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9.03
泡麵增加女性代謝症候群風險 少吃為妙!
現代人工作生活繁忙,有時為了求快速以節省時間,會簡單吃泡麵解肚飢,不過最近一項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提醒女性要小心,常吃泡麵將會增加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進而容易得到心臟病及糖尿病,因此建議女性少吃泡麵為妙!
這個研究分析來自韓國國家健康及營養檢視調查10,711位成人的資料,其中女性所佔比例超過半數。結果發現,女性不管平日其他飲食狀況是否均衡,只要每週吃泡麵超過兩次以上,血壓、血糖及膽固醇都會上升,這些是代謝症候群的症狀,除了會造成腰部囤積過多脂肪,也將可能引起心臟病與糖尿病,女性不應輕忽。
特別的是,研究發現這個現象只在女性身上出現,同樣的行為對男性卻沒有產生影響,研究推測這可能是由於女性對飲食情形的報告比男性正確、或是女性生理本身對碳水化合物、脂肪與鹽分反應的敏感度比男性高,但確切的因果關係還須未來研究進一步再探究。而到底泡麵可以吃多少的量才不算是太多呢?研究主要作者Frank
Hu表示,一個月吃1到2次尚可以接受,但每週都吃個幾次就算是過量。
資料來源:營養期刊(Journal of Nutrition)
+ read more

2014.09.03
泡麵增加女性代謝症候群風險 少吃為妙!
現代人工作生活繁忙,有時為了求快速以節省時間,會簡單吃泡麵解肚飢,不過最近一項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提醒女性要小心,常吃泡麵將會增加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進而容易得到心臟病及糖尿病,因此建議女性少吃泡麵為妙!
這個研究分析來自韓國國家健康及營養檢視調查10,711位成人的資料,其中女性所佔比例超過半數。結果發現,女性不管平日其他飲食狀況是否均衡,只要每週吃泡麵超過兩次以上,血壓、血糖及膽固醇都會上升,這些是代謝症候群的症狀,除了會造成腰部囤積過多脂肪,也將可能引起心臟病與糖尿病,女性不應輕忽。
特別的是,研究發現這個現象只在女性身上出現,同樣的行為對男性卻沒有產生影響,研究推測這可能是由於女性對飲食情形的報告比男性正確、或是女性生理本身對碳水化合物、脂肪與鹽分反應的敏感度比男性高,但確切的因果關係還須未來研究進一步再探究。而到底泡麵可以吃多少的量才不算是太多呢?研究主要作者Frank
Hu表示,一個月吃1到2次尚可以接受,但每週都吃個幾次就算是過量。
資料來源:營養期刊(Journal of Nutrition)
+ read more

2014.08.21
台灣年長婦女血糖值深受配偶健康狀態影響
在亞洲,婚後妻子須擔負的家庭照顧責任常比丈夫要重,家中老小都要由女人來照料,過去研究曾指出當配偶在年老時生病或失能,對女性健康造成的傷害將遠大於男性。近日又有一項由普林斯頓大學威爾遜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所作的台灣研究再度證實這個結論,研究發現一旦丈夫的健康狀況愈差將會使妻子的血糖濃度上升,連帶造成妻子健康受損。
研究團隊使用台灣中老年人健康與生活追蹤研究的資料,當中包括597位54-90歲的健康成人,這些人在2000年接受健康檢查測量血糖且報告伴侶的健康狀況,並於2006年再進行一次。資料分析後發現,丈夫健康狀況在這六年間變差的婦女,其血糖濃度將會上升,但當情況相反時,丈夫的血糖並不受影響。惟當配偶過世時,男女雙方的血糖濃度都會上升。
研究作者之一Noreen
Goldman表示,這項研究結果與過去發現一致,研究推測可能有多項因素造成這樣的性別差異,包括年長婦女因為照顧先生,使得她們沒有足夠時間休息、運動或例行性就醫,再者,長期或密集性的照顧工作可能導致婦女覺得孤立及憂鬱,進而影響飲食習慣、無法適當控制血糖。
然此研究由於使用台灣資料存在限制:台灣老一輩世代認為女性應是家庭主要照顧者,不願進入照護機構接受照顧,但年輕世代間的性別規範由於雙薪家庭模式的影響可能有所改變。不過,這項研究的結果對健康宣導者及醫事人員仍然有幫助,可以提醒他們應多加注意那些配偶患病或死亡的年長民眾之健康,他們較有可能成為糖尿病的高風險族群!
資料來源:老化與健康期刊(Journal of Aging and Health)
+ read more

