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

5年內飲料公司廣告含糖及能量飲料花費增加26%!
2020.07.01
5年內飲料公司廣告含糖及能量飲料花費增加26%!
最近一份報告Sugary Drinks FACTS 2020顯示,2018年飲料公司花了10.4億美元(約新台幣300億元)為含糖飲料和能量飲料打廣告,比2013年增加了26%。該報告紀錄了飲料公司持續且廣泛地針對兒童、黑人和西班牙裔青年投放含糖飲料的廣告,這助長了影響有色人種的健康落差。   研究作者F. Fleming-Milici博士說:「飲料公司已承諾採取行動以減少人們從飲料中攝取到的熱量,但與此同時,他們大大增加了其未減少熱量的含糖飲料的廣告。飲料公司不應該犧牲孩子的健康而獲利,而應該將他們的廣告投入到那些有益於健康而非埋沒健康的產品上」。   用在含糖及能量飲料的廣告費用 該報告指出,在含糖飲料廣告總支出中,單單花在促銷一般汽水及汽水品牌就用了一半以上的總支出(5.86億美元,約新台幣169億元),比2013年增加了41%。相比之下,所有低糖和無糖飲料的廣告支出加在一起,包括水和100%果汁,總計為5.73億美元(約新台幣166億元)。   2013年至2018年期間,各種含糖飲料的廣告支出都有增加。運動飲料廣告增加了24%,在2018年總計達到1.59億美元(約新台幣46億元),冰茶的廣告幾乎增加了2倍,從2013年的3800萬美元增長到2018年的1.11億美元(從新台幣11億元增加到32億元)。   鎖定特殊族群的行銷 該報告還發現,公司繼續鎖定黑人和西班牙裔年輕人投放含糖飲料電視廣告,這些年輕人比非西班牙裔白人年輕人飲用含糖飲料的比率更高。這些針對性的宣傳不成比例地影響有色人種肥胖和其他與飲食相關的疾病,助長其負面健康結果,是嚴重的問題。系統性和制度性對於健康和機會的障礙也導致有色人種的健康狀況較差和持續的落差。   研究作者J. L. Harris表示,研究結果顯示飲料公司持續針對黑人及西班牙裔社群投放廣告,這加劇了影響這些社群的持續的健康落差。公司不應針對有色人種投放幾乎是在宣傳不健康產品的廣告,並埋沒為了改善年輕人長期健康而做的努力。   其他重要發現有: * 青少年仍然是含糖飲料廣告的主要目標受眾。 * 學齡前兒童和兒童暴露於含糖飲料電視廣告的情況正在增加。 * 含糖飲料廣告主要由「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推動。「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分別佔所有含糖飲料廣告支出的38%和31%。從2013年到2018年,「百事可樂」含糖飲料廣告支出增加了28%;「可口可樂」含糖飲料廣告支出增加了81%。 * 2018年,4個品牌—「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佳得樂」(Gatorade)和「激浪」(Mtn Dew)分別花費超過1億美元(約新台幣30億元)來宣傳含糖飲料。   報告提出以下建議: * 飲料公司應承諾停止繼續鎖定有色人種行銷含糖飲料 * 州和地方政府應對含糖飲料徵收消費稅,並將所得收入用於由社區訂定的計劃和服務,以減少健康和社會經濟落差。 * 美國食藥局(FDA)應制定法規以解決實務上不清晰的標示,例如:要求在產品包裝的正面公開產品含糖、含低熱量甜味劑、果汁和咖啡因的含量。 * 州和地方政府應禁止業者向18歲以下的兒童銷售能量飲料和濃縮型能量飲料,並要求將其放在不易看見的地方(例如櫃檯後面)。 * 基層和其他倡議團體應展開倡議活動,強調過多含糖飲料廣告,尤其是針對青少年和有色人種投放的廣告。 * 醫療人員應針對兒童和青少年舉辦活動,以提高對這些危害的認識,尤其是對於那些被認為比汽水和能量飲料更健康的含糖飲料,如運動飲料、冰茶和風味水等。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6.23)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是時候我們要改變對「好膽固醇」的看法了嗎?
