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5
錯誤認知犧牲女性心臟健康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數據指出心臟病不僅會危害男性,也是女性重大的死亡原因,但是心臟病被認為主要是男性疾病的現象依然存在。最近有數個研究指出這種錯誤認知對女性健康相當不利,其中一項研究發現女性在心臟病發作前較少被醫事人員告知有心臟病風險;另一項研究發現女性患者較少被施以能救命的手術,導致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容易在醫院中去世。
第一項研究的資料來自美國與西班牙100家醫院2008-2012年間的患者,研究者從中找到了3,501名心臟病患者,他們的年齡在18-55歲之間,且有三分之二是女性。搭配訪談結果發現,絕大多數患者至少符合一項心臟病風險因素,如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壓、肥胖與吸菸等,但是患者在心臟病發作前被醫事人員告知有心臟病風險的經驗,女性比男性少了11%;並且曾經與醫師討論降低風險的方法的女性也比男性少了16%。研究的主要作者及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專家Erica
Leifheit-Limson說明,他們不確定為何會有這些現象,可能是心臟病主要是男性疾病的認知導致了男性較容易獲得預防性的措施,或是向女性患者告知預防方法時並未將資訊有效傳遞。
另一項研究分析了630,000名屬ST波段上升的心肌梗塞的患者,年齡介於18-59歲且於2004-2011年患病。ST波段上升的心肌梗塞是心臟裡的血液輸送百分之百被阻斷所致,而最能恢復患者心臟健康的方法是在動脈裡置入小型的氣球使動脈擴張,並放入支架避免動脈再次窄化。研究發現,女性接受這種手術的比例較男性少,且女性也較不會表達症狀。研究認為,這可能導致了女性死於醫院的百分比(4.5%)比男性(3%)高,以及女性住院的天數(4.35天)比男性(4天)稍長。但是研究副編輯Deepak
Bhatt說明,他們不確定男女在施作手術比例上的差異,是否與心臟病的性別差異、男女表達症狀的方式或醫事人員解讀訊息的方式有關。
過去由於缺乏健康具性別差異的認知,女性的健康幾乎是以男性為標準,並且常常被侷限在生育相關的議題上。然而,近來已發現女性心臟病的病徵、用藥、診斷與治療方法不同於男性,醫事人員及女性若能了解這些知識就能盡可能避免因延誤就醫或誤診而讓女性陷入健康風險當中。
資料來源: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 read more
2015.10.28
預知產後糖尿病?德專家有好對策
妊娠糖尿病指的是僅在女性懷孕期間發生的糖尿病,約有2~7%的孕產婦會患病。雖然原則上此病症在生產結束後便會消失,但是曾經得到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在往後的日子裡發展出產後糖尿病的風險卻會增加。為了更有效的控制與預防女性產後糖尿病的發生,德國赫蒙霍玆慕尼黑衛生與環境研究中心(Helmholtz
Zentrum
München)近日發展出了預測妊娠糖尿病患者產後糖尿病發展機率的方法。
研究人員蒐集了257位在1989~1999年間曾患妊娠糖尿病女性的資料進行分析,其中包含這些女性生產後長達20年的追蹤數據。研究發現其中有110位女性在追蹤期間發展出產後糖尿病。為了能夠了解發展出產後糖尿病患者的特質,研究主持人Anette-Gabriele
Ziegler加入了數個學界熟知與此病症相關的變項進行分析。
研究者Meike
Köhler說明,根據分析結果,要計算個人發展出產後糖尿病的風險其實並不難。身體質量指數(BMI值)、個體的基因傾向、哺餵母乳的狀況與妊娠期的糖尿病是否有使用胰島素治療等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而根據研究者所設計的這套以記點方式評估產後糖尿病發展風險的系統,得分落在低風險區間的女性,在產後5年內發展出糖尿病的機率為11%;中度風險區間為29~64%;分數為高風險者的機率則為80%以上。
Ziegler表示它們所設計出來的評估系統非常易於使用,相信未來能作為各醫院用以預測產後糖尿病的工具。這代表不論是醫生或病人都能因此更清楚相關的風險,也能使病人能夠獲得更符合自身需求的醫療照護。
資料來源:Acta Diabetologica
+ read more
2015.10.27
