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過度監管嬰兒配方奶粉的隱憂
2023.12.15
世界衛生組織過度監管嬰兒配方奶粉的隱憂
_世界衛生組織 (WHO) 正在大力反對嬰兒配方奶粉的推廣,呼籲有影響力的人士__(__例如藝人或網紅)__應禁止在社群媒體平台上支持這些產品。儘管世界衛生組織聲稱此舉是出於保護公眾健康和維護嬰兒餵養,但有必要嚴格審查此類嚴格法規的潛在後果,特別是對母親的選擇和關鍵訊息可及性的影響。_   反對配方奶的擔憂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推廣配方奶可能會損害母乳餵養,這種擔憂源於母乳是嬰兒營養的最佳選擇這一信念。雖然母乳哺育的選擇是不可否認的,但同樣重要的是要承認配方奶對許多父母來說是一種挽救生命的選擇,對其他人來說也是一種方便的選擇。對於許多女性,尤其是那些無法母乳哺育或自營職業且需要立即重返工作崗位的女性來說,配方奶餵養可能是唯一可行的選擇。這甚至還沒有考慮獲得的睡眠和嬰兒快速進食所帶來的幸福感。   一項促進母乳哺育推廣的研究—旨在評估母乳哺育推廣措施對6.5歲兒童健康的影響。該試驗參與者包含白俄羅斯31家婦產科醫院的17,046名嬰兒,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推廣措施組顯著地增加了3個月時的純母乳哺育率。然而,儘管如此,對兒童6.5歲時的身高、體重指數、肥胖指標或血壓並沒有顯著影響。該研究顯示,先前將母乳哺育與減少肥胖和慢性疾病聯繫起來的觀察性研究可能受到其他複雜因素和偏見的影響。結果強調,觀察性研究將健康益處僅歸因於母乳哺育時需要謹慎,它的關聯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的。   配方奶的科學性 嬰兒配方奶粉背後的科學原理很明確:當母乳哺育不可能或不可行時,它可以成為嬰兒健康且營養的選擇。許多研究支持健康嬰兒配方奶粉與母乳一樣健康的觀點。如果忽略這些科學證據,世界衛生組織就有可能強加「一體適用」的做法,而沒有考慮到母親和家庭的不同情況和需求。   儘管母乳哺育和嬰兒配方奶粉對兒童健康並沒有顯示出不同的結果,證據很明確,但世界衛生組織指出:   「配方奶行銷是嬰兒和兒童健康最被低估的風險之一。儘管6個月及以下嬰兒的純母乳哺育在過去二十年中僅略有增加,但配方奶的銷量卻幾乎翻了一番。擴大母乳哺育估計每年可防止80萬名五歲以下兒童死亡和2萬名母親死於乳癌。」   影響者的言論箝制  WHO最近呼籲應該禁止有影響力的人(例如藝人或網紅)討論不同配方奶粉品牌。此舉進一步引發了人們對限制消費者訊息的擔憂。在社群媒體塑造公眾輿論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的時代,壓制對嬰兒營養提供不同觀點的聲音可能會剝奪父母的寶貴見解。   全面禁止配方奶粉行銷可能會無意中造成一種對配方奶餵養的恐懼文化,讓那些出於必要或個人喜好而做出這種選擇的父母蒙受恥辱。此外,世界衛生組織對監管數位行銷工具、社群媒體平台廣告和影響者行銷的強調有些過分。   總而言之,雖然世界衛生組織保護公眾健康的意圖值得讚揚,但限制嬰兒配方奶粉推廣和討論的做法需要停止。讓母親有能力根據自己的獨特情況和偏好做出明智的決定,在促進母乳哺育與承認配方奶粉是有效且是需要的選擇之間,我們必須取得平衡,並尊重世界各地家庭的多樣化需求。       編譯來源:European Scientist(2023.11.29)      
+ read more
台灣孕婦 每6人1人妊娠糖尿病
2023.12.01
台灣孕婦 每6人1人妊娠糖尿病
根據台灣孕產婦產檢資料,大約每6名孕婦,1名有妊娠糖尿病,孕媽咪不可不注意。   公費篩檢看到妊娠糖尿病盛行率提高 在台灣女人連線持續地推動下,國健署於2021年7月起擴大產檢補助內容,除了將產檢次數從10次增加至14次、提高超音波檢查至3次、1次貧血檢查補助外,也增加1次懷孕中期「妊娠糖尿病篩檢」。   根據孕婦產檢資料統計,從2021年7月開始實施至2023年6月30日,在懷孕第24至28週接受產檢妊娠糖尿病篩檢服務者超過23萬人次。初步發現異常率約17.2%,大約每6位孕婦,就有1位有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盛行率從2017年的4.9%到2023年的17.2%,妊娠糖尿病盛行率大大提高。