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

多吃蕃茄可預防高血壓
2024.01.09
多吃蕃茄可預防高血壓
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蕃茄和蕃茄產品在防治高血壓扮演一個角色。   蕃茄,常見的茄屬蔬菜,有豐富的鉀,這種營養素已知可減少體內鈉的影響來幫助降低血壓,在許多心臟健康飲食中扮演一個關鍵角色。   University of Barcelona的研究的共同作者藥學博士 Rosa Maria Lamuela-Raventos說:「蕃茄是全世界最常食用,供應最廣泛且價格實惠的蔬菜。它是一些最好的飲食的一個重要部分,包括地中海飲食。」   多吃蕃茄和減少高血壓風險相關 這項新的研究,有超過7,000位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的西班牙成人完成了問卷調查,有關他們的生活型態、健康狀況、飲食習慣包括蕃茄的食用。   每天蕃茄的食用包括吃生蕃茄或蕃茄產品,如蕃茄醬和西班牙的冷蕃茄湯。參與者的蕃茄食用,基於份量分類為4組:最低(少於 44公克)、中級(44-82公克)、上中級(82-110公克)及最高(多於110公克)。   根據這個研究,較高的蕃茄食用減低高血壓風險達36%,即使是中級的食用也有減少血壓的作用。在較高血壓的參與者中,血壓上較少有明顯的改變。作者們認為可能由於這些人年紀較大,有較長期高血壓及其他的風險因素,使得明顯改變更困難。   吃蕃茄為何有益心臟? 這項研究的目標是蕃茄,因為容易找到,並且相對便宜,全世界的多項飲食皆有。   減少鈉和增加鉀的建議是降低高血壓風險的一種行之有效的生活方式。增加含豐富鉀的蕃茄飲食,是一個增加食用鉀的有效方法。   蕃茄也是美國心臟協會所推薦的食物,主要因為含鉀高,可減低高血壓。   除了鉀,蕃茄也是茄紅素好的來源。番茄紅素是一種類胡蘿蔔素,對心血管系統有許多好處,包括抗氧化、抗發炎、抗動脈粥狀硬化和抗血小板作用。研究顯示這些特徵也給予茄紅素大量抗高血壓的性能。   蕃茄是心臟健康飲食的部分 雖然沒有許多隨機臨床試驗特別針對蕃茄減少高血壓風險,但很可能由於內含鉀和茄紅素而扮演了一個角色。   有很多已知在飲食方面可減少血壓的臨床試驗,包括地中海飲食,和停止高血壓的飲食方式(DASH)。這些數據支持了飲食型態中,多蔬果和全穀類有助於降低血壓。   當然只是每天吃一個蕃茄並不會減少血壓,需要是一個非常平衡,有益心臟健康的飲食,全穀類、豆莢和健康脂肪。   食用各種高鉀的食物,有助於確保身體鉀的需求,同時也獲得維他命、礦物質和抗氧化劑。   Katz說:「降低血壓最好的飲食是可以長久維持的。運動也很重要,可能更多勝於飲食。」   其他含豐富鉀的食物,也是心臟健康抗高血壓的飲食包括:酪梨、優格、香蕉、橘子和柳橙汁、菠菜、葡萄乾、鮪魚、甜菜。   腎臟失調的人大多伴隨著高血壓,太多鉀可能對他們有害。腎臟負責將血液中的鉀排除,如果不能有效的作用,可能導致高血鉀,這是與體內鉀積聚有關的嚴重疾病。   在飲食上大幅增加鉀的攝取量或服用非處方鉀補充劑之前,一定要和醫護人員或營養師討論。   此研究發表於於12月《歐洲預防心臟病學期刊》       編譯來源:Health (2024.01.02)      
+ read more
女人初經年齡與中年糖尿病風險有關!?
2023.12.19
女人初經年齡與中年糖尿病風險有關!?