2020.06.27
是時候我們要改變對「好膽固醇」的看法了嗎?
幾十年來,我們一直被告知膽固醇有分「好」跟「壞」的。     早期研究顯示,高好膽固醇可降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而極低好膽固醇則導致健康情況不佳。不過,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好膽固醇在高過特定的值之後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這樣的結果,促使指引開始改變建議,反映非常高的好膽固醇並不能保護心臟。   然而,即使有越來越多研究得出這些結論,但是民眾並不能快速地在網路上搜尋到這樣的資訊。民眾仍會在信譽良好的醫學網站上,看到非常多致力於提升人們的「好膽固醇」的文章。   例如:在備受尊敬的WebMD網站上顯示「好膽固醇保護您免受心臟病困擾,所以好膽固醇越高越好」;攝取大量「健康油脂」,如:橄欖油、魚油和堅果等來提高自己的好膽固醇數值等。但是,儘管這種飲食與心臟病發作風險較低有關,但可能不僅僅是好膽固醇之故。當談到心臟健康時,整體的圖像複雜得多。   心臟病專家L. Corr博士說:「的確,低好膽固醇並不是一件好事,隨著好膽固醇升高,心臟病發作的風險也會降低。但是我們現在知道,某些人異常高的好膽固醇不能起到保護作用,並且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當研究開始證明這一點時,這真是令人驚訝。」。   打破傳統論述的研究:很高的好膽固醇不見得好 所有好膽固醇都是好的來自1990年代的研究。這些結果指出,好膽固醇較高的患者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較低。這促使科學家進行了一系列大型試驗,試圖找到以人為方式提高好膽固醇以降低心臟病風險的藥物治療。但是他們沒有成功。   在2018年,一項大型分析針對好膽固醇與心臟病發作、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進行研究。4年來,研究人員追蹤了近6,000名患者,其中大多數患有心臟病,平均年齡為63歲。   研究顯示,好膽固醇極低(小於1mmol/L)的人群中發生了更多心臟病,這不足為奇。但是,在好膽固醇很高(超過1.4mmol/L)的人群中,人數也差不多。只有那些HDL介於1.1的人的人才會有較低的心臟病發作風險。   無論患者是否吸菸、有無糖尿病或好膽固醇數值如何,該結果仍保持不變。   研究人員M. Allard-Ratick博士說:「傳統上,醫生告訴患者,『好膽固醇』越高效果越好。但是,這項研究和其他研究的結果指出情況可能不再如此。」。   雖然目前尚不清楚原因,但女性更有可能有異常高的好膽固醇。同樣在2018年發表的分析專門研究了停經後女性的好膽固醇與心臟病發作之間的聯繫,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很高的好膽固醇會增加風險。     什麼才算是很高的好膽固醇數值呢? 目前的指引並未對好膽固醇設置上限。但是,根據新證據,一旦其升至1.4 mmol/L以上,它將不再具有保護性。雖然沒有專門降低好膽固醇的療法(目前的降膽固醇藥史達汀類藥物是降低壞膽固醇數值),但是生活方式的改變可能有助於減少其他風險因子。   Corr博士補充,好膽固醇超過1.4 mmol/L的情況並不常見,如果好膽固醇超過此數值,請不要驚慌,因為這不是唯一的決定因子,重要的是要看整體,例如是否需要改善飲食、減重或少喝酒等。     不是越高好的理由是什麼? 那麼,既然過去研究顯示好膽固醇越高越好,為什麼如今卻看到好膽固醇非常高的人心臟病風險增加? 答案尚不清楚,研究仍在進行中。   實際上,好膽固醇有不同的類型。它們的大小和結構各不相同。有些可能對健康有益,而另一些則否,甚至有害。在不同年齡階段,不同類型的好膽固醇可能發揮或多或少的效益,例如在更年期當所有荷爾蒙發生變化的時候。   此外,遺傳也起著作用。我們的個人敏感性和個人膽固醇臨界值意味著一個人很高的好膽固醇數值對另一個人來說可能完全正常。   Ray教授說:「有一件事很清楚。在好膽固醇方面,我們必須停止告訴患者『越多越好』,因為這是有上限的。」。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0.06.13)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國家越富有 人民就越有福相!