原因為何?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前理事長黃閔照醫師指出可能的原因是:1、高齡及肥胖產婦增加;2、檢驗方式的改變。國健署補助的是一階段篩檢,相較過去常使用的二階段篩檢,陽性率多出近一倍;3、因為政府提供補助,檢測人數增加。   不是懷孕結束就沒事! 醫師常告訴孕婦妊娠糖尿病在生產後就會好了。事實上,妊娠糖尿病不僅影響孕產婦、胎兒及新生兒的健康及生命,對產後女性健康的影響更是長達數10年。今年3月一項跨國研究指出,妊娠糖尿病等懷孕併發症,可能增加女性未來50年內的死亡風險。因此,藉著公費擴大篩檢讓孕婦瞭解自身的狀況,接受醫療處置,至為重要。   對於妊娠糖尿病如何影響母嬰健康以及女性產後健康,目前國內並沒有相關的研究及資訊。透過篩檢補助,除了能將篩檢方式一致化,更能全面系統性地蒐集資料。相關單位應定期檢視篩檢利用情形及成效、醫療處置介入之現況以及產後接受血糖監測及是否合併其他相關疾病,以保障女性的健康。      
+ read more
月經失調與心臟病風險增加有關
2023.11.22
月經失調與心臟病風險增加有關
最新研究顯示,患有某些月經失調的女性患心臟病的風險可能更高。   兩種較常見的月經失調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和經痛。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不僅僅是一種婦科疾病,這是一種代謝狀況。女性雄激素升高,導致胰島素阻抗,也阻止女性卵巢釋放卵子,導致月經週期不規律及不孕症。   經痛(極度痛苦的經期痙攣)通常是由潛在的健康狀況引起的,例如子宮肌瘤、腫瘤、子宮內膜異位症、骨盆腔炎、子宮肌腺症或子宮息肉。   這兩種疾病最常見於年輕人。    因此需要了解下列有關這些月經失調與心血管健康的關係,以及如何緩解與這些失調相關症狀的資訊。   年輕女性經痛的心血管風險   第一項新研究對30,500名患有卵巢的經痛患者和25,300名沒有卵巢的經痛患者進行了觀察,以了解這種情況如何影響心臟病的盛行率。   研究小組分析了50歲之前被診斷出患有心臟病的參與者,還有那些患有心肌梗塞和冠狀動脈心臟病等各種心臟病的參與者,以及月經異常例如月經週期失調、大量出血和子宮內膜炎的參與者。    他們發現,患有經痛的參與者更有可能患有慢性或持續性缺血性心臟病(由於血管狹窄,心臟獲得的血液和氧氣較少)。   經痛和壓力增加和自主神經系統失調有關,也會增加某些與發炎相關的分子,會影響心血管功能。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與高血壓和心血管風險有關   第二項研究對近17,000名有卵巢的年輕人進行了觀察,發現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參與者患高血壓的風險,比沒有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參與者高30%。   研究人員還發現,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與高血壓值超過130/80 mm HG的風險增加1.3倍有關。   專家指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罹患肥胖、高血壓和其他疾病的風險較高,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為什麼這些月經失調似乎與心血管健康有關呢?    Alleva表示,「月經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與多個生理系統有關,包括荷爾蒙、凝血、神經系統等,因此,月經特徵和月經失調值得研究,因為這些失調背後的機制可能會影響生殖系統以外的系統,包括心血管系統。」   了解您的風險並緩解症狀   Alleva表示,我們的結果表明存在因果關係,而不僅僅是相關性。然而,由於經痛增加心血管風險的機制仍不清楚,因此他們目前不知道降低風險的好策略。   改變生活習慣可能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並緩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症狀。