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5
更年期腰圍快速變粗 心臟病風險增
什麼是女性心臟病風險指標?
腰圍或BMI值?
匹茲堡大學公共衛生研究院的一項分析顯示,女性更年期如果腹部脂肪快速增加,即使她們控制了體重仍然更有可能罹患心臟病。
該研究分析了在25年間收集到的數百名婦女的數據,發現在中年婦女測量腰圍可能比廣泛使用的BMI更是心臟病風險的早期指標。
研究發現,腹部脂肪每增加20%,頸動脈內膜的厚度就會增加2%,而與體重、BMI和其他心臟病傳統風險因素無關。
他們還發現,將近70%停經婦女有腰部肥胖。平均而言,在參與者最後一個經期的前兩年腹部脂肪開始快速增加。圍繞著器官的腹部脂肪以每年增加8%的速度增長,無論年齡多少。在進入停經期後,腹部脂肪繼續穩定地增加。
研究者Samar El
Khoudary博士說:「我們需要改變看待婦女心臟病風險的方式,尤其是在她們更年期的前後。我們的研究不斷顯示,比起用體重跟BMI測量的脂肪量,女性脂肪分布於何處更重要。」。
Saad
Samargandy博士解釋,圍繞著腹部器官的脂肪與可能危害心血管健康的有毒分子大量分泌有關。
如何監測腹部脂肪
通過CT掃描測量腹部脂肪非常昂貴、不方便,並且可能會使婦女不必要地受到放射線照射。因此El
Khoudary建議,定期測量和追蹤腰圍將是監測腹部脂肪增長情形的好方法。她補充,僅通過測量體重和BMI可能會忽略了腹部脂肪的增長,因為兩個相同年齡的女性可能具有相同的BMI但體內脂肪分佈不同。
長久以來,人們太過注重BMI和心血管疾病之關係。通過這項長期的研究,我們發現腹脂的增長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之間存在明顯的關聯。如果透過捲尺發現處於高風險中的女性,可以幫助他們及早改變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以期降低風險。」。
研究如何進行
研究團隊分析了來自匹茲堡和芝加哥的362名婦女的數據,這些婦女參加了《全國婦女健康研究(SWAN)》心臟研究。這些婦女的平均年齡為51歲,她們在研究期間幾個時間點接受電腦掃描來看其圍繞在腹部器官周圍的脂肪,也透過超音波測量其頸動脈內膜的厚度。頸動脈內膜厚度是心臟病的早期指標。
去年下半年,El
Khoudary帶領的研究團隊為美國心臟學會撰寫了新的科學聲明,呼籲促進人們了解停經過渡期特有的心血管和代謝變化,並建議提供女性早期干預措施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El
Khoudary指出,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來確定某些飲食、運動或生活方式干預措施是否比其他方法更有效,以及腰圍增長引發心臟病是否有明確的時間點。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1.03.03)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3.17
隨著出生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世界處於「雙胞胎高峰」
您確實看到了現在雙胞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
根據對全球雙胞胎出生的首次全面調查,現在雙胞胎可能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為普遍。
自1980年代以來,全球雙胞胎的出生人數增加了三分之一,從每1000例分娩中9例增加到12例。每年約有160萬雙胞胎出生,也就是說,每42個嬰兒中就有1個是雙胞胎。
雙胞胎增加的原因
所有這些雙胞胎的主要原因是人工協助生殖的增加,包括卵巢刺激、體外受精和人工授精。
另一個原因是,許多國家的婦女生小孩的年齡延後。根據3月12日發表在《人類生殖》雜誌上的研究,雙胞胎的機會隨著生育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研究作者英國牛津大學社會學和人口學教授C.
