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2.22
黃體素救流產?
黃體素是否能預防流產的爭論已持續數十年,迄今都還沒有強而有力的證據佐證。英國最近有兩項研究,分別發表於《美國婦產科期刊》和《國際婦產科期刊》,指出懷孕初期服用黃體素可預防流產,並有一定的經濟效益。
發表於《美國婦產科期刊》的研究:每天服用黃體素可能可以預防流產
伯明翰大學及湯米國家流產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名為Promise和Prism的兩項研究。
Promise研究顯示,英國和荷蘭的45家醫院836名原因不明習慣性流產的女性,以陰道環方式將賀爾蒙置入體內,出生率提高了3%。
另一項Prism則是在英國48所醫院中,4,153名懷孕初期出血的婦女接受了黃體素或安慰劑治療。結果顯示過去至少流產一次,接受實驗治療後成功產下嬰兒的數量增加了5%,而過去至少流產三次的女性,則增了15%。
共同作者Aam
Deval博士表示,黃體素在治療高危險妊娠中的作用已爭論了數十年。但是分析Promise和Prism的研究顯示,這種藥物可能對早期出血和有過流產史的女性有益,治療效果很小但很正面,這取決於過去的流產次數。我們認為,懷孕早期出血及習慣性流產一次或一次以上的的女性可以從黃體素受益,癥結點在於臨床上如何操作。
發表在《國際婦產科期刊》上的研究:黃體素具有成本效益
評估了上述研究的經濟效益,研究者認為,可節省政府每年因流產而產生的支出。
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副校長Pat
O'Brien博士表示,這項研究結果令人開心,增加了成功分娩的機會,並且對政府似乎具有成本效益,希望英國國家健康與照顧卓越研究院在下次的指南中考慮這項重要的研究。
負責監管藥物的英國國家衛生與醫療研究院的發言人說,目前正在更新流產和子宮外孕的診斷和初始管理指南,以考慮有關孕激素治療的新證據先兆流產,這些更新的建議將在適當的時候進行討論。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0.01.31)、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2020.01.31)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cosmetic bottles.jpg)
2020.02.20
美妝用品可能讓孕婦生出超重小孩?!
對羥基苯甲酸酯(Parabens)常被用作化妝品的防腐劑。最近一份研究指出,如果孕婦使用含有此類成分的化妝品,會通過皮膚吸收對羥基苯甲酸酯,可能會對孩子的體重發展有不好的影響。
在化妝品中對羥基苯甲酸酯常以以下名稱出現:對羥基苯甲酸甲酯(methylparaben)、對羥基苯甲酸丙酯(propylparaben)及對羥基苯甲酸丁酯(butylparaben)
等。這類用於乳霜和潤膚乳中以對抗微生物的物質可能會產生不良的副作用。
研究是怎麼做的?
這項新的研究是「LINA母嬰世代研究」的一部分,這份世代研究目的是要探討,兒童在發育的敏感時期接觸到的環境因素對以後發生過敏、呼吸系統疾病或超重的重要性。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一開始想要了解世代研究中的孕婦尿液中的對羥基苯甲酸酯,對他們孩子的體重發展是否有影響。他們發現孕婦尿液中的對羥基苯甲酸丁酯濃度與他們孩子較高的BMI有正相關-尤其是當孩子是女性的時候相關性更高,直到孩子成長至8歲。
為了釐清孕婦尿液中對羥基苯甲酸丁酯的來源,研究人員梳理了LINA母嬰世代研究參與者所填寫的問卷,以了解懷孕期間使用的化妝品詳細訊息。再檢查孕婦使用的化妝品是否有對羥基苯甲酸酯成分。研究團隊發現,母親尿液中高濃度的對羥基苯甲酸酯確實與使用含此成分的化妝品有關,尤其是使用會長時間停留在皮膚上的化妝品,如乳霜或潤膚乳更是如此。
對羥基苯甲酸酯怎麼和後代體重有關?
