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健康

嬰兒潮或嬰兒少?大流行可能對出生率產生持久影響
2021.04.09
嬰兒潮或嬰兒少?大流行可能對出生率產生持久影響
COVID19大流行惡化全球少子女化 有可能在2021年持續   少子女化一直是近十幾年來台灣的國安問題。今年1月新生兒數創27年來首次單月歷史新低,不到1萬人!   歐洲出生率冠軍的法國,今年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年出生人數最少的一年。2020年出生的嬰兒比2019年減少了2.5%,其中12月下降7%。2021年1月的出生率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3.5%。   在歐洲其他地方,波蘭2020年的出生人數比2019年下降5.3%,是2003年以來最低的。義大利在12月下降了10%以上。大流行似乎對德國的影響較小,德國的增幅略低於1%。   美國在2020年也出現了大幅下降。CBS NEWS對來自32州的數據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2020年的出生率下降了4%,其中在12月加州降了10%,夏威夷降了30%。   中國2020年的出生人數下降了14.8%。   新生兒減少的因素 從歷史上來看,新懷孕大幅度地減少與環境的不確定性有關,例如:失業或對失業的擔憂佔了很大比重。根據研究分析,在COVID19大流行裡,對健康的擔憂在中起了主要作用。此外,封城也減少男女可能相遇的機會、許多的生育診所不營業。   根據法國國家研究所INSEE的說法,「繼2020年12月顯著的降幅,2021年1月的降幅是自嬰兒潮結束以來最大的。這一事實毫無疑問地顯示大流行在這一演變過程中的影響。   美國人口統計學家W. Frey說:「我確實知道美國的出生率正在下降。、、、除了與COVID-19擴散有關的原因外,美國還感受到大蕭條的殘餘影響。2009年10月Pew Research Center報告說,接受調查的18%美國人中有14%因金融危機而延遲生孩子,而35-44歲的美國人中有8%延遲了生育。」   但是,在更多的人接種了COVID-19疫苗後,這些趨勢可能會有所逆轉,並且「一旦人們意識到這種流行病已經過去,那麼也許會在幾年後迎頭趕上。」   大流行間鼓勵生育的配套措施 在新加坡,政府將提供補助金以支持生子: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出生的孩子的父母將給予3,000美元。義大利剛剛批准提供子女津貼給21歲以下的受撫養子女。   義大利University of Bolzano的經濟政策教授M. Tonin表示,經濟激勵措施的確可行,但是如果育兒選擇和女性勞動力市場也沒有改善,還是不夠的」。「這種大流行已經影響了服務業,其中主要是女性……因此女性的工作條件進一步惡化,這可能對出生率確實不利。」   Tallinn University教授A. Puur說,「在愛沙尼亞,經濟獎勵措施使生第三個孩子的家庭數量增加了20%」。在希臘,政府於2020年2月批准了每位嬰兒超過2300美元的獎金。   W.Frey說,「美國正在考慮類似的基於財務的戰略,在支持育兒和家庭休假政策方面,美國落後於其他主要經濟體。」   他說:「當家庭出於經濟原因延遲或選擇不生育孩子時,這個戰略將有助於消除這一障礙。」   美國的狀況仍然好於歐洲許多國家。因為他們的年齡結構更年輕,人口的老化速度不那麼快。由於幾十年的移民,他們的育齡婦女的比例增加了……這有助於使他們的人口比其他國家年輕。   編譯來源: ABC NEWS(2021.4.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預防流產的藥物恐增加後代罹癌風險