Monden說:「雙胞胎分娩的絕對數量在南美以外的所有地方都有所增加。
…在北美和非洲,這一數字增長了80%以上。而在非洲,這一增長幾乎完全是由於人口增長造成的。」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165個國家/地區2010-2015年的資料,這些國家的人口占全球的99%。他們還研究了112個國家/地區的1980-1985年的資料。
他們發現,在許多歐洲國家、北美和亞洲,孿生現象大幅度增加。
在這兩個時期都有資料的112個國家中,有74%的增長率超過了10%。亞洲增長了32%,北美增長了71%。只有7個國家的跌幅超過10%。
其中,非洲的孿生率最高,但是,隨著時間並沒有顯著增加。在歐洲、北美和大洋洲國家正在迅速追趕。目前,全球約有80%的雙胞胎是出生在亞洲和非洲。
孿生率之所以如此之高,主要是異卵雙胞胎數量很高。從同一卵子生出的雙胞胎的比率幾乎沒有變化,約千分之四。
作者認為,孿生率可能已經達到頂峰,特別是在歐洲和北美。因為越來越多國家基於健康的因素,強調或規範人工協助生殖應植入單一胚胎。
研究人員說,目前尚不清楚在低收入國家是否也是如此。
編譯來源:Healthday(2021.03.12)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3.09
經血知多少
在月經期間,經血的狀態通常會有些變化,例如:黏稠度、出現血塊、顏色改變等等,第一次看到可能會感到困惑甚至害怕,不過多數時候這都是正常的現象!
濃稠的經血
月經是伴隨卵巢周期變化而出現的子宮內膜剝落及出血,經血是子宮內膜、血液、陰道液體等混合物。多數情況下,出現濃稠經血或小血塊都是正常的,不需要太過擔心
生理期的頭一兩天往往是出血最多的日子,這時候的經血因為有較多的子宮內膜,通常會出現伴隨著黏稠體液的長長血絲,這種濃密的血液通常是深紅色或鮮紅色。
有血塊的經血
生理期的幾天後,當經血流量開始減慢時,可能會出現果凍狀或破碎成塊的血塊,這都是正常的,這些血塊可能是鮮紅色、深紅色或棕色。
含水經血
在月經週期即將結束時,經血可能會越來越稀薄。隨著血液開始氧化,它的顏色也可能變深。
鮮紅色且呈水狀的血液,可能是直接來自子宮的新鮮血液,可能代表受傷或流產,需要向醫生諮詢,如果是在懷孕時候,更需要儘速就醫。
如果持續出現大塊的血塊,則應儘速諮詢醫師。更頻繁地出現更大的血塊可能是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子宮內膜異位症、多囊卵巢症候群、子宮內避孕器引起之併發症、維生素K缺乏症等疾病的徵兆。
什麼時候應該就醫
每個人的月經週期都不一樣,持續的時間長短、隨之而來的症狀以及出血的程度都不盡相同。既使是同一個人,每次的狀況可能也都有所不同,
然而,若是月經週期明顯延長,或發生重大變化,例如出現從未發生過或持續的大血塊,則應與醫生討論。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症狀包括:
容易瘀傷、疲勞或呼吸急促,所有這些都可能與貧血有關
在月經期間抽筋次數增加
性交時或性交後疼痛、出血
出血量過大,例如每小時浸透衛生棉或滲入衣褲
淡紅色或灰色的水狀分泌物
在7天後持續或加重出血
編譯來源: Health Line (2020.10.28)
+ read more
2021.02.28
沒錢買衛生棉 影響身心健康
蘇格蘭是全球第一個在學校提供免費生理用品,紐西蘭今年6月跟進。為什麼這些國家要提供免費的衛生棉?
月經貧窮(Period
Poverty)指的是因為經濟上的困頓,無法獲取月經生理用品以及其他無法滿足的月經健康需求,不一定是買不起衛生棉,還包括買不到足夠的數量或適合的形式、被迫節省而無法常態更換衛生棉等情況。
這可能導致疾病或其他心理的問題,對女童和婦女的身心產生深遠的影響,例如失學、失業等,形成惡性循環。
最近一項美國的研究指出,美國女大學生中超過14%在過去一年中經歷過月經貧困、10%每月面臨月經貧窮。與沒有經歷過月經貧困的女性相比,每月經歷或過去一年中曾面對月經貧困問題的女性更有可能發生中度或重度抑鬱。
研究作者J.
