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

阿斯匹不靈?!你的用藥方法正確嗎?
2015.01.21
阿斯匹不靈?!你的用藥方法正確嗎?
  美國近日的研究發現,有10%的病患可能被誤診需要服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藥,以避免第一次的心臟病或中風發作。 為了了解造成醫生開立錯誤處方籤的原因,研究人員首先分析了美國心臟協會、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等組織的預防指引。發現在預防指引中,十年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低於6%的人不適合服用阿斯匹靈藥。接著,研究人員依此標準分析來自國家心血管疾病登錄中心的資料,排除已經有過心臟病或中風發作經驗以及有心房顫動的人共有69,000筆。 分析結果發現,在69,000人中有12%其實並不適合服用阿斯匹靈藥。其中,女性錯誤服用阿斯匹靈的比例為17%,高於男性的5%;另外,錯誤的用藥方式也出現年齡上的差異,適當使用阿斯匹靈藥者的平均年齡為66歲,不適當的用藥方式多發生於較年輕的群組中,平均年齡為55歲。 心血管疾病教授Freek W.A. Verheugt提到,雖然阿斯匹靈能降低18%的缺血性心臟病發生,但同時也發現患指者胃腸道出血的現象增加了54%。醫學博士Valentin Fuster說明,並沒有實驗證實阿斯匹靈能預防第一次心臟病或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發生,每日服用阿斯匹靈反而會造成胃腸道出血並增加出血性中風的可能。而Ravi S. Hira醫生表示,醫生必須好好衡量開立阿斯匹靈處方籤對病患是否利大於弊。 研究人員指出,目前服用阿斯匹靈以降低第一次心臟病或中風發作的現象依然普遍;而由於民眾會自行購買阿斯匹靈藥,因此真實狀況很有可能比當前的數據還多。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醫學會  
+ read more
藍莓有助改善高血壓及發炎反應
2015.01.20
藍莓有助改善高血壓及發炎反應
  眾所周知,藍莓是一種對身體有益的水果,而最近研究發現野生藍莓有助於改善高血壓以及高熱量飲食所造成的身體發炎反應。   藍莓所含的花青素是健康的關鍵元素,很多人用以治療痔瘡、慢性疲勞、糖尿病、骨關節炎、痛風、皮膚病、腸胃功能性障礙、下肢靜脈曲張、動脈硬化、尿道感染等問題。然而,藍莓的功能也經常被誇大,包括被用以改善夜視能力、青光眼、大腸躁鬱症等。   研究者花了三個月的時間,以高熱量飲食飼養老鼠,並且部分老鼠的飲食中有5-10%的野生藍莓。為了了解兩組實驗結果的差別,研究者測量老鼠體內的發炎細胞數量、收縮壓值及體重,並以口服葡萄糖耐受性測試了解老鼠是否有糖尿病症狀。   研究團隊發現,高熱量飲食讓老鼠的體重明顯增加,並且身體產生了發炎反應、高血壓等。而有食用野生藍莓的老鼠,其發炎細胞數量較少且影響代謝功能的細胞激素也有所降低。另外,研究者也指出野生藍莓能避免因高熱量飲食造成的高血壓。   除此之外,英國萊斯特大學曾主持一項比較野生藍莓和藍莓精華液(Mirtose1ect)能否避免或抑制癌症發生的實驗。該團隊發現藍莓精華液能減緩大腸癌的發展,而經過人體實驗後發現藍莓精華液能減少7%的大腸癌細胞。   資料來源: PLOS ONE      
+ read more
要「杏」福噢!縮腰瘦腿、預防心血管疾病就靠它!
2015.01.15
要「杏」福噢!縮腰瘦腿、預防心血管疾病就靠它!
