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4
避孕藥造成憂鬱症?
近日,一項來自丹麥的研究顯示,賀爾蒙(或稱激素)避孕處方-比如避孕藥-與憂鬱症間存在相當關連性,且這個關聯性強度在青少年女性中尤其顯著。
研究以調查2000~2013年間,年齡在15~34歲的丹麥女性為主(不包含已有憂鬱症或相關病情者)。這項研究大量參考了丹麥醫學體制長期一絲不苟且完整的醫療紀錄。(許多國家的醫療紀錄因受制於運作系統而無法確實追蹤民眾的健康狀況,資料整合度並不高,無法進行類似研究。)
研究根據丹麥國家處方登記中心的數據了解這些女性服用賀爾蒙避孕藥物的時間;包含所有組合型避孕藥(最常使用)的處方箋,以及其他如節育植入和黃體激素等所有透過激素避孕的方式。為了使研究更完善,受訪者必須在使用激素處方後的六個月內持續使用。歷經平均為期6.4年的追蹤,最終獲得了超過100萬個女性的數據可供分析;而不管在任何時期,都有55%的女性持續使用此避孕方式。
接著,依據這些女性被開抗憂鬱症處方或是任何與憂鬱症相關的醫療措施紀錄判斷她們患有憂鬱症的時間。在研究期間,共有23,000個被診斷為憂鬱症的病例,以及133,178個抗憂鬱症的處方(許多憂鬱症病患被開超過一個處方)。
透過分析比較避孕藥的使用與憂鬱症確診的時間差,研究者可以得知這些女性被診斷出憂鬱症時是否仍在使用賀爾蒙避孕。結果顯示,女性在使用賀爾蒙避孕期間,確實更常被診斷出憂鬱症。整體而言,女性在使用賀爾蒙避孕的同時增加20%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其中,15~19歲青少女的患病風險甚至激升至80%,且在各種激素避孕藥的使用研究中都顯現出此風險驟升。
但這並不表示避孕必然造成憂鬱症,觀察性的世代研究方法只顯示出潛在的關聯性。在避孕期間仍有許多非藥物性的其他因素可能造成女性憂鬱症,比如使他們陷入其中的情感關係。避孕藥品的使用也不一定與避孕相關,有可能是用來改善月經的相關症狀或經痛,抗憂鬱症處方也不完全被使用在憂鬱症治療上,比如焦慮症候群或部分慢性疼痛綜合症。
然而,超過100萬女性及其所影響人數(尤其是青少年女性)仍無法忽視,這份研究結果並不表示女性不該使用避孕用品,但希望能藉此提醒處方箋的開立者及病人都應該把憂鬱症當作其中一種可能的副作用,且罹患憂鬱症風險較高的女性也應該選擇其他非激素型的避孕用品。
資料來源:JAMA Psychiatry
+ read more
2016.11.03
為什麼女性會有性高潮?
女性性高潮:性活動時經歷到的強烈快感。不同於男性性高潮伴隨著射精這樣實質的行為與其背後所代表的繁殖意義,女性的性高潮似乎只是一種感覺⋯⋯是否真是如此?為什麼女人會有高潮?這是一個讓科學家困惑已久的問題。但據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女性高潮曾有起到促進排卵的作用。
來自New
Haven耶魯大學的生態學和演化生物學教授Gunter
Wagner(本篇研究的共同作者)指出,過去試圖揭示女性為什麼性高潮的研究都將焦點集中在“人類生物學和特質,而非其進化起源。”
為了填補這塊空白,研究團隊進行了高潮在各物種間如何演化的分析。更精確的說,他們觀察與人女性性高潮相關聯的特定生理特徵-釋放催乳素和催產素-是否也會在其他有胎盤類哺乳動物中出現,若是,它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研究人員指出,人類女性的卵巢週期並不依賴於性活動的活躍程度,然而其他哺乳動物的排卵卻是透過雄性誘導。
從他們的分析,研究人員發現,由於男性誘導排卵的狀況先發生改變,自發排卵源應運而生,後來不斷發展。
同時,研究團隊也在這次研究中比較了有胎盤類哺乳動物的生殖器。結果發現,隨著演化,陰蒂-當街收到足夠刺激時,可以誘發性高潮的女性性器官-的位置也發生了變化;
它曾經位於陰道內或與陰道接近。Wagner及其同事表示,這樣的改變減少了陰蒂在性交過程中獲得足夠刺激的可能性,也因此,透過性交時的性高潮誘導催乳素和催產素的可能性較小。
依此,研究人員推測,女性性高潮可能曾經在繁衍過程扮演起直接作用的角色-換句話說,一個能夠觸發排卵的反射。他們認為,這種反射在歷經演變後成為多餘;
它現在僅是一個性活動過程中愉悅的感覺。
資料來源:耶魯大學
+ read more
2016.11.01
天天喝紅酒 賀爾蒙失調遠離我?
