正在下降,那麼其影響是什麼?   研究的數據 活躍精子總數超過2000萬(每毫米精液)被認為是正常的。低於1500萬的人可能需要生殖治療,但他們需要的治療取決於他們的精子數量有多少。對於那些活躍精子總數在500萬到1500萬之間的人來說,人工受精就可以了,而那些計數在0到500萬之間的人則需要人體外受精才比較有機會。     研究數據顯示,活躍精子數量低於1500萬的男性人數飆升,而正常水平—即超過1500萬的男性人數穩定下降。自2002年以來,這兩家診所的男性患者精子數量超過1500萬的人數下降。曾經,精子數量超過1500萬的男性佔不孕症患者的85%,僅僅15年後,變成佔79%,顯著下降。    與此同時,精子數量低得多的男性人數正在攀升。這意味著與男性相關的體外受精的案例將飆升。Tiegs博士表示,他們沒想到,精子數量下降的趨勢有真正的治療意義。        為什麼精子數量會下降 儘管男性年齡確實影響了男性的生育能力,但這被排除了。在16年中,接受生育治療的男性的平均年齡幾乎完全相同(36歲±12個月)。   精子數量下降很可能是由環境因素驅動的,包括飲食不良、吸菸、肥胖和接觸塑料。研究支持許多其他文獻,顯示塑料、吸菸和肥胖等環境因素是重要的。我們知道肥胖比率正在上升,確實會影響精子質量。肥胖不僅增加了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風險,它也會影響後代。    這項研究涉及兩大洲,這表明這個問題是全球關注的問題。接下來,我們應分析其他國家的人口狀況,以了解每個國家的環境影響因素。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8.10.07)        
+ read more
青少女人工流產由法院判准,好嗎?
2018.10.04
青少女人工流產由法院判准,好嗎?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報告,18歲以下未獲父母同意、試圖走法律途徑,由法官判准人工流產的青少女,經常會遇到一連串羞辱、負擔和不可預測的障礙。   目前,美國有37個州要求未成年接受人工流產要獲得父母同意,台灣也是如此。此份研究是德州人工流產政策評估的一部分,這是第一個青少女尋求人工流產走司法途徑經歷的研究。研究指出,司法途徑的過程是另一種對青少女的懲罰形式。   研究人員對20名年齡在16-19歲之間的青少女進行了採訪,了解他們試圖獲得合法人工流產的經歷。受訪者在上法庭時年齡為16-17歲。許多人經歷過家庭創傷,如藥物濫用等不良童年經歷,他們也擔憂若告訴父母他們決定尋求人工流產會有安全疑慮。   不友善的司法環境 當他們開始司法過程,他們面臨更多的障礙。單單是要抵達到法院的交通有時就很困難。而當他們進入法院時,他們面臨著經常無法預測的狀況,如:被坐在房間裡的刑事被告嚇到等。有時,法官會要求受訪者提供詳細的性史,受訪者必須在多名法庭工作人員在場下進行解釋,其中還包括一名記錄聽證會的法庭記者。   意識形態的偏頗 每位青少女都獲得法院指定的訴訟監護人,其角色是以青少女的最佳利益行事。受訪者中有四位的訴訟監護人是教堂的牧師或執事。一位受訪者回憶起她的訴訟監護人告訴她,人工流產從來不是正確選擇,並且該位訴訟監護人還將收養機構的工作人員帶到法庭,違反受訪者的匿名性,並讓她受到更多批判。   研究人員發現,一些法官並沒有掩飾他們個人不贊成青少女尋求人工流產的決定。有時他們完全否決青少女尋求人工流產的請求。一些法官和訴訟監護人根據他們個人對人工流產的看法來判定。多名受訪者在描述聽審過程時哭泣,並表示他們即使在事過數月後仍會想起這些事。   懲罰性的過程 研究人員指出,這個過程本身就像是因為性行為、懷孕和想要人工流產而受到懲罰。支持父母或司法應參與青少女尋求人工流產過程的人聲稱,他們保護青少女免受人工流產所帶來的負面情緒後果,但研究結果顯示,司法過程本身會因過程中的不可預測性、羞辱和羞恥而導致情緒傷害。   Coleman-Minahan表示,德州正在發生這種情況,意味著可能也會發生在具有類似法律的州。在考慮強制父母和司法參與前應權衡所有這些調查結果,各國應該考慮聲稱要保護青少女而制定的政策的實際後果。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8.09.05)        
+ read more
有心臟疾病的女性適合懷孕嗎?