這包括多運動、優先考慮睡眠和均衡飲食。   Mirkin說:「目前,還沒有專門用於治療多囊性卵巢綜合症潛在病症的藥物,只有治療與該疾病相關症狀的藥物。」   他解釋說,檢測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監測血壓和體重也很重要。   上述兩項研究結果於本月稍早在美國心臟協會2023年科學會議上發表。       編譯來源:Health (2023.11.16)、AHA Scientific Sessions 2023-177(2023.11.13)、AHA Scientific Sessions 2023-176(2023.11.13)      
+ read more
忽略艾爾帕西諾!專家建議男性在35 歲前組建家庭
2023.11.10
忽略艾爾帕西諾!專家建議男性在35 歲前組建家庭
儘管83歲的艾爾帕西諾和80歲的勞勃狄尼洛再次當爸爸,生育專家還是建議男性在35歲之前開始嘗試生孩子。   一項發表在《自然評論泌尿學》雜誌上的研究警告:以事業為重的男性,如果太晚組建家庭,他們面臨的風險幾乎與女性一樣大。40歲以後開始嘗試生孩子的男性,他們的精子品質較差,會增加流產的風險。如果他們超過50歲,他們的孩子患自閉症和精神分裂症的風險就會更高。   這項新研究的合著者、Manchester University的Allan Pacey教授說:「我們總是聽說職業女性忽視了滴答作響的生理時鐘,但這對男性來說同樣是一個問題。」   「男人不想要成為父親,因為他們還沒有準備好擺脫工作的束縛,或者認為他們需要賺到一定數量的錢。男性的職業生涯也阻礙了他們投入足夠的時間進行頻繁的性行為,從而降低了他們讓伴侶懷孕的可能性。」   台灣有性別岐視的人工生殖補助政策 然而,衛生福利部的人工生殖補助對象,規定女性必須是45歲以下,對於男性並沒有年齡的限制,也就是說男性既使是80歲也會補助,無視男性年齡對於人工生殖的負面影響。這不僅是性別的歧視,也是一種年齡歧視。   PS:艾爾帕西諾於6月與29歲的女友Noor Alfallah生下兒子,勞勃狄尼洛於4月與45歲的女友Tiffany Chen生下女兒。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3.10.22)      
+ read more
馬克宏誓言2024年將婦女人工流產權寫入法國憲法
2023.10.31
馬克宏誓言2024年將婦女人工流產權寫入法國憲法
10月29日總統馬克宏承諾,到明年,將把婦女的人工流產權寫入法國憲法。   總統在社群平台X(以前稱為Twitter)上表示,將在今年年底前向內閣提交一項使這成為可能的法案,以便「到 2024年,婦女人工流產的自由將不可逆轉。」   在法國,根據1975年的一項法律,人工流產合法化,但憲法中沒有任何內容可以保障人工流產權。   正當去年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一項長達50年的裁決並剝奪了婦女對人工流產的憲法保護後,美國人工流產權的倒退,推動法國走上了無條件保障人工流產權的道路。   馬克宏在三月紀念女權主義者Gisele Halimi時表示,他希望修改憲法,以「保障婦女人工流產的自由,莊嚴確保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止或逆轉不可逆轉的事情。」   修改憲法是一個艱苦的過程,需進行全民公投。但政府想出了一條捷徑。通過提出自己的法案,而不是立法者提出的法案,馬克宏可以召集兩院特別「代表大會」,如有以五分之三的多數支持,即可通過修正案。這似乎是可行的。此類代表大會在凡爾賽宮舉行。   協調各方的法案文本已經醞釀了數月。總統表示,該文件將於下週提交給法國最高行政機構國務委員會,這是必要的一步。然後在年底前將交給內閣。   馬克宏辦公室表示,憲法第34條將進行修改,加入「法律確定婦女行使人工流產自由的條件,這是受到保障的」。   男女平等部長Berengere Couillard預計這一進程即將結束,他在X上表示,「這是所有婦女的勝利,也是向全球人工流產權利正在節節敗退的其他國家發出的強烈象徵。」       編譯來源:abcnews (2023.10.29)      
+ read more
母乳哺育與大腸癌有關?