2020.06.08
國家越富有 人民就越有福相!
研究探討了國家財富與肥胖率之間的關係。他們發現,隨著國家的富裕,民眾體重跟著增加。   研究作者D. Talukdar表示,由於大多數人目前生活在收入不斷增加的中、低收入國家,研究結果突顯了我們迫切需要有效的政策來來打破(或至少削弱)收入增長與肥胖之間的關係。   分析了147個國家的40年資料,研究團隊發現,人均所得增加1%,男性肥胖增加1.23%、女性肥胖增加1.01%。   這項研究指出,全球有21億人(佔全球人口的近30%)超重或肥胖,每年造成的經濟代價約為2兆美元。   研究人員還預測了未來的肥胖趨勢,預測被納入研究的國家,肥胖將以每年近平均2.5%的速度增長。   研究人員指出:「鑑於肥胖對健康和經濟造成的巨大損失以及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深入了解肥胖發生率與國民收入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   研究作者表示,現在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在不損害個人健康及福祉或環境的前提下實現經濟增長。   研究建議,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法可能包括:國家營養計劃、食品稅和補貼以鼓勵健康飲食。其他途徑可能包括:限制兒童接觸不健康食品以及推動提升民眾健康飲食及運動的計劃。   Talukdar說:「這將需要在當前社會經濟體系的多個方面採取一致的、政策性的努力。」。   編譯來源:Consumer(2020.05.27)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美食藥局發現糖尿病藥有超量致癌物
2020.05.28
美食藥局發現糖尿病藥有超量致癌物
昨日,美國食藥局(FDA)表示,常見的糖尿病藥物Metformin的某些類型中含有高含量的NDMA中文為「N-亞硝基二甲胺」,英文為N-nitrosodimethylamine,縮寫為NDMA。 ,該物質被世界衛生組織歸類為可能的人類致癌物。過去,降血壓藥及胃藥「善胃得」(Zantac)也分別於2018年及2019年因同樣原因被召回。知情人士指出,預計本周美國一些藥廠將回收Metformin藥。   FDA發言人S. Peddicord表示,他們在一些緩釋型的Metformin藥中發現NDMA超出人體可接受的量,速效型的則沒有發現超量。FDA正在與藥廠聯繫,並將採取適當的行動。   美FDA認為安全 藥廠測試發現超標 去年12月,FDA因Metformin的某些類型藥物在其他國家被發現有NDMA汙染,因此開始進行調查。今年2月,FDA指出,他們沒有發現超量的NDMA。   不過,藥廠Valisure於3月指出,其獨立測試顯示,包括Amneal Pharmaceuticals和Aurobindo Pharma在內的11家製藥公司生產的Metformin藥中有高含量的NDMA。   5月26日Valisure公布的報告指出,他們分析了美國各地民眾寄給他們的Metformin藥,發現128個樣本中有36%所含的NDMA含量超過FDA訂定的標準。   Valisure的主要藥師D. Akinbajo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人們可能在一天當中服用多次Metformin藥,並且患者通常需要服用一輩子,因此Metformin藥中含有致癌物特別令人感到擔憂。   編譯來源:Reuters(2020.05.28)、Bloomberg(2020.05.28)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是時候重新定義男女特有的心臟疾病症狀了!
2020.05.18
是時候重新定義男女特有的心臟疾病症狀了!