多囊卵巢症候群(PCOS)是育齡女性常見的內分泌病症,患者通常有比平均值更高的睪固酮與男性賀爾蒙,可能導致月經週期異常、體重增加、不孕、毛髮旺盛、以及其他疾病風險,例如糖尿病。罹患PCOS的原因還沒有定論,但通常是家族性疾病。而今,科學家在葡萄皮、紅酒與核果中發現一種天然化合物,可以幫助罹患多囊卵巢症候群(PCOS)的女性緩解荷爾蒙失調。
研究人員從實驗中發現白藜蘆醇(resveratrol)可以幫助緩解賀爾蒙失調。作者表示,他們的研究發現有助於改善PCOS的治療,這正是女性不育的主要原因。
目前已知白藜蘆醇是一類稱為多酚的化合物的一部分,其作用類似抗氧化劑。為了測試對賀爾蒙失調的影響,研究人員完成了一項隨機試驗,30名罹患PCOS的女性在三個月期間每天服用白藜蘆醇補充劑或安慰劑,在實驗開始與結束時以血液檢測睪固酮與男性賀爾蒙指數。她們還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以測量糖尿病的風險。
結果顯示,服用白藜蘆醇補充劑的女性平均睪固酮指數下降23.1%、DHEAS激素下降22.2%,安慰劑組的平均睪固酮指數上升2.9%、DHEAS激素上升10.5%。
此份研究的第一作者Duleba博士在聲明中表示:「我們的研究是第一個臨床試驗發現白藜蘆醇可以明顯降低PCOS患者的睪固酮與硫酸脫氫表雄酮(DHEAS,人體的另一種激素,可轉化為睪固酮)。白藜蘆醇補充劑可以幫助緩解賀爾蒙失衡,這正是PCOS的重要病徵。」
科學家同時留意到,白藜蘆醇除了能調整賀爾蒙失調,還能防止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進而協助治療糖尿病。服用補充藥丸的受試者空腹胰島素數值平均下降了31.8%,並且身體對胰島素激素的反應更敏銳。
Duleba博士說:「研究結果顯示白藜蘆醇可以提高身體使用胰島素的能力,潛在地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補充劑可能有助於降低PCOS患者常見的代謝問題風險。」
不過,雖然這種天然化合物可見於葡萄皮與紅酒當中,但此份研究並未說明飲用紅酒是否能達到一樣的效果,也未針對此情境提供每日建議飲酒量。而不論飲用紅酒是否是一個值得嘗試的做法,提醒受PCOS症狀所苦的女性,應多注意飲食與作息,並保持良好運動習慣,將有助改善身體健康狀況。
資料來源: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 read more
2016.10.06
哺乳結束後,乳房啟動「自毀」功能?!
