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服用避孕藥增加死亡風險?
2017.08.10
服用避孕藥增加死亡風險?
根據英國醫藥和健康照護用品管理局(MHRA)統計,自1963年至2017年7月間,有553例女性死亡被認為疑似與服用避孕藥有關,平均每年有超過10名的死亡案例。1970年和1977年每年有21人死亡,這個數字是2011年死亡11人加上2014年死亡13人的二倍,為死亡案例的最高峰。   MHRA的數據同時指出,9 000至13,000名女性對避孕藥中的荷爾蒙有不良反應、27,000名女性有嚴重的不良反應。   MHRA發言人說,因為這是一個自願參加的研究計劃,實際上藥品與死亡關聯的數據可能會高於目前所記錄的。但另一方面,並非所有副作用都來自於避孕藥中的荷爾蒙,因為這些荷爾蒙也可被用來治療某些癌症疾病。   調查案件中,20歲的Abbey Parkes死於肺部血栓,因肺部缺乏氧氣,引發心跳停止而死亡。經過調查,Parkes小姐並不知道她有遺傳性的基因突變,基因中帶有Factor V Leiden。比起一般人,她有較高的血栓形成能力,使她的血液更有可能凝塊,而避孕藥則被認為會增加凝血的風險。   2016年Blackburn的醫學證據顯示,每10,000名服用複合口服避孕藥的女性,平均有6名會發生血栓;相反的,未服用藥丸的10,000名女性中,只有2名會發生血栓。在多數情況中,這些狀況是可被治療的。   專家們強調,避孕藥與死亡之間的關聯大多來自血栓,但此僅被記錄為「懷疑」,而非科學證明。他們解釋該藥物是由雌激素和黃體素組成的,一般來說是非常安全的。而凝血是已知的風險,以英國有350萬名女性服用避孕藥來說,這個比例是相當小的。   隸屬於英國皇家醫藥學會中專門從事婦女服務的資深藥劑師Jane Bass說,眾所周知這些藥物可能會增加血栓的風險,但是以多年收集的資料及使用避孕藥的女性人數看來,發生死亡的機率可算是低風險的了。一般來說,避孕藥是非常安全的。我不希望任何一位女性因為擔心而停止服用避孕藥,因為這將會有非預期懷孕的風險。而且多年來已經進行各種改善,從降低初期的高劑量,到讓訪單更清楚明瞭。然而,將有關藥品的不良反應或疑慮告知醫生是很重要。有呼吸短促症狀或無法解釋之胸痛的女性應該提醒醫生或護理人員,讓他們知道病人正在使用避孕藥,因此可能會比一般人有更大的血栓風險。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70715  其他人有興趣的文章:                     
+ read more
誰該吃史達汀?醫界莫衷一是
2017.08.09
誰該吃史達汀?醫界莫衷一是
2014年英國NICE發佈最新指引,建議有心/血管疾病及10年內得心/血管疾病風險大於10%的應該服用史達汀。   2017年7月底哈佛大學發表於British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的研究發現,若依循NICE於2014年發佈的最新指引,年齡在30-84歲之間近1200萬的成人需要服用史達汀,幾乎包含了所有60歲以上的男性及75歲以上的女性。   研究認為,NICE的指引主要是以年齡來評估風險,代表有上百萬民眾即使在沒有高血壓、高膽固醇等風險下仍被歸在需要服藥的類別中。而那些較年輕且有多重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患者卻容易被忽視。   研究結果引發英國皇家全科醫師學會(RCGP, Royal College of GPs)呼籲停止這種廣泛而不精準的開處方箋方式,他們認為其實很多人並不需要服藥但卻因指引而被醫療化。同時,史達汀有其副作用,如肌肉痠痛、頭痛或睡眠困難等,因此長期服藥對患者來說是一件影響很大的事。   若依循NICE的指引,100人當中只會有4個性命被挽救,但在拿到處方箋之前患者要先做抽血檢查並諮詢醫師,開始服藥後每幾個月要定期追蹤肝功能,每年要再抽血檢查並搭配醫師諮詢,不合成本效益,因此應聚焦在那些高危險群。否則用過度廣泛的標準對幾乎每個人開藥,對個人來說其實受益很有限,對醫療領域來說也並不是有效率的做法。根據今年6月初發表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史達汀對65歲以上的人,並無預防初次心臟病的效果。美國預防醫療工作組也沒建議75歲的人服用。NICE的指引面臨相當大的挑戰。   但是,NICE的主任Mark Baker說明,NICE的指引背後都有嚴謹的實證基礎,並且研究已發現心/血管疾病與年齡是高相關的,每3位年長者就有1位會因此死亡或失能。為了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一定要鼓勵運動、改善飲食及停止吸菸,並且在適當的時候提供史達汀給有風險的人。   編譯來源:The Daily Mail(2017.08.01)、British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2017.07.31)        
+ read more
離減肥藥遠一點 尤其是青少年!
