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7
減脂或增肌 哪種對心臟比較好?
新的研究建議年輕人,比起長肌肉,消除過多的體重對心臟長期的健康較有益處。
研究的主要作者,英國Bristol大學傳染病學資深研究員Joshua
Bell説:「我們依然鼓勵要運動,這對健康很有益處,身體強壯本身就是一種獎勵。但是,增加肌肉以避免心臟疾病不要有太多的期待,減少脂肪才是真正的重點。」
這項研究追蹤超過3,200位出生在1990年代的英國人。研究結果發現,在25歲時,在青少年期減少脂肪的人比增加肌肉的人,較不會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如高血糖、發炎或不好的膽固醇。
Bell指出要減低心臟病的風險因子,改變體脂似乎比改變肌肉更有作用,一些方法如減少不好的膽固醇,消除脂肪的保護力比增加肌肉高達五倍。
他說,青春期13至18歲之間,增加肌肉似乎對心臟有好處,但之後好處就消退了。肌肉對行動和自主很重要,但在心臟疾病的指標上,控制脂肪應是較高的優先順序。
此研究的發現很重要,因為它指出未來心臟的問題在青少年還健康時就種下了。雖然嚴重的心臟病傾向於老年時才發作,但並非一夕之間形成。維護心血管健康從青少年時開始,鼓勵多運動、均衡飲食,以保持健康的體態。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1.09.17)
+ read more
2021.09.22
肥胖的主因是吃多少?還是吃什麼?
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上的研究指出,肥胖流行的根本原因與我們吃的東西更有關,而不是吃了多少!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在過去5年內,全球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率有所增加。科學界一致認為,環境因素,尤其是高度加工食品的方便取得和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導致肥胖率增加。然而,關於環境因素如何導致體重,仍增加存在很多觀點上的分歧。
問題是吃的多少?還是吃的東西?
美國農業部《2020-2025年美國人飲食指南》進一步告訴我們,成年人減重「需要減少從食物和飲料中攝取的卡路里,並增加透過運動、活動消耗熱量。」這種體重管理方法是基於具有百年歷史的「能量平衡模型」。
該模型指出,體重增加是由於攝取的能量多於消耗的能量。在當今世界,隨處都有美味可口、大量銷售、廉價的加工食品,人們很容易攝入超過身體所需的熱量,而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更進一步加劇了這種不平衡。根據這種想法,過度飲食,加上身體活動不足,正在加速肥胖症的流行。
但根據最新發表的另一種觀點「碳水化合物-胰島素模型」則指出,體重管理中起關鍵作用的是所食物的「質」,而不是總卡路里的攝入「量」。
肥胖流行病的生理學觀點
碳水化合物-胰島素模型將當前的肥胖流行歸咎於現代飲食方式,其特徵是過度食用升糖負荷(glycemic
load)高的食物:特別是加工過、可快速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具體來說,當人們吃進這類碳水化合物時,會讓血糖快速升高,導致它們以脂肪形式儲存。因為脂肪堆積增加,肌肉和其他代謝活躍的組織能得到的熱量便減少了。這時,大腦認為身體沒有獲得足夠的能量,因此導致飢餓感。此外,在身體試圖節省燃料時,新陳代謝可能會減慢。因此,即使我們繼續獲得多餘的脂肪,身體也傾向於處於飢餓中。
要了解肥胖流行,不僅需要考慮吃了多少,更需要考慮吃的食物如何影響人體的荷爾蒙(如:胰島素、升糖素)和新陳代謝。能量平衡模型的思考邏輯假設了所有熱量對身體來說都是相似的,因此忽略了這個難題的關鍵部分。
碳水化合物-胰島素模型不是敦促人們少吃,因為這樣的策略長期來看通常不會奏效,而是提出了另一條途徑,聚焦在「吃的東西」。根據研究主要作者哈佛醫學院教授David
Ludwig的說法:「減少攝取快速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會減少儲存身體的脂肪。因此,人們可以在減少飢餓和掙扎的情況下減輕體重。」
超越爭議
雖然碳水化合物-胰島素模型並不新鮮,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0年代初,然而此次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的《碳水化合物-胰島素模型:肥胖流行病的生理學觀點》是迄今為止對模型最全面的表述,這篇研究由17位國際公認的科學家、臨床研究人員和公共衛生專家所撰寫。
總的來說,專家們提出了許多支持碳水化合物-胰島素模型的科學證據,並確定了一系列可檢驗的假設以區分兩種模型,對未來的研究規劃出了方向。
作者們認為,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為這兩種模型下定論。也或許,另有新的模型來解釋會更適合。為此,他們呼籲和「具有不同觀點的科學家之間的合作」進行建設性的討論。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21.09.15)、Eurel
Alert(2021.09.13)、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21.09.13)
+ read more
2021.09.17
吃膠原蛋白能改善皮膚嗎?