2018.10.03
有心臟疾病的女性適合懷孕嗎?
對於大多數有心臟疾病的女性來說懷孕是安全的,但是對一些女性來說懷孕的風險就很高,如每10名「肺動脈高血壓」者就有1位在懷孕或產後不久過世。   懷孕對媽媽的血液循環有很重大的影響。孕婦的心臟需要打出比平常多50%的血液,且心率會增加10-20%,這對有心臟疾病的女性來說可能具有風險。因此,孕前檢查諮詢很重要,因為能辨識出應被建議不要懷孕、啟動及時治療和討論風險與選擇的女性。   心臟疾病是已發展國家的孕婦死亡的首要原因。全世界孕婦或產後不久死亡的原因有15%是心臟疾病。當失血或感染等其他孕產婦死因的死亡率逐漸下降時,孕產婦因心臟疾病死亡的重擔正在增加。   研究內容 研究團隊於2007-2018年間自53個國家的138個中心研究了5,739名有心臟疾病的孕婦,他們平均年齡為29.5歲且都是第一次生產。   57%的孕婦天生心臟畸形,並且多數在幼年時透過手術整治過。其他心臟疾病包括:心臟瓣膜疾病(29%)、心肌病(8%)、主動脈疾病(4%)、缺血性心臟病(2%)及肺動脈高血壓(1%)   44%的女性是剖腹產,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因為心臟問題。女性若在懷孕前有以下狀況,在懷孕期間較容易有併發症:心臟衰竭、運動能力降低、心臟跳動功能降低或有服用抗凝血藥物。在研究中,11%心臟衰竭的女性、2%上心室心律不整及2%心律不整的女性有併發症。   整體來說,不到1%的女性在懷孕期間或產後不久死亡,有肺動脈高血壓的女性(即肺部有異常高血壓)的死亡率最高(9%)。胚胎及新生兒死亡率皆為1%。   研究結論 Roos-Hesselink博士指出,具有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非常高風險的症狀的女性比例在2007-2018年間從1%上升到10%。這表示現在比過去有更多高風險心臟疾病的女性成為孕婦,可能是因為矯正的技術改善了存活率及較多女性活到適合懷孕的年齡,又或者是因為醫師對於建議誰避免懷孕變得更謹慎。   不過,自從2007-2010年間孕產婦死亡率增加後,這些數據就一直下降。Roos-Hesselink博士表示,這可能反映出對特定問題越來越關注及對有心臟疾病的孕婦有更好的照護,例如:歐洲心臟學會於2011年出版了首份懷孕期間心臟疾病的照護指引,並於2018年3月出了第二版。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8.08.28)      
+ read more
不孕治療都針對女性,醫療不公平?
2018.10.02
不孕治療都針對女性,醫療不公平?
不孕治療不公平! 西方男性精子數量下降了60%,不孕夫婦的問題有一半以上在男性 。那麼,為什麼不孕治療仍然幾乎全部關注在女性身上?!   2017年一份至今關於男性生育能力最大型的研究指出,1973年至2011年間男性精子數量平均降低59.3%,而世界衛生組織也在2017年表示目前對於男性不孕的理解非常少,英國醫學研究協會呼籲更多研究進行探究。但是,即使世界已經意識到男性不孕的重要性,生殖治療領域還是以女性為主要治療對象。   專家的擔憂 不孕治療專家Ashok Agarwal博士表示,目前對不孕問題的理解並不重視男方的因素,因此很多試管受精是非必要的。另一位不孕專家Jonathan Ramsay表示,男性跟女性一樣都有可能是不孕的原因,不過因為不孕專家很多都是專精於婦女生殖健康的婦產科醫師,缺乏對精子問題的詳細知識,因此男性經常只被檢查精子數量及能動性,而非做完整的生殖系統健康檢查,無法進一步了解精子品質低落的原因。   無法辨識或治療男性不孕會導致一個荒謬的情況—女方的生殖能力沒有任何問題,但常規地做試管受精。這相當於對一位沒有問題的人做侵入性治療以解決另一個人的問題,這從未發生在其他醫學領域。   英國唯一在治療男性不孕的診所的Sheryl Homa認為,試管受精產業已經失控,它破壞婚姻、讓許多人不開心且多數時候沒有用。Homa進一步表示試管受精比整形手術還糟,如果臉部拉提或豐胸手術像試管受精一樣只有30%的機會成功的話人們是不會做的。   男性不孕的生殖治療的經驗 Dan和Gemma夫妻倆經歷兩年嘗試懷孕後無果,於2015年4月尋求協助。雖然男方很快地被告知他的精子能動性低—代表他可能無法成為親生父親,但是治療焦點全在女方,男方只被要求服用維他命。