2017.08.08
離減肥藥遠一點 尤其是青少年!
減肥藥被廣泛宣傳為減重的快速方法,可以獲得完美身材。在追求纖瘦的社會價值下,許多人為了能快速減重,可能罔顧專家提出的警告,嘗試減肥藥,但這會帶來危險的副作用。   減肥藥通常含有苯丁胺(phentermine)、奧利司他(Orlistat)和西布曲明(sibutramine)。這些物質可能透過混亂身體的自然規律來減重,但會伴隨許多副作用,包括心跳增加、昏厥、異常出血和心臟病等。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在2009年提出報告,有69種不同的減肥藥都含有可能引發癲癇和中風的物質。專家亦不斷警告減肥藥可能造成的威脅,在極端情況下,它們可能造成胃的損壞,甚至導致死亡。   事實上,減肥藥對於所有年齡階段都是不安全的。對青少年來說更是危險,因為減肥藥會干擾生理系統,導致青少年營養不足,特別是鐵和鈣。加拿大兒科學會在2004年一項研究中提出:成長中的兒童和青少年,既使是能量攝入的邊際效益降低,也可能與生長緩慢有關。   研究顯示,減肥可能含有有毒化學物質,可能對正在發育青少年的成長、體內賀爾蒙與精神健康造成破壞。   密西根大學的Lloyd Johnston博士說,當他開始研究析高中生使用減肥藥的情形時,發現藥中一種常見的成分與造成中風有關。雖然從1980年代以來,這種成分已不在減肥藥中,但他認為,現在的減肥藥所造成的風險並沒有不同。   明尼蘇達大學研究人員在2006年表示,十多歲的女孩使用減肥藥的比例在五年間有顯著的飆升,從7.5%上升到至4.2%。並且,有63%的女孩用不健康的方式控制體重、22%的女孩用非常不健康的方式控制體重。   雖然FDA及專家不斷提出警告,但以「減肥營養補充品」等名目魚目混珠地銷售,還是很難斷絕。並且,網路上銷售的減肥藥數量亦持續增加。 這些產品通常是沒通過管制的,可以含有未被許可用於人類並且可能致命的物質,如農藥。   台灣女人健康網提醒,健康的減肥方法通常是透過運動與改變飲食習慣,或者與醫生進行討論。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70519    
+ read more
男生和女生憂鬱地很不一樣?
2017.07.28
男生和女生憂鬱地很不一樣?
