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3
擔心妊娠/肥胖紋嗎?答案藏在基因裡!
對於許多女性來說,妊娠紋是懷孕的代價,不過有少數幸運的人可以成為沒有妊娠紋的母親。最近,科學家解開了為什麼有些人更容易出現妊娠/肥胖紋的謎團,而答案在於我們的基因。
妊娠/肥胖紋是皮膚延展後未能完整修復而引起的疤痕。它與妊娠最相關,但青春期突然成長或體重增加也會導致疤痕。近日,美國基因技術公司23andMe為了預測哪些人容易出現肥胖紋,利用DNA資料建立了一個電腦模型。
研究怎麼做的
研究團隊分析了67萬歐洲人;9萬非裔美國人、拉丁美洲人和東亞人的資料。並且他們全都被詢問手臂、腿及臀部是否有肥胖紋,研究刻意不問參與者腹部是否有妊娠紋,試圖確保結果不會因為懷孕經驗而有偏誤。
研究發現,有544個基因標誌與肥胖紋有關,其中有一些會增加肥胖紋的可能性,有些則會避免肥胖紋出現。受到基因編碼的影響,有肥胖紋的人的皮膚細胞產生較少對彈性及修復很重要的特定蛋白質,如:彈力蛋白(elastin)。
此外,有肥胖紋的人當中,女性比男性多,非歐洲人比歐洲人多。研究表示女比男多除了可能是因為女性參與者錯將腹部的妊娠紋納入外,女性的生理因素可能也讓其皮膚容易產生肥胖紋。而非歐洲人較容易有肥胖紋,可能是因為肥胖紋在深色皮膚上較明顯。
天生容易有肥胖紋怎麼辦?
雖然網路上有各種宣稱改善或消除肥胖紋的方法,但實際上目前沒有任何一種方式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其效果。
不過,證據顯示時間可能改善問題,因為老年人比較少表示他們有肥胖紋。
編譯來源:Daily News(2019.04.13)
+ read more
2019.05.09
防腐劑會引起糖尿病?!
最近一項研究指出,常用於麵包及糕餅中的一種防腐劑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為了防霉,麵包等烘焙食品中常會添加一種防腐劑「丙酸鹽(propionate)」。除了烘焙食品,〈國際食品法典〉指出,「丙酸鹽」還可以添加到早餐穀物、乳製品、含蛋點心、香腸腸衣和運動飲料等。
在台灣,政府規定「丙酸鹽」可使用於麵包與糕餅,並且其劑量以「丙酸(Propionic
Acid)」計需在2.5g/kg以下。而不管是世界衛生組織、歐盟或台灣,目前對「丙酸鹽」都沒有「每日容許攝取量」之規定。
不過,近日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等研究人員,在研究「丙酸鹽」對老鼠和人類的影響時得出驚人的發現。
丙酸鹽導緻老鼠高血糖
研究者是偶然地發現一份1912年的科學論文,該論文指出狗食用丙酸鹽會導致血糖增加。研究團隊於是給健康、不肥胖的老鼠食用一劑「丙酸鹽」,結果如同1912年的研究一樣,老鼠的血糖上升。
研究人員發現,「丙酸鹽」使「正腎上腺素」上升,代表它會激活交感神經系統,並且還會增加「升糖素(glucagon)」和「FABP4」。這些荷爾蒙上升導致老鼠出現高血糖,進一步使身體釋放更多胰島素以調節血液中過多的葡萄糖。
研究說明,通常這些荷爾蒙在禁食期間起作用,避免血糖降至危險的水平。不過,在實驗中老鼠是在沒有這種威脅的情況下出現血糖增加的現象。
為了觀察「丙酸鹽」的長期影響,研究連續20週餵食老鼠低劑量「丙酸鹽」(0.15%至0.3%),這相當於一位吃西方飲食的人會攝取的劑量。結果,老鼠產生更高水平的升糖素、FABP4、胰島素和胰島素阻抗。胰島素阻抗是第2型糖尿病的指標,代表細胞對胰島素沒有適當的反應,無法有效代謝血糖。並且相較於接受標準飲食的老鼠,它們的體重、脂肪量顯著增加。
丙酸鹽可能破壞人體的新陳代謝
研究招募了14名健康、非肥胖的研究參與者。實驗組吃了一餐加有1克「丙酸鈣」(丙酸鹽的一種)的500卡食物,對照組則吃了加有「安慰劑」的500卡食物。研究團隊在參與者飲食前及飲食後每隔4小時抽血。研究指出,1克的「丙酸鈣」相當於一餐加工食品中「丙酸鹽」的含量。
兩週後,相同的參與者返回,並且實驗組與對照組對調。這意味著在第一次實驗時吃含安慰劑食物的志願者在第二次實驗時吃了含丙酸鈣的食物。
研究發現,當人們飲食中有「丙酸鹽」時,荷爾蒙上升的現象與老鼠實驗的結果相似。並且相較於沒有吃「丙酸鹽」的時候,有吃的時候顯示胰島素及胰島素阻抗水平增加。此外,雖然實驗組與對照組於飯後血糖都有上升,但實驗組花了更多時間才讓血糖水平恢復正常。
最後,研究小組分析了160名「飲食干預隨機對照試驗(DIRECT)」的參與者的數據,發現「丙酸鹽」水平和胰島素阻抗有關,而且「丙酸鹽」水平較低與細胞對胰島素之敏感性顯著改善有關。
目前還不適合建議人們少碰「丙酸鹽」
雖然研究結果令人擔憂,但研究只呈現了攝取「丙酸鹽」與肥胖和第2型糖尿病相關性,並無法證明因果關係,研究也還沒有探討人類暴露於低水平「丙酸鹽」的長期影響。
研究作者表示,還不適合建議人們少碰「丙酸鹽」。因為多數數據是在老鼠實驗中獲得的,我們在應用這些發現於人類身上時需要小心。
不過,由於「丙酸鹽」被廣泛使用,研究呼籲更多研究去探討這種添加物對代謝健康的影響。在細胞層次上了解食品添加物如何影響身體代謝,有助於發展出簡單又有效的方式來處理肥胖與糖尿病。未來研究團隊將進一步了解防腐劑、人造甜味劑和其他天然成分如何影響我們的新陳代謝。
編譯來源:
* Medical News Today(2019.04.25)
* LiveScience(2019.04.24)