Gupta博士表示,月經貧困與罹患抑鬱症之間有關聯,因此,消除月經貧困應該成為提升大學生生活品質規劃的一部分。這包括:學校和城市提供免費的生理用品、取消「生理稅」的政策措施等。
紐西蘭日前宣佈 為學生提供免費生理用品
為了處理月經貧窮影響就學等問題,多個國家提出具體作法。蘇格蘭是全球第一個在學校提供免費生理用品,甚至於2020年通過法案在社區中心、青年中心、藥房等指定的場所都必須免費提供生理用品;日前紐西蘭也宣佈各級學校將從6月起免費提供生理用品。英國則從2021年開始,取消生理用品稅。
貧窮中的不平等
研究收集了471名大學女學生的資料,受訪者平均年齡為20.6歲,65.6%白人、16.8%黑人、西班牙裔/拉丁裔為11.3%,6.4%為其他種族。大部分受訪者(92.6%)出生於美國;43.3%是家中第一代大學生。
研究的發現還指出了月經貧困經驗中的不平等:黑人和拉丁裔婦女在過去一年中經歷過月經貧困的比例最高(分別為19%和24.5%)。移民和家中第一代大學生也有類似的情況。
女人如何處理
在缺乏月經生理用品的情況下,女性通常會發展出一套處理方式,通常是:跟其他人借用生理用品、使用非月經生理用品(例如衛生紙或布)、延長衛生棉/棉條的使用時間,或完全不使用任何生理用品。
編譯來源:Eeurek Alert(2021.02.02)、BMC Women's
Health(2021.01.0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2.22
月經與月亮有關嗎?
女性月經是否受到月亮影響已有許多的討論。認為有關的人覺得最明顯的聯繫是兩個週期的長度很相近,但也有反駁的說法指出女性月經週期是平均值,有時長有時短,既使是同一名女性也會經歷不同長度的月經週期,而且如果月經週期與月亮週期有關,難道所有女性都會在同一時間懷孕?
來自德國的時間生物學家Charlotte
Förster帶領的研究團隊,研究了22位婦女的月經日記,包括15位35歲以下和17位35歲以上的女性。平均記錄時間為15年,某些記錄長達32年。
結果顯示,在遠古時代,人類的生殖行為、女性的月經週期與月亮週期是同步的,但現代生活方式和夜間可用人造光的增加已大大改變這種同步性。
認識月亮週期
研究小組將月經記錄與月亮週期進行分析比較,在此之前我們需要重新認識一下月亮週期,它並不是們理解的「初一十五不一樣」這樣簡單。
科學上,月球有三個不同的週期,呈現不同的亮度和影響地球的重力:其一,月亮自轉週期平均約29.53天,也就是我們一般在談的「滿月和新月間」的變化;其二,月球繞地球轉,離赤道有時更北、有時更南,這個「南北週期」大約是27.32天;第三個週期來自月球在橢圓軌道上繞地球而轉,離地球「最近及最遠」的週期平均為27.55天。
月光是生理時鐘的動能
「三個月球週期都會影響女性的月經」,這是研究團隊在評估研究參與者的記錄後得出的結論。
當然,並非所有女性都會如此。若觀察月經週期與「滿月/新月週期」同步發生的情況,35歲以下女性中不到25%、35歲以上女性則平均只有10%。
月經與月經週期的同步性不僅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女性夜間暴露於人造光源的程度似乎也有所影響。「夜貓子」夜間人造光的時間更長,其經期與月亮沒有明顯的同步。
此外,研究人員觀察到,在漫長的冬季夜晚,當女性長時間暴露在月光下時,月球與月經週期之間的同步性更高。
月球的重力也参一腳
研究人員提出首次的科學證據,指出月球「重力」也影響女性月經週期。
Charlotte
Förster說:「在1961年、1979年、1997年和2015年這些年度的下半年,七分之九的女性月經週期與滿月/新月的變化同步。這18年的間隔恰好對應到三個月亮週期,產生非常特殊的星象,這種結合可能增強了月亮的影響力。」
