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健康

人工生殖科技新發展:胚胎基因檢測降低流產、多胞胎發生率
2016.02.17
人工生殖科技新發展:胚胎基因檢測降低流產、多胞胎發...
除了冷凍卵巢細胞能夠作為女性保留生育力的可能新選項之外,近日的生殖治療界還有另一項進步成果-胚胎植入前的基因檢測。   由於分子科技的進步使得對於胚胎的檢測項目增加,因此醫師與學者現在可以檢查染色體問題以及進行基因序列。美國生殖醫學會(ASRM)會長Owen Davis博士表示,這個技術非僅用於疾病篩檢,同時也能幫助確認曾流產孕婦的胚胎染色體是否正常,降低再次流產的風險。再者,人工生殖受術者也能因此確保被植入的是染色體正常的單個胚胎,而非多個不確定異常與否的胚胎,以避免出現多胞胎機率。   不過這仍然還是有費用昂貴的問題,像是必須進行胚胎的活組織檢查,就會產生額外的花費,因此Davis博士認為這項技術並不會成為常規的施作項目。   Paulson博士則認為,胚胎基因檢測技術會減少出現許多遺傳性隱性疾病,如果考慮施作人工生殖的伴侶在胚胎移植前先進行該檢測,將能確保孩子的健康。他也希望未來這項科技不需要進行活組織檢查,能發展成類似現今母體篩檢胎兒染色體是否異常的非侵入檢測,胚胎的非侵入檢測是生殖科技一直以來所夢寐以求發展的技術。   資料來源:Medpage Today    
+ read more
人工生殖科技新發展:凍卵?還是凍卵巢細胞?
2016.02.16
人工生殖科技新發展:凍卵?還是凍卵巢細胞?
一般因接受化療而先進行卵巢移植手術以保留生育力者大多數都是成年女性,但日前一項新研究報告指出:一名年輕女孩在接受手術前將其卵巢細胞冷凍,待她成年後才又將細胞移植回體內,而她最後成功自然懷孕並順利生產。此例給予醫界在腫瘤生殖學及預先保留癌症病患生育力一個新希望。   美國生殖醫學會(ASRM)會長Owen Davis醫學博士表示,目前女性要保留生育力侵入性最低的方式是進行體外受精的人工生殖術,須先冷凍卵子或胚胎,但這療程相當耗時,最多約需要六個月。因此,對於馬上要進行化療的女病患或性發育尚未成熟的女孩,將部分卵子細胞先行取出保留,可能可以是這些女性儲存生育力的選擇之一。他認為,雖然這項技術並非是多數女性都會採用的,但至少這是除了摘除整個卵巢以外的另一種新方式。   最後,Davis博士指出,已有愈來愈多的女性考慮冷凍卵子是出於社會因素,但費用依舊是個問題,尤其對越年輕的女性影響越大。女性必須在侵入性與花費兩者間找到平衡點,成本效益的反趨點大約落在35或38歲,但這年齡標記不斷在改變。南加大婦產科教授Richard J. Paulson醫學博士則指出,冷凍胚胎是否比新鮮胚胎成功率更高雖仍充滿爭議,不過透過科技突飛猛進的發展,冷凍技術已比30年前要來得進步。   資料來源:Medpage Today    
+ read more
女性更年期症狀  坐久發作多
2016.02.01
女性更年期症狀 坐久發作多