2014.08.19
鹽吃多吃少對心血管健康都不好!
一般人都會認為鹽分攝取太多會對腎臟及心血管造成負擔,容易導致高血壓、水腫及心血管疾病,因此一直以來不斷有研究在討論是不是降低每日鈉攝取量就會對心臟健康有益,至今各界仍有歧見。日前一項加拿大的研究指出,雖然鈉攝取量過高對健康有害,但攝取量過低同樣也是不好的。
這項由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進行的研究共有10萬名來自18國的民眾參與,研究團隊分析參與者的尿液中鈉含量來估量他們的鈉攝取量。
結果發現,鹽分攝取過多會增加心臟病與死亡風險,尤其是對高血壓、肥胖與年長的民眾傷害較大,但是攝取量過少也對健康有害,根據研究數據,每天攝取的鈉含量低於3公克,心臟病與死亡風險會增加27%。鈉攝取量在介於3至6公克之間,相當於7.5至15公克的鹽量,心臟病與死亡風險會比較低,已在此範圍內者再降低鈉攝取量對血壓並無明顯影響,但是一旦攝取超過或低於這之間的份量都會對健康不利。
研究作者之一Andrew
Mente助理教授表示,目前與心臟病預防相關的指引,針對每日鈉最高攝取量的建議是在1.5至2.4公克之間,但全球只有5%的人按照這些建議量食用,顯示這些建議並不實際,而且這些建議也與這項研究的結果出現相左。因此,Mente助理教授認為,與其強調鈉攝取量,我們更應該提醒民眾要的是追求健康的飲食及生活型態。
對此研究結果,美國心臟協會(AHA)質疑其有效性,並深信其他證據已顯示降低鈉攝取量會使血壓下降,連帶也與心血管疾病事件減少有關連,同時,另一項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也指出,每天鈉攝取量超過世衛建議的2公克,可能導致每年有165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因此,AHA仍會維持其現今的指引建議,認為每日鈉攝取量低於1.5公克對心臟健康是最佳的。
資料來源: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read more

