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7
產後接種HPV疫苗 疑誘罕病
台灣女人連線與立法委員林淑芬辦公室日前召開記者會,希望藉記者會讓民眾知道接種疫苗後不良反應通報的重要性,並呼籲政府不要忽視打HPV疫苗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應提供更多協助,建立完整通報機制與本土資料庫。
台灣女人連線黃淑英常務理事強調,HPV疫苗普遍被視為是安全的,然而,施打後嚴重不良反應的事件也時有所聞,並不是要否定目前這些研究所呈現的結論,但是,研究都有其侷限,例如:少見的個人特殊體質、發病時間點、研究的時間不夠長及其他因子等,可能使得不良反應的關聯尚未被看到。除非那些研究的結論是絕對的,否則不應該堅決地否定HPV疫苗與不良反應之間的關聯。
陳小姐在懷孕期間醫院推薦打子宮頸癌疫苗,產後因為已生完小孩,覺得可以增強保護力就打了嘉喜九價HPV疫苗第一劑。但卻陸續出現視覺不良與肢體麻木等症狀,一個半月後診斷出罹患了罕見的「視神經脊髓炎」。這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嚴重可致眼盲、癱瘓及死亡。治療期間詢問醫師是否可以再接種HPV疫苗第二劑,得知HPV疫苗被形容為「黑名單」,才驚覺病症可能與疫苗有關。在跟診所提出接種疫苗疑似出現不良反應時,診所卻聯絡藥商,讓藥商與她聯絡,而藥商給的訊息是如何申請藥害救濟。如今,她每年得花36萬打標靶藥物,還面對著不知何時會再病發的壓力,她說:「不知該如何面對接下來的人生。」
立法委員林淑芬表示,今天先不談疫苗的有效性爭議,許多民眾根本不曉得施打疫苗出現不良事件就可以通報,都等到嚴重不良反應才會通報。打了疫苗出現症狀,就必須要通報,至於是否是不良反應,還需要進一步醫學確認。台灣有這麼多人施打HPV疫苗,應建立本土的完整通報機制,鄰國日本的通報機制就比台灣完備。
黃淑英常務理事批評,醫師推薦產後婦女施打子宮頸癌疫苗,卻沒有說明清楚副作用及風險,也沒告知九價疫苗的適應症僅針對9歲以上26歲以下,政府應該要替民眾把關。但追問在場衛生福利部代表,對於疫苗非適應症使用規範卻得不到任何說法。
食藥署藥品組陳可欣簡任技正表示,根據統計,從民國95年起至今,子宮頸癌疫苗無論是二價、四價、九價的不良反應總計有167件。
國健署癌症組長吳建遠表示,國一女學生全面施打子宮頸癌疫苗的政策是經過縝密的評估,認為沒有嚴重的風險才會有此決議。對於相關事件會再評估,但目前沒有要調整全面施打的時程或計畫。
黃淑英常務理事強調,請衛福部應說明產後施打HPV疫苗是否合法、是否適宜,而對於疫苗施打後,一定時間內發生的極嚴重不反應個案應建立健康監控/管理機制,以期瞭解病因的關聯性。
+ read more
2018.09.17
器官移植也移植了癌!
有三位接受器官移植的人因捐贈者的乳癌一起被移植給他們而去世。
捐贈者是一位於2007年死於中風的53歲女性,她的腎臟、肺臟、肝臟及心臟捐贈給了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而在移植後六年內,五位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中有四位因為器官移植去世。接受心臟移植的患者死於敗血症(sepsis),而其他四位罹患癌症且擴散至她們健康的器官。只有一位存活。
醫師並未在捐贈前發現捐贈者的癌症,使得癌症像特洛伊木馬一樣悄悄地被移植到患者的體內。不過,專家表示,從任何單一器官移植罹患癌症的機率可能小於萬分之一,他們相信這是第一次一位患者的癌症被移植到四位受贈患者,並且癌症發展的速度從未花那麼長的時間。
科學家們表示,在沒有任何血液供給下保持捐贈的器官溫暖,可能讓已經移動至器官的癌細胞停留在此。而因為患者都在服用減弱免疫能力的藥物,以阻止器官排斥,癌症可能因此在未被檢查出來的狀況下發展。
事件始末
這份報告是由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VU
University)及德國蒂賓根大學揭露的,不過專家們堅持對捐贈器官者的檢查是有效的,並稱從任何器官移植罹患癌症的機率是0.01%至0.05%。
