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6.26
女生應對月經感到驕傲!
2014
年德國一個NGO組織將每年的5月28日訂為「世界月經衛生日」,希望能夠藉此引起大眾對於月經和經期健康、衛生等議題的重視,並呼籲女性對月經感到驕傲而不是羞恥。
對全球一半的人口來說,月經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月經是生命的象徵,為什麼月經需要被秘密地討論及被認為是羞恥的?幾乎所有女性都面臨過尷尬的月經情境,例如:在需要的時候沒有衛生棉或衛生棉條。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對求助於陌生人感到尷尬嗎?
從宏觀角度來看,人們不談論月經對世界各地的女性和女孩正產生巨大的影響。全球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沒有一個像樣的廁所,這對處於經期的女性是一個挑戰。如果學校裡沒有適宜的廁所,開始有月經的女孩更容易錯過上課或輟學。根據WaterAid和Unicef最近的研究,斯里蘭卡、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有三分之一的女孩在她們的經期都會錯過上學日;柬埔寨學校沒有適宜的廁所,迫使孩子們經期時要待在校外隱密的地點或回家。這對她們教育必然產生影響,更不用說她們的健康和自信了。
圍繞著月經的污名和缺乏正確的衛教知識,意味著許多女孩必須從的家人或朋友獲得資訊,這些資訊往往是不準確的,並可能使月經汙名延續下去。即使在瑞典,仍有些人認為在經期女性不應該進入樹林,因為會吸引熊,但是這並沒有得到科學的支持。
在世界某些地方,月經的迷思對婦女和女孩的生活影響更嚴苛。許多人在經期不被允許參與日常活動,如喝牛奶、吃水果和撫摸花朵。在更極端的情況下,經期婦女可能因為被認為會帶來厄運而被趕出家門。
許多人無法負擔衛生用品或當地根本沒有提供,因此他們多用自製的替代品,但這些替代品無法保證其清潔及吸水性。就連已開發國家也有月經貧窮的現象,這個問題在英國正逐漸被重視,這要感謝一群無懼於表達意見的活躍人士。我們需要將這些行動變成全球的規模,因此WaterAid呼籲各地的女性和男性在每年5月28日「月經衛生日(Menstrual
Hygiene
Day)」上討論月經,以面對缺乏準確衛教知識的問題並移除月經的汙名及禁忌。
若對此問題繼續保持沉默,婦女和女孩將無法得到所需的設備和支持,讓他們能夠衛生且尊嚴地處理月經這個生命中自然的部分。我們都在開啟這方面的對話上扮演著角色。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8.05.28)
+ read more

2018.06.21
母乳和降低小孩食物過敏有關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研究指出,母乳中某個獨特成分─人乳寡醣的組合(HMOs)─可能有助於減少嬰兒的食物敏感。這種成分是嬰幼兒配方奶粉中沒有,而這個組合是受到哺乳期、孕齡、孕產婦健康狀況、種族、地理位置和是否僅餵母乳等因素影響。
人乳寡醣是母乳中獨特的結構複雜的糖分子,他們在母乳中的豐富程度僅次於乳糖(一種不同類型的糖)和脂肪。實際上新生兒無法消化人乳寡醣,這種成分有助於嬰兒腸道微生物群的生長,過去的研究顯示腸道微生物群是過敏性疾病的關鍵影響因素。
研究分析了母乳樣本及來自CHILD研究的421名嬰兒和母親的數據。CHILD研究是一項追蹤近3,500名加拿大母親和從懷孕到入學年齡的兒童的垂直研究,由加拿大衛生研究院和AllerGen卓越中心網絡於2008年發起,組成人員包括研究人員、廠商夥伴、政策制定者、衛生保健提供者和患者支持者,以改善對過敏性疾病的理解和治療。