為了追求無皺紋的皮膚和光鮮亮麗的青春外表,膠原蛋白補充劑越來越受到關注,帶動相關產業蓬勃發展。但是,膠原蛋白真的有用嗎?
膠原蛋白是什麼?
膠原蛋白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蛋白質,約佔皮膚的四分之三。它也是骨骼、皮膚、肌肉、肌腱和軟骨的主要組成部分,膠原蛋白使組織強壯、有彈性,能夠承受拉伸。
在食物中,膠原蛋白天然存在於動物肉中,如肉和魚。然而,各種動物和植物食物都含有讓我們體內產生膠原蛋白的原料。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身體會逐漸減少膠原蛋白的產生,但讓膠原蛋白的生成速度下降得最快的是過度日曬、吸煙、酗酒以及缺乏睡眠和運動。隨著人體衰老,深層皮膚層中的膠原蛋白從緊密組織的纖維網絡變為無組織的迷宮。暴露於環境會損壞膠原纖維,降低其厚度和強度,導致皮膚表面出現皺紋。
補充膠原蛋白
儘管膠原蛋白在我們的身體中含量豐富,但它已成為一種暢銷的營養品補充劑,據稱可以改善頭髮、皮膚和指甲,也就是青春之泉的關鍵成分。吞一粒藥丸,沒有副作用並且可以逆轉衰老,這對許多人來說很有吸引力。根據google趨勢,2014年以來,網路搜索「膠原蛋白」的數量正持穩地增加。
膠原蛋白最初是作為護膚霜和精華液的一種成分出現的。然而,即使是皮膚科醫生也懷疑其作為局部應用的有效性,因為膠原蛋白不是天然存在於皮膚表面,而是存在於更深層。膠原纖維太大無法滲透過皮膚的外層,即使是較短的膠原蛋白鏈(稱為肽)也無法。
丸劑、粉劑和食物形式的口服膠原蛋白補充劑被認為可以更有效地讓身體吸收,在消費者中大受歡迎。它們可能是被做成更容易吸收的膠原蛋白肽或水解膠原蛋白出售。
膠原蛋白補充劑含有氨基酸(是蛋白質的砌石),有些還可能含有與健康皮膚和頭髮相關的額外營養素,如維生素C、生物素或鋅。
吃膠原蛋白補膠原蛋白?
膠原蛋白是由19種不同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目前並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支持吃膠原蛋白可以直接有益於皮膚或關節健康。如果吃了它,消化道的工作就是,在釋放到血液中之前將它們分解成氨基酸及膠原蛋白肽。然後傳佈在身體最需要蛋白質的地方。所以,膠原蛋白不會保持膠原蛋白。
利益衝突:膠原蛋白補充劑的研究?