真的GG了?! GG版基因增加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
心臟病及中風兩種心血管疾病長期以來都是台灣女性十大死因的前三名,2014年兩者死亡率分別上升至67.6人/每10萬人與40.6人/每10萬人。為了尋找有效的預防方法,了解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的因素是重要依據;而最近一份研究發現,女性體內第16個染色體中有一種被稱為BCAR1的基因會增加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英國心臟協會(British Heart Foundation)Steve
Humphries教授與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研究團隊合作展開此研究。他們為了更深入了解過去發現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基因,檢視了4,000名來自歐洲各地的男女的資料,並比對他們基因、動脈厚度與動脈健康狀況。
研究發現,BCAR1基因有2種版本,其一為GG版,若與高濃度的雌激素結合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另一個AA版則屬低風險的版本。研究對象中約有33%的女性的BCAR1基因屬GG版,並且經過5年追蹤研究發現,這些女性罹患心臟病、中風及血管疾病的風險多出其他人6.1%,而基因屬AA版的人則只有2.5%的風險。此外,男性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則不受GG版的BCAR1基因影響。
資助此研究的英國心臟協會顧問Shannon
Amoil博士說明,即使整體來說男性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顯著高於女性,但是研究發現再次證實不論男女皆有可能罹患心臟病,因此了解不同性別疾病風險增加的原因相當重要。最後,研究員Freya
Boardman-Pretty提到,若未來研究證實基因的影響力不可忽視,且能了解該基因所扮演的角色為何,就有機會研發出針對該基因的藥物來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資料來源: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Genetics
+ read more
2015.10.22
服藥時間不同差很多?!研究發現會影響糖尿病風險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飲食經常失衡,高血壓成為許多成年人常有的經驗。然而,高血壓容易引發代謝症候群,並可能進一步導致心臟病、中風與糖尿病,因此為了避免症狀惡化成疾病,有些人被建議服用降血壓藥物。而最近有2份研究發現,比起睡醒後服用降血壓藥物,睡前服用能顯著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在第一項研究中,Ramón
Hermida博士與其同仁檢視了2,656名沒有糖尿病的人的血壓變化,藉以調查用血壓預測罹患糖尿病風險的的價值。經過5.9年的追蹤以後,190名研究對象罹患了糖尿病,並且發現睡眠時間的血壓是糖尿病風險的重要依據。研究員說明,降低睡眠時的血壓可能才是降低糖尿病風險的關鍵方法。
第二項研究中,Hermida博士與其同仁則進一步探討在睡前服用降血壓藥物是否真的比睡醒後服用來得更能降低糖尿病風險。他們隨機找來2,012名有高血壓但沒有糖尿病的研究對象,並經過6年追蹤後比較睡前服藥與睡醒後服藥的差別,過程中有171名研究對象罹患糖尿病。研究發現,睡前服用藥物的人發生夜間血壓升高現象(non-dipping)的比率較低(睡前用藥:32%,睡醒用藥:52%),降低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並且更重要的是睡前用藥的人罹患糖尿病的風險降低了57%。
研究員說明,降血壓藥物的作用在於抑制一種叫angiotensin
II的荷爾蒙,這種荷爾蒙會使血壓上升、從肝臟釋放葡萄糖到血液中以增加血糖,並且降低胰島素的敏感度。而綜合2項研究發現,對於沒有糖尿病的高血壓者,在睡前服用降血壓藥物比在睡醒後服用更能改善睡眠時的血壓,並進一步預防罹患糖尿病。
資料來源:Diabetologia
+ read more
2015.10.21
糖份對於肥胖究竟有多少影響?
