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

胖爸爸讓女兒更可能罹患乳癌?!
2016.07.04
胖爸爸讓女兒更可能罹患乳癌?!
有多項研究指出母親在懷孕期間的飲食和體重會影響後代罹患乳癌的風險。現在,新的研究表明,父親對後代的健康具有同樣的影響力:父親肥胖會影響精子的基因表現,而這可能會提高女兒罹患乳癌的危險性。   大家都公認基因的特定變化可影響婦女罹患乳癌的風險,而其中5~10%的基因變化是繼承而來的。過去的研究顯示,女性的生活方式如飲食和吸菸皆可能導致可傳遞給後代的基因突變;而一些研究指出母系的肥胖會改變基因,導致孩子的乳癌患病風險。   但根據華盛頓特區喬治城大學倫巴迪綜合癌症中心的腫瘤醫學部門博士、主要研究員Sonia de Assis和他的同事表示,很少有研究調查父親的體重可能是如何對後代的乳癌風險造成影響。   為了解決這一過去遭受忽略的問題,研究人員進行一項研究——在兩組雄性白老鼠與正常體重的雌性白老鼠交配之前,分別餵予牠們正常飲食(對照組)或誘發肥胖的飲食。其後做生物採樣進行分析。   分析結果發現,將有正常體重父親的雌性幼鼠與有肥胖父親的雌性幼鼠相比,後者出生時體重是超重的,延遲了乳腺組織的發展,因此更容易罹患乳癌。   而在分析肥胖雄鼠的精子時,研究小組發現它有一個改變過的microRNA(miRNA)標記——調節基因表現的分子鏈。而在其雌性後代的乳腺組織中也發現了同一個改變過的miRNA表現。   Sonia de Assis博士:「這項研究提供證據表明,以動物來講,受孕期間父親的體重影響女兒出生時和童年的體重,以及其在未來罹患乳癌的風險。雖然我們的研究是以老鼠完成,但它可概括近期在人體上的發現;顯示相較於精瘦男性,肥胖男性在表觀遺傳學上的改變更為顯著。我們的動物實驗表明,精子的表觀遺傳改變可能對下一代的罹癌風險有影響。」。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現在計劃調查其結果是否適用於人類。   de Assis說:「直到我們知道這個研究與人之間的關聯,我們應該堅持目前所知的良好建議:女性及男性皆應均衡飲食,維持健康的體重和生活方式,不只是為了自己,也為了給後代一個健康的最好機會。」。   資料來源:Scientific Reports、Georgetown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 read more
當女生不「心」動…醫生會做些什麼?
2016.07.01
當女生不「心」動…醫生會做些什麼?
心跳停止後,搶救生命的時間分秒必爭,且就算救活了,也需要盡快給予相應的醫療照護,避免身體器官如腦、血管等因缺氧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但是最近有研究指出,發生心臟停止並救活後,女性相較於男性較少獲得的所需的醫療照護。   研究分析的心臟停止案例,一部分發生於美國1000家醫院中,另一部分為被轉院至急診醫院的140萬名患者。研究團隊蒐集了長達10年的資料,並依據患者年齡、健康狀況、醫院特色及其過往處理心臟事件的程序做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10年後男女的院內死亡率皆下降,但是女性仍比男性高;女性死亡率為64%,男性為61%。此外,研究還發現,女性因心臟的電傳導系統失常而發生心臟停止後,獲得冠狀動脈血管造影、血管擴張術以及能夠改善缺氧後腦損傷的低溫治療的可能性,分別較男性低了25%、29%及19%。   同時,研究指出,在這些心臟停止的案例中女性通常較男性年長,且較少在過去被診斷有罹患冠心病。女性較容易被診斷有其他健康問題,如:鬱血性心臟衰竭、高血壓、肥胖等,並且較多是因為肺動脈栓塞導致心臟停止,而非血管阻塞所致。   研究團隊說明,目前仍無法確定性別差異背後的原因,但是當生命正與時間賽跑之際,女性顯然較少獲得立即的照顧。此外,主要研究作者-康乃爾大學威爾醫學院心臟學學系的Luke Kim教授說明:心臟停止與其他疾病差異在於,心臟停止是緊急醫療事件中少數仰賴公眾如何反應的事件,因此應重視心臟病急救在社區的教育(包含心肺復甦術(CPR)或利用除顫器(defibrillator)給予電擊),而非只針對醫護人員或照顧者。   資料來源:Journal of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
男性缺少Y染色體較容易得到阿茲海默症!?