研究分析了在出生後三至四個月所採集的母乳樣品。在嬰兒一歲時,嬰兒接受皮膚點刺試驗(skin
prick
tests)以檢查對常見過敏原(包括某些食物)的過敏程度。測試結果呈現陽性並不必然代表過敏的證據,但確實顯示敏感程度較高。而嬰兒期的敏感程度不一定會持續到兒童期,但嬰兒期的敏感是未來過敏性疾病重要的臨床指標和有力的預測指標。
研究發現,421名嬰兒中有59名(14%)在1歲時表現出對一種或多種食物過敏原的敏感性。食物過敏不是和某單一的人乳寡醣有關,而是和整體人乳寡醣種類的組合有關。母乳中人乳寡醣沒有一定的組合,它受到哺乳期、孕齡、孕產婦健康狀況、種族、地理位置和是否僅餵母乳等因素影響。
研究辨識了某一種有益於嬰兒健康的人乳寡醣組合,這種組合與嬰兒一歲內食物過敏率較低有關。研究團隊表示,這是探討人乳寡醣與嬰兒過敏反應有關的最大研究,也是評估人乳寡醣組合的首次研究。
研究作者表示,這些發現證明了人乳寡醣的組合和預防食物敏感之間的聯繫,並強調需要進一步了解所涉及的潛在生物學機制、人乳寡醣組合對兒童確診的過敏性疾病的長期影響,並開始評估如何透過調整人乳寡醣的組合來治療。
編譯來源:
* Eurekalert(2018.06.12)
*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 profiles and food sensitization among
infants in the CHILD Study (2018─05─18)
+ read more

2018.06.14
哺乳與乳癌有關?
哺乳時會得乳癌嗎?乳房腫塊的其他原因,何時看醫師?有乳癌的婦女可以哺乳嗎?
哺乳的女性通常非常清楚乳房的感覺,所以會注意到身體的任何改變。哺乳期間普遍會發現乳房腫塊,令女性擔心是乳癌。
罹患乳癌的女性比較會考慮到哺乳的安全性,會想知道癌症的治療可能影響嬰兒。這篇文章提供更多資訊,乳癌和哺乳之間的關係。
哺乳時會得乳癌嗎?
哺乳嬰兒期間有可能得乳癌,但可能性很低,哺乳女性只佔乳癌病例的3%。
根據美國國家癌症機構,一些研究建議,懷孕和產後的幾年內,乳癌的風險暫時升高,可能是懷孕時荷爾蒙改變的結果。
整體來說,哺乳減低乳癌的風險,特別是更年期前的婦女。懷孕和哺乳的幾個月中,使得婦女一生中月經週期的次數減少,減少她暴露在會增加某些癌症風險的荷爾蒙。雖然風險低,但有關乳房健康的考量,女性仍應和醫師討論。
女性在哺乳期間,不容易做乳癌診斷的幾個因素如下:
1)哺乳會引起類似乳癌的症狀
2)女性在哺乳期間發現腫塊,可能有其他的原因,如:腫脹、阻塞的管道、乳房發炎、膿腫等,所以醫師不會考慮測試癌症
3)哺乳期間做乳房攝影術和乳房超音波,可能有錯誤或不確定的結果
女性哺乳時的乳房腫塊,大多並非癌症,不需要擔心。需要去看醫師的情況有:1)腫塊不會消失
2)繼續變大 3)壓腫塊時不會隨著乳房的組織移動
4)皮膚下陷或像橘子皮。
女性如果擔心乳房的健康,應去看醫師。
有乳癌可以哺乳嗎
大部分的案例中,在診斷出乳癌後,醫師會建議女性停止哺乳,很多乳癌的治療會影響奶水的供應或對嬰兒有負面的影響。
因有個別差異,醫師會協助決定個別乳癌患者應採取的最佳治療。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
1)手術:手術需要移除一個腫塊或癌細胞,有時切除一邊乳房或兩邊。手術的範圍決定是否可以繼續哺乳。
2)化療:使用強烈的藥物摧毀體內的癌細胞時,需停止哺乳。
3)放射治療:一些女性接受放射治療時也許可以繼續哺乳,依治療的種類而定。醫師會説明風險,協助患者做出有根據的決定。
