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

研究發現可辨識女性骨質快速流失風險的指標
2016.08.04
研究發現可辨識女性骨質快速流失風險的指標
骨質疏鬆好發於年長者身上,由於症狀難以被察覺,因此一直被視為沉默的疾病,當愈來愈嚴重時會出現骨折或骨裂情形。現今全球有3,400萬成年人有骨密度過低問題,而在美國就有1,000萬名成年人有骨質疏鬆。令人欣喜的是,日前有學者發展出了一項指標,可能有助於預測更年期女性是否可能有骨質流失快速的問題。   該研究的作者之一加州大學醫學博士Albert Shieh說明,因為骨骼破壞與形成是在體內同時發生的兩個過程,過去要透過檢測血液或尿液中的蛋白質濃度來分別得知兩者的狀況是非常困難的。因此針對此問題研究團隊最後發展出一個名為骨骼平衡指標(Bone Balance Index),可以說明這兩個過程的發生狀況,並且測試這個新指標是否可以幫助預測骨骼流失。   為了發展這個指標工具,研究以685位參加美國全國婦女健康研究(the Study of Women’s Health across the Nation)年紀在42-52歲的更年期女性為研究對象。這些女性的停經都在研究追蹤階段發生,研究團隊採集她們的尿液與血液測量蛋白質濃度,以瞭解骨骼破壞與形成情形;研究期間也每年都進行骨質密度測量。最後,將透過這個指標測得的骨骼破壞與形成數值加以合併,計算出每位女性在停經前的淨骨骼平衡值,結果發現該指標對於在最後一次經期的前2年到停經後的3-4年這段期間的骨質流失情形有很強的預測能力。   Shieh博士表示,這個新方法對於辨識更年期女性是否有脊椎骨密度流失的風險有最明顯預測效果,未來仍須有更多研究一起來測試這個方法對預測停經後骨質流失與骨折發生是否真正有效。   資料來源: 臨床內分泌與新陳代謝期刊    
+ read more
人工代糖讓你「越吃越餓」?
2016.08.04
人工代糖讓你「越吃越餓」?
市場上多樣的代糖食品滿足了愛吃甜食的大眾,但能不能減少卡路里攝取量仍是一個謎。有專家發現:這類的食物、飲料會增加我們的食慾;人工代糖化學食品會增加我們大腦的飢餓感,因為大腦覺得並沒有足夠的食物去提供能量。   來自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的研究者餵食果蠅和老鼠含有三氯蔗糖(一種人工代糖)的食物,發現它影響了大腦的獎賞中心(讓腦中的多巴胺分泌增加,產生愉悅感,可驅動人的外在行為變得更明顯)運作,吸收了遠遠超過平日所需的卡路里。另一項實驗則是連續7天餵食老鼠含有三氯蔗糖的食物,研究者表示:這些囓齒類動物明顯地食用超過於牠們所需的食物。   研究指出,大腦某一區塊可感受並整合食物的甜美與能量。經由對於多動、失眠、睡眠品質降低等與飢餓相關行為的觀察,發現三氯蔗糖對果蠅和老鼠大腦神經通路會造成影響並提升飢餓感,進而增加其吃更多食物的動機。   Herbert Herzog教授總結:人工代糖食品改變了動物在飲食上感知甜食的方式,因甜度和能量程度的差異促使增加所吸收的卡路里   目前沒有足夠研究指出人工代糖食品如何衝擊大腦或調整飢餓以幫助控制體重,然此一新的發現指出人工代糖食品增加肥胖的風險可能勝過於協助減少體重控制。   資料來源:journal _Cell Metabolism_     
+ read more
史達汀能改善患免疫疾病媽媽的胎兒存活率?
2016.08.02
史達汀能改善患免疫疾病媽媽的胎兒存活率?
