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0
原來凍齡的秘密藏在骨子裡!
骨原蛋白(osteocalcin)是在骨頭內製造的荷爾蒙,是骨頭中最多的蛋白之一。它可是提供治療老化相關問題(如:肌肉和記憶的流失)的明日之星!
Dr.G.Karsenty是90年代初一位年輕科學家,對於骨原蛋白很有興趣。他原本認為這個蛋白在骨頭的除舊布新,也就是骨頭的修整中扮演很關鍵的角色,使我們在兒童和青少年期間得以成長,受傷時得以復原。
為了證實這個想法,他進行了一項基因剔除實驗,將負責骨原蛋白的基因從老鼠的染色體移除。結果讓他非常沮喪,因為基因突變後的老鼠看不出有任何明顯的骨頭缺陷。然而,意外的是,他發現在骨骼正常發展的同時,老鼠很明顯地變胖,並有認知上的損傷,血糖也增加了。但其中緣由為何,當時並不理解。
15年後,Dr.G.Karsenty才發表了一系列的指標性論文,改變了我們對骨頭和骨架的認知。過去一直以為骨骼主要是支撐身體的機械性架構。事實上,骨頭更是一個活生生的器官,調節身體很多重要的功能,從記憶到食慾、肌肉健康、生育、新陳代謝等等。
Dr.G.Karsenty開創了一個新的概念,骨頭不只是一個組織礦物質化的簡單器官。骨頭和身體其他組織部位是有往來的,只是我們以前不知道罷了。
現在我們知道骨頭藉著自己製造的荷爾蒙(即是骨原蛋白)在血液中循環,加入信號網絡和其他器官連結。了解這些連結和許多功能的調整,有助於未來的公共衛生的措施。
後來,其他科學家也複製了同樣的結果,不僅如此,又發現骨頭還會製造其他新的荷爾蒙,打開了骨頭研究的全新領域。
返轉年齡相關的衰退
老化,不可避免地會流失骨質。人類在20歲左右,骨質密度達到顛峯。之後慢慢衰退、變弱或發展至骨質疏鬆。
新的研究發現骨質疏鬆,不但引起肌肉衰弱,也和我們年紀大了以後的記憶和認知問題相關。這看起來和血液中骨原蛋白的量有關聯,因骨原蛋白「主導調節」的角色,影響身體許多其他荷爾蒙的作用。
骨原蛋白在肌肉中增加其製造運動燃料ATP的能力。在腦中,骨原蛋白調節大部分的神經傳導物的分泌,以便產生記憶。人類中年後,循環中的骨原蛋白衰退,這時候,生理功能如:記憶和運動也大致開始衰退。
近年來,Karsenty進行了一連串的研究,將骨原蛋白注射給年紀大的老鼠,真的恢復了老鼠的記憶,連運動的能力也回到年輕的時候。
科學家發現人類自然維持骨原蛋白的方法就是運動。規律性的運動刺激骨頭製造更多的骨原蛋白,對肌肉和腦皆有益。活躍的人比久坐不動的人在認知上較不會隨年齡而衰退!
青少年期間運動多的人,在未來年齡大了以後,對保護骨頭和其他健康方面仍持續有效。
運用骨頭荷爾蒙發展新藥
骨原蛋白並不是唯一得到科學家青睞的骨荷爾蒙。Mayo
Clinic的研究醫師S.