大多數關於膠原蛋白補充劑的研究都與「關節」和「皮膚健康」有關,缺乏人體研究,但一些隨機對照試驗發現,膠原蛋白補充劑可改善皮膚彈性。其他試驗發現,補充劑可以改善關節活動並減少關節疼痛。
膠原蛋白約佔軟骨的60%,軟骨是一種非常堅固的組織,圍繞著骨骼緩衝高強度運動的衝擊。因此,膠原蛋白的分解可能導致軟骨消失和關節問題。
然而,這裡存在潛在的利益衝突,因為大多數(如果不是全部)關於膠原蛋白補充劑的研究都是由相關產業資助或部分資助的、或是一名或多名研究作者與這些產業有關聯,而這些產業可以從積極的研究結果中受益,這使得很難確定膠原蛋白補充劑的真正有效性以及它們是否物有所值。
膠原蛋白補充劑的一個缺點是不知道它究竟包含了什麼,或者補充劑是否會如同標籤所宣傳的那樣。在美國,補充劑產業不受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監管,人們擔心膠原蛋白補充劑含有重金屬。
另一個潛在的缺點是,服用膠原蛋白補充劑可能成為不健康行為的藉口,例如睡眠不足和抽菸。
也就是說,現有的研究並未顯示膠原蛋白補充劑會產生負面副作用。
底線是............
目前,我們缺乏非產業資助的膠原蛋白補充研究。因此,一種合乎邏輯且更便宜的方法就是,攝取足夠的蛋白質食物、全穀物、水果和蔬菜,以健康均衡的飲食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來提高天然膠原蛋白的產生。
編譯來源:HARVARD T.H. CHAN
+ read more
2021.09.13
石榴多多 健康多多
石榴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吧!現在又到了吃石榴的季節。
石榴源於伊朗和印度,又稱「秋天的寳石」,是一種漿果。
當你切開石榴時,會發現很多圓形的紅色果籽,味甜帶點酸。每個果籽內是一個小種籽,外面是一層薄膜。果籽可以整個吃,然後將種籽吐出。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的營養學教授Penny
Kris-Etherton説:「石榴有豐富的食用纖維和抗氧化物。」
有益心血管健康
石榴可以促進心臟健康,根據美國國家衛生機構,目前對漿果的研究仍然有限。Kris-Etherton教授説石榴中抗氧化的物質有助減少發炎,進而促進動脈健康。而石榴究竟如何影響心臟疾病仍未知,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
發表在2017年《藥學研究》的評論指出,8個臨床實驗顯示石榴汁能降減收縮壓和疏張壓。即使飲用不同量的石榴汁,仍維持同樣的效果。作者結論:「保守地說,有益心臟健康的飲食中可包括石榴汁。」
但石榴汁是否有助於降低膽固醇尚無結論。2019年發表在《醫學的補充療法》評論,檢視了17項實驗,並未發現在膽固醇上有任何明顯的影響。研究人員説,這些實驗難以比較,因為設計不同,且使用石榴的數量並不一致。
食用時要留意
Kris-Etherton教授指出,石榴會降血壓,所以服用血壓藥物的人要和醫師確認,兩者一起可能讓血壓降太多。
石榴會使肝臟分解某些藥物的速度慢下來,包括降膽固醇的藥(如史達汀類)。石榴也會和稀釋血液的藥物,如阿斯匹林、華法林相互作用,減少稀釋血液的效果和增加血栓的機率。安全起見,規律食用石榴或石榴汁之前,需和醫療專業人員溝通。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機構的報導,少部分的人可能會有消化的問題,如食用石榴後拉肚子。
雖然沒有人會吃石榴的根莖、梗和果皮,但這些吃太多可能不安全。
對大多數人來說,石榴是另一種吃更多水果的選擇。買石榴時,找有重量,果皮結實。可以直接吃,或加入飲料、湯品和蔬菜沙拉。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1.09.09)
+ read more
2021.09.07
蘋果和紅酒有助降血壓
一項新的研究指出,每天一顆蘋果和梨子有助血壓控制,部分的原因是來自腸道細菌。
研究人員發現,經常食用蘋果、梨子、漿果(例如香蕉、木瓜、火龍果、葡萄、藍莓等)和紅酒的成年人,血壓往往低於同齡者。
除了類黃酮 還有甚麼原因?
這些食物的共同點是高含量的抗氧成分,稱「類黃酮(flavonoids)」。研究認為「類黃酮」有助降低血壓和膽固醇,且能改善血管功能等等,對心臟健康有益。
此研究更發现,含豐富類黃酮的食物和更廣的腸道微生物群多樣性有關,可以部分解釋這些食物對血壓的好處!