新的史達汀治療研究顯示,患有自體免疫疾病的媽媽服用史達汀藥物Pravastatins有助於降低產出早產兒的機率及增加新生兒的存活率。不過,此研究是小型的初步研究,因此研究團隊提醒研究結果尚不足以成為臨床治療建議。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及希臘塞薩洛尼基亞里士多德大學(University of Thessaloniki)的研究團隊,找來11位患有自體免疫疾病–抗磷脂症候群(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的產婦,並提供他們服用一種不會接觸到胎兒的史達汀藥物-Pravastatins。研究團隊另外找來11位同樣罹患APS的產婦,提供他們目前標準的抗凝血治療–低劑量的阿斯匹靈及肝素(heparin)進行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服用Pravastatins的母親的新生兒皆為活產,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母親則有7個活產、3個死胎,1個於產後3小時內往生。再者,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母親有7位因為胎兒窘迫(foetal distress)等其他危及母親健康的問題而被施予緊急剖腹產(emergency C-sections)。   此外,由於Pravastatins治療能降低APS對胎盤發展的影響,進而增加胎盤的血流量、避免胎兒發生子宮內生長遲滯(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導致早產,服用Pravastatins的母親平均在第36周產出新生兒,另一組則為平均26周。而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母親產下的早產兒待在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的時間也較久。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女性健康部門的資深編輯Guillermina Girardi教授說明,許多患有APS的母親對傳統的抗血栓治療沒有反應,並且還面臨著嚴重併發症的風險,如子癲前症、子宮內生長遲滯,危及母親及胎兒的健康。但有研究結果發現被廣泛用來預防心/血管疾病的Pravastatins可能有助於避免患有APS的產婦發生懷孕症候群。   不過,Girardi教授提醒,此份研究屬小型的初步研究,且研究對象並未經過隨機取樣,因此還需要大型的隨機臨床試驗來完整建立這種治療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資料來源:_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_      
+ read more
母乳哺育能降低產後糖尿病風險?
2016.07.28
母乳哺育能降低產後糖尿病風險?
在台灣,妊娠糖尿病的發生率為3%。所謂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是指在懷孕前沒有糖尿病,在懷孕期間才出現血糖超過正常值,在產後血糖值又恢復正常的情形。而目前已知,罹患妊娠糖尿病的女性於產後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較其他一般女性高。過去有研究發現,母乳哺育達3個月以上可以保護母體免於罹患糖尿病長達15年,最近一份研究則對此提出解釋。   由Anette-Gabriele Ziegler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在發現母乳哺育達3個月以上對母體具有保護作用後,進一步探討背後可能的原因。他們找來近200位曾有妊娠糖尿病的婦女,並區分為母乳哺育達3個月以上及未達3個月或未曾哺乳者,觀察兩者新陳代謝產生物質的差異。其中,研究團隊排除了年齡、BMI值、母親教育程度、產後天數等因素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母乳哺育3個月以上的女性在新陳代謝時,磷脂(phospholipids)產生的過程發生變化,有助於預防第2型糖尿病發病;而母乳哺育時間較短的女性,母體血漿中的白胺酸濃度(leucine concentrations)及總支鏈胺基酸濃度(total 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concentration)較低,亦即其肝功能較差,可能影響其代謝醣類之能力。   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妊娠糖尿病工作小組的主管Sandra Hummel博士說明,研究結果以新的視角看見了母乳哺育作為降低產後糖尿病風險的潛在原因,並且她認為這可能在降低產後糖尿病方面是項成本效率高的方法。未來科學家將致力於把實證研究轉變為具體的臨床建議,Hummel博士說明,目前的目標是擬出鼓勵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婦女母乳哺育的策略。   資料來源:_Diabetologia_    
+ read more
肥胖威脅生命!男性比女性更應小心!
2016.07.21
肥胖威脅生命!男性比女性更應小心!