癌症治療期間也許可以哺乳,治療之前和期間,需和醫師討論。
總結
哺乳時患乳癌的可能性很低,但仍可能發生,女性如果擔心,應立即去向醫師諮詢。若診斷出乳癌,和醫師討論的選擇包括是否應該繼續哺乳。
並且,女性每年應該有定期體檢和臨床的乳房檢查。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8.06.01)
+ read more

2018.06.12
有精準預測早產風險的方法了!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科學家開發出能預測懷孕15至20週時的早產風險的方法,這使醫生能夠儘早治療,從而避免妊娠後期的嚴重併發症。
早產是美國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美國和世界各地這類的死亡率都在上升。它通常與發炎有關,並且有許多潛在的原因,包括母親急性感染、暴露於環境毒素或慢性病,如高血壓和糖尿病。
新的預測方法篩檢了(1)25個發炎和活化免疫系統的生物標誌、(2)對胎盤發育重要的蛋白質水平;然後結合(3)其他因素(如母親的年齡和收入)的資料,再做分析。此綜合測試可以預測女性是否有早產風險,包含自發性早產發生在羊膜囊破裂或宮縮自發開始及醫療原因的早產由於母親或嬰兒的健康處於危險之中,醫生會誘導分娩或進行剖腹產手術。,準確度超過80%。對於風險最高的妊娠,如在懷孕32周前早產或發生子癲前症的孕婦,準確更近90%。
研究作者Laura
Jelliffe-Pawlowski博士表示,早產原因很多,這就是為什麼需要建立一個可以考慮到多種生物性因素的模型。該模型對預測早期早產和子癲前症早產特別有效,顯示研究團隊正有效地預測嚴重型的早產。
研究方法
研究人員使用400名婦女於第二孕期做產檢時的血液樣本來建立這個篩檢模式。比較在懷孕32週前、32-36週之間以及38週(足月)之後分娩的婦女。研究人員首先測試了60多種免疫和生長因子的樣本,最終將測試範圍縮小到25個因子,這些因子可以共同幫助預測早產風險。當結合其他數據,包括母親是否超過34歲或者她是否符合低收入標準(由醫療補助金資格標明),測試的準確性提高了6%。
新預測方法的特殊性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檢測可以幫助預防一些早產病例。根據測試得出的女性早產概率,她可以與她的臨床醫生討論如何追蹤並嘗試降低風險。有些案例可以透過服用阿司匹林預防或延緩早產,包括子癲前症引起的早產,如果在懷孕16週之前開始治療,是最有幫助的。即使他們已經分娩了仍然可以透過藥物停止宮縮,這可能幫助產婦延後分娩,這對於寶寶來說很重要。醫生還可以評估高風險女性潛在的感染,這些感染可能未被發現但可以治療。對於其他人,由醫生密切監測可能有助於辨識早產跡象,如子宮頸縮短可用黃體素治療。
目前雖然有能夠瞭解早產風險的檢測,但價格昂貴且只能篩選自發性早產,無法呈現醫療原因早產及子癲前症的徵兆。新檢測方式所需的費用可能只是目前檢測方法的一小部分,使最需要它的女性更容易獲得這方面的協助。
這個預測方式最令研究人員感到興奮的是,它有可能為風險最高的女性處理早產問題,包括低收入女性、有色女性和生活在低收入國家的女性。研究希望能確保他們正開發的東西能幫助到最需要幫助的女性。
註1:自發性早產,發生在羊膜囊破裂或宮縮自發開始。
註2:醫療原因的早產,由於母親或嬰兒的健康處於危險之中,醫生會誘導分娩或進行剖腹產手術。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8.05.24)
+ read more

2018.06.08
為什麼人工流產應除罪化?