在試管受精前,女方必須經歷6個月的檢查(包括:檢查輸卵管是否阻塞、子宮是否完好及需要服用刺激大量排卵的藥物),即使男方才是不孕的原因,並且女方早已在初次檢查時確定生殖能力沒有問題。   另一對接受生殖治療的是Jim及其妻子,他們表示診所一開始告知他們精子品質不是問題,直到他們花了2萬歐元(約72萬台幣)做試管受精且失敗後才告訴他們需要處理精子的問題。Jim問診所的顧問為什麼一開始說精子品質不是問題,該顧問並未回答。   而Will及Dominique夫妻的經驗是,生殖治療專家們一開始只檢查Dominique,經過一系列檢查後結果顯示一切正常。爾後Will要求做精子檢查,但其醫師說必須在妻子Dominique名下做檢查,所有生殖能力檢查都是如此,男性方面的檢查只是附帶。兩項精子檢查顯示Will精子數量少且能動性低。而在精子檢查結果出來兩年後,Will都未被建議要做身體檢查且生殖治療的重點仍然是妻子Dominique,即使她的檢查結果是一切正常。診所提供夫妻倆做試管受精,第一輪失敗。當夫妻倆在失敗後向一名專家諮詢時,當時仍然未討論Will的生殖能力,討論重點依然集中在Dominique應該做什麼以增加懷孕機會。   針對男性的不孕治療—抗氧化飲食 當論及男性生育能力,低科技的途徑可能實際上比較有用且對夫妻來說能大大地減低壓力。越來越多人對透過給生育能力低的男性「抗氧化飲食」來促進他們的精子品質有興趣。「抗氧化飲食」促進精子品質的理論在於,若抗氧化程度低,代表精子DNA可能受損,影響精子的游泳能力及穿透卵子及使之受精的能力。   2018年夏季,「歐洲人類生殖及胚胎學學會」會議上就討論了解決精子問題的飲食的研究,這些研究是由Ashok Agarwal等人進行,他是修復及促進精子品質的專家,並已產出許多研究顯示抗氧化飲食的好處。   抗氧化飲食正是讓Dan和Gemma夫妻最後終於成功懷孕的方法。當試管受精失敗後Dan被推薦透過飲食來促進精子品質,即富含蔬果的地中海飲食。經過三個月後Dan做了另一次的精子檢查,顯示其精子品質已改善,並且改善程度足以讓他能夠生育。後來由於他們擔心高齡生產的風險,於是接受「單一精蟲顯微受精術(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並且成功受精。今年11月他們的女兒即將兩歲,夫妻倆認為成功受孕都歸因於手術前改善精子品質的準備工作。而Jim夫婦及Will與Dominique夫妻倆最後也都受益於「抗氧化飲食」。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8.09.10)      
+ read more
子宮移植和無償代孕一樣有倫理的問題
2018.10.01
子宮移植和無償代孕一樣有倫理的問題
2014年,第一個在捐贈的子宮中懷孕的孩子誕生了。儘管目前對子宮移植的研究仍處於早期階段,但許多人認為子宮捐贈是可行的。最近,瑞典的研究人員針對子宮移植的倫理議題進行探討。結果顯示,活人捐贈子宮並進行子宮移植,在道德上與無償代孕一樣很有問題!   世界各地正在進行關於子宮移植的研究。迄今為止,因為臨床試驗,已有10名在移植子宮中孕育的兒童出生,其中8名在瑞典。能夠將子宮從一個女人轉移到另一個女人,使不孕的女性可以生育,從醫學角度來看可以被視為成功的。然而,這方面的倫理討論很少。   研究作者Lisa Guntram 表示,如果要把子宮移植從臨床試驗變成瑞典醫療保健中的現實中,那麼首先必須就該程序進行倫理辯論。雖然研究並未就是否應該進行子宮移植達成共識,但研究顯示人們必須意識到子宮移植與無償代孕有相似之處。   2016年,瑞典出版了一本關於無償代孕的白皮書,當中表示瑞典不應允許無償代孕。以這篇白皮書為出發點,研究作者Lisa Guntram檢視了這樣的假設:引入子宮移植比引入無償代孕會產生更少問題。   結果顯示,許多反對無償代孕的論點可以用在反對「子宮移植作為不孕者的治療方法」。其中一些包括: * 這種干預可能會威脅到捐贈者的自主權,並使她承受壓力 這裡的問題是代理孕母是否真正實現了她自己的自由意志,而不是迫於壓力的結果。在瑞典的試驗中,捐贈的子宮來自親戚,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來自於不孕者的母親。因此,不孕者的一些近親可能感到被迫捐贈,或者受到來自周遭人很大的壓力。 * 這種干預會剝削婦女身體 有關代孕的討論已經確定了諸如剝削婦女身體等的風險,並且可能存在秘密的補償協商。