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健康

水中產子有風險?對媽媽好還是對寶寶好?
2014.05.12
水中產子有風險?對媽媽好還是對寶寶好?
  一直以來,有不少人認為採取水中生產是為寶寶著想,因為能營造出類似媽媽子宮內的羊水環境,有助於寶寶適應。不過,美國最近一篇由美國兒科學會新發表的文章提出不同的看法。該篇文章指出,對產婦而言,在水中生產有助於減少分娩時的疼痛,同時可以縮短所需的時間;但是,對寶寶而言,水中生產或許是一個需要慎重考慮的選擇。根據這篇由美國兒科學會與美國婦產科醫學院所發表的聲明,目前未能證實水中生產對於新生兒有益,而且有可能致新生兒於危險之中。 根據最近一篇研究結果,採取水中分娩可能增加媽媽與新生兒的感染、造成新生兒呼吸困難,以及溺水等併發症風險。其他研究也指出,有些水中分娩的併發症雖然罕見,但是卻會對新生兒造成生命威脅。除了溺斃之外,也可能發生新生兒吸入血水、排泄物與其他生產時產生的異物,造成肺炎或永久性的肺部損傷等狀況。 不過,醫學專家表明現有的相關研究在執行上遭遇了一些限制,例如,水中生產的方式與注意事項(像是:下水的時間、浸泡水中的時間長短、池水的深度、水溫、是否攪動池水以及攪動的方式等),不同的生產中心有不同做法,受限於缺乏精密、嚴格的操作規定,都可能影響到評估的結果。同時,目前尚未有可靠的資料顯示全美提供水中生產服務的機構數量,也無法確知操作的細節。現有的相關研究多半是對單一個案進行回顧分析,僅有一篇研究嘗試將水中生產與其他生產方式進行比較,但是所蒐集到的樣本數少。 水中生產對產婦而言究竟是好是壞?不少研究證實,採取水中生產能有助於緩解分娩過程產生的疼痛,減少止痛藥的施用、減輕壓力、降低會陰受傷的情形,以及幫助縮短生產所需的時間。也因此,美國有越來越多提供接生服務的機構設置生產池,幫助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放鬆。 雖然綜合上述研究結果看來,水中生產對於產婦的正面效益似乎不言而喻,卻尚未有任何研究證實這種生產方式對於新生兒有益處。不過,專家亦沒有足夠的證據證實水中生產是危險的(同時也無法證實其具有安全性)。美國兒科學會與美國婦產科醫學院表示欲進一步解答這個問題,還需要更多資料。 資料來源:美國兒科學會    
+ read more
孕婦BMI過高 不利胎兒健康
2014.04.29
孕婦BMI過高 不利胎兒健康
  肥胖是懷孕發生死產或不良生產事件已知的風險之一,不過各項研究至今還是沒有一致的結論。而最近一項回顧資料庫中來自全球各地資料的研究發現,婦女懷孕過重或肥胖,將會提高生產不良事件發生的機率。 研究者針對來自北美、歐洲、拉丁美洲、澳洲、亞洲及非洲的38項研究進行系統性分析,最後發現,孕婦的BMI值每增加5個單位,發生胎兒死亡、死產、周產期死亡、新生兒死亡與嬰兒死亡的相對風險是1.15到1.24之間。研究推測,這中間的生物機制,可能和母體肥胖與妊娠毒血症、妊娠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及妊娠高血壓之間的關連性有關,孕婦可能是因為發生這些併發症,才提高新生命的死亡風險。 研究最後特別提醒,在懷孕晚期孕婦的BMI值對胎兒死亡的影響比懷孕早期來得大,希望為了胎兒健康婦女懷孕體重管理指引可將這項研究結果納入參考。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  
+ read more
缺乏維生素D 可能並非造成停經症狀的禍首
2014.04.28
缺乏維生素D 可能並非造成停經症狀的禍首
  有些婦女會服用維生素D補充品以防止更年期身體機能的衰退,過去也有多項研究指出維生素D有助於降低血清素的消耗,可達調解體溫功效,進而能改善更年期熱潮紅、情緒不穩等症狀,又或者認為一旦進入更年期後,體內雌激素下降,將使維生素D的活化發生問題,可能會引起諸多與維生素D缺乏相關的疾病。   不過,最近一項針對參加美國婦女健康行動計畫中530位女性所進行的新研究卻發現,雖然一開始體內維生素D的濃度與更年期症狀之間存在反向關連,但經過調整多重比較後,卻沒有任何一種更年期症狀(包括熱潮紅、夜間盜汗、睡眠干擾、注意力不集中及健忘)與維生素D之間的關聯性是顯著的。   但是研究也承認,由於具有完整資料的樣本數少;這些女性的平均年齡是66歲,大約已離開停經年紀有16年之久;僅27%的女性出現熱潮紅或夜間盜汗症狀,比例低,這些因素都限制研究結果能證明維生素D與更年期症狀之間無關聯性的效力。研究建議未來應著重觀察婦女在進入更年期階段時的體內維生素D濃度變化。       資料來源:更年期期刊(Menopause)、北美停經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      
+ read more
保障女性生產風險  立專法有望?!
2014.04.28
保障女性生產風險 立專法有望?!