5月25日愛爾蘭已對人工流產進行公投,以壓倒性的多數(66.4%)通過廢除憲法禁止人工流產的規定。這個結果顯示,人民有這樣的實際需求,而在人工流產除罪化的論述上也支持這樣的結果。
除罪化有兩個主要理由:第一、女性有權拒絕懷孕的健康風險;第二、人工流產在是否有道德上的問題目前仍是沒有共識的僵局。
由Andrew
McGee博士等人新發表的論文指出,儘管經過數十年的辯論,人工流產的倡議及反對者始終無法毫無疑問地證明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或者在生命始於何時這個議題上達成共識。他們認為,這種僵局意味著道德應該被排除在外,而立法者應承認懷孕對於任何女性都是一種風險,而女性應該有合法的權利來拒絕這種風險。
作者指出,由於社會上對這個問題一直缺乏政治和主流共識,法律應該採取道德中立立場,不要對人工流產實施刑事制裁。他們強調,採取道德中立的立場為人工流產除罪,不是認同人工流產在道德上是可以接受,而是承認在獲得人工流產在道德上是不允許的確定性結論之前,法律沒有基礎將人工流產定義為犯罪行為。
道德辯論往往忽視了懷孕的生命風險及懷孕對身體的永久性變化和傷害。作者們認為,如果在道德上人工流產還未獲得決定性論據,就不應該強迫女性承擔禁止人工流產所帶來的健康風險。
生產並不是新生兒從子宮滑出的簡單過程,相反地,對於母親來說,生產對生理和精神上都是戲劇性、危險的,有時甚至是創傷性的。除了這些風險之外,引產、脊柱和/或硬膜外麻醉和剖腹產也都伴隨著健康風險。女性在生產中其實是將她的生命和健康置於危險之中。雖然因生產死亡的風險很小,但風險不是零,因此如果一個女人以「生產會帶來健康風險」為由而不想生產是合理的。
編譯來源:
1. Eurekalert(2018.05.24)
2. Abortion law reform: Why ethical intractability and maternal
morbidity are grounds for decriminalization, by Andrew McGee/ Melanie
Jansen/Sally Sheldon(22 April 2018) The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 read more

2018.06.01
人工流產不會導致憂鬱症!
最近,美國JAMA精神病學期刊發表一項對400,000多名女性的研究,該研究指出人工流產並不會增加女性患憂鬱症的風險。雖然以前的研究已指出人工流產不會傷害女性的心理健康,但聲稱會導致女性心理傷害的研究仍繼續發表,美國部分州以此理由正當化其限制人工流產的政策。
為了更好地理解人工流產與女性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馬里蘭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Julia
R.
Steinberg博士及其同事分析了1980年至1994年間出生的丹麥婦女的數據。資料包括丹麥國家登記處記錄的人工流產、分娩和抗憂鬱藥物處方。這是第一項探索人工流產前後使用抗憂鬱藥的研究。
研究發現,抗憂鬱藥的使用狀況從人工流產前一年到人工流產後一年沒有變化,並且在人工流產後隨著時間逐漸降低。此結果顯示,與先前相比,女性人工流產後並沒有比較容易患憂鬱症。
研究顯示,沒有人工流產的婦女相比,人工流產的婦女使用抗憂鬱藥的風險比較高。對此,Steinberg博士強調,這種較高的風險在人工流產前一年和人工流產後都是相同的,顯示高風險不是由於人工流產,而是由於其他因素,如先前存在的精神健康問題和其他不良經歷。
Steinberg博士表示,人工流產不會導致憂鬱症,因此建立在「人工流產危害女性心理健康」這一概念的政策是錯誤的。
目前,包括北卡羅萊納州和西弗吉尼亞州在內至少八個州規定,想要人工流產的婦女必須得知「人工流產可能對心理造成的負面影響」的資訊。
有27州的婦女需要在人工流產前接受諮詢,並且在諮詢後24-72小時才能進行手術。這種反對人工流產的政府常常以人工流產會危害婦女心理健康為理由來合理化他的政策。對於那些附近沒有人工流產服務的地區,這可能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隨著美國越來越多的法律限制婦女人工流產,研究「第一次人工流產和第一次分娩與抗憂鬱藥物處方箋之間的關係」除了為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新證據外,更佐證了最近國家科學院的報告「美國人工流產照護的安全和質量」─其結論是人工流產不會增加女性患憂鬱症、焦慮症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風險。
2016年JAMA精神病學期刊也曾發表一篇關於人工流產與精神健康的研究,該研究指出,人工流產不會讓女性有更高的心理疾病風險,反而是不讓女性做人工流產容易使其陷入焦慮、低自尊及低生活滿意度的情緒中。
編譯來源:JAMA Psychiatry(2018.05.30)、Eurekalert(2018.05.30)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