  研究發現每日1.5盎司的杏仁取代碳水化合物製成的點心,可以改善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另外,以杏仁當點心還可以消除腰和腿部脂肪,不僅能改善體態亦可降低因腰圍粗而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52位平均年齡50歲的健康成年人參與實驗,他們擁有高總體膽固醇及LDL膽固醇(俗稱「不好的」膽固醇),但仍保持在健康狀態。參與者被分為兩組,其中一組食用有香蕉蛋糕作為點心的套餐,另一組則將點心改為1.5盎司的杏仁,兩種套餐僅點心不同且熱量依每位參與者的身體需求微調以維持其體重。經過六周後,要求每位參與者用兩周的時間消除前六週的飲食習慣對身體的影響,並於兩周後交換原有的飲食內容。每位參與者總計參與實驗14周,並且每天記錄體重和飲食內容;血液組成分析則於實驗一開始以及不同飲食階段開始前測量。   實驗結果顯示,兩種飲食內容都使容易引起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總體膽固醇及LDL膽固醇下降。然而每日食用1.5盎司杏仁的參與者其下降幅度更大。相較於每日食用香蕉蛋糕作為點心的參與者,食用杏仁的人的總體膽固醇下降了-5.1±2.4mg/dL、LDL膽固醇下降了-5.3±1.9 mg/dL。另外,每日1.5盎司的杏仁有助於增加俗稱「好的」膽固醇,即HDL膽固醇,能將膽固醇輸送到肝臟儲存而非附著在血管上造成動脈硬化。   除此之外,雖然兩種飲食皆沒有使整體的脂肪量下降,但是每日食用1.5盎司杏仁的人的腰部脂肪減少了約0.07kg、腿部脂肪減少了約0.12kg,並且腰圍也小了約0.80cm。因此可知以杏仁取代其他澱粉質含量高的點心,有助於降低罹患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以及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更可以透過杏仁影響脂肪分布的特點改善腰圍及腿部體態。 然而,此研究並未將參與者運動習慣和參與前的飲食習慣納入考量,因此其結論還待未來的研究加以確定。不過研究者說明,市面上澱粉質含量高的點心確實對心血管造成很大的負擔,若將杏仁搭配降低膽固醇的飲食,杏仁所含有的營養能使降低膽固醇的飲食效果更為明顯。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協會期刊            
+ read more
酪吉酪梨:研究發現酪梨有助降低膽固醇
2015.01.14
酪吉酪梨:研究發現酪梨有助降低膽固醇
  研究者宣稱每日一顆酪梨可幫助過重及肥胖者降低膽固醇。   眾所周知酪梨的脂肪含量相當高,然而人們大多不知道的是其脂肪大部分是由單元不飽和脂肪組成,即所謂「好」的脂肪。這種脂肪可以降低不好的膽固醇,進而減緩罹患心臟病和中風的可能。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營養學傑出教授Penny M. KrisEtheron的研究團隊找來45位21-70歲,平日飲食習慣為一般大眾認為「美式飲食」(其膽固醇有34%來自脂肪、16%來自蛋白質,而有一半的熱量來自於碳水化合物)的過重或肥胖者參與實驗。每位參與者需進行三種不同的飲食方法各五週,分別為不含酪梨的低脂肪飲食(飲食一)、不含酪梨的中度脂肪飲食(飲食二)以及含酪梨的中度脂肪飲食(飲食三)。   研究發現,相較於參與者參與前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即一般認為的不好的膽固醇,在第一與第二種飲食法結束後,參與者每100毫升的低密度脂蛋白分別下降了8.3毫升與7.4毫升;而食用第三種飲食法後,參與者的低密度脂蛋白每100毫升更是下降了13.5毫升之多。另外,研究者也發現飲食(三)有助於降低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總體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過高的問題,並增加被稱為「好」的膽固醇的高密度蛋白膽固醇。   不過,KrisEtheron教授強調,雖然實驗結果證實酪梨有助於降低不好的膽固醇,但實驗場域與現實間的差距可能讓結果有所不同。她呼籲人們應該將會增加血液中壞膽固醇的飽和脂肪替換為健康的脂肪,如少食用牛油、豬油、全脂奶酪製品、零食等,多食用植物性油。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推廣食用酪梨的農業推廣組織Hass Avocado Board為此篇研究的金費 來源之一,然而研究者說明該組織除了資助外並未參與實驗。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