* The short-chain fatty acid propionate increases glucagon and FABP4
production, impairing insulin action in mice and humans. AMIR TIROSH,
EDIZ S. CALAY et al.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4 APR 2019
+ read more
2019.04.26
打鼾,女人較難以啟齒?
打鼾是在睡眠過程中上呼吸道所發出的呼吸聲音,一般發生的強度會有變化,常會干擾正睡在同張床旁邊的伴侶,同時,打鼾也是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的常見徵兆之一,該病症是種慢性疾病,會在睡覺過程中反覆出現呼吸道阻塞的狀況。
男人與女人在這個問題上有什麼不同嗎?最近一項以色列的新研究指出,相較於男人,女人比較不會說自己會打鼾,而且低估自己打鼾的聲量。
女人打鼾強度與男人一樣,卻較少承認
研究參與者是1,913名在以色列大學醫院睡眠中心進行睡眠評估的患者,平均年齡49歲,其中女性有675位。研究團隊先以問卷調查問題判斷他們打鼾的嚴重程度,並以一整夜的長度,用標準化數位聲音調查儀表量化出他們的客觀打鼾聲量。打鼾強度分為輕微(40-45分貝)、中度(45-55分貝)、嚴重(55-60分貝)以及常嚴重(60分貝以上)。
結果發現,88%女性有打鼾問題,卻只有72%會自行說出有此問題;但在男性92.6%會打鼾,93.1%會自行說出,兩者幾乎一致。49%女性有嚴重或非常嚴重的打鼾問題,但只有40%的女性認為自己打鼾有達到嚴重的程度。同時,女性打鼾的聲量與男性一樣大,平均女性為50分貝、男性51.7分貝。
社會汙名恐降低女性睡眠障礙就醫意願
研究團隊表示,社會存在對女人打鼾的汙名,女性因此可能不會誠實面對打鼾的問題,將可能造成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的診斷比例過低的現象,同時這也是讓她們會比較不願意進入睡眠中心參與研究的原因之一。
由於這個現象,健康照護提供者在替女人篩檢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時,應該考量除了自行報告之外的其他因子,有睡眠呼吸暫停的女性更可能會出現男性沒有的其他症狀,例如:日間虛弱或疲累。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04.23)
+ read more
2019.04.25
「雞蛋不好?!」的幕後推手:藥廠
自從1970-80年代膽固醇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理論出現後,雞蛋一直遭受攻擊。不僅如此,現在連糖尿病風險增加也是因為它!
不過,近幾年已經有研究指出膽固醇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而芬蘭兩份大型研究:一份為流行病學研究,一份為追蹤研究,兩份研究都得出吃雞蛋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較低。
吃雞蛋不增心臟病的風險
流行病學研究常發現「結果有關,但不代表因果關係」,而研究所發現的「有關」是啟發進一步研究的原動力,亦即進行實驗或是臨床試驗。
2015年芬蘭的研究利用「庫奧皮奧缺血性心臟病世代研究「庫奧皮奧缺血性心臟病世代研究」從1980年代招募參與者,並於第4年及第11年記錄參與者的醫療狀況,研究持續了20年。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可以使用此研究的資料,目前已被500份國際研究使用。 」的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團隊追蹤了2,342名42-60歲男性,欲分析飲食對慢性疾病及心臟健康的影響。他們發現,吃蛋並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吃雞蛋也不會增糖尿病的風險
研究再利用同一群人的資料了解吃蛋與糖尿病風險之間的關係,他們分析了血糖數據及胰島素阻抗的指標,並發現吃較多雞蛋與糖尿病風險較低有關。
繼2015年之研究,同一研究團隊從KIHD世代研究中召募239名參與者,實際測量了引發糖尿病的代謝功能異常的指標,藉此進一步了解雞蛋如何避免而非導致糖尿病。此份研究發現,相較於攝取較少雞蛋的人,攝取較多的人有較低的糖尿病風險,進一步證實2015年研究的結果。並且發現某些代謝物可能可以解釋吃雞蛋與糖尿病風險低的關係。
打擊雞蛋是藥廠鞏固「膽固醇理論」的障眼法
由企業贊助的主流媒體多呈現的是高膽固醇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研究,膽固醇對健康很重要及低膽固醇者有較多健康問題等資訊則被大大地忽略。而官方營養機構認同「膽固醇理論」,因此長期以來富含膽固醇的雞蛋就被當成攻擊對象。
如今,若承認科學並不支持心血管疾病的「膽固醇理論」,等同於催毀藥廠獲利最多的藥物—降血脂藥史達汀。其實,史達汀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一直存有爭議,而其副作用也長期被關注,如糖尿病、肌肉痠痛等。
更多膽固醇相關新聞:
壞膽固醇越低越好嗎?