研究團隊認為所有這些觀察結果都表明,人體不僅可以對重力的快速變化(如平衡系統所感知的)做出反應,也會對緩慢、週期性地、重複發生的重力變化做出反應。
但是,由於這項研究的參與人數相對較少,其研究意義有限,還需要更多對月經和月球週期之間的關係以及人造光對女性影響的研究。
編譯來源:Eurek Alert(2020.01.27)、Eurek Alert(2020.01.27)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2.12
胸腺是健康懷孕的關鍵
懷孕時,胚胎有一半來自男人。為什麼孕婦不會將他排斥?這是因為孕婦的免疫系統做了妥協,而胸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新的研究發現,在懷孕期間,女性性激素指示胸腺產生專門處理懷孕期間生理變化的Treg。該研究進一步揭示了在胸腺上皮細胞上的受體RANK是這種機制背後的關鍵分子。。
胸腺和流產
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J.Penninger教授說:「我們知道胸腺有RANK這種受體,但它在妊娠中的作用還不清楚。」
為了更深入了解,作者們從老鼠胸腺中移除掉RANK。RANK的缺乏阻止了懷孕期間胸腺中Tregs的產生。這導致胎盤中Tregs的減少,造成流產率上升。
胸腺和妊娠性糖尿病
這項研究發現還為妊娠性糖尿病的發展在分子層次提供了新的見解,該疾病影響了全世界約15%的懷孕婦女,且至今對科學家來說,仍是個難題。
在健康的懷孕中,研究人員發現Tregs會遷移至母親的脂肪組織,以防止發炎並幫助控制體內葡萄糖含量。缺乏RANK的懷孕老鼠血液中的葡萄糖和胰島素含量高,並且有許多其他妊娠性糖尿病的指標,包含胎兒巨大、新生小鼠比平均體重要重得多。
母親懷孕期間Tregs的缺乏也會對後代造成長久的隔代影響。後代就會較容易罹患糖尿病和超重。有趣的是,將從正常妊娠中分離出來的的Tregs給予缺乏RANK的老鼠,可以翻轉所有老鼠的健康問題,包含流產和母體葡萄糖含量,並使小老鼠的體重正常化。
研究人員還對患有妊娠性糖尿病的婦女進行分析,並發現這些婦女胎盤中Tregs的數量減少,類似於老鼠的研究情形。維也納醫學大學的的共同研究者A.
Kautzky-Willer博士說:「妊娠性糖尿病背後這個新機制的發現可能在未來替母親和胎兒提供新的治療標靶。」
胸腺是保護妊娠的器官
Penninger博士補充說道:「胸腺在懷孕期間會發生巨大變化,而整個組織的重新佈線如何促進健康的懷孕一直是免疫學的奧秘之一。我們多年來的研究不僅解決了這個難題–懷孕激素透過RANK重新佈局胸腺–還揭示了其功能的新範例:胸腺不僅改變了母親的免疫系統,這樣才不會排斥胎兒,胸腺也控制著母親的代謝健康。」他表示:「這項研究改變了我們對胸腺的看法,我們現在知道胸腺是一個保護妊娠的活躍且不斷發展的器官。」
這項研究是一項國際研究,包含來自IMBA、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卡羅林斯卡學院和維也納醫學大學的科學家的共同努力。
有關IMBA
IMBA–Institute of Molecular
Biotechnology–是歐洲領先的生物醫學研究所之一,著重在尖端的幹細胞技術、功能性基因體學和RNA生物學。
編譯來源:
* EurekAlert! (2020.12.23)
* Paolino, M., et al. (2020) RANK links thymic Tregs to fetal loss
and gestational diabetes in pregnancy.
Nature.doi.org/10.1038/s41586-020-03071-0.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