女性的乳房在哺餵母乳的期間儼然是全職的奶水製造工廠,但是,當母乳哺餵停止時,這個「工廠」則會在幾天內停工。過去科學家一直對這個「停工」的過程充滿疑問,不理解乳房如何在短時間內迅速的從人奶製造機回復到原先的自然狀態,直到近日,科學家確定了一個控制泌乳細胞轉變成為垂死細胞吞噬者的分子開關;更進一步的,科學家認為這一發現可能針對乳癌的發展提供新見解。
在懷孕期間,女性體內的賀爾蒙變化會引起乳房上皮細胞襯裡的腺管增殖,形成名為乳腺泡(alveolus)的球狀結構,製造並儲存奶水。然而,一旦婦女停止母乳喂養,這些結構以牽涉到大規模細胞自殺並除去碎屑的方式自毀。
有趣與神祕之處在於:已知人體的免疫細胞會進行吞噬作用(phagocytosis)清除死亡和垂死細胞,過程中由於消耗的物質數量龐大,因此會產生發炎反應-明顯的腫脹、疼痛和組織損傷;但這些現象在女性停止哺乳時通常不會發生。澳洲雪梨大學的癌症生物學家Matthew
Naylor指出,這是當今科學家對於女性停止哺乳後的乳房轉變過程特別無法理解的部分;在停止哺乳後,剩餘的乳汁與大量的死亡細胞如何不經歷上述免疫系統運作時會發生的實質反應而被從乳腺中移除?
由於已知一種名為Rac1的蛋白質對於正常製造奶水,以及免疫細胞行吞噬作用兩者來說都至關重要,因此,英國Sheffield大學的學者Nasreen
Akhtar與其同事認為Rac1可能也在哺乳停止後的乳房重塑過程扮演重要角色。為此,他們使用雌性小鼠進行實驗。
監督此研究的學者Charles
Streuli說明,在停止哺乳後,必須被迅速從乳腺清除的物質量非常巨大,如果光仰賴免疫細胞吞噬死亡細胞,仍然會獲得慢性炎症和組織損傷;而根據Akhtar的研究結果,首次顯示了Rac1是吞噬細胞活性的關鍵,且停止哺乳後,細胞屍體與剩餘乳汁的淨空對組織功能的長期發展至關重要。
除了觸發吞噬功能,Rac1似乎也讓瀕死細胞在乳腺泡裡停留更長的時間,目的可能是鼓勵它們的鄰居吞沒它們,而不是把它們留給在乳腺導管中的免疫細胞。Streuli表示:藉此,乳腺管內的上皮細胞得以進行清理自己的工作,進而牽制住會引起發炎反應的吞噬細胞。
不過,這並不是說免疫細胞不起任何作用。在英國劍橋大學研究乳房細胞生物學的Christine
Watson補充說明:從小鼠身上可以看到,在初始階段,上皮細胞作為非專業吞噬細胞清理乳蛋白和乳脂肪球。然而,約莫三天後,巨噬細胞(和其他專業的吞噬細胞)便會進入腺體清除剩餘的細胞和碎片。至於這過程中的炎症發生狀況如何,則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確定。
科學家們認為這次研究的發現可能有助人們更了解乳癌的發生與發展。雖然曾有研究指出延長母乳喂養可以降低總體癌症風險,但女性在懷孕後的第一個5~10年間,發展出乳癌的風險是上升的,且這些癌症往往更具侵略性。有一種說法是,在哺餵母乳後的乳房重塑期間的炎症發生狀況可能會加速未來癌症的生長。
Naylor最後補充,有鑑於此研究對於Rac1蛋白質在去除多餘或死亡細胞時的作用,從而抑制炎症的新發現,Rac1蛋白質是否在乳癌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或其潛在作用是接下來科學家欲探討的。
資料來源:Developmental Cell、New Scientist
+ read more
2016.10.06
更年期與頭痛有什麼關係?