2016.07.01
男性缺少Y染色體較容易得到阿茲海默症!?
一項新的研究指出,血液細胞中缺少Y染色體的男性,患有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較高且可能隨其年齡增長而增加。   男性有一條X和一條Y染色體,而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研究人員曾經認為在Y染色體的功用主要旨在決定男性性別和保證精子正常產生。但是最近的研究顯示,在Y染色體中含有大量的基因,而其功用是我們還不完全理解的。   另一方面,過去普遍認為:隨著男性年齡的增長,一些體細胞內的Y染色體會遺失;這被看作是正常衰老現象的一部分。然而最近的一些研究指出,實則不然;例如在一項2014年的研究中,Forsberg和他的研究小組發現,Y染色體缺失的老年男性有較高的罹癌風險,也比其他人來得短命。   而在這項分析了超過3200名平均年齡73歲歐洲男性的血液樣本的研究中發現,原先就已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男性表現出血液細胞中Y染色體缺失的可能性高出將近3倍。不僅如此,有Y染色體缺失狀況的老年男性在未來八年間必須面對更高的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   專家表示,這項研究並不證明Y染色體的缺失與阿茲海默症有直接的影響。研究的共同作者、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研究人員Lars Forsberg說:「但這增加了Y染掃體缺失與疾病風險之間的關聯。這也引發了有朝一日可經由測試男性血液中Y染色體的缺失,來預測其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的可能性。」   未參與研究的Luca Giliberto博士(紐約曼哈塞的范斯坦醫學研究院的神經學家)認為這項關於阿茲海默症的新發現非常有趣且振奮人心。他指出,在研究人員控制了年齡、受教育程度、高血壓和糖尿病等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風險因素後,仍然可以看到血液細胞中缺少Y染色體的男性比其他男性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高出七倍。「由此看來“Y染色體的缺失"本身,是影響阿茲海默症的獨立危險因素。」。   同時,Giliberto也指出這項發現所開啟的更多問題:Y染色體上的哪些基因的遺失可能會讓一個男性更容易得到阿茲海默症?Y染色體的遺失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學者推測無論哪個細胞機制失敗並導致了阿茲海默症,它是在我們青春期就開始的,而不是在我們70歲的時候。對此,Giliberto補充:如果Y染色體的遺失直到晚年才開始的話,那麼它對阿茲海默症風險的影響不會如此鮮明。   由於科學家還不完全理解Y染色體的運作,其關聯的原因尚未明瞭。   另一方面,Forsberg推測,既然Y染色體的缺失與癌症風險有關,免疫功能受損可能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Giliberto也同意Forsberg的看法,他指出Y染色體的缺失已可以在某些自體免疫性疾病看出——當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人體自身組織時。當前也有些學者懷疑免疫功能可能影響阿茲海默症的患病風險。   Giliberto總結:就現在而言,我們對於Y染色體與疾病之間的關聯,仍然還有很多需要了解的。而且在“Y染色體缺失"可被當作阿茲海默症風險的“生物標記"前,我們仍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   資料來源: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 read more
女人「心」風險:孕期血壓知一二
2016.06.30
女人「心」風險:孕期血壓知一二
一般在判斷高血壓時會以收縮壓/舒張壓為140/90毫米汞柱為標準,而高血壓前期則為收縮壓/舒張壓120-139/80-89毫米汞柱。最近有研究指出這些使用多年的標準可能低估了屬高血壓前期的懷孕女性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研究團隊為探討產前血壓值與產後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風險之間的關係,以507位中國孕婦為研究對象,他們皆無高血壓的紀錄且血糖、血脂皆正常。這些女性在懷孕期間(進入研究前、產前及產後不久)分別接受了7次以上的血壓測量;其中有309位在產後一年半內接受了血糖及血脂檢測。   研究團隊根據血壓測量結果將研究對象分為三類:懷孕期間舒張壓保持在71毫米汞柱以下(組一)、舒張壓保持在71-76毫米汞柱間(組二)以及舒張壓保持在76毫米汞柱以上(組三)。組三的平均收縮壓及舒張壓在高血壓前期的範圍內;並且根據產後持續追蹤的結果,組三的女性於產後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是組一的6.5倍。   研究團隊認為,研究結果支持了懷孕作為測試女性心/血管健康的觀念,亦即懷孕能夠呈現出女性潛在的血壓變化及血糖、血脂代謝的狀況。這三個指標若出現異常可能擾亂心/血管的功能並在未來發展成心/血管疾病。   此外,廣東婦女及兒童醫院(Guangdong Women and Children Hospital)的產科醫師Jian-Min Niu說明,這項研究強調了懷孕期間常規的血壓測量檢查項目是重要的,有助於了解婦女於產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若能盡早發現新陳代謝方面的風險因素,並開始改善生活方式,如少鹽、低油、多運動等可能有助於延緩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資料來源:Hypertension    
+ read more
車窗玻璃擋得住紫外線嗎?