最近一項研究指出,在臨床上男女心血管疾病的症狀很多是一樣的,但也存在重要的差異,這些差異早在過去十幾年就已被許多文獻指出。   雖然男女最常見心臟病發作症狀是胸痛、出汗和呼吸急促,並以胸痛最為常見—79%的男性、74%的女性有此症狀,但胸痛和出汗的在女性中較少發生。與男性相比,女性發生胸痛的機率少了30%,而出汗的機率少了26%。   此外,當心臟病發時,相較於男性,女性出現肩胛骨之間疼痛的可能性是2倍以上、噁心或嘔吐的可能性高64%,呼吸急促的可能性高34%。這些症狀被標籤為「非典型」,因為不同於男性患者通常會出現的症狀。   認識症狀對於提供心臟病發作的人快速、能挽救生命的治療至關重要。先前的一些研究報告了症狀的性別差異,而另一些研究則報告了共同的症狀。   這項研究彙整了過去20年來品質最高的研究,總共27篇、涵蓋了120多萬患者,詳細呈現了確診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患者的症狀。   研究的結論是,為了確保及時給予患者診斷及治療,醫療專業人員需要了解潛在或確診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的男女患者會重疊的症狀,也要熟悉已確立很久的男女症狀的差異。     研究作者S. Peters表示,延遲診斷,不論是患者或醫療人員之故,是延遲提供可能挽救性命的治療的重要原因之一。透過更了解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患者臨床表現上的性別差異,這份研究可能促成更多及時且公平的治療及成果。   Peters補充,研究僅檢視確診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的患者,未來需要對潛在的患者進行研究,因為這可能有助於醫師辨識患者、節省救援時間及避免心肌損傷。此外,未來也應聚焦於診斷工具的發展與效果,比較診斷工具在潛在或確診的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男女身上的效果。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5.04)、Eureklaert(2020.05.04)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減少卡路里能延年益壽又健康!
2020.04.25
減少卡路里能延年益壽又健康!
2012年,紀錄片導演M. Mosley拍了科學紀錄片《吃得少活得久》,探討了延年益壽方法背後的科學。當時他得出的結論是,唯一可行的方法是限制卡路里。   八年後的今天,我們有更有力的證據證明限制卡路里或間歇性禁食(每週有兩天要減少卡路里)的好處。   第一個證據來自1930年代。研究人員提供一組老鼠低熱量飲食,他們驚奇地發現,那些攝取比一般正常飲食的卡路里少30%的老鼠,壽命延長了40%。壽命較長的老鼠也不太容易患上與年齡相關的常見疾病,例如癌症和心臟病。   隨後的研究顯示,幾乎所有吃卡路里控制飲食的動物都是如此—牠們不僅壽命更長,而且更健康。   那人類呢?最近一項名為CALERIE的研究探討了長期控制卡路里對非肥胖人群的影響,研究人員隨機將218名體重正常的健康人分為兩組,一組每日卡路里攝取量減少15%並持續兩年,另一組維持正常飲食。   卡路里控制組的人體重減輕了平均9公斤,這並不意外,但研究人員還發現這些人許多風險因子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包括膽固醇、血壓和C反應蛋白(一種發炎的指標)。他們還表示睡眠、情緒、性慾和生活品質有改善。   主要研究作者L. Redman說:「我們發現,即使是已經健康且精實的人,也可以從卡路里控制法中受益。」。   卡路里控制法的好處 另一個最近的發現是卡路里控制可以抑制常見的、與年齡相關的發炎反應,而發炎被普遍認為是引起失智症、心臟病和癌症的主要因素。   導演Mosley表示:「就我個人而言,長期限制卡路里的想法有點挑戰,這就是為什麼我決定選擇5:2的飲食方式,就是一星期中選擇兩天嚴格控制卡路里攝取。這是目前流行的間歇性斷食形式,它大大地改善了我的健康」。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最近一篇論文檢視了所有現有的相關研究,其結論是:另一種最近流行的間歇性斷食的形式—每日限時斷食法(進食時間限制在6至8小時內)的好處很廣泛,不僅可以改善血糖和血壓,還可以增強抗壓力和抑制發炎。   這些都是為什麼減少卡路里的好理由。     編譯來源:ScienceFocus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