肥胖一直以來都是女性的熱門話題,不過肥胖除了讓我們沒有符合現今的審美觀外,還會造成什麼影響呢?世界衛生組織依據身體質量指數(BMI)估計全世界有1.3億的成人過重、6億為肥胖。而近日更有研究指出男性因肥胖而過早死亡的機率是女性的三倍。   研究團隊從來自歐、美等國共189份研究中篩選出390萬名至少可再存活五年的20-90歲成人為研究對象,其中近乎40萬名的參與者在研究期間死亡。(定義過早死亡的歲數為35-69歲)   研究發現,在正常BMI值下,男性在70歲以前的死亡風險為19%、女生為11%;中度肥胖(BMI值介於30-35者)男女則分別增加10.5%、3.6%,且因肥胖或過重導致冠狀脈動心臟疾病、中風、呼吸疾病及癌症的風險皆增加。   英國牛津大學醫學統計和流行病學的教授暨研究主持人Richard Peto說明,在70歲前減去體重10%就能對死亡風險有所改變,女性可以降低10%、男性20%。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分會生物統計學的研究者Barry Graubard表示,我們從其他的研究中得知身體上的活動能夠減少死亡的風險。American College of Lifestyle Medicine的院長David Katz指出,這項研究得出一重要發現─肥胖增加人類過早死亡的風險;並且讓我們了解肥胖與過早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提醒人們重視肥胖並進行改善。   不過,研究團隊也說明了本篇研究的限制在於他們僅用BMI作為測量肥胖的工具,沒有評估身體不同部位的脂肪分佈、肌肉質量或與肥胖相關的血糖或膽固醇等新陳代謝因素。由於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人重新思考BMI作為評判肥胖標準的適切性,另外,本篇研究也未能說明何以肥胖所造成的健康風險有性別上的差異,因此,要徹底了解肥胖與死亡風險間的關係勢必需要更多的研究。   這項研究的資助者包含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UK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英國心臟基金會(British Heart Foundation)、英國癌症研究中(Cancer Research UK)、健康研究全國學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Research)、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   資料來源:The  Lance   【延伸閱讀】 美研究:別再用BMI來判斷你是否健康! 還在斤斤計較BMI?體脂肪才是主要的死亡風險因子 延年益壽操之在己!三大風險其實可預防      
+ read more
史達汀能降低癌症患者死亡率?
2016.07.20
史達汀能降低癌症患者死亡率?
降血脂藥—史達汀,已有許多研究證實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好處,最近一份觀察性研究還發現,它可能有助於降低肺癌、乳癌、前列腺癌及腸癌的死亡率。   研究主編輯:英國伯明罕阿斯頓大學(Aston University)的Paul Carter博士說明,過去他們發現高血脂與罹患乳癌有關,並且從動物實驗發現,提供史達汀給具高血脂的動物後,乳癌風險便降低了,因此研究團隊希望了解高血脂是否也會影響不同癌症患者的死亡率,進而希望能透過史達汀來降低死亡率。   研究團隊以在2000年-2013年間於英國就診且罹患肺癌、乳癌、前列腺癌或腸癌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這群樣本來自於ACALM臨床資料庫(Algorithm for Comorbidities, Associations, Length of stay and Mortality),共有近一百萬名患者,其中有0.86%有肺癌、0.58%有乳癌、0.5%有前列腺癌、0.49%有腸癌,且資料庫還記錄著其他與癌症共存的症狀如高血脂。   研究團隊剔除會影響死亡率的因素,包括:年齡、性別、種族後,發現癌症患者若有被診斷出具有高血脂,相較於未被診斷出高血脂的患者,其癌症死亡率較低。患者被診斷出高血脂後,肺癌、乳癌、前列腺癌及腸癌患者的死亡率分別下降了22%、43%、47%及30%。   Carter博士說明,研究顯示癌症患者被診斷出高血脂有助於改善其存活率,並且改善程度令人驚訝。再者,Carter博士說明認為這可能與被診斷出高血脂後的治療如史達汀有關,但是未來仍需要有研究了解這樣的結果在其他癌症上是否也成立。   ACALM研究的創辦者Rahul Potluri博士說明,其他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可能也有助於降低患者死亡率,如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ACE inhibitor)及β-阻斷劑(beta-blockers)等,並且他提到這份研究強調了未來進行相關臨床研究的重要性,以確定史達汀或其他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是否真的有助於降低癌症患者的死亡率。Potluri博士最後強調,在臨床研究得出肯定結果前,醫事人員仍應依據現行指引給予有心/血管疾病或屬高風險者的癌症患者史達汀藥物。   資料來源:F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Biolog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