女性罹患憂鬱症是男性的兩倍,但是男性比女性多自殺身亡!這個差異,有社會因素,也有生理因素。   近日,劍橋大學的研究發現,男性和女性的大腦對憂鬱症的反應非常不同,可能意味著不同性別應接受不同的藥物治療。   研究對患有憂鬱症的82名女性和24名男性進行實驗,對照組為健康的24名女性和10名男性,年齡在11至18歲之間。研究人員以特定順序在屏幕上閃爍快樂、悲傷或中性的字眼,受試者在特定類型的字眼出現時會按下或不按下按鈕,研究人員同時使用核磁共振成像對青少年做腦部造影以測量他們的大腦活動。   研究發現,當屏幕上閃爍特定的字眼組合時,憂鬱症對男女腦部活動影響不同,例如男性接收到負面字眼的刺激時,supramarginal gyrus的活動大於女性的,並且男性接受到正面字眼刺激時,supramarginal gyrus的活動則較低。   青少年到了15歲,女性憂鬱症的風險是男性的2倍,而女性憂鬱症發病率較高與身體意象、荷爾蒙變化或基因有關。此外,女性也較容易有消極的思考模式,傾向於將生活中不好的事物歸因到自己身上。不過,雖然憂鬱症發病率女性較高,男性較可能因憂鬱症而濫用藥物、酒精及自殺。   研究表示,在青春期早期,憂鬱症對女孩及男孩的腦部影響不同,因此在青春期早期就應設計以性別量身訂做的憂鬱症預防策略及治療方式,在情況惡化之前改善青春期男女的憂鬱傾向。   編譯來源:Frontiers in Psychiatry(2017.7.11)、The Daily Mail(2017.7.11)    
+ read more
史達汀又被打臉?改善心/血管飲食運動是重點
2017.07.26
史達汀又被打臉?改善心/血管飲食運動是重點
史達汀類藥物常被用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最近研究人員總結,目前缺乏一致的證據顯示史達汀類藥物能改善心臟疾病患者的生存。研究認為心臟疾病倖存者應該通過飲食和運動來改善健康。   心臟疾病患者或是未來可能有心臟疾病的人,可能被要求服用史達汀類藥物來預防心/血管疾病,代表著患者需要在往後的每一天都服用史達汀類藥物。   來自世界各地,包括Frimley Health NHS基金會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二十年來的數十項研究,發現史達汀類藥物似乎沒有明顯降低西歐國家的冠心病風險,不論是對低風險或高風險患者都一樣。   研究人員指出,史達汀類藥物被認為擁有的效益,其實是科學家選擇較有利的證據的結果,並且被製藥公司不公正地推廣。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的高級研究員Esther van Zuuren博士說:是時候看看證據,不要受騙於製藥公司。此外,2017年6月也有研究指出,65歲以上用史達汀預防初次心血管疾病無效。   史達汀類藥物可能讓肥胖者相信藥物能提供對心/血管保護,並且藥物其實具有副作用,包括:增加第2型糖尿病風險、肝臟或胰臟發炎、視覺模糊、記憶力問題、失眠、頭痛、肌肉痠痛及噁心等。停止服用史達汀可能反而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並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     編譯來源:Pharmaceutical Journal(2017.7.14)、The Daily Mail(2017.7.14)        
+ read more
服用哪些藥物時,不可以吃葡萄柚?
2017.07.26
服用哪些藥物時,不可以吃葡萄柚?
你可能聽說吃某些藥時,要注意不能吃葡萄柚。確實,葡萄柚可能會影響某些藥物作用,美國食藥管理局因此要求藥廠在包裝上要有相關警語。不過不是所有藥物都會受葡萄柚影響,知道哪些會受影響並加以留意,可以讓你放心享受葡萄柚的美好滋味。   服用某些藥物時不能並食葡萄柚,原因在於葡萄柚會讓更多的藥物進入血液。血液中的濃度過高,可能增加藥物副作用風險。   會受到葡萄柚影響的藥物有: * 降血脂藥物,如史達汀類藥物─利普妥(Lipitor)、Zocor等 * 高血壓藥物,如冠達悅喜樂錠(Adalat CC) * 器官移植抗排斥藥物,如新體睦軟膠囊/口服液(Neoral) * 治療心律異常的藥物 * 抗組織胺藥,如艾來膠囊/錠(Allegra) * 用來治療腸道疾病「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的皮質類固醇 * 抗憂鬱藥,如布洛芬   服用這類藥物又食用葡萄柚後,產生副作用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也會受到葡萄柚食用量影響。如不清楚所服用的藥物是否受葡萄柚影響,建議跟醫師或藥師確認或仔細讀仿單。此外,也應注意是否有其他水果可能會影響此藥物的作用。   編譯來源: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2017.7.23)、Health Day News(2017.7.23)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