資深研究員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女王大教授Aedin
Cassidy解釋,腸道細菌能促進類黃酮發揮應有的功能。同時,每個人腸道微生物群的組合大有不同。這樣的差異有可能可以解釋,為何一些人的心血管比其他人似乎更受益於含豐富類黃酮的食物。
研究怎麼做?
此研究的參與者為904位25歲至82歲的德國成人,所有人皆完成一個詳細的飲食問卷,也提供糞便樣本進行腸道病菌的分析。
研究發現,平均來說,參與者中三分之一的人食用最多類黃酮,三分之一食用最少類黃酮,前者的血壓收縮壓少了3個點。
研究人員深入調查含類黃酮的普通食物來源。他們發現每天食用一到兩份蘋果、梨子或漿果,比不吃這些食物的人,收縮壓減了2到4個點。
而每星期喝紅酒不超過3杯也有同樣的好處。
整體來說,腸胃細菌的多樣性可以解釋含豐富類黃酮食物和較低血壓之間的關聯達15%。
微生物對人體健康有重要影響
近幾年的研究已發現微生物在正常生理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從新陳代謝、免疫防衛到腦功能皆有影響,而人們才剛開始了解腸道微生物群影響人類健康的複雜程度。
雖然「健康」微生物的組成是什麼仍是個謎,但專家相信腸道有較多的細菌多樣性,一般來說是較好的。
腸道微生物群會被飲食影響。最近一項研究也發現多食蔬菜、水果、堅果和多纖維榖類的人,腸道細菌也比較多,可以抵抗發炎。
相反地,愛吃肉、加工食品和糖則傾向有一群促使發炎的腸道微生物,而發炎和可能許多疾病發展有關。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人們每天應盡量攝取九份的蔬果、六份高纖維的全穀類。
不只是為了微生物群的多樣性。食用天然的食物,減少選擇加工食品,有助減少鹽和糖的攝取。
此項研究同時顯示少量紅酒有好處,然而飲酒也有風險,人們不應該因為對心臟有益,就開始養成喝紅酒的習慣。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1.08.24)
+ read more
2021.08.07
男孩穿裙子上學 抗議禁止穿短褲的保守規定
7月19日,英國氣象局首次發布了極端高溫的琥珀色警告。在這樣炎熱的天氣裡,ornwall郡的Poltair中等學校不允許學生穿短褲。
在這樣炎熱的氣溫下,一群男孩們被告知不能穿短褲,決定穿著裙子進行抗議。
Poltair學校目前的制服政策不允許穿短褲,但允許穿裙子。
15 歲的Adrian
Copp和大約12個10年級學生決定利用學校制服政策的這個漏洞─允許穿裙子但沒有指定性別─穿著裙子上學,以突顯學校「過時的校服政策」。
Adrian說:「我發現它確實涼爽了很多,在這麼熱的天氣裡長穿褲真的很不舒服......情況喜憂參半,有些老師認為我們在胡鬧。但也有人為我們加油。」
「我們被趕出課堂並禁止參加社交活動24小時,但我們被解禁了,因為他們找不到任何可以指控我們的東西。」「我們沒有違反任何規則,只是希望每個人都可以選擇在這種高溫下穿短褲,女孩們也一樣。」
其來有自
事實上,這場戲劇性的行動在2017年6月也發生過。
在Devon郡的Isca
academy學校,30多位男生也是穿著裙子抬頭挺胸地上學,抗議在自1976年來最炎熱的天候裡,學校不允許男生穿短褲。
抗議行動延續了5天,因為媒體大肆地的報導,引起諸多的關注。最後,學校因此改變了制服政策。
有媽媽的支持
Adrian的媽媽Donna,完全支持她的兒子,並很自豪Adrian有勇氣表明立場。
Donna說:「當他上小學時,穿短褲沒問題。但不知為什麼,到了中學就不允許這樣做。幾年來,這一直持續在爭論。」
「校服政策沒有具體的性別規定,我們想遵守規則。理想情況下,應該也為女孩開放穿短褲。有些女孩不喜歡穿裙子,所以這是所有學生的問題。」Donna補充道。
編譯來源:MIRROR(2021.07.20)、THE INDEPENDENT(2021.07.20)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