不過,孕婦使用含對羥基苯甲酸酯的乳霜如何與孩子未來的體重發展有關?為了了解潛在的機制,研究人員首先使用細胞培養檢查脂肪細胞自身是否對高濃度的對羥基苯甲酸丁酯起反應。結果顯示,對羥基苯甲酸丁酯不會增加脂肪細胞的大小,脂肪細胞也不會因此儲存更多的脂肪。很明顯,脂肪細胞的分化不受對羥基苯甲酸酯的影響。孩子們的體重增加背後必有其他原因。
研究團隊與萊比錫大學醫學院的同事合作,使用老鼠來模擬懷孕期間暴露於對羥基苯甲酸酯的狀態。結果就像「LINA母嬰世代研究」所呈現的一樣,後代的雌鼠也出現體重增加的情形,她們吃的也明顯比控制組的老鼠多。有鑑於此,研究人員認為對羥基苯甲酸酯可能影響大腦如何調節飢餓,於是他們更仔細地檢視掌管後代老鼠下視丘(hypothalamus)的關鍵基因。
很明顯地,在幼鼠的大腦中,控制飢餓感的基因POMC被抑制了,從而永久性地干擾身體對飽足感的調節。這意味著後代容易吃更多食物。因此,對羥基苯甲酸酯似乎是懷孕期間導致後代超重的風險因子。不過,其他因素也可能導致體重增加,例如高熱量飲食和缺乏運動。
根據研究的發現,研究團隊做出明確的建議:考慮到孩子未來的健康,孕婦們確實應該在懷孕和母乳哺育期間使用不含對羥基苯甲酸酯的產品。許多化妝品已經表明不含對羥基苯甲酸酯,如果商品上沒有標示不含此成分的話,可以從成分列表來確認。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2.12)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2.19
英國精卵只能冷凍十年的規定可望延長!
今年3月報導指出,英國女性認為冷凍卵子保存超過十年必須銷毀違反人權。當時英國政府表示沒有計畫重審相關法律,但是,最近相關單位對於延長儲存冷凍卵子、精子和胚胎的十年期限提出意見。
報告指出,目前的規定,讓婦女決定何時生孩子的選擇受到限制。只有在婦女的生育能力可能受到疾病影響下,卵子才能保存更長的時間-長達55年。但是,現在冷凍技術相當進步,是時候考慮更適當的儲存期限了。
英國政府正就現行法律展開討論中。除了儲存期限外,他們還將考慮儲存10年以上之生殖細胞及胚胎的安全性與品質,並且會討論延長儲存時間後可能隨之增加的設備需求。
重大決定
英國衛生部部長C.
Dinenage表示,儘管這可能會影響到任何一個人,但她特別關心當前法律對婦女生殖選擇的影響。限制儲存時間經常意味著婦女必須面對銷毀其卵子的重大決定,或者意味著婦女必須在準備好以前面對是否要生孩子的壓力。
一個生殖機構曾表示,由於10年的儲存限制,婦女被迫一再推遲冷凍卵子的時間。
女人冷凍卵子的最佳時間是在35歲之前,此後卵子的質量和數量開始下降。但是,現在最普遍凍卵年齡是38歲。
人類受精和胚胎學管理局主席S.
Cheshire表示,儘管要修改10年的儲存期限需要經過議會決定,因為這需要修法,但他們認為現在是時候考量更適合的儲存期限以順應科學和技術進步的和婦女考慮生育的方式。
在台灣,對於自己的生殖細胞,雖有10年的限制,得本人的同意可延長期限保存。但是,捐贈之生殖細胞保存仍有十年的規定。是否也是考慮放寬的時候了?
編譯來源:BBC(2020.02.11)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2.10
所有女性產後應了解高血壓徵兆!