近日一項美國研究指出,若初經在13歲之前來潮可能增加中年時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而65歲前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初經早與中風的風險增加有關,特別是10歲或更小時就開始月經的女性。   在考慮年齡、體重、吸煙、飲酒、更年期狀況和糖尿病家族史等潛在影響因素後,13歲之前開始有月經者,其第2型糖尿病風險會增加。風險增加幅度大約是:初經年齡在10歲(含)以下者風險增加32%、11歲增加14%,12歲提高29%。   在患有糖尿病的女性中,較早的初經年齡與中風風險提高有關,但與其他心血管疾病無關。65歲以下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初經年齡在10歲(含)以下者其中風風險可能增加一倍以上。而這種風險隨著初經年齡的增長而下降:在11歲時首次月經者的比例為81%,在12歲時下降到32%,14歲時下降到15%。   雖然在考慮體重後,初經年齡與中風併發症之間的關聯略有減弱,但這些關聯仍然具有統計上的意義。   研究人員指出,肥胖也可能在初經年齡過早與中風併發症之間的關聯中有一定的角色。   此就結果更驗證了過去此類議題的大型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 (NHS) 及 NHS II的結論。   NNEdPro全球食物營養與健康中心執行董事Sumantra Ray教授表示,這些發現可能為不太為人所知的心臟代謝風險因素增加了另一個面向,特別是在這個女性代表性相對不足的研究領域。這個研究發現為干預性研究設計提供了明確的方向,以預防與月經早來關聯的心臟代謝疾病。   研究怎麼做? 在美國,65歲以下成年人罹患糖尿病及併發症呈上升趨勢,而女性開始月經的年齡正在下降,研究人員想找出這兩種現象之間是否存在關聯。   研究使用1999-2018年美國國家健康營養調查(NHANES)資料,納入約17,377名年齡在20至65歲間的女性,她們都回答了第一次月經的年齡,分為10歲(含)以下、11歲、12歲、13歲、14歲和15歲(含)以上等六個組別來觀察。   這些女性中,有1773人(10%)患有第2型糖尿病,其中的205人(11.5%)更患有某種類型的心血管疾病。       編譯來源:Eurek Alert(2023.12.5)      
+ read more
任何活動甚至睡覺,都比坐著更健康
2023.12.11
任何活動甚至睡覺,都比坐著更健康
一項新的研究證實,沒有什麼比久坐對心臟更糟糕的了!   研究指出,當取代坐姿時,只需五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即可對心臟健康產生顯著影響。那些最不活躍的人可以從久坐行為的改變中獲得最大的好處。   研究者也建立了日常行為的影響層次,其中進行中等強度的活動對心臟健康最有益,其次是輕度活動,包括站立和睡眠,坐著排在最後。   基本上任何能提高你的心率、讓你呼吸加快的活動,即使是一分鐘或兩分鐘都有益。而最有益的是以中度至劇烈的活動─跑步、快步走或爬樓梯代替坐著。   而就心臟健康而言,即使是站立和睡覺也優於坐著。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倫敦大學學院體育、運動與健康研究所研究員 Jo Blodgett 博士表示,「我們研究的最大重點是,運動方式的微小改變可以對心臟健康產生積極影響,但運動強度很重要。」   心臟病是全世界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人員表示,2021年,有三分之一的人死亡是由心臟病造成的,且自1997年以來,全球患有心臟病的人數增加了一倍。   以活動『速食』形成生活的習慣 資助這項研究的英國心臟協會副醫學主任James Leiper表示:「我們已經知道,運動對您的心血管健康有真正的好處,這項令人鼓舞的研究表明,對日常生活進行小幅調整可以降低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幾率。這項研究顯示,用幾分鐘的適度活動代替哪怕是幾分鐘的坐姿,也可以改善你的體重指數、膽固醇、腰圍,並對身體有更多好處。」   Leiper說:「保持活躍並不總是那麼容易,重要的是做出可以長期堅持並喜歡的改變—任何能讓你心率加快的事情都會有所幫助。」「運用『活動速食』 例如站著或走著講電話、設置鬧鐘每小時起床做一些閉合跳等,這些都是開始在一天中進行活動的好方法,讓您養成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的習慣。」   研究怎麼做 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從六項研究中挑選了數據,其中涵蓋來自五個國家的15,000多人。透過六個常見指標來衡量了解一天24小時的運動行為與心臟健康之間的關係。每位參與者都使用大腿上的穿戴式裝置來測量他們全天的活動,並評估他們的心臟健康狀況。   研究結果於11月10日發表在《歐洲心臟期刊》。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3.11.14)、European Heart Journal(2023.11.10)      
