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威尼斯影展 人工流產劇獲得最大獎
2021.09.14
威尼斯影展 人工流產劇獲得最大獎
威尼斯國際影展(Venice Film Festival)是最世界上古老的電影節,今年第78屆於9月1日至9月11日舉行。評審團主席由南韓《寄生上流》導演奉俊昊擔任,這是首次由南韓導演擔此職位。   在評審團的一致投票中,Audrey Diwan執導的《Happening》(L'Événement,中文片名暫譯為: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獲得了最佳影片金獅獎。   這部電影改編自法國作家安妮‧埃爾諾(Annie Ernaux)的同名自傳小說。   《Happening》講述1960年代的法國,當時人工流產尚未合法。一名23歲女性意外懷孕,年輕男友事不關己,最後人間蒸發。女學生萬分掙扎,在學業工作與步入家庭間掙扎,最後決定鋌而走險,面臨入獄或死亡的風險也要尋求終止懷孕,以繼續學業。   Diwan說她帶著憤怒和渴望拍了這部電影,她要親身經驗這個年輕女性的旅途。她在整個拍攝過程中都保持著:「我們不要看安妮,而是要成為安妮。」   這部電影是在德州推出「懷孕六週後禁止人工流產」高度爭議的新法律之後發布的。       編譯來源:BBC NEWS(2021.09.12)  
+ read more
WHO:COVID病毒C.1.2變種似乎沒有散播開來
2021.09.03
WHO:COVID病毒C.1.2變種似乎沒有散播開來
一些科學家認為,被稱為「迄今為止突變最多」的新COVID變種病毒C.1.2可能已經滅絕!   C.1.2變種於南非首次被發現,有人擔心它可能比其他變種更具傳染性,並且能更有效地躲避疫苗。   但專家們於8月30日表示,目前沒有跡象或證據顯示這種突變菌株成功擴散。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遺傳學研究所所長Francois Balloux說:「C.1.2變種可能已經滅絕了。」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新的冠狀病毒變種C.1.2似乎並未擴散。WHO正在監測該變種,目前未被歸類為「關注的變種(VOC)」。   什麼是C.1.2變種 這是今年5月在南非首次發現的COVID病毒變種,是迄今突變最多的變種。它的關鍵突變包括:所有變種都有的突變—D614G;Beta、Gamma變種有的突變—E484K;以及Alpha、Beta變種有的突變—N501Y。   科學家指出D614G及N501Y突變會讓病毒更具傳播性,而E484K突變可能會使疫苗的效力降低。   根據COVID變異追蹤平台GISAID的數據,自四個月前發現C.1.2變種以來,只有101起病例。其中南非發生了89起,最後一次感染記錄在8月的第一周;英國則記錄了4例C.1.2變種病例。   但是,目前在英國流行的所有已知變種都被印度的Delta變種所擊敗。Delta變種幾乎是目前所有COVID感染的元兇。   英國公共衛生部在8月初開始監測C.1.2變種,但並未將其標注為「關注的變體(VOC)」或「調查中的變體(VUI)」。+4   目前C.1.2變種病例很少 一份針對C.1.2變種的研究日前發佈,這份尚未得到其他同儕的審查。研究指出相較2019年的原始武漢病毒,C.1.2病毒株發生了「實質性的變異」。   該研究表示,C.1.2變種似以任何其他變體的兩倍的速度發生突變,每年約發生41.8次突變。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家Eric Feigl-Ding博士表示,C.1.2變種突變速度如此之快,是「迄今為止發現最突變的變種」。   但Balloux教授表示,目前提出對該變種的擔憂是「荒謬的」,有許多COVID監視計劃在進行,根據這些數據C.1.2變種的病例很少。   如果12週內全球沒有再出現C.1.2變種,則英國公共衛生部將視其為「暫時滅絕」。   迄今為止有400多種不同的COVID變種,其中許多已被列為滅絕。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1.08.30)、REUTER(2021.08.31)    
+ read more
武肺病毒的變與不變:為什麼病毒這麼難以捉摸?
2021.09.01
武肺病毒的變與不變:為什麼病毒這麼難以捉摸?