好膽固醇越高越好嗎?
編譯來源:Health Impact(2019.04.09)
+ read more
2019.04.22
降血脂藥失效?!半數服藥者膽固醇未改善!
一般認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即壞膽固醇)是重要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因此當一個人的壞膽固醇超標,醫師經常開降血脂藥史達汀給患者。不過,最近一份研究指出,約有一半患者的壞膽固醇水平未因藥物有改善。
研究表示,他們不清楚為什麼史達汀對一半的人有用,但對另一半人卻沒有效果。不過,專家表示可能是因為患者未按醫囑服藥或醫師給予的劑量太低所致。專家認為,患者不宜在未與醫師討論下貿然停藥。
研究怎麼做的
研究分析了165,411名為了降低膽固醇而被醫師開立史達汀處方箋的患者的資料。
研究發現,51%的人的膽固醇未降至理想水平—指引具體指出應下降40%以上。此外,相較於對史達汀藥物反應最理想的患者,反應次好的患者的史達汀劑量較低,並且他們在研究中所佔比例較高。
研究表示,此研究無法排除其他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如吸菸、肥胖的影響,因此無法證明那些未因史達汀藥改善膽固醇水平的人必然會有較差的心血管問題。不過,研究仍認為結果呈現了真實情形。
皇家醫師學會的主席表示,當醫師開藥給患者後,若要使藥能夠見效,我們必須仰賴患者確實按照建議的劑量及時間長度來服藥。雖然可觀的研究指出史達汀對於大部份的人是安全有效的,但關於史達汀過於氾濫及副作用的爭議仍然存在。圍繞著史達汀的混亂訊息可能是患者不服藥的原因之一。
研究作者表示,我們需要發展出更好的方法來了解患者之間的差異及如何量身訂作出更有效的治療方法。研究強調我們需要個人化醫療來處理高膽固醇的問題以降低顯著增加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04.15)
+ read more
2019.04.16
重複的減重復胖可能傷害妳的「心」
新研究指出,一年內減掉4.5公斤(10磅)又恢復體重會增加女性心臟病的風險。正在努力減重的人應注意體重極端下降和增加都不健康。
研究作者Brooke
Aggarwal博士表示,一般認為維持健康體重有益心臟,不過持續減重是困難的,而且體重波動可能會不利於心血管健康。對心臟來說穩定很重要,與其去追逐名人吹捧的時尚,更應重視一致的、營養均衡的飲食。
研究怎麼做的
研究參與者為485名超重女性,平均年齡為37歲,BMI指數為26。研究請他們回答除了懷孕前後,一年內減少至少4.5公斤後又恢復至原來體重的次數。73%的參與者表示至少有一次體重下降後又增重回來的經驗,次數從0至20次都有。
研究使用美國心臟學會製作的Life's Simple
7評估量表,衡量人們如何控制七種重要的心臟病風險因素: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缺乏運動、不良飲食習慣、超重及吸菸。
研究發現
有過一次以上體重大幅波動經驗的人,BMI指數回到理想區間18.5-25的可能性低了82%。並且以Life's
Simple
7評估量表衡量後,他們被評為中等健康的可能性低了51%,被評為理想的可能性低了65%。體重波動次數越多,在Life's
Simple
7評估量表中的表現越差。此外,在從未懷孕過的女性中,體重波動對整體Life's
Simple 7評估的不利影響最為顯著。
心臟學家Steinbaum表示:
「我們需要了解體重波動在哪一個生命階段對心臟病風險影響最為關鍵,以確定女性在年輕時開始節食並經歷體重波動是否不利於其心臟健康。」
「雖然這份研究無法證明因果關係並且可能受到參與者回憶真實性影響,但過去我們看到當人們經歷體重波動時,管理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表現較差。從體重的波動可能真的可以推測一個人的生活習慣也有改變。我們希望將研究延長五至十年,以確認這些結果並探討體重波動的長期影響。」
此研究結果可能不適用於男性,不過過去也有研究顯示,經歷大幅體重波動的男性到了中年時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兩倍。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03.07)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