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7.13
美國最高法院鄙棄對人工流產的限制
美國最高法院在今(2016)年6月27日廢除了德州限制人工流產的法律,隔天(6月28日)接著駁回密西西比州(Mississippi)和威斯康辛州(Wisconsin)所提之限制人工流產醫師的訴求。
德州的法律要求人工流產診所的規格比照門診手術中心(ambulatory
surgery center),或是有醫院收病人住院的特權(admitting
privilege)。最高法院司法官裁決德州的法律不符合美國憲法,認為它譲婦女在實行憲法所賦予停止懷孕的權利時,承受不恰當的負擔。這項裁決可能會促使贊成人工流產的組織,挑戰其他州類似限制人工流產的法律。
密西西比州和威斯康辛州要求人工流產醫師必須在其診所30英里(48公里)之內,找到一家醫院與其有正式的聯繫,並取得收病人住院的特權。如果密西西比州實施這樣的法律,其唯一剩下的人工流產診所,將會被迫關門。
密西西比州傑克森婦女健康組織診所的主任Shannon
Brewer說:這是我們一直在等待的裁決。我們提心掉膽的不知道這個結果何時會下來。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很棒的勝利。
阿拉巴馬州檢察總長在6月27日晚間說:因為最高法院的裁決,阿州的法律不符合憲法,會無異議的放棄要求人工流產醫師必須有收病人住院的特權。
今年5月時,奧克拉荷馬州共和黨主導的議會通過一個法案:醫師執行人工流產將會被判刑最高三年的勞獄。然而這項法案最後被共和黨的州長給否決掉了。
美國保守派的各州(包括德州、密州、維州和阿州)企圖設置各種法律以各種方式限制人工流產。如禁止某些人工流產方式;限制可施行人工流產的懷孕週數;未成年者需家長同意;強迫延長等待期;強迫諮商等。但是最高法院的裁決提出自1992年以來對女性生育自主權最堅定的認可,將使這些州的法律岌岌可危。
在最高法院5比3的裁決裏,保守派的法官Anthony
Kennedy加入了4位自由派的陣營。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American Civil Liberty
Union)的律師Jennifer
Dalven表示,密州、維州和阿州在最高法院裁決後,只是串聯影響的開始,一些州已通過1000多個限制婦女人工流產的項目。最高法院的裁決結果顯示憲法賦予婦女選擇人工流產的權利,不過理論多於實際執行,我們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確保每個婦女需要人工流產時,真的能做得到。
資料來源:Reuters
+ read more

2016.07.11
我該不該吃降膽固醇藥史達汀?
雖然降血脂藥物史達汀(Statins)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但同時也可能會導致糖尿病風險增加、認知功能下降、肌肉痠痛、虛弱、白內障等副作用。關於史達汀藥物的利弊衡量目前仍有爭議,有些醫師質疑史達汀的藥效,有些則認為民眾因為被質疑藥效的醫師誤導而承受心/血管疾病風險。我們到底該不該服藥?最近一位知名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的作家發表了她的看法。
一份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
Tropical
Medicine)的研究指出,有200,000名英國人因為史達汀的爭議選擇停止服藥,可能因此影響2,000名民眾在未來10年死於心/血管疾病。
針對這份研究的結論,BMJ作者,同時為史達汀的懷疑論者Luisa
Dillner發表了看法。她點出該研究所引用的數據:副作用的發生率18-20%,經過心臟學家及病理學家的爭論後被修改為9%;並且研究中所提「200,000名民眾因為媒體所引起的轟動而停止服用史達汀」是引用自一份分析大型資料庫數據的觀察性研究,無法證實因果關係。再者,Luisa說明,研究也忽略了人們可能會因為其他原因而選擇停止服用史達汀。
對於該不該吃史達汀這個問題,Luisa認為這並不是一個是非題,重要的是民眾應與醫師討論後再決定是否服藥。並且醫師的傾向也很重要,如果該位醫師曾做過關於史達汀的研究,如Malcolm
Kendrick醫師,他可能較能明白的告訴你:如果你想知道你的後半生每天都服藥能夠讓你多活多久,目前看來,屬於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群者若持續服藥5年,可以將心臟病風險降低至36%,換言之,平均來說這能讓你多活4.1天。Luisa強調,這樣的資訊或許有用,但是關鍵仍在於,服藥與否應是個人的決定而非既定的答案。
資料來源:The Guardian
+ read more