+ read more
減鹽降血壓
2023.12.08
減鹽降血壓
高血壓是心臟、大腦和腎臟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   鹽被視為是高血壓的主要原因。鹽使身體中留住水,減少鹽份攝取會降低血液中的水分,使得血管壁的壓力減少,降低血壓。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幾乎每個人減少鹽分攝取,就可以把血壓降下來,即使是正在服用降血壓藥物的人。在此研究中,中年到老年的參與者一天減約一茶匙鹽,和他們日常的飲食比較,結果是收縮壓降約6mmHg,和高血壓第一線藥物的效果類似。   這個是調查飲食中減鹽對血壓的影響最大型的研究之一,包括正在服用藥物的高血壓患者。   研究:降鹽降血壓?   50-70多歲的中年和老年人一個星期中,隨機採取「高鹽飲食(一天的日常飲食加上2,200毫克鹽)」,或者「低鹽飲食(一天500毫克鹽)」。一個星期之後兩種飲食對調。   每次研究者來訪前一天,參與者戴上血壓測量器並收集24小時的尿液。213位參與者中,低鹽飲食時,和高鹽飲食時比較,收縮壓明顯降了7-8 mmHg。若和日常飲食相比較,則降了 6 mmHg。   整體來說,72%的參與者在低鹽飲食時,比較他們的日常飲食,收縮壓都有下降。   西北大學Feinberg醫學院的主要研究員之一 Norrina Allen醫師說:「我們發現70-75%的人,不管是否已經在服用降血壓的藥物,如果在飲食中降低鹽(減少膳食鈉攝入量),他們很可能會看到血壓下降。」   Vanderbilt University主要研究員之一的Deepak Gupta說:「減少鹽的飲食影響血壓下降,幾乎所有的人都一致呈現,包括正常血壓、高血壓、服用藥物,或者尚未接受治療。」   正如運動對大部分人都有益,減少現今飲食的鹽對大部分人的血壓都是好的。而減鹽降低血壓很快速,一週內就明顯。   事實上,鹽存在我們不會想到的食物中,如幾片麵包、黃瓜泡菜和一碗湯,我們吃的食物中幾乎都加了鹽,特別是外食及加工食品。在家中煮食,可以讀標籖、計算鹽分,比較能控制鹽的攝取。   Allen 說:「一開始低鹽飲食會讓人覺得食而無味,但味蕾在幾個星期後就能適應了。」   Lewis 說:「令人興奮的是我們使用的低鹽飲食產品,通常都可買到,所以人們可以經由改變飲食,確實改善他們的健康。」   此研究由范德堡大學醫學中心、西北大學醫學院和在伯明翰的阿拉巴馬大學組成的團隊。   研究發表在11月的《美國醫學協會期刊》。       編譯來源:EurekAlert! (2023.11.11)、Daily Mail (2023.11.11)、CNN Health (2023.11.11)、JAMA(2023.11.11)      
+ read more
超重增加罹癌風險
2023.12.06
超重增加罹癌風險
已知過重或肥胖會增加至少13類型的癌症風險。但是專家一直不清楚主要原因是體重本身,還是肥胖相關的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和第二型糖尿病。   現在一個將近60萬人的研究發現,身體質量指數(BMI)每增加5點,即使沒有心血管疾病或第二型糖尿病,肥胖相關癌症風險提高11%(包括大腸、乳房和胰臟癌);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則多了17%。   這使得「胖得健康」的理論─承載過多體重,但如果沒有心臟問題或糖尿病,對罹患疾病的風險沒有多少影響─遭到疑慮。   在這個研究中發現,來自英國的344,000人中,過重或肥胖的人和正常體重的人相比較,即使沒有心血管疾病,其發生肥胖相關癌症的風險增加23%。   承載太多體重易引發身體發炎,或有過多的胰島素、助長腫瘤。   研究人員請大家放心,過重或肥胖,即使患有心血管疾病,在每年每10萬人中只會增加50個癌症的案例。   雖然肥胖相關的癌症只佔所有癌症的不到一半,但大腸癌和乳癌是常見的。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表示,大腸癌和乳癌是女性常見的癌症,因此女性更應該注意過重的問題。   癌症研究的國際組織,這個研究的資深作者Heinz Freisling說:「我們時常談到過重但代謝健康,這意指他們沒有第二型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但這個研究顯示這些人仍然有較高的癌症風險,所以也需要維持健康的體重。如果他們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就更高。」   研究的進行及結果 這個研究檢視了英國和歐洲 577,343位中年人,測量他們追蹤之前的BMI,之後平均追蹤近11年,看是否罹患癌症。結果認為每個過重的人必須考慮他們的癌症風險,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   這個研究聚焦在13個肥胖相關的癌症,其中包括停經後女性罹患的乳癌、卵巢癌和子宮癌,當人們超重時,體內脂肪產生的荷爾蒙會加劇這些癌症。包括腸癌、胰臟癌、腎臟癌和食道癌。   罹患這些肥胖相關癌症的風險,在BMI每增加5點,就多了11%,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則多了17%。   