2014.08.15
服用阿斯匹靈可預防心血管疾病?各界看法不一
阿斯匹靈對男女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益不同已得到證實,對男性可預防心臟病,但不能預防中風;對女性可以預防中風,卻不能預防心臟病。但是,對於阿斯匹靈要作為心血管疾病的初級預防與次級預防藥物,國際間各醫學會、政府健康單位及醫學研究出現不同聲音,使得這項爭議持續存在。
根據現今美國心臟醫學會(AHA)針對阿斯匹靈的服用指引,心臟病高風險者可依照醫師指示低劑量服用阿斯匹靈,心臟病患者則應定期低劑量服用。美國預防工作服務小組(USPSTF)評估後的立場是,服用阿斯匹靈的效益仍大於出現腸胃道出血的副作用,因此在初級預防部分,USPSTF建議45-79歲男性服用可以預防心肌梗塞、55-79歲女性服用可以預防中風。AHA與USPSTF基本上認同高風險族群與特定年齡的民眾可以服用阿斯匹靈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但今年五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向消費者發出一項重要訊息表示,在仔細檢視過多項大型試驗研究後發現,低劑量服用阿斯匹靈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復發(次級預防),但現有證據並不支持有家族病史或動脈血管疾病徵兆的民眾服用,其作為心血管疾病初級預防的效益仍未確立,腦部或胃部出血的副作用卻都是已經肯定的。
同時FDA也提醒,正考慮服用阿斯匹靈的民眾應與醫師針對藥物的效益風險進行溝通瞭解,由醫師建議服用的劑量與頻率。由於阿斯匹靈具有降低凝血的功能,因此民眾須注意它與其他血液稀釋劑併用的危險,而且也不可與其他止痛劑與某些成分長時間併服,這些注意事項民眾應仔細閱讀藥品標示上的說明。
然而,日前一項英國倫大學瑪麗皇后學院的大型回顧性研究在檢視200個研究後卻發現,平均風險的成人在每日服用70至325mg不等的阿斯匹靈長達五年以上,癌症、心肌梗塞、中風、早死的發生風險都有改善。根據研究數據,服用10年以上,合併發生癌症及心血管疾病事件的相對風險,女性降低7%、男性降低9%,以50-65歲年紀的成人服用達10年會達到最佳效果。這項研究雖然發現阿斯匹靈會導致出現出血的副作用(2.2-3.6%),但研究認為這相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效益來說仍是極微小的。這個研究最後建議正考慮開始定期服用阿斯匹靈的民眾仍應先請益醫師的意見。這項研究的結論顯然與AHA及USPSTF一致,但與美國FDA相左。
前述爭議焦點著重在到底阿斯匹靈是否適合成為心血管疾病初級預防的藥物,但對於其在次級預防的效果並未出現歧見。不過,就在FDA訊息發布後隔一個月,英國國家醫療標準機構(NICE)公布了新的指引,建議有心房纖維顫動的病患不要服用阿斯匹靈,而改服像是華法林
(Warfarin)或其他較新型的抗凝血劑,因為有許多研究證據都顯示,阿斯匹靈與其他藥物比起來,預防病患發生中風的功效實際上比較小。但英國心血管疾病基金會(BHF)的Peter
Weissberg教授表示,這並不代表阿斯匹靈在其他狀況的病患身上也沒有預防心臟病及中風的效益,病患若不清楚是否要繼續服用阿斯匹靈,應與醫師溝通討論。
資料來源:美國FDA、腫瘤學年報、PressTV
+ read more

2014.08.11
降血脂藥物立普妥疑致女性糖尿病
全球第一大藥廠輝瑞(Pfizer)即將面臨千人集體訴訟,提告婦女宣稱該藥廠明知生產的降膽固醇藥「立普妥」(Lipitor)可能導致糖尿病卻從未警告大眾。
路透報導,過去五個月內聯邦法院紀錄顯示,美國婦女因服用「立普妥」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案件從56件激增至千件,包含4000名女性。2012年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對外警告立普妥與其他「史達汀類藥物」(statins)與記憶減退和「小幅提升罹患糖尿病風險」有關,當時並未提到增加糖尿病風險主要以女性病患為主,但此次受害者涉及女性病患人數眾多,顯示服用「立普妥」導致發生糖尿病可能主要是與女性有關。原告律師也表示,女性服用立普妥導致糖尿病的機會大於男性,從該藥獲得較少益處。
近日提告數激增是因為聯邦司法審判庭先前決議合併全國所有立普妥糖尿病訴訟案,統一在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聯邦法院審理,預計明年7月第一次開庭。輝瑞反對該決議,擔心會有更多人模仿跟進,並在聲明裡否認有責,表示會打贏這場訴訟。
立普妥一直是最暢銷的處方藥,自1996年上市起全球銷售額超過1300億元,全美逾2900萬病患被開過該處方藥,意謂潛在的原告人數非常多。此外,即便FDA曾於2012年警告史達汀類藥物的可能副作用,卻仍強調對心臟的好處大於小幅增加的糖尿病風險,這項事實可能不利原告。
代表原告的首席律師(H. Blair
Hahn)韓恩表示,婦女因服用立普妥患糖尿病,影響生活品質與壽命。他說:「我們會讓陪審團決定服用減少五年的壽命值多少錢。」對此輝瑞藥廠回應,他們相信立普妥不會導致這些原告發生糖尿病,服用立普妥的女性可能本身就有其他風險因子才使得她們容易有高血壓或肥胖等疾病。
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Reuters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