心寬體不胖(上):社會歧視才是惡化肥胖循環的主因
2015.01.07
心寬體不胖(上):社會歧視才是惡化肥胖循環的主因
  過重的人經常有以下經驗:被店員羞辱或忽略、被朋友排擠、被路人嘲笑、被異性譏諷或被青少年拍照等,這些行為凸顯了文化中對肥胖的歧視。而研究發現,這種文化會導致抑鬱、增加透過飲食進行紓壓的可能性,最終導致肥胖。   英國的體重管理組織Slimming World研究了2573位減重後的人,了解減重前後人們對他們的態度呈現怎樣的差異。結果顯示,在減重前他們平均每周遭遇一次以上被人們評論、批評或羞辱的經驗。這些遭遇使47%的人感到羞恥、41%感到抑鬱、30%感到自卑,又65%的人試圖以食物緩和情緒低落,而僅2%真正實現減肥瘦身的計畫。另外,有63%的人表示自從第一次因為體型肥胖被嘲弄後,體重持續增加。這些結果顯現,歧視和標籤事實上無助於減重,反而造成肥胖的惡性循環。   而在減重後,61%的人表示經常接受到陌生人的微笑、54%表示多人以眼神向其致意、49%表示經常接收到陌生人的讚美、43%表示多次有人向其打招呼,而有41%的人表示減重後陌生人與其談話的次數增加了。同時,他們也發現相較於減重前平均需要等九分鐘才能拿到餐點的經驗,減重後僅需等待三分鐘。   這項調查顯現了社會對過重的批評是如此普遍,同時不友善且無禮,長期遭受如此對待會使人們的自信心深受打擊並感到愧疚和羞恥;再加上生活中充斥著鼓吹以食物獲得快樂的媒體廣告,這將使羞恥與體重增加的循環持續惡化。   Slimming World的研究員以及德比大學行為改變與體重管理會主席James Stubbs教授認為,身為社會的一員,每個人都要更關心我們是如何對待為肥旁所苦的人,並且意識到歧視會如何影響人的感受與生活習慣。不分體重多寡而經常對周遭的人表現善意將有助於消除社會上對肥胖的負面標籤。除此之外,也能幫助過重的人不因自我價值低落而產生愧疚感、羞恥感和抑鬱,打斷肥胖的惡性循環。消除歧視將使人們更容易主動尋求協助,更重要的是使人們相信自己有能力一步步地改變其生活習慣。    為了提升大眾對議題的重視,Slimming World邀請人們分享經驗並對肥胖者表示支持,並公布其中十個受訪者曾因肥胖而遭受羞辱的真實經驗。     資料來源:Slimming World   延伸閱讀  心寬體不胖(下)肥胖歧視真實在發生      
+ read more
心寬體不胖(下):肥胖歧視真實在發生
2015.01.07
心寬體不胖(下):肥胖歧視真實在發生
  英國體重管理組織Slimming World日前進行了一項關於肥胖歧視的調查,證實這種行為將會對體重過重者的身心造成不良影響。為了提升大眾對議題的重視,該組織邀請人們分享經驗並對肥胖者表示支持,以下為其中十個受訪者曾因肥胖而遭受羞辱的真實經驗: 1. 過路車的語言攻擊 『在我回家的路上,一位坐在車上的男性在我按下行人按鈕時對我吼著:「你為什麼不幫自己買份沙拉,你這肥牛!」』   2. 超市店員對客戶選的商品表示意見 『當時我在一家知名的超市購物,並把一盒餅乾放進我的購物車,一位店員就對我說:「你真的應該吃這些東西嗎?水果和蔬菜對你比較好喔。」。當下我感到非常尷尬並且很想哭。』   3. 服飾店員的無禮對待 當時我正和姊姊逛街想買份禮物,看到一件非常漂亮的上衣因此想進店裡看得更仔細。我才剛踏進店門,馬上就有一隻手抓著我的手肘將我旋轉出門外,並對我說:「這裡沒有適合你這種人的東西。」。   4. 在夜店被男性當作娛樂話題 「我曾經相信別人認為我有張漂亮的臉龐的話是出於真心的,然而當我耳聞他們之間對我的嘲諷後我才明白這一切都是假的。我到現在還很難相信男性的真誠。」   5. 搭公共交通工具時乘客對其坐在身邊表示恐懼 『我還記得有個傢伙在我找尋座位時對我說:「你不能坐在這裡胖子!」』    6. 朋友預設其不想參與而受到冷落 「當我的體型逐漸變大時,人們都會預設我不喜歡從事運動。但是實際上我相當喜歡在鄉間散步和游泳,不過朋友們都會”忘記”邀請我,好像我對那些活動不感興趣一樣。」   7. 為了一份餐點等了很長一段時間 「點餐後我在吧檯等了45分鐘,我確定服務員有接收到我再三催促的眼神,但他始終在服務那些比較瘦的客人。」   8. 青少年會用智慧型手機對其拍照或攝影 「我在一家店裡被青少年嘲笑,他們用手機錄影並一直在店裡跟隨我。我正和當時才六歲的女兒在一起,我們兩個對此都感到相當沮喪。」   9. 雇主只在乎外貌 「我曾經在面試後意外地瞥見面試官的筆記,看完後我感到難過,因為95%的內容是關於我的外貌,而只有5%提到我的能力和適合度。」   10. 人們視你為痲瘋病患一樣 「我當時在學生聯合會工作,並正把文件發給一位學生,當下她表現出很不想碰到我的手的樣子。她和她的朋友離去的同時說,她不想碰觸到我因為不確定是否會被肥胖感染。」      資料來源:Slimming World      延伸閱讀 心寬體不胖(上):肥胖歧視真實在發生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