  衛福部現正辦理中的「生育事故救濟試辦計畫」即將於今年底屆滿,本月10日,立法院亦已決議由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送草案,下個月與2012年吳宜臻立委所提之《生產風險補償條例》一同進行審查。   昨天(27日),台灣女人連線與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於台大醫院兒童醫療大樓合作召開了「生產風險補償機制研討會」,邀請各界專家學者共同探討設立生產風險補償專法之可行性。   關於試辦計畫即將屆滿,未來該如何繼續保障婦女的生產安全,衛服部林奏延次長於開幕致詞中表示,除了將現行試辦計畫延長辦理,待《醫糾法》通過後與之接軌外;設立專法也是一個可能的做法。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表示,試辦計畫進行的這段期間,她觀察到不少問題,礙於基金來源,不但未能保障到所有婦女,在完全未落實執行通報與除錯機制的狀況下,政府形同灑錢為醫院買單解決醫療糾紛,無助查明真相,未能真正有效改善醫療環境與品質。因此呼籲政府設立專法,強調補償與通報、除錯機制若有法源依據,這些問題都能獲得改善。   立法委員吳宜臻也強調,立法的精神在保障婦女的生產權益,同時提升醫療品質、降低生產事故的發生。除了只要有符合要件的傷害發生就能申請,不以醫療疏失做為理賠要件的補償制度之外,草案中亦特別強調申請補償的調查資料一律不得挪做訴訟,希望能讓醫生安心說出事發經過、還原真相,以利醫界檢討改進生產流程與相關資料庫的建立。   婦產科醫師葉光芃亦對試辦計畫未落實除錯機制提出質疑,直言事故真相未獲得釐清、連問題都不知道在哪裡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改善醫療品質。他也建議政府應考慮將除錯、究責與補償分開處理,更有利於促進醫療品質的提升。 未來若要設立專法,基金的來源與分配亦是一個重要的議題。醫事司司長李偉強指出經費來源勢必需由政府、醫療提供者與使用者三方共同分擔才合理。他進一步說明國際上由政府全額負擔生產風險補償基金的多是北歐福利國家,與台灣的稅收與福利制度明顯有差異,難以比照辦理。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醫生表示,以目前試辦計畫辦理情形來看,一年一億元的經費並非無法負擔的天價,但是分擔的比例該如何計算才是爭議所在。   本次研討會談論的除錯機制、不責難立法精神與基金來源在會後都引發與會來賓熱烈討論,這些議題也確是未來立法與辦理時的重點,期望這些來自各界的意見都能更有利於「生產風險補償機制」專法的制訂與推動。        
+ read more
孕婦增重過多或不足 都可能生出過重孩子
2014.04.21
孕婦增重過多或不足 都可能生出過重孩子
  懷孕期間進行有效的體重控制相當重要,因為我們都知道如果孕婦在懷孕期間體重暴增,將會提高產生併發症的危險,去年曾有一項研究就指出,BMI值在30以上的過重女性,出現極早早產的風險會增加,是正常體重孕婦的2~3倍,顯示孕期過重問題對孕婦本身及寶寶的健康都有負面影響。   日前一項美國大型研究更指出,孕婦增重過多或者不足,都可能使孩子在2-5歲間體重會過重。研究分析4,145位不同種族女性的電子健康資料,這些女性在2007-2009年間接受健康調查並於之後懷孕生產。   結果顯示,BMI值正常的女性懷孕期間增重不足者,比依照指引建議增重者,孩子是過重的機率,高出63%;BMI值正常的女性懷孕期間增重超過指引建議者,其機率更多出80%。研究表示,懷孕期間不正常增重將可能永久影響孩子的能量平衡與新陳代謝的管理機制,如:胃口控制與能量消耗,這是對孩子接下來成長與體重有長期影響的潛在原因。研究在BMI值正常女性的身上發現這兩者之間關聯性密切,可能說明孕婦增重對孩童的影響是獨立於基因因素之外。   而根據美國國家研究院醫學研究所(IOM)所建議婦女孕期的增重建議,BMI值30以上者,建議懷孕期間增重控制在5-9.1公斤;BMI值25-29值,6.8-11.4公斤;BMI值18.5-25,11.4-15.9公斤;BMI值小於18.5,12.7-18.2公斤。       資料來源:美國婦產科醫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 read more
女性壓力大 延遲受孕時間、提高不孕風險
2014.04.18
女性壓力大 延遲受孕時間、提高不孕風險
  造成現代人不孕問題的原因非常複雜,較常見的生理因素有排卵異常、輸卵管堵塞、精蟲數量與活動力不足等,過去研究也曾指出飲食失調、工作型態及環境荷爾蒙等會造成女性不易懷孕,另外還有一部分則為不明原因的不孕。 事實上,生活中無形壓力也是造成不孕的重要因子之一,最近一項由美國俄亥俄州大學Wexner醫學中心所進行的研究從女性身上再次得到證實。 研究追蹤501位18-40歲健康且嘗試想受孕的女性,時間長12個月或直至她們懷孕,同時也收集這些女性的唾液並測量唾液中α澱粉酶與皮質醇,這兩項數值是壓力程度的生物標記,當數值愈高,代表壓力愈大。最後結果發現,研究中女性這兩項生物標記的數值較高者,比數值低者,每個月受孕機率減低29%,而且符合臨床診斷不孕定義的機會高出一倍以上。 不過研究也存在一些限制,包括樣本數不多;參與研究的女性種族與學歷同質性高;半數女性在參與研究前已有生產經驗;以及研究蒐集唾液樣本次數過少,導致難以釐清壓力程度的變化與受孕時間長度之間的關連性。   資料來源:人類生殖期刊(Human Reproduction onlin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