2016.06.27
車窗玻璃擋得住紫外線嗎?
在開車或通勤時,即便身處車內,陽光仍可能會透過玻璃窗照射到你的皮膚。你是否認為「多了一層車窗玻璃的阻擋可以降低紫外線對你造成的傷害」呢?美國近日一份新的研究指出:汽車的側窗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保護。   科學家已證實過度暴露於紫外線當中將增加皮膚癌與白內障的發生風險;特別是UVA較UVB的輻射更強(UVA的輻射強度足以穿透雲層與玻璃),隨著時間的累積可能對皮膚DNA造成顯著的傷害。而過去亦有研究表明,在美國,皮膚癌與白內障常見於患者的身體左側-是美國司機較容易暴露於日光中的一側。(美國與台灣的汽車駕駛座都是設置於左邊)   本研究作者Brain Boxer Wachler博士想了解這樣的現象是否跟汽車玻璃缺乏對UVA的防護有關。   研究人員用手持UVA測光儀來評估UVA被汽車前方擋風玻璃和側窗玻璃阻擋的狀況。整份研究總共測試了29輛別來自15個汽車製造商於1990年至2014年間生產的車。   結果發現汽車的前擋風玻璃平均可以阻擋96%的UVA,每輛車阻擋95-98%之間不等。然而,在側窗能夠阻擋掉的UVA卻低得多,平均只有71%。且效果差異頗大,從44%至96%不等,其中只有四輛車的側窗玻璃阻擋了90%以上的UVA。   研究結果指汽車的側窗玻璃對於UVA輻射防護不足。Wachler博士說,這樣的結果可能有助於部分解釋為何白內障和皮膚癌再身體左側的發生率都較高。   雖然目前的研究尚無法說明其他交通工具是否也可能出現狀況,不過Wachler博士表明據此汽車廠商應加強車輛側窗玻璃的UVA防護水平。同時,這樣的研究結果也應有助於人們對玻璃的陽光穿透性有所認識。更進一步的,可以提供為住宅、商業和學校等建築的玻璃窗都能防紫外線的建議表示支持。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眼科中心的Jayne S. Weiss博士也說,這項研究將有助讓病人了解對眼睛、皮膚的保護不只是當你身處室外時,即便在車內、室內也很重要!   資料來源:JAMA Opthalmology    
+ read more
輪班者小心!多注意自己的心血管健康
2016.06.21
輪班者小心!多注意自己的心血管健康
一項研究指出:睡眠不足和異常的睡眠週期可能會增加心臟疾病的風險,尤其是對輪班的勞工來說。   現任芝加哥西北大學的研究主要作者Daniela Grimaldi博士指出:人類幾乎所有的生理和行為過程,特別是在睡眠-清醒週期,都是遵循由位於大腦內部時鐘調節的晝夜節律。他補充:當我們的睡眠-清醒和進食週期與我們內部時鐘所決定的節奏不合時,就會發生晝夜失調的現象。研究結果表明,長期的晝夜失調,可能無法完全從輪班後夜間睡眠的恢復性心血管作用中受益。   這項研究包括26名20〜39歲健康的參與者,他們在為期八天的研究中,受限要將睡眠時間控制在5小時,並在第四晚開始分為持續在同個固定時間進入睡眠以及將其延後8.5小時兩組。   結果指出,在這兩個被限制睡眠的組別當中皆可看到較高的心率,而睡眠不足又加上延遲睡覺時間者的心率更是高。另外,在睡眠不足且延遲睡眠的組別中,也出現壓力賀爾蒙去甲腎上腺素升高的跡象。而據研究人員說明,去甲腎上腺素升高會縮小血管、提升血壓和擴大氣管。   另外,睡眠不足和延遲睡眠時間也與在夜間降低心率變異性有關,並減少深層睡眠階段中的迷走神經活動,而其通常對心臟功能有恢復的作用。迷走神經對心臟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心率。   研究人員表示,若想保護自己的心臟,輪班工作者應該要被鼓勵健康地飲食、規律地運動以及讓自己獲得充足的睡眠。   資料來源:journal Hypertension.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