過去不乏有研究指出久坐對健康造成的危害,而今又有一篇發表於北美更年期學會(The 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 NAMS)期刊的新研究指出:生活型態為久坐的中年女性有較大的機會經歷較嚴重的更年期症狀。   這份研究涵蓋了6000名年齡介於40歲至59歲之間的女性的健康資料,透過問卷,研究者得以了解這些女性的憂鬱、焦慮、失眠與更年期症狀發生的狀況;同時也依據這些女性完成的更年期症狀量表(Menopause Rating Scale, MRS)來了解其面臨的更年期症狀,分別為身體上(如熱潮紅、關節疼痛)、心理上(如沮喪消沉的情緒、焦慮)以及泌尿生殖系統上(如性行為遭遇挫折、陰道乾澀以及膀胱功能出問題)等三個面向。在此次研究分析中,研究人員將一週固定運動(如步行、慢跑或游泳等,且至少持續30分鐘以上)次數低於3次者歸類為生活型態為久坐少動;並將那些MRS量表得分超過16分者視為遭遇嚴重的更年期症狀。   據統計分析的結果,久坐少動的生活型態在這些女性身上非常普遍,有64%的女性皆是如此。而研究者進一步比較久坐少動的女性與有固定運動習慣的女性在更年期症狀上的差異,發現約有16%久坐少動的女性經歷了嚴重的更年期症狀,但在有固定運動型慣的女性當中,只有11%的人遭遇較嚴重的更年期症狀。總體來說,久坐少動的女性所測得MRS總分也較有規律運動習慣的女性高。研究也指出久坐少動的女性較可能出現肥胖問題,且其憂鬱或焦慮情緒的分數也較高。   必須指出的是,本篇的研究對象為拉丁裔美國女性,並未納入其他種族。不過,過去確實已有不少研究指出久坐不動會對身體造成難以想像的傷害;亦有許多研究證實規律的運動可以減少結腸癌、老年癡呆、心臟病與中風等疾病的發生風險,而其中有許多症狀與成因都是息息相關的。所以,還是建議大家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並且在身體出現不適的時候盡早尋求醫師的專業協助。     資料來源:Menopause, the journal of The 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      
+ read more
不孕醫療對於孩子早期發育沒有影響
2016.01.18
不孕醫療對於孩子早期發育沒有影響
一直以來,人們擔心不孕醫療將會對因此而出生的孩子發育狀況造成負面影響。不過,近日一項名為「Upstate KIDS Study」的研究結果減輕了這樣的憂慮。 目前,在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中,以人工生殖技術出生的嬰兒約佔全部出生數的1~3.5%。過去有些研究指出,以藥物催卵而出生的嬰兒在其早期的發育較遲緩;以卵質內精子注射(ICSI)而出生的嬰兒其智能障礙的風險高出18%。但也有其他研究反駁這樣的關連。 「Upstate KIDS Study」就是為了解答這些數據之間的差異而進行的研究。研究對象是在2008~2010年間出生的1830名孩子及其母親(1422名)。這些母親在孩子們剛出生時接受是否接受不孕醫療的調查,例如:人工生殖技術、技術的類別或藥物催卵等。在孩子4~6、8、12、18、24及36個月大時,由母親們填寫問卷回覆孩子發育的情形,特別是四肢的運動技能、溝通、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社會性的功能等。 整體而言,研究者發現,自然出生及有接受不孕醫療出生的小孩在發育上發生障礙的風險是一樣的。這樣結果不啻是給上千的不孕者打了強心針。 然而,研究團隊也指出,有些發育障礙在3歲前並無法診斷出來,因此,這個研究將會持續進行到受測孩童8歲時。 資料來源:_JAMA Pediatrics_
+ read more
孩子生得越多,女人老得越慢?!
2016.01.14
孩子生得越多,女人老得越慢?!