2021.03.31
預防流產的藥物恐增加後代罹癌風險
安胎藥物致癌歷史重演? 台灣仍核准此藥用於預防流產   如果您的母親在1950和1960年代曾服用廣泛用於預防流產的藥物,那麼您成年後罹患癌症的風險可能是一般人的2倍。   此處講的藥物是「己酸羥孕酮(hydroxyprogesterone caproate)」,也稱為OHPC或17-OHPC,是人造黃體素。目前已經不再用於減少流產的風險,在美國僅被用於預防早產(藥名Makena),但台灣仍核准此藥用於預防流產。   不過,2020年10月,美國食藥局藥品評估與研究中心發布聲明,要求將Makena從市場上撤除,因為它似乎沒有預防早產的效果,但至今未見政府採取正式行動。     「用於預防流產和避免早產的OHPC劑量是相同的,但治療目的不同給藥的時間點可能不同,用於預防流產可能在懷孕第0至20週給藥,用於避免早產則會從第16周至第20週開始給藥,一直持續到第37週。」。   研究發現,相較於胎兒時期沒有暴露於OHPC藥物的人,那些曾暴露於藥物的人成年後患結腸癌和直腸癌的風險幾乎是5倍,前列腺癌風險幾乎是4倍。   研究人員表示,OHPC是一種「內分泌干擾物」,在胎兒早期發育期間會干擾我們體內荷爾蒙的作用,並可能導致後代癌症風險增加。   這並不是第一個孕婦服藥後可能增加後代罹癌風險的荷爾蒙藥物。1970年代一些孕婦服用了預防流產的「己烯雌酚(DES)」,增加了其女兒成年後患某些癌症的風險。   當研究人員將母親在懷孕期間有無服用OHPC的風險進行比較時,他們發現181名在懷孕期間服用OHPC的婦女的孩子在成年期被診斷出患有各種癌症的可能性是2倍以上,其中65%的診斷發生在50歲以下的人群中。   這些結果來自於研究人員對凱撒基金會健康計劃的資料所進行的分析,這些資料來自於1959年6月至1967年6月接受過產前檢查的婦女,還分析了加州癌症登記處的資料,以追蹤她們的孩子直到2018年。   研究作者Caitlin Murphy說:「結腸癌和其他類型的癌症在年輕人中呈上升趨勢,這可能與她們的母親在懷孕期間使用這種藥物有關。生命早期的事件確實是罹癌的重要風險因子。我們的風險甚至可能在我們出生之前就已經開始。」。     這份研究結果發表在內分泌學會的視訊年會上。這類發表在醫學會議上的結果應該被視為是初步的,直到發表在同行評審的期刊上。   至少有一位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專家認為,這種藥物的風險遠大於其益處。   Heather Patisaul說:「這是發育中的胎兒容易受到內分泌干擾的另一個例子。鑑於沒有證據顯示有臨床益處,建議下架此藥,我將警告任何女性不要服用該藥。」。   但美國婦產科學院婦產科臨床專家Anjali Kaimal博士表示,目前尚無定論。   他說:「通過同行評審和發表研究的過程,我們將獲得更多關這份研究的研究對象、藥物劑量、方法和絕對風險的資訊,對其他人口群進行相同的分析也將提供我們更多訊息,這些都可以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任何潛在風險,有助於我們在效益與風險之間取得平衡。」。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1.03.2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妳知道曾有妊娠糖尿病讓妳未來容易得糖尿病嗎?
2021.03.27
妳知道曾有妊娠糖尿病讓妳未來容易得糖尿病嗎?