2016.07.07
行銷「好身材」?!倫敦地鐵禁止
倫敦市長宣布禁止倫敦地鐵內出現會影響人對自身身體信心的廣告。從本月開始,倫敦交通運輸局(TfL)將不允許宣傳不切實際的或不健康的身體形象(特別是針對年輕人)的廣告。
今年5月新上任的倫敦市長Sadiq
Khan對於這類可能會導致女性對自身身體感到慚愧的廣告感到擔心。他表示:作為兩個十幾歲的女兒的父親,我非常擔心這類廣告對人們造成的貶抑,特別是婦女,這會使她們對自己的身體感到羞愧。
這整件事的起因來自於去年Protein
World為行銷減重產品所做的廣告。內容是一名穿著比基尼泳裝的纖瘦年輕女孩配上「你準備好海灘身材了嗎?(Are
you Beach Body
ready?)」的挑釁標語。當時就引起了極大爭議,許多人認為這則廣告不但物化女性,且行銷「海灘身材」(Beach
Body)這種完美身體形象也會為青少年帶來心理壓力,產生不良影響。
不過,去年英國廣告標準管理局(Advertising Standards
Authority,
ASA)所提交的調查結果卻認為該廣告「沒有冒犯到任何人」。
Sadiq
Khan市長說:沒有人應該在搭乘地鐵旅行或通勤的時候因為周遭對身體不切實際的期望而感到壓力。我想發出一個明確的信息,讓廣告業清楚明白這件事。
倫敦交通運輸局商業發展總監Graeme
Crsig表示:我們(大眾交通運輸系統內)的廣告不像電視、網路和平面媒體;對民眾而言,在車站或車廂內如果看到一個冒犯或擾亂到他們的廣告,他們不能簡單地選擇關閉、打開或翻動到一個頁面。我們有責任為此把關,確保我們所刊出的廣告在這樣的情境下是合宜的。
而在台灣,如今我們在車站或車廂內也常常可以看到醫學美容診所廣告販賣著相似的單一審美價值;但除了像英國的「海灘身材」會為人們帶來心理壓力之外,台灣的醫美廣告更隱藏了許多不實廣告的陷阱,不完整的資訊往往將人置身於極大的健康風險之中。目前雖然有相關的法令,但仍有漏洞或罰則過輕,導致這樣的廣告永遠檢舉不完也無法根除。台灣女人健康網在此提醒大家千萬不要輕信廣告,別輕易被廣告販賣的單一審美價值給綁架了!若真的決定要嘗試,在接受任何醫療處置之前也應確實了解內容與相關風險,以維護自身權益。
資料來源:Huffpost
(本篇文章圖片截自Huffpost)
+ read more

2016.07.06
女性醫療器械的核可依據不周全的數據資料
根據近期的研究調查指出,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在過去15年批准了數個未經嚴格試驗、高風險的產科與婦科醫療器械。
研究人員檢視了18項於2000至2015年間獲得FDA核可的醫療器械,試驗資料與核可流程顯示這些器械的平均審查時間是290天(短則178天,長至1,399天)。
18項醫療器械中,有3項已從市場中被召回。其中兩項是因為在臨床試驗中未能發揮功效,另一項則是因為對患者的安全產生疑慮。
西北大學Feinberg醫學院研究人員發現,這些高風險醫療器械主要用於避孕、胎兒監測與子宮內膜切除手術。這些器械核可所依據的數據資料,有著範圍太小或時序太短的疑慮。而且其中有多項設備,在核可後發生了明顯對健康不良的事件,卻沒有持續追蹤後續狀況。
然而,這些醫療器械的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對患者具有高度潛在風險的器械已在被批准前—有部分是在批准後—受到最嚴格的審查。
西北大學研究員Steve
Xu博士說明:「目前對醫療器械的隨機對照試驗或上市後監測並沒有明確要求,現行的規定是依據個案情況逐案檢視。但是對於新藥—無論是口服、注射或局部用藥—卻有更高的審查標準。因此,需要思考的是:我們是否應該用比藥物更低的標準來面對高風險的醫療器械?」
研究人員表示,對所有醫療器械都需要更嚴格的測試。其中,植入式設備是為了能夠使用一輩子—例如子宮內避孕器—更是需要較長時間的測試。以宮內節育器(IUDs)來說,FDA正在重新檢視節育器失效或其他造成健康問題因素的數據資料和患者報告。
「醫療器械是提供婦女每日醫療保健的一大部分。」西北大學研究員Jessica
Walter博士表示:「我們發現,這正是個機會,要求公眾使用的醫療器械必須提升舉證責任。」
資料來源:journ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 read more