武漢肺炎病毒後續將如何繼續似乎很難說得準,畢竟,病毒的變化是隨機突變的結果。   但是,有一些基本原則可以解釋病毒為何會發生如此變化,這些原則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病毒的持續進化。   為什麼病毒變得越來越容易傳播? 當武肺病毒於2019年底開始在人群中傳播時,已經是相當厲害的傳播者。病例淹沒了武漢,導致中國進行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封鎖措施。   但對當時的武肺病毒來說,人類是新的宿主。病毒的RNA基因組改變,使其能夠感染人類的細胞,在細胞內複製,並轉移至其他人身上。人類對武肺病毒來說很陌生,但病毒有很大的能耐可利用人類進行增殖。   這意味著武肺病毒有許多突變的機會,比其他病毒的發展更具有競爭優勢。但這並不是說病毒知道哪些突變能使其更強大,而是當病毒自我複製時,有時會出錯,碰巧其中一些錯誤使它超越了它的兄弟姐妹,讓這樣的變種病毒在競爭中勝出。   整個疫情期間都可觀察到這個狀況。一個被稱為D614G的早期變種比原先的病毒版本更容易傳播,使該變種席捲全球。有一段時間,這種菌株占主導地位,但隨後出現了Alpha變種,現在出現了Delta,都比之前的菌株更強大,超越了其他菌株。   關於Alpha變種的一個說明:目前科學家認為Alpha變種來自一個免疫功能低下並患有罕見的慢性Covid-19感染的患者,使得病毒在相對較快的時間內發生了大量突變,然後從那裡傳播開來。   病毒傳播能力的變化可能是曲線形:快速上升,然後漸趨平坦到達某種顛峰值。   在許多地方傳播沒有阻礙的情況下,病毒會以相對較快的速度傳播得更順利。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演變速度可能減緩,出現較高傳播能力的新突變組合也隨之變少。   一些科學家提出疑問:Delta變種的傳播性如此之高,病毒是不是可能已接近曲線的平坦部分。但美國密西根大學病毒學家Adam Lauring博士認為,目前並不知道所處的情況是怎樣的程度,病毒仍有可能發生突變,使其更有效傳播。   病毒也可能以其他方式發生變化。以Delta變種來說,它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從人類免疫的角度來看,Delta變種排擠了其他更令人擔憂的病毒變種,也就是Beta和Gamma變種。   但科學家也警告,結合不同變種優勢的「新變種」是有可能出現的。例如,結合Delta的傳播能力與Beta躲過部分免疫能力的新變種,可能更強大。   但這種變種可能與我們想像的不同。有時,至高傳染性和免疫躲避能力的突變結合起來,可能會導致病毒消失,因為可以逃避免疫反應的變種可能無法侵入人類細胞引發感染。但更多令人擔憂的變異是可能的,專家說,預防的最佳方法是切斷傳播。   變種會完全擊敗疫苗嗎? 人們憂慮新的病毒變種會不斷出現,削弱疫苗的效果並摧毀人類對抗疫情上的一些進展。但對於病毒學家和免疫學家來說,這種可能性似乎很小。   這並不是說病毒變種不會損害免疫保護,Delta變種似乎就比其他變體更快發生突破性感染的情形。但是目前資料顯示,無論面臨哪一種病毒變種,疫苗在保護人們免於重症和死亡方面仍有效果。事實上,目前已觀察到Beta變種的能力大大下降,但它的能力仍然存在。       編譯來源:STAT NEWS(2021.08.20)    
+ read more
年輕人接種莫德納 心臟病風險可能比想像的大
2021.08.24
年輕人接種莫德納 心臟病風險可能比想像的大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莫德納COVID-19疫苗可能與年輕人罹患心肌炎的更高風險有關。美國聯邦衛生官員正在調查新數據,但他們強調副作用仍然很少見。   報導指出,根據加拿大的數據,與BNT相比,接種莫德納疫苗者心肌炎發病率可能高2.5倍,尤其是對30歲以下男性。   心肌炎是一種心臟發炎。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和疾管署(CDC)正在研究加拿大的數據,他們還將分析美國的數據,以確定美國是否正在發生同樣的情況。   美國CDC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其免疫施行諮詢委員會正在審查接種COVID-19 mRNA疫苗後心肌炎和心包膜炎的報告。CDC、FDA和疫苗安全合作夥伴正在積極監測這些報告,包括審查數據和醫療記錄,以了解更多資訊,並了解與COVID-19 mRNA疫苗接種的任何關係。   6月,FDA為BNT和莫德納疫苗增加了心肌炎風險增加的警告標籤。來自當月美國政府安全監測系統的數據指出,12至39歲的人群中每百萬人有12.6例心臟發炎。   疫苗接種利大於弊 到目前為止,接種疫苗仍然是更健康的選擇,因為與接種疫苗相比,感染COVID-19會使人們面臨更大的心臟病和其他重症的風險。   美國衛生主管機關希望不要引起人們對疫苗的恐慌,特別是在Delta變種導致的病例激增、政府試圖說服更多人接種疫苗之時。   台灣女人健康網於6月時報導,美國CDC和衛生及公眾服務部,以及15個醫護公衛組織,包括美國兒科學會、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美國心臟協會和美國護士協會等,於6月的會議後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他們「強烈鼓勵12歲及以上的所有人」接種疫苗,因為好處遠遠超過潛在危害。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1.08.20)、REUTERS(2021.08.20)      
+ read more
超越Delta的變種?武肺病毒變!變!變!
2021.08.16
超越Delta的變種?武肺病毒變!變!變!