2023.10.20
母乳哺育與大腸癌有關?
有一些新證據指出,周產期和早期生活暴露與結直腸癌(CRC)發生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嬰兒期母乳餵養是否與早期成年的結直腸癌風險有關。   最近一項調查年輕人罹患大腸癌人數激增的研究發現,曾被母乳餵養的女性似乎面臨更高的風險。   美國哈佛大學和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嬰兒時期曾被母乳哺育的人,55歲前確診大腸癌的機率增加40%。研究也發現,喝母乳的時間越長,罹患早發性大腸癌的可能性越大。   與未被哺餵母乳的女性相比,被母乳哺育時間少於或等於3個月的女性,大腸癌風險高出14%。母乳哺育4到8個月的女性風險增加17%;母乳哺育9個月或以上的人的風險增加36%。   尤其令人擔憂的是,女性在55歲之前罹患高風險大腸癌的風險增加了約40%。   研究也發現曾喝母乳與50歲之前罹患腺瘤的風險增加之間也存在顯著關聯。   腺瘤是結腸內壁的一種非癌性腫瘤。雖然它們本身是良性的,但通常被認為是癌前病變,可能轉變為惡性腫瘤。   可能的原因是什麼? 研究作者之一、哈佛大學腫瘤學家Kimmie Ng博士表示,雖然研究小組仍在瞭解這種關聯,但她認為「西方化的生活方式」是罪魁禍首。   現代飲食內容一直與多種癌症有關,垃圾食物中的有害物質可能會透過母乳傳給下一代。   然而,Kimmie Ng博士強調「這只是一種關聯」,並提醒女性不要因此停止餵養母乳餵養,母乳對嬰兒的健康有許多的好處。   大腸癌的發生率節節上升 研究人員對母乳哺育與大腸癌之間的關聯很感興趣。因為在美國,大腸癌病例增加之前,發生率一直在下降。同樣,從20世紀初到1960年代,母乳哺育率也有所下降。然而,母乳哺育率在1990年代開始上升,這與大腸癌病例增加的趨勢一致。Kimmie Ng博士指出,1990年出生的人罹患大腸癌風險是1950年出生的人的4倍。   全球大腸癌發生率呈上升趨勢,並且在年輕人中盛行,研究指出,2010年至2030年間,20至34歲人群大腸癌發生率將增加90%、直腸癌發生率將飆升124%。   在台灣,大腸癌的發生和死亡人數,亦呈現快速增加的趨勢。根據癌症登記統計顯示,1995年大腸癌發生人數為4,217人,2019年發生人數已超過17,000人。而標準化死亡率從1995年的每10萬人口13.3人,增至2020年的每10萬人口14.6人,上升9.8%。   一般認為大腸癌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若研究可追溯至生命階段早期的飲食或母親健康,將可提供更多元的分析視角。   研究怎麼做? 為了瞭解大腸癌的增加與環境變化是否有關,研究人員分析了近16萬名27至93歲女性的數據。研究團隊亦透過食物頻率問卷,調查這些女性的飲食內容。   為了排除可能導致大腸癌的其他因素,研究人員對4萬人進行訪談,蒐集了詳細的健康資訊,包括懷孕期間是否抽菸、飲酒,以及疾病、體重和身高等。 考慮所有變數後,母乳哺育仍與大腸癌有最大的關聯。       編譯來源:The Harvard Gazette(2023.10.13)、Daily Mail(2023.10.16)、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23.09.05)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