當女性在經歷更年期時,會出現許多症狀,期間大部分的改變是女性身體自然變化的直接或間接結果,每位女性遭遇的症狀都不盡相同,而頭痛是其中一項常見的症狀。
雖然頭痛通常不是更年期的首發症狀,但女性常常在更年期期間反應頭痛症狀。辛辛那提大學在2014年進行一項關於頭痛與面部疼痛的研究證實,因為身體激素的波動,女性往往在更年期的前幾年出現偏頭痛。
部分女性在月經停止之後,偏頭痛的狀況會改善,但緊張性頭痛卻變得更嚴重。進行賀爾蒙替代療法的女性,有些人的偏頭痛症狀會減輕,但有些卻更嚴重,也有人不覺得有什麼不同。
然而,因為只有10%的頭痛已知原因,所以很難將頭痛視為更年期的顯著症狀。
目前,若要治療正在進行賀爾蒙替代療法的女性所遭遇之頭痛,醫生可能會降低女性賀爾蒙劑量,或是改用劑量較小的賀爾蒙貼片來緩解頭痛症狀。
資料來源:Medical News Today、University of Cincinnati、Harvard
Medical School
+ read more
2016.10.05
噓… 因尷尬不說,但困擾女性的健康問題
「性」一直是一個多數女性不被鼓勵也不好意思主動提起的話題,不論是以哪種形式。不把它當成一個日常生活交談的主題或許無傷大雅,但是,若連在照護自己的身體健康時都有所顧忌時,可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根據Daily
Mail的報導指出,一份針對處於穩定關係、大於54歲且自己或伴侶正在使用緩解及治療陰道乾澀之潤滑劑的女性(1023位)與男性(977人)的調查報告指出:許多女性在年逾50歲始出現性慾減弱的狀況,其中半數受訪者將性慾降低歸因於老化,而超過1/3則認為是受停經所影響。不論原因為何,有半數以上的女性表示與醫療專家談論私密健康問題過於尷尬,只有2%的女性曾因性欲降低尋求幫助。且在與家庭醫師和藥劑師進行晤談的項目中,性慾降低是女性感到最不舒服的話題,其後分別為性愛中不適及陰道乾澀;同時,27%的女性認為與伴侶討論包含停經等個人健康問題過於羞恥。
Rosemary
Leonard醫生表示,研究結果呈現許多女性在需要和專家甚至是伴侶討論私密處健康狀況時因感覺尷尬而變得十分焦慮。「然而正是這種尷尬使得女人們在老化同時無法享受性生活。」她表示:「多數症狀在與家庭醫師和藥劑師討論後,通常都能輕鬆地被治癒。」並希望這份調查結果能鼓勵民眾敢於尋求協助。
另一方面,性衝動的下降也同時與人們隨著年齡漸增而無法自在地在伴侶前裸身相關。
超過4成的女性表示會對於伴侶見到自己裸身感到不自在,然而9成男性受訪者表示他們並不會因為伴侶全裸後看起來的樣子而有任何延遲。相比之下,有8成6的男性表示從來不會對於被伴侶看見自己的身體而有任何焦慮感。
儘管表面上有9成受訪者描述自己與伴侶的關係建立在愛與信任上。半數女性表明隨著年紀增加而對自身外表的信心降低。
Leonard醫生表示:「任何隨著老化所顯現在我們身體上的改變都會讓人感覺不自在,因此女性在停經前後經歷自信滑落並不讓人意外。」
可惜的是,Leonard醫生並未能解釋男女對於自身外表的接受程度何以出現如此巨大的差異。我們認為,這很可能跟年老女性的身體長期在公共領域缺席有關,我們不難在各種大眾傳播媒體上看到如何「保持年輕」的資訊,老化甚至變成一個需要被「對抗」的過程,反之,對老化這一自然過程抱持正面、樂觀態度的訊息幾不可見。特別是在普遍對女性外表要求嚴苛並以此作為評價標準的當代社會,老化對外表所造成的影響自然會對女性造成較大的壓力。
不過,現實或許也不全然如Leonard醫生所做的調查那般讓人沮喪,事實上,也有女性隨著年齡增加反而更能享受性愛;雖然隨著老化,女性激情的頻率有所降低,但她們卻更能享受其中。美國Pittsburgh大學的研究者們在與39名46~59歲間的女性進行深入訪談討論其性生活是如何受年齡影響後指出,隨著年齡累積經驗所帶來的自信、更佳的溝通技巧和對於感情的領悟—這些維繫親密關係的技巧同樣有助於建立良好的性生活。
在奧蘭多舉辦的北美醫更年期醫學會上亦有學者指出有部分高齡女性表示她們的性慾比伴侶還要高許多。
上述研究雖然看似在講述不同的事情,事實上是呈現並讓我們更加了解了中老年婦女的性健康需求與多元樣貌。而不論調查研究的結果如果,我們都可以看到在論及性事時,女性面對的困境;而解決的問題第一步就是敢於為自己發聲,不需要因為自己的身體感到尷尬,應正視自己的需求與所遭遇的困難,試著與伴侶及自己所信任的對象(包括但不限於醫療專業人員)談論此事。
資料來源:Daily Mail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