SARS-CoV-2病毒的持續傳播催生了一系列變種,有些病毒變種更容易感染人類或逃避疫苗保護。   科學家們仍持續關注Delta變種,它現在是迅速發展的主要變種,但也在追踪其他的病毒變種。   DELTA和DELTA PLUS 在印度首次發現的Delta變種仍然是最令人擔憂的。Delta變種在許多國家/地區侵襲了未接種疫苗的人群,並且已證明比起過去的新冠病毒更容易感染已接種疫苗的人群。   世界衛生組織將Delta歸類為「關注的變種」(VOC),這意味著它已被證明能夠增加傳染性,導致更嚴重的疾病或降低疫苗和治療的益處。   美國La Jolla免疫學研究所的病毒學家Shane Crotty博士表示,Delta的「超級能力」是它的傳播力。中國研究人員發現,與原始版本的冠狀病毒相比,感染Delta的人鼻子中攜帶的病毒多1,260倍。美國的一些研究指出,接種疫苗的人感染Delta後的「病毒載量」與未接種疫苗的人相當,但還需要更多研究。   雖然最初的冠狀病毒需要長達7天才能引起症狀,但Delta可以更早兩、三天引起症狀,使人體免疫系統沒有時間做出反應進行防禦。Delta似乎也在持續變異,有報導稱出現了「Delta Plus」變種,這是一種攜帶額外突變的亞系,可以逃避人類的免疫保護。   印度在6月份將Delta Plus列為值得關注的變種,但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和世界衛生組織(WHO)都尚未這樣做。根據COVID-19資料庫Outbreak.info的數據,至少在32個國家/地區檢測到了Delta Plus。專家表示,目前還不清楚它是否更危險。   LAMBDA退場中? Lambda變體引起了注意,但是,幾位傳染病專家表示,這種於去年12月在秘魯首次發現的冠狀病毒可能正在消退。   WHO將Lambda歸類為「感興趣的變種」(VOI),這意味著它攜帶可能導致傳染性變化或導致更嚴重疾病的突變,但仍在調查中。實驗室研究表明它具有抵抗疫苗抗體的突變。   美國加州Scripps Research Translational Institute 院長Eric Topol說,追踪SARS-CoV-2 變異的數據庫GISAID顯示,新Lambda病例的百分比一直在下降,是變種正在減弱的跡象。   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醫學中心傳染病專家William Schaffner博士在最近與美國CDC的視訊會議中表示,Lambda似乎並沒有導致傳播率增加,疫苗似乎也能很好地抵抗它。   B.1.621正在出現 B.1.621 變種於1月首次出現在哥倫比亞,在那裡引起了一次大爆發,但尚未獲得希臘字母名稱。   歐洲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已將其列為「感興趣的變種」,而英國公共衛生組織將B.1.621描述為「正在調查的變種」。B.1.621有幾個關鍵突變,包括E484K、N501Y和D614G,這些突變與增加傳染性和降低免疫保護有關。根據最近一份美國政府的報告,到目前為止,英國已有37個可能及確診病例,並且已經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一些患者中發現了這種變異。   更多變種正在路上? 白宮首席醫學顧問Anthony Fauci博士最近提出警告,除非更多美國人接種疫苗,否則美國可能會遇到麻煩,因為大量未接種疫苗的人讓病毒有更多機會傳播並變異成新的變種。   WHO呼籲富裕國家擴大疫苗劑量的國際分配,因為同樣的事情可能會發生在很少有人接種的貧窮國家。   疫苗專家Gregory Poland博士表示,一個關鍵問題是當前的疫苗可以阻止嚴重的疾病,但不能預防感染。這是因為病毒仍然能夠在接種疫苗者的鼻子中複製,然後通過微小的霧化飛沫傳播疾病。要打敗武肺病毒,可能需要新一代的疫苗來阻止傳播。在那之前,世界仍將容易受到新的冠狀病毒變種的影響。       編譯來源:RUTERS(2021.08.08)      
+ read more
歐盟正在研究mRNA疫苗可能的新副作用
2021.08.14
歐盟正在研究mRNA疫苗可能的新副作用
歐洲藥品監管機構(EMA)11日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少數人接種輝瑞(Pfizer)和莫德納(Moderna)COVID-19疫苗後發生的新不良事件,以評估它們是否為疫苗的副作用。   這些新的不良事件,主要分為三種:多形性紅斑(erythema multiforme),一種皮膚過敏反應;腎小球腎炎(glomerulonephritis)或腎臟炎症(kidney inflammation),腎臟發炎以及腎病綜合症;腎病症候群(nephrotic syndrome),一種尿蛋白大量流失的腎臟病。   輝瑞是迄今為止歐盟最大的COVID-19疫苗供應商。EMA表示,截至7月29日,莫德納的疫苗在歐洲經濟區注射超過4350萬劑,德國BNT疫苗為3億3千萬劑。   上個月,EMA發現非常罕見的心臟炎症與mRNA疫苗之間可能存在關聯。6月美國FDA在輝瑞及MODERNA的疫苗的標籤加註心肌炎風險的警語。然而,FDA、歐洲監管機構和世界衛生組織都強調,這些疫苗的好處大於任何風險。 EMA沒有詳細說明有多少新病例,但表示已要求這些公司提供更多數據,目前並不建議更改疫苗的標籤。 此項訊息的揭露是固定、常規的程序,是為更新所有授權疫苗的安全相關訊息。上次的更新加入了月經失調研究,研究包括阿斯特捷利康(AZ)及Johnson & Johnson等疫苗在內。       編譯來源:REUTERS(2021.08.12)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