生為人母是人生珍貴的體驗之一,但是多數母親很少認為伴隨著養育孩子的無眠夜晚及情緒起伏有助於減緩老化。然而,最近一項研究指出,母親若有越多小孩,她老化的速度越慢。 人體基因的末端有個保護基因染色體的構造,稱為「端粒」。每次細胞在分裂時,端粒就會變短,久而久之就會變得短到無法再保護基因染色體,進一步導致細胞老化及停止運作。這項研究即是根據端粒變短會導致細胞老化的假設進行,研究人員調查了75名住在瓜地馬拉高原的喀克其奎女性於2000年至2013年間所生下的子女數,並分別在2000年及2013年從其口腔唾液與頰黏膜細胞測量端粒的長度。 研究發現,在過去13年間擁有越多後代的女性,她們的端粒長度比後代數較少的女性來得長,並且每多一位後代就會多出0.059單位的端粒長度。這項研究發現即使在考量其他影響因素依然成立,包括:年齡、母親產第一胎時的年齡、在2013年的年齡、生活習慣及家庭收入。研究員說明,他們的分析顯示,在13年間所增加的子女數減緩了染色體變短的速度,代表研究對象有多個子女數可能就會減慢細胞老化的速度。 研究主持人Pablo Nepomnaschy博士強調,研究結果可能與懷孕期間上升的雌激素有關,因為雌激素有抗氧化的功能,能避免細胞受到端粒變短帶來的損傷。此外,Nepomnaschy博士也認為社會環境也扮演重要腳色,因為在研究對象所屬的族群中,越多子女數的女性擁有越多來自親屬及朋友的社會支持,讓女性有更多新陳代謝的能量來維護身體器官的運作,進而減緩了老化的過程。 最後,研究認為未來應有更多研究去比較不同族群及社會背景,他們在生產頻繁程度與女性生理老化的關聯上的差異性。台灣女人連線補充,此研究結果是建立在端粒變短會導致細胞老化的假設之上,但是有學者認為,端粒變短是一種死亡率上升的表徵而非原因,因此目前科學界對此尚無定論。 資料來源:PLOS One  
+ read more
「鋅」情低落影響嬰兒營養及母親哺乳能力
2016.01.06
「鋅」情低落影響嬰兒營養及母親哺乳能力
「鋅」是母乳中重要的營養成分之一,而目前已知「鋅」含量受到ZnT2蛋白質影響。ZnT2蛋白質是形成並釋放「鋅」到母乳中的重要角色,因此若形成ZnT2蛋白質的基因遭遇突變,便會影響到母乳中的「鋅」含量,進而影響以純母乳哺育的嬰兒能攝取到的營養。而過去以老鼠進行的相關實驗發現,缺少ZnT2蛋白質不僅會改變母乳的組成成分,也會削弱母鼠哺育後代的能力。近日一份更深入探究此議題的研究指出,ZnT2蛋白質基因突變的情形在女性身上相當普遍,且在部分女性身上發現基因突變與乳房功能不彰有關。 研究人員找來54名正值母乳哺育時期的婦女,並依據母乳中的「鋅」含量由低至高分為四組。在「鋅」含量最低的組別中,有79%的女性的ZnT2蛋白質有基因突變;在「鋅」含量最高的組別中,則有29%的女性的ZnT2蛋白質有基因突變;而在「鋅」含量正常的組別中,並未發現任何ZnT2蛋白質的基因突變。整體來說,研究發現2/3的女性的ZnT2蛋白質有基因突變,並且與母乳中「鋅」含量異常有關。研究還發現了12個過去未知的基因變異型,其中有5個與異常的「鋅」含量顯著相關。 此外,ZnT2蛋白質的基因突變也會影響女性的哺乳能力。由於「鋅」含量是讓乳腺發育、乳房內皮細胞得以發揮功能等的必要元素,因此ZnT2蛋白質的基因突變會影響「鋅」含量進而可能導致女性哺乳困難。並且即使能成功哺乳,仍會因「鋅」含量不足而影響以純母乳哺育的嬰兒的發育及免疫能力。最後,研究也藉由母乳中鈉與鉀的比例(鈉/鉀)來了解乳房是否有被感染或發炎。研究發現ZnT2蛋白質的基因有突變的女性,鈉與鉀的比例也較高,影響到乳房的功能。 研究者說明,這些發現指出ZnT2蛋白質的基因變異是了解乳房功能的重要指標,但是研究中也發現「鋅」含量異常並不必然表示ZnT2蛋白質出了問題,代表仍需進一步辨識其他影響因素。此外,研究者也認為目前尚不知ZnT2蛋白質的基因突變如何影響了母乳中的「鋅」含量及乳房功能,因此未來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更完整地了解前因後果。   資料來源:_Journal of Mammary Gland Biology and Neoplasia_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