在四位因接受器官移植而罹患癌症的人當中,第一位被診斷出來的是42歲接受兩個肺臟移植的患者。移植後不到一年半,該位女性因為肺臟運作不良而被送進醫院。接著醫師發現她罹患了乳癌,並且是從肺臟開始擴散,癌細胞後來也擴散至她的骨頭和肝臟。最後她於2009年6月去世。
醫療紀錄上寫著她罹患乳癌,即使她身體其他地方也有癌細胞,這是因為癌細胞是的源頭是乳房的特定細胞組成,後來才擴散至其他器官。DNA檢測證實癌症是源自於捐贈者。
當這一消息傳開後,接受左腎臟移植的62歲女性及接受右腎臟移植的32男性被警告罹癌風險。兩位也都接受了檢查,但當時並未檢查出任何徵兆。不過,2011年該位男性被診斷出腎臟有癌症,該位女性則被診斷出肝臟有癌症,而這都是移植後5年才發現。
接受右腎臟移植的男性將其腎臟移除並做了一年化療,自從2012年後他就不再有癌症。不過,接受左腎臟移植的女性在發現肝臟有癌症後又發現腎臟、骨頭、脾臟及消化道上的器官有癌症,她的治療被撤回並於診斷後兩個月去世,從她接受移植後到她去世整整經過了六年。
第四位因器官移植而罹患癌症的人是一位59歲接受肝臟移植的女性,她在2011年被診斷出有癌症,但是她拒絕將其肝臟移除。雖然研究者表示她「看起來很好」且治療似乎穩定了她的病情;但是2014年癌症持續擴散,她拒絕做進一步治療,不久便去世。
是否應該更精密的檢查捐贈者?
科學家們也表示,太仔細地檢查捐贈器官的人可能讓微小的問題被呈現出來,進而導致更多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被拒絕。
研究作者Yvette
Matser指出,常規地對所有器官捐贈者進行「遺體電腦斷層掃描(postmortem
CT
scan)」的缺點是這會增加與臨床無關的發現,進一步導致更多捐贈者被拒絕,讓已經很少的捐贈器官變得更少。而經由移植而罹患癌症的比率極低,證明目前指引的有效性。完整的醫療檢查,包括乳房檢查,都應該如美國「器官勸募和移植網絡」的指引所指示的被執行。這個異常的案例點出了因捐贈器官而罹患乳癌的致命影響,而移除捐贈的器官及恢復免疫能力可以讓患者完全復原。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8.09.12)
+ read more
2018.08.24
美國最新子宮頸癌預防篩檢建議出爐!
最近一項統合性研究對子宮頸癌檢查的8項臨床試驗和4項世代研究(cohort
study)進行了全面分析,這份研究結果也促使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SPSTF)公布了最新的子宮頸癌預防建議。
這是自2012年以來首次的更新。建議內容為:21-29歲女性使用抹片檢查、30-65歲女性使用抹片檢查、HPV病毒檢測或兩者同時使用來篩檢子宮頸癌。21歲以下、65歲以上過去已定期接受篩檢及沒有子宮的女性不建議做篩檢。
台灣子宮頸癌篩檢臨床指引建議:女性開始性行為3年後應開始接受篩檢,其後應每年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如連續3次細胞篩檢結果都正常,則可改為每2-3年接受子宮頸抹片及骨盆腔檢查。目前國民健康署補助30歲以上婦女子宮頸抹片篩檢,建議每3年進行1次。
研究的進行及結論
研究作者Melnikow及其同事所檢視「單獨使用HPV病毒檢測」的研究及「抹片檢查與HPV病毒檢測聯合使用」的研究。
他們分析了以監測高風險HPV病毒子的宮頸癌篩檢的利弊。益處包括:辨識侵略性子宮頸癌或癌前病變;弊端則是檢測結果假陽性的比率、陰道鏡檢查的頻率(如果抹片檢查異常會進行的檢查)、組織切片檢查和任何相關的心理危害。
結果顯示,相較於抹片檢查,在第一輪篩檢中單獨使用高風險HPV病毒檢測者,嚴重異常細胞的辨識在統計上顯著增加。當抹片檢查與高風險HPV病毒檢測一起使用時,則未發現嚴重異常細胞的辨識增加。
研究發現用任何定期篩檢的方法都會降低子宮頸癌發病率,單獨使用HPV病毒檢測是相當有效的,同時,不論是否單獨使用HPV病毒檢測,假陽性和陰道鏡檢查率都高於抹片檢查。這些假陽性可能導致更多的治療,可能帶來危害。
編譯來源:
* Eurekalert(2018.08.21)
* Th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2018.08.21)
+ read more
2018.08.08
2030年全球女性肺癌死亡率將增加43%!