2016.07.01
當女生不「心」動…醫生會做些什麼?
心跳停止後,搶救生命的時間分秒必爭,且就算救活了,也需要盡快給予相應的醫療照護,避免身體器官如腦、血管等因缺氧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但是最近有研究指出,發生心臟停止並救活後,女性相較於男性較少獲得的所需的醫療照護。
研究分析的心臟停止案例,一部分發生於美國1000家醫院中,另一部分為被轉院至急診醫院的140萬名患者。研究團隊蒐集了長達10年的資料,並依據患者年齡、健康狀況、醫院特色及其過往處理心臟事件的程序做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10年後男女的院內死亡率皆下降,但是女性仍比男性高;女性死亡率為64%,男性為61%。此外,研究還發現,女性因心臟的電傳導系統失常而發生心臟停止後,獲得冠狀動脈血管造影、血管擴張術以及能夠改善缺氧後腦損傷的低溫治療的可能性,分別較男性低了25%、29%及19%。
同時,研究指出,在這些心臟停止的案例中女性通常較男性年長,且較少在過去被診斷有罹患冠心病。女性較容易被診斷有其他健康問題,如:鬱血性心臟衰竭、高血壓、肥胖等,並且較多是因為肺動脈栓塞導致心臟停止,而非血管阻塞所致。
研究團隊說明,目前仍無法確定性別差異背後的原因,但是當生命正與時間賽跑之際,女性顯然較少獲得立即的照顧。此外,主要研究作者-康乃爾大學威爾醫學院心臟學學系的Luke
Kim教授說明:心臟停止與其他疾病差異在於,心臟停止是緊急醫療事件中少數仰賴公眾如何反應的事件,因此應重視心臟病急救在社區的教育(包含心肺復甦術(CPR)或利用除顫器(defibrillator)給予電擊),而非只針對醫護人員或照顧者。
資料來源:Journal of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

2016.06.24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將強調「支持」母乳哺育!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曾於2008年聲明臨床醫師應於婦女孕期及產後介入並提供母乳哺育之支援來「促進」母乳哺育。今年,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重新檢視了聲明,並在新的聲明草案中強調「支持」母乳哺育,避免形塑出迫使女性違背其意願而母乳哺育的印象,並承認應由母親自己去決定什麼是對自身及嬰兒最好的哺育方法。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檢視了43個關於支持母乳哺育的措施及教育的臨床試驗,並發現每提供30位女性母乳哺育的支持,就會多一位女性母乳哺育達6個月。此外,將試驗結果合併後,預測出若提供女性母乳哺育的支持,女性有21%的可能性會以純母乳哺育持續至少3個月、20%的可能性以純母乳哺育3-6個月、16%的可能性會以純母乳哺育6個月。
然而,提供女性支持母乳哺育的措施與女性「開始」母乳哺育並沒有顯著相關;並且雖然許多證據顯示母乳哺育本身對嬰兒及女性健康有好處,但支持母乳哺育的措施對嬰兒健康的影響上沒有充分證據顯示有直接的影響。再者,沒有任何研究報告在探討支持母乳哺育的措施對母親健康的影響。此外,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還檢視了關於支持母乳哺育的措施的潛在不良影響,包括與選擇母乳哺育有關的焦慮、愧疚感以及產後憂鬱症,並發現不同的研究得出衝突的結論。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的Alex
Kemper博士認為,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希望臨床醫師在重視母乳哺育的好處同時不要對女性施壓來促進母乳哺育,而是改以對想要母乳哺育的女性給予支持,避免女性因未選擇母乳哺育而感到罪惡。Kemper博士提到,母乳哺育與否是個應視母親個人狀況而定的私人選擇。
2016年10月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公布了最新聲明。
資料來源: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