這個研究中,心血管疾病的定義是,曾有心臟病發作、因血流減少而中風、心衰竭、冠狀動脈疾病,或心率不整。如果這些人過重或肥胖,BMI高於25,和沒有心血管疾病正常體重的人相比較,罹患肥胖相關癌症的風險高達3.4倍。   這個結果只研究分析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的一組人。   第二組的人從EPIC癌症研究而來,幾個歐洲國家包括英國在內,並無相同的發現。   因而過重或肥胖,加上心血管疾病,和正常體重無心血管疾病的人相比,被診斷出相關類型的癌症風險,增加至68%。   全球癌症研究基金會的研究和政策副總裁 Helen Croker說:「我們已經知道肥胖是癌症的一個重要風險因素,但這些驚人的發現顯示風險的差別,隨著人們是否有心血管疾病而定。無論如何,維持一個健康的體重,對特定的組群可提供更多的好處。」   研究發表在《BMC醫學》的期刊。       編譯來源:Daily Mail (2023.11.22)      
+ read more
月經失調與心臟病風險增加有關
2023.11.22
月經失調與心臟病風險增加有關
最新研究顯示,患有某些月經失調的女性患心臟病的風險可能更高。   兩種較常見的月經失調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和經痛。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不僅僅是一種婦科疾病,這是一種代謝狀況。女性雄激素升高,導致胰島素阻抗,也阻止女性卵巢釋放卵子,導致月經週期不規律及不孕症。   經痛(極度痛苦的經期痙攣)通常是由潛在的健康狀況引起的,例如子宮肌瘤、腫瘤、子宮內膜異位症、骨盆腔炎、子宮肌腺症或子宮息肉。   這兩種疾病最常見於年輕人。    因此需要了解下列有關這些月經失調與心血管健康的關係,以及如何緩解與這些失調相關症狀的資訊。   年輕女性經痛的心血管風險   第一項新研究對30,500名患有卵巢的經痛患者和25,300名沒有卵巢的經痛患者進行了觀察,以了解這種情況如何影響心臟病的盛行率。   研究小組分析了50歲之前被診斷出患有心臟病的參與者,還有那些患有心肌梗塞和冠狀動脈心臟病等各種心臟病的參與者,以及月經異常例如月經週期失調、大量出血和子宮內膜炎的參與者。    他們發現,患有經痛的參與者更有可能患有慢性或持續性缺血性心臟病(由於血管狹窄,心臟獲得的血液和氧氣較少)。   經痛和壓力增加和自主神經系統失調有關,也會增加某些與發炎相關的分子,會影響心血管功能。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與高血壓和心血管風險有關   第二項研究對近17,000名有卵巢的年輕人進行了觀察,發現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參與者患高血壓的風險,比沒有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參與者高30%。   研究人員還發現,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與高血壓值超過130/80 mm HG的風險增加1.3倍有關。   專家指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罹患肥胖、高血壓和其他疾病的風險較高,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為什麼這些月經失調似乎與心血管健康有關呢?    Alleva表示,「月經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與多個生理系統有關,包括荷爾蒙、凝血、神經系統等,因此,月經特徵和月經失調值得研究,因為這些失調背後的機制可能會影響生殖系統以外的系統,包括心血管系統。」   了解您的風險並緩解症狀   Alleva表示,我們的結果表明存在因果關係,而不僅僅是相關性。然而,由於經痛增加心血管風險的機制仍不清楚,因此他們目前不知道降低風險的好策略。   改變生活習慣可能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並緩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症狀。這包括多運動、優先考慮睡眠和均衡飲食。   Mirkin說:「目前,還沒有專門用於治療多囊性卵巢綜合症潛在病症的藥物,只有治療與該疾病相關症狀的藥物。」   他解釋說,檢測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監測血壓和體重也很重要。   上述兩項研究結果於本月稍早在美國心臟協會2023年科學會議上發表。       編譯來源:Health (2023.11.16)、AHA Scientific Sessions 2023-177(2023.11.13)、AHA Scientific Sessions 2023-176(2023.11.13)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