從2015年到2030年,全球女性年齡標準化的肺癌死亡率預計將增加43%,而乳癌死亡率在同一時間內將下降9%。
這是8月1日發表於「癌症研究」的52國研究所揭示的。
雖然在降低全球乳癌死亡率方面有了很大進展,但全球女性肺癌死亡率卻呈上升趨勢。如果不採取措施減少這一人群的吸菸行為,全世界的肺癌死亡率將繼續增加。研究作者Martínez-Sánchez指出,過去的研究重點是預測單個國家或大洲的女性肺癌和乳癌死亡率,但很少有研究估計這兩種常見癌症的全球死亡率趨勢。
研究如何進行
Martínez-Sánchez等研究人員分析了2008年至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資料庫中乳癌和女性肺癌死亡率。納入研究的國家必須有2008年至2014年之間至少四年的數據,且人口必須超過100萬。共有52個國家符合這些標準:29個來自歐洲、14個來自美洲、7個來自亞洲、2個來自大洋洲。
世界衛生組織計算乳癌及肺癌死亡率的方式是看每年每10萬人中有多少人死於這兩種癌症,並進行年齡標準化以消除各國年齡分布不同而混淆預估值的問題。
研究結果
2015年到2030年女性肺癌的死亡率預計從11.2增加到16.0。預計2030年肺癌死亡率最高的是歐洲和大洋洲,最低的是美國和亞洲。只有大洋洲的肺癌死亡率預計會下降,預從2015年的17.8降至2030年的17.6。
Martínez-Sánchez表示,全球吸菸狀況呈現出不同的時間表,早在美國和亞洲開始普遍習慣吸菸以前,歐洲和大洋洲國家已經接受女性吸菸,這反映了為什麼歐洲和大洋洲的肺癌死亡率較高的原因。
而乳癌死亡率預計2015年到2030年間會從16.1降至14.7。歐洲乳癌死亡率最高,但整體呈下降趨勢,而亞洲預測乳癌死亡率最低,但整體呈上升趨勢。
Martínez-Sánchez解釋,乳癌與許多生活方式因素有關,亞洲乳癌死亡率上升是因為正在適應西方的生活方式,這往往導致肥胖和酒精攝取增加,兩者都可能導致乳癌。另一方面,歐洲乳癌死亡率減少可能與對乳癌的認識提升有關,導致人們積極參與篩檢和改善治療的計畫。
此外,與中等收入國家相比,高收入國家在2030年預測的肺癌和乳癌年齡標準化死亡率最高。不過,高收入國家更有可能降低乳癌死亡率,而肺癌死亡率超過乳癌死亡率的大多是已發展國家。
研究的限制
Martínez-Sánchez表示,這項研究是以未來20年內目前肺癌及乳癌死亡率的趨勢仍會持續為基礎,但是特定習慣,例如從傳統菸改為電子菸,可能改變肺癌死亡率的趨勢,並且未來的篩檢技術及治療方法可能也會降低死亡率,這是這項研究的限制。
此外,由於缺乏非洲的資料及當地人口數小,研究無法對非洲的狀況進行預測。不過,這項研究為衛生專業人員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證據,幫助他們決定全球戰略,以減少女性肺癌對社會、經濟和健康的影響。
小知識
編譯來源:
* Eurekalert(2018.08.01)
* Healthday(2018.08.01)
* Juan Carlos Martín-Sánchez et al. _Projections in Breast and
Lung Cancer Mortality among Women: A Bayesian Analysis of 52 Countries
Worldwide._ Cancer Res; 78(15); 4436–42.
+ read more
2018.08.01
換邊站:抗癌基因的背叛
戰爭時,將軍少有臨陣換邊。但當癌的攻擊開始時,可能使得一個原本防衛身體的主要基因,改變其效忠的對象。最近發表在PNAS期刊的研究發現,這種基因的背叛,比過去所了解的發生在更多方面。
誰是背叛的將軍?