你知道懷孕時患有糖尿病產後多會恢復嗎? 你知道即使恢復後還可能再罹患嗎?   根據南澳大利亞大學的最新研究,雖然妊娠糖尿病婦女在晚年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10倍,但這些婦女中只有三分之一意識到自己處於高風險中。   過重是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常見風險因子。而儘管接受調查的曾有妊娠糖尿病病史女性中有75%知道自己超重,但這種認知並沒有轉化為高的風險意識。   妊娠期糖尿病是澳大利亞發展最快的一種糖尿病,每年影響數千名孕婦。在全球它幾乎影響五分之一的孕婦。   了解風險至關重要,因為預防是關鍵 了解罹患妊娠糖尿病後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至關重要,因為預防是關鍵。過重是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常見風險因子,因此懷孕後減肥對預防這種疾病很重要。   研究作者Jennifer Keogh說:「糖尿病的預防策略必須同時考量到教育和生活方式。被診斷出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婦女通常有一個年輕的家庭,這意味著任何干預措施都需要考量到這位女性照顧著幼兒、生活很忙碌且同時要處理多種工作。」   「首要任務是教育妊娠糖尿病婦女和照顧她們的醫療人員,以確保加強溝通以促進這些婦女更認識她們有的風險因子。   「這是至關重要的,因為該研究中有近四分之一的婦女在妊娠糖尿病後沒有接受過第2型糖尿病的測試。」   「我們也知道,開始努力生活得更健康最有效時間點是懷孕後兩年,因此在這段時間內進行干預可能會更有效。」   缺乏減肥動機是改變的重要障礙,無論是因為忙碌的家庭還是因為很難堅持下去。不過,持續的教育、堅定的宣導和個人化的照護都可以帶來積極的改變。   「預防是關鍵。要確保預防策略要考慮到女性的需求、觀點和情況這些很重要的部分。」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1.03.09)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更年期腰圍快速變粗 心臟病風險增
2021.03.25
更年期腰圍快速變粗 心臟病風險增
什麼是女性心臟病風險指標? 腰圍或BMI值?   匹茲堡大學公共衛生研究院的一項分析顯示,女性更年期如果腹部脂肪快速增加,即使她們控制了體重仍然更有可能罹患心臟病。   該研究分析了在25年間收集到的數百名婦女的數據,發現在中年婦女測量腰圍可能比廣泛使用的BMI更是心臟病風險的早期指標。   研究發現,腹部脂肪每增加20%,頸動脈內膜的厚度就會增加2%,而與體重、BMI和其他心臟病傳統風險因素無關。   他們還發現,將近70%停經婦女有腰部肥胖。平均而言,在參與者最後一個經期的前兩年腹部脂肪開始快速增加。圍繞著器官的腹部脂肪以每年增加8%的速度增長,無論年齡多少。在進入停經期後,腹部脂肪繼續穩定地增加。   研究者Samar El Khoudary博士說:「我們需要改變看待婦女心臟病風險的方式,尤其是在她們更年期的前後。我們的研究不斷顯示,比起用體重跟BMI測量的脂肪量,女性脂肪分布於何處更重要。」。   Saad Samargandy博士解釋,圍繞著腹部器官的脂肪與可能危害心血管健康的有毒分子大量分泌有關。   如何監測腹部脂肪 通過CT掃描測量腹部脂肪非常昂貴、不方便,並且可能會使婦女不必要地受到放射線照射。因此El Khoudary建議,定期測量和追蹤腰圍將是監測腹部脂肪增長情形的好方法。她補充,僅通過測量體重和BMI可能會忽略了腹部脂肪的增長,因為兩個相同年齡的女性可能具有相同的BMI但體內脂肪分佈不同。   長久以來,人們太過注重BMI和心血管疾病之關係。通過這項長期的研究,我們發現腹脂的增長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之間存在明顯的關聯。如果透過捲尺發現處於高風險中的女性,可以幫助他們及早改變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以期降低風險。」。   研究如何進行 研究團隊分析了來自匹茲堡和芝加哥的362名婦女的數據,這些婦女參加了《全國婦女健康研究(SWAN)》心臟研究。這些婦女的平均年齡為51歲,她們在研究期間幾個時間點接受電腦掃描來看其圍繞在腹部器官周圍的脂肪,也透過超音波測量其頸動脈內膜的厚度。頸動脈內膜厚度是心臟病的早期指標。   去年下半年,El Khoudary帶領的研究團隊為美國心臟學會撰寫了新的科學聲明,呼籲促進人們了解停經過渡期特有的心血管和代謝變化,並建議提供女性早期干預措施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El Khoudary指出,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來確定某些飲食、運動或生活方式干預措施是否比其他方法更有效,以及腰圍增長引發心臟病是否有明確的時間點。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1.03.03)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隨著出生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世界處於「雙胞胎高峰」