婦女於產後出現高血壓其實並不少見,如果未治療可能導致嚴重結果,包含中風或死亡。最近一份研究強調,不論婦女過去是否有高血壓,產後所有女性都需要了解高血壓的徵兆或症狀。
研究分析於2016年9月至2019年7月間產後因為高血壓再次住院的164名女性的資料。64.6%是在出院後七天內再次住院,其中有39%在出院前並未被診斷出有高血壓。
研究作者表示,身為醫師,他們不斷找尋方法來處置這個問題以降低死亡人數。在其執業的醫院中許多婦女在產後因為高血壓而再次住院,即使他們過去沒有高血壓病史。這份研究指出在婦女出院前醫師應該教育他們—不是只教育高風險婦女—關於高血壓徵兆及症狀的重要意義。
研究指出,目前對於導致產後高血壓的原因及誰是高風險者尚不清楚,故還需要更多研究來了解。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2.06)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2.06
陰道有分泌物是正常現象嗎?
頻繁的陰道分泌通常是正常的現象。它是陰道和子宮頸內的腺體製造出來的液體,例行公事地冲掉死亡的細胞和細菌,以保持陰道的清潔、潤滑,且無感染。
這些分泌有顏色、氣味和數量的不同,根據月事週期、哺乳、排卵或性興奮而定。甚至藥物,如抗生素或類固醇,灌洗或使用某些肥皂,泡沫浴也會改變分泌物的本質。
分泌物有以下的狀況時,則需要諮詢醫療專業:
1)顏色不正常(正常的顏色,由清澈到白且黏)
2)氣味改變
3)分泌物的黏稠度和平常不同
4)特別是陰道會癢、紅腫,流血污斑或灼熱
這些症狀可能是性傳播感染,如未治療,可能會散播到子宮、卵巢和輸卵管,而且會傳染給配偶。
和陰道分泌物相關的,最普通的兩種性傳播感染,淋病和披衣菌,也可能是細菌性陰道炎、子宮頸炎、骨盆腔發炎、念珠菌感染,或者是忘了取出的衞生棉條。有時候,雖然不常發生,陰道分泌物可能是癌症的跡象。
生育年齡的婦女最常見的陰道感染之一是細菌性陰道炎,乳白色分泌物,有強烈魚腥味。相反地,念珠菌感染的分泌物則無味,白色且濃稠。
不論有否分泌物,維持陰道健康的方法如下:
1)如厠後,衛生紙由前方往後方擦拭
2)穿棉製的內褲
3)避免公共熱水浴池,灌洗陰道、女性清潔噴劑、彩色或香水衛生紙及除臭衛生棉
不管任何原因,陰道分泌物以及潛在的問題都可以治療。若有不正常的分泌時,必須經由醫療人員確診後進行適當的療法,不可自我診斷導致誤診。
編譯來源:Healthy Women (2020.01.22)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2.05
法國鬆綁 女人都可以做人工生殖
法國於日前修訂了《生物倫理法》,對器官移植、醫療協助生殖等部分的規定進行修改。新法將允許單身女性、女同性戀伴侶進行體外人工受精,這是總統馬克宏推動的重大改革之一。
根據法國現行法律,體外人工受精僅限於異性伴侶,並且需有不孕或其他醫療情形才適用。甫通過的《生物倫理法》放寬有關醫療輔助生殖的規定,對象擴及所有女性,包含單身女性、女同性戀伴侶等,都可以藉由醫療介入獲得自己的孩子。
修法過程面臨強烈反彈聲浪,曾有數萬名反對者上街抗議。保守派團體批評,該法「剝奪了孩子擁有父親的權利」。法國主教團主席Georges
Pontier曾表示,所有公民都有義務站出來對抗這條新法。部分反對者擔心,這將為代理孕母的合法鋪路。
台灣《人工生殖法》未適用同性伴侶
在台灣,人工生殖目前僅適用於異性夫妻,同性婚姻合法之後,也成為討論焦點。國健署王英偉署長曾表示,人工生殖法最初立法基準不是為同志婚姻關係,同志是否適用需再研議,將儘速召開專家會議。
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黃淑英表示,生育屬女人的身體自主性,是否有婚姻關係或有無伴侶,不應視為門檻。至於孩子需不需要有父及母,那是異性戀者的價值觀,也不該是阻止女同性戀者生育自主的藉口。
編譯來源:REUTERS(2020.01.23)、FRANCE24(2020.01.20)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