所有的細胞皆承載著這個基因,稱p53,會產生p53蛋白。它通常保護身體抵抗惡性腫瘤,指揮細胞抗腫瘤,消除潛在的腫瘤細胞。
約一半的癌症患者,腫瘤細胞中的p53基因包括著改變和突變,使得p53蛋白質的製造,不只不能壓制癌,甚至可能進行有助於癌症的行動。
科學家在早些的研究發現,除了癌細胞,惡性腫瘤包括各種非癌細胞和結締組織的元素,一般稱為腫瘤的微環境。在癌症的發展初期,微環境對腫瘤並不友善。微環境中的細胞p53是不友善的一環,有效的阻擋了癌的蔓延,否則人們會更頻繁得癌。
背叛的發生──纖維母細胞被洗腦改變了P53
癌症進展得更惡性時,腫瘤內的微環境漸漸改變,科學家稱這個過程為「教育」。微環境被正在發展的腫瘤,從抑制轉換成促進癌症。
這些被改變的細胞是纖維母細胞(fibroblasts),
它是供應組織的結構性「水泥」,起初幫助吸收免疫細胞來抗癌,但現在則開始釋放出促使腫瘤成長、入侵、生存的物質。這個階段時,這些細胞被稱為「腫瘤相關纖維母細胞」。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發現,微環境的「教育」或更適稱「洗腦」,是發生在纖維母細胞中的p53上。癌症成長時,纖維母細胞的p53換邊。雖然癌症相關的纖維母細胞中的p53,並不需要如癌細胞的p53那樣產生突變,然而它的改變,使得對癌症的抑制轉換為支援。
如何逆轉勝?──變節纖維母細胞的「再教育」
研究專家表示,以抑制p53基因表現的方法,不產生腫瘤相關的纖維母細胞的p53蛋白質,使得這些細胞失去助長腫瘤的能力,且能回歸運作正常的纖維母細胞。
在實驗室中的培養皿,研究者成功地壓制纖維母細胞的p53基因,減低了附近癌細胞的移動。這是一個重要的改變,尤其是考慮到侵入性的移動促使癌症漫延。而且在老鼠身上,壓制癌症相關的纖維母細胞中的p53,大大減少了這些細胞促使腫瘤成長的能力。
找出方法再教育腫瘤微環境中的p53,
翻轉其行為,回到壓制腫瘤,可以開發新的治療,以微環境為目標,而非癌細胞本身。
最近幾年,探討以腫瘤的微環境為目標的策略漸漸增加。因為微環境進化得比突變的腫瘤細胞慢,希望提供一個機會,進行有效的治療。
編譯來源:Weizmann Wonder Wander(2018.07.25)
+ read more
2018.07.13
年輕女性體脂肪高較不易得乳癌?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每年逾萬位女性罹患乳癌、超過2,000名女性死於乳癌。如何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一直是相關研究的重點。
肥胖已被證實會增加更年期後婦女的乳癌風險,但最近一項研究發現,更年期前女性的情況正好相反:較高的身體質量指數(BMI)能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因此,肥胖和乳癌的關係其實比我們目前瞭解的更複雜。
研究如何進行的
英國癌症研究所分析了來自19項前瞻性研究的資料,有超過758,000名年齡小於55歲更年期前女性的資料,分析BMI與乳癌風險之間的關係。這些女性分為18至24歲、25至34歲、35歲至44歲以及45至54歲四組,研究人員調整了風險因素,包括第一次月經的年齡、第一次分娩的年齡和乳癌家族史。
研究發現,BMI較高的女性在更年期前罹患乳癌的風險較低,特別是年輕女性,18至24歲女性的風險降低幅度最大,BMI每增加5個單位,乳癌風險降低23%;25至34歲間,BMI每增加5個單位,風險降低15%;35歲至44歲的BMI風險降低13%;45至54歲的BMI風險降低12%。
而即使在體重正常和體重不足的女性中也發現BMI和乳癌風險呈負相關。18-24歲女性中,最高BMI類別(35以及更高)與最低(低於17)之間的風險程度差距超過4倍。
研究人員特別說明,這份研究有助於我們了解年輕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因素。但並不是鼓勵女性增加體重以預防乳癌。BMI較高的女性在更年期前罹患乳癌的總體風險較低,但管理健康體重還有很多其他好處,應該加以考慮。
可能的解釋
研究人員提出,乳房組織在月經初潮和第一次分娩之間特別容易受到致癌物的影響,這可能是受到兒童時期肥胖的影響。更高程度的肥胖與青春期的提早到來密切相關,但青春期的發育節律也較慢,包括較慢的生長高峰期,而青春期快速增長與乳癌風險增加有關。
研究指出,當脂肪組織是雌激素釋放的主要部位時,兒童時期超重的雌激素效應可能可以誘導早期乳腺分化或增加腫瘤抑制基因。相反地,在青春期期間體重不足可能導致乳房發育期間缺乏乳房脂肪和/或低水平的卵巢激素而導致不成熟分化。
更年期後,肥胖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增加,這可能是因為脂肪細胞產生的雌激素。研究人員Schoemaker表示,「我們現在需要進行後續研究,以了解為什麼這種影響似乎在年輕女性中得到扭轉。」
研究限制
參與者的體重跟身高有時是自我報告,有時則透過測量。研究作者說,研究的侷限性包:參與者報告的體重不一定準確,並且透過BMI來衡量肥胖,但是BMI相同的女性可以有不同的體脂分佈和體脂水平,這一點沒有考慮在內。
編譯來源:Daily Mail
(2018.06.21)、MedpageToday(2018.06.21)、EurekAlert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