2021.03.17
隨著出生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世界處於「雙胞胎高峰」
您確實看到了現在雙胞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   根據對全球雙胞胎出生的首次全面調查,現在雙胞胎可能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為普遍。   自1980年代以來,全球雙胞胎的出生人數增加了三分之一,從每1000例分娩中9例增加到12例。每年約有160萬雙胞胎出生,也就是說,每42個嬰兒中就有1個是雙胞胎。   雙胞胎增加的原因 所有這些雙胞胎的主要原因是人工協助生殖的增加,包括卵巢刺激、體外受精和人工授精。   另一個原因是,許多國家的婦女生小孩的年齡延後。根據3月12日發表在《人類生殖》雜誌上的研究,雙胞胎的機會隨著生育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研究作者英國牛津大學社會學和人口學教授C. Monden說:「雙胞胎分娩的絕對數量在南美以外的所有地方都有所增加。 …在北美和非洲,這一數字增長了80%以上。而在非洲,這一增長幾乎完全是由於人口增長造成的。」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165個國家/地區2010-2015年的資料,這些國家的人口占全球的99%。他們還研究了112個國家/地區的1980-1985年的資料。   他們發現,在許多歐洲國家、北美和亞洲,孿生現象大幅度增加。   在這兩個時期都有資料的112個國家中,有74%的增長率超過了10%。亞洲增長了32%,北美增長了71%。只有7個國家的跌幅超過10%。   其中,非洲的孿生率最高,但是,隨著時間並沒有顯著增加。在歐洲、北美和大洋洲國家正在迅速追趕。目前,全球約有80%的雙胞胎是出生在亞洲和非洲。   孿生率之所以如此之高,主要是異卵雙胞胎數量很高。從同一卵子生出的雙胞胎的比率幾乎沒有變化,約千分之四。   作者認為,孿生率可能已經達到頂峰,特別是在歐洲和北美。因為越來越多國家基於健康的因素,強調或規範人工協助生殖應植入單一胚胎。   研究人員說,目前尚不清楚在低收入國家是否也是如此。   編譯來源:Healthday(2021.03.12)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經血知多少
2021.03.09
經血知多少
在月經期間,經血的狀態通常會有些變化,例如:黏稠度、出現血塊、顏色改變等等,第一次看到可能會感到困惑甚至害怕,不過多數時候這都是正常的現象!   濃稠的經血 月經是伴隨卵巢周期變化而出現的子宮內膜剝落及出血,經血是子宮內膜、血液、陰道液體等混合物。多數情況下,出現濃稠經血或小血塊都是正常的,不需要太過擔心   生理期的頭一兩天往往是出血最多的日子,這時候的經血因為有較多的子宮內膜,通常會出現伴隨著黏稠體液的長長血絲,這種濃密的血液通常是深紅色或鮮紅色。   有血塊的經血 生理期的幾天後,當經血流量開始減慢時,可能會出現果凍狀或破碎成塊的血塊,這都是正常的,這些血塊可能是鮮紅色、深紅色或棕色。   含水經血 在月經週期即將結束時,經血可能會越來越稀薄。隨著血液開始氧化,它的顏色也可能變深。   鮮紅色且呈水狀的血液,可能是直接來自子宮的新鮮血液,可能代表受傷或流產,需要向醫生諮詢,如果是在懷孕時候,更需要儘速就醫。   如果持續出現大塊的血塊,則應儘速諮詢醫師。更頻繁地出現更大的血塊可能是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子宮內膜異位症、多囊卵巢症候群、子宮內避孕器引起之併發症、維生素K缺乏症等疾病的徵兆。   什麼時候應該就醫 每個人的月經週期都不一樣,持續的時間長短、隨之而來的症狀以及出血的程度都不盡相同。既使是同一個人,每次的狀況可能也都有所不同,   然而,若是月經週期明顯延長,或發生重大變化,例如出現從未發生過或持續的大血塊,則應與醫生討論。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症狀包括: 容易瘀傷、疲勞或呼吸急促,所有這些都可能與貧血有關 在月經期間抽筋次數增加 性交時或性交後疼痛、出血 出血量過大,例如每小時浸透衛生棉或滲入衣褲 淡紅色或灰色的水狀分泌物 在7天後持續或加重出血       編譯來源: Health Line (2020.10.28)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