關於糖類攝取和體重增加的假說已經發展有段時間,大多數起於1970年代,James
Hill
曾經在1995年回顧這些文章,得到結論如下:碳水化合物,特別是精緻的糖類被認為會使人發胖,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能反駁這一論點。
不過,日前一篇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上的文章指出:游離糖以及含糖的飲料會導致體重增加;而糖類攝取和體重之間的關係並不如表面那麼直接關聯。Lisa
Te
Morenga和研究團隊回顧了相關研究,分析參與研究者在攝取特定種類的糖份和體重增加的關係,這些研究包括觀察性和隨機對照試驗,得到結論是食用游離糖和含糖飲料,和較重的體重有關係。
什麼是游離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食物暨農業組織對於游離糖的定義為:食物製造商、廚師和消費者加入於食物中的所有單糖和雙糖,其中又包括蜂蜜、糖漿和果汁中天然存在的糖類,重要的是,它不代表我們所攝取的總糖份,而僅代表我們攝取總糖份的主要成分。
簡單來說,這份研究報告指出:添加的糖類和含糖飲類的攝取,在觀察性研究中發現和較高的體重有關,而在隨機分配試驗中,在卡路里攝取沒有控制的狀況下,這些糖類使體重增加,而當卡路里攝取維持固定時,這些糖類的攝取則對體重增加沒有影響。
不過,此份結果只能應用到特定的糖類攝取上,而非所有糖類攝取的狀況,但在文章中,並沒有特定清楚劃分這一差別,例如文章標題就沒有特別指出是人工添加的糖類和含糖飲料,這可能會使讀者對於文章有所誤解。
事實是,糖份和體重的關係遠比我們想的還要複雜。
不過,當我們回顧上述所有的研究,還是有一個合乎邏輯且一貫的概念:添加糖類和含糖飲料會使我們發胖,因為會使我們吃入更多的卡路里;但一個完整的水果並不會使我們變胖,甚至反而是更苗條;因此,當我們談到體重,其實和糖類本身沒有太大關係,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獲得它。
+ read more
2015.10.21
心「室」誰人知?研究發現男女大不同
人類的左心室負責將含氧的血液從心臟打到身體的每個角落,因此左心室通常是預測心血管狀況的重要指標。而過去研究發現,隨著年齡增長,左心室的重量有的增加有的減少,但是這些研究的方法無法排除個體差異如生活習慣或時代背景的影響力,因此最近一份研究再次探討此主題,並有了意外的發現。
此份研究的主要研究員John
Eng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放射科學的副教授,他為了更精確地了解左心室的變化,在2002年為3000名54-94歲沒有心血管疾病的男女做第一次核磁共振顯影,於2012年再找回同一群人做第二次顯影,最後依據每個人的顯影結果所呈現的變化瞭解左心室的改變。
透過核磁共振顯影,研究員得以用立體方式看到心臟內外部的狀況,並藉由心肌的大小與血液容量計算出心臟的重量。他們發現,隨著研究對象的年齡增長,輸入左心室的血液量減少,代表從心臟打出的血液量也因此變少。但是更讓研究員驚訝的是,左心室的改變具性別差異。男性左心室的重量比十年前平均每平方公尺多了8克,女性則少了1.6克,並且左心室在每次心跳間能容納的血液流量女性比男性多降了3毫升。
研究員說明,他們仍不清楚造成此差異的原因,但可以用來解釋某些男女心臟衰竭的差異,換言之,這說明了預防與治療心臟衰竭的方法應針對男女差異而有所不同,如:為了減少心臟衰竭的風險,心臟科醫師往往會開降低心肌厚度的藥物給患者,但這種藥物可能對男性的好處多於女性。台灣女人連線也發現,最近有愈來愈多研究發現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差異,如:糖尿病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較男性患者高等,顯示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特殊性極需被政府與醫療單位重視,才能避免承受因誤診或延誤就醫造成的健康代價。
資料來源:Radiolog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