同樣地,隨著時間的推移,子宮可能如腎臟一樣成為黑市上另一個器官。 * 對兒童面臨的生理和心理風險的研究是不充分的 就如同代孕的情形一樣,很少人知道子宮移植對孩子的影響,因為經過子宮移植所孕育的的孩子很少。   研究結論認為,在倫理上,子宮移植不一定比無償代孕較不複雜。如果研究中提出的論點適用於無償代孕,那麼決策者應該認真考慮是否也不應該開放子宮移植。如果他們認為治療應該以不同的方式進行評估,他們應該非常明確地表達他們的論點。   編譯來源: * Eurekalert(2018.09.28) * Positioning uterus transplantation as a 'more ethical' alternative to surrogacy: Exploring symmetries between uterus transplantation and surrogacy through analysis of a Swedish government white paper. Lisa Guntram and Nicola Jane Williams (2018), Bioethics. 2018;00:1-10        
+ read more
嬰兒健康的關鍵在母親的照護,而不是母乳!
2018.09.28
嬰兒健康的關鍵在母親的照護,而不是母乳!
人們普遍認同母乳是嬰兒重要的營養來源,不過最近美國社會學家指出在嬰兒一歲前的健康,純母乳或配方奶哺育並非關鍵,重要的是媽媽能獲得醫療保健及與瞭解嬰兒健康相關的訊息。   嬰兒餵養實踐研究II 研究檢視了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和美國食藥局設計的「嬰兒餵養實踐研究II」中1,000多名參與者的資料。   研究人員發現,若懷孕期​​間媽媽打算純母乳哺育,即使嬰兒出生後變成喝配方奶,他們的孩子健康狀況與純母乳哺育的嬰兒相似。只有大約一半打算母乳哺育的母親最後能夠真正母乳哺育。母乳哺育的能力往往不是他們可掌握的,而且直到嬰兒出生後才知道這個事實。   然而,並不是光是打算母乳哺育這件事就導致這些健康結果。當國家推動母乳哺育政策時,有意願的母親就能獲得更多關於營養和飲食的資訊,他們更頻繁地諮詢他們的醫生,比那些不打算母乳哺育的母親更容易獲得與嬰兒健康有關的訊息。   研究結果也指出,過去絕大多數的研究所發現的母乳哺育益處其實可能是受到母親特質的影響,例如:他們對健康和營養的了解。這份研究的結果可以幫助決策者和醫療專業人員為孕婦提供關於餵養新生兒的重要資訊。   應該是嬰兒哺育政策,而非只有母乳哺育政策 雖然政府投入大量精力讓媽媽可以母乳哺育,但錯過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媽媽獲得醫療照護和接受醫療建議的能力對於母親和她的嬰兒來說至關重要。透過探索影響嬰兒健康結果的因素,這份研究有助於描繪出當母親在決定如何餵養孩子時必須做出的權衡取捨。   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兒科學會都建議純母乳哺育孩子六個月。這個信息過去曾被視為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而今天這些機構在傳遞訊息時將母乳哺育的益處視為一種公共健康議題。   母乳哺育並不總是實用,可能不會產生母親所希望的健康益處。不過,「母乳是最好的」這樣的訊息如此強烈,以致於可能會給無法母乳哺育的母親帶來過度壓力和不適感。這個訊息成本很高,特別是如果母乳哺育的好處被誇大的時候。   有鑑於強烈的母乳哺育建議和許多母親面臨的現實挑戰,特別是對在職母親,仔細地量化母乳和配方奶之間的取捨是很重要。   編譯來源: * Eurekalert(2018.09.25) * Kerri M.Raissian, Jessica Houston Su. _The best of intentions: Prenatal breastfeeding intentions and infant health_. SSM - Population Health Vol 5, Aug 2018, P86-100.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