Khosla正在研究一個由骨頭外層的破骨細胞製造的荷爾蒙,稱DPP4,可能是骨頭調節血糖功能的關鍵。
Khosla對於這個DPP4特別有興趣是因為一個治療骨質疏鬆藥物「保骼麗(Denosumab)」,暫緩骨質流失的速度,對DPP4也有正面的影響。他在服用保骼麗的骨質疏鬆病人身上,發現對於糖尿病症狀也有改善。
目前他正在進行這個藥物治療糖尿病及骨質疏鬆的人體研究。
然而,骨原蛋白有預防老化衰退的潛能,仍是骨頭研究的主軸。許多人輕忽公共衛生指引中所推薦的運動,2017年英國心臟基金會報導英國兩千萬的成人活動力不足,Karsenty正在研究用人工的方法增加血液中的骨原蛋白,也申請了一個專利將它用來治療認知的疾病。
骨質疏鬆的藥只在於阻擋骨質流失,以骨原蛋白為目標的藥經由刺激骨質成長,可以達到更廣泛的健康效果。目前藥物研發仍有困難,尚在進行中。
Karsenty的研究發現,使科學家們思考著「骨頭為何要製造出如骨原蛋白的荷爾蒙?」
Karsenty相信答案深藏在過去的進化,進化為了生存而創造出骨原蛋白。為了逃避被捕食,骨頭必須傳送信號到肌肉去跑,這需藉由骨原蛋白來調節。而為了生存也要記得到哪裡找食物,或者一小時前捕食者的地點,這些記憶的過程也是由骨原蛋白來調節。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20.07.0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7.17
博物館之戰:誰家的館藏是「博物館最讚的屁股」?
由於COVID-19引發的封城,世界上大多數博物館都停止營業,因此在那裡的員工有很多時間去發揮創意並提出有趣的新想法。例如:約克郡博物館(Yorkshire
Museum)最近邀請全球博物館進行一場博物館之戰,來看哪個博物館的館藏有最美的臀部。是的,你沒看錯。
這個挑戰始於約克郡博物館,他們將挑戰命名為「CURATOR
BATTLE」(館長之戰),主題是「博物館最讚的屁股」。世界各地許多其他博物館也接受了挑戰,並發布了他們的最佳臀部。儘管已經有很多參賽作品,但尚未選出優勝者。一起來看世界上一些最好的大理石臀部。
你會票選那個?
*
紐克郡博物館:這尊不完整的羅馬大理石雕像描繪著一名運動員在其身材最佳時期的模樣
* 華勒斯典藏館:由金工匠Francesco
Pomarano做的「海克力士」黃楊木雕在16世紀時已是著名的作品。
* 英國沃克美術館
* 英國佩特沃斯宅第與公園:由John Charles Felix
Rossi創作、名為『Athleta
Britannicus』的英國拳擊手雕像。
* 英國安格爾西修道院
*
英國國家武器及盔甲博物館:兩副亨利八世戰鬥臀圍盔甲
* 英國安格爾西修道院:由William Etty畫的裸體畫像
*
希臘奧林匹亞博物:古希臘雕刻家Praxiteles的「荷米斯與嬰兒戴歐尼修斯」
*
英國阿什莫林博物館:源自西元前470年、約2公尺高的宙斯銅像
* 米蘭布雷拉畫廊:拿破崙.波拿巴
* 巴黎馬約爾博物館
* 美國丹佛自然科學博物館:長頸頸龍的屁股
*
英國約克城堡博物館:販賣於1987年約克的費尼克百貨公司的情人節卡片
編譯來源:Fempositive(2020.07.08)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7.16
新冠病毒媽媽會在子宮內傳染胎兒
許多COVID-19新生兒的出生,讓醫生懷疑嬰兒在子宮內就感染了病毒。但是到目前為止,他們還不能排除在分娩過程或分娩後不久被感染的可能性。
無法證明這一點的原因在檢驗需要大量檢體,如:母體血液、新生兒血液、臍帶血、胎盤、羊水等。但在疫情大流行的當下,取得這些檢體非常困難。因此,雖然有一些可疑病例,但沒有機會檢查所有檢體及胎盤的病理,無法確認子宮內感染的情形。
最近出現了兩個案例,證明母嬰的垂直感染的確會發生!
德州女嬰─首次有記錄的子宮內傳播COVID-19
女嬰的媽媽是COVID-19確診患者,同時患有第二型糖尿病。她在懷孕34週時分娩出生,女嬰是早產兒。
該嬰兒最初看起來健康,呼吸和其他生命跡象都正常。在出生的第二天,她發燒並出現了相對輕度的呼吸問題。研究人員認為:「在嬰兒身上觀察到的呼吸窘迫不太可能是由於早產,因為是在出生的第二天才開始。」。
嬰兒在出生後24和48小時的檢測,SARS-CoV-2感染都呈陽性。她接受了補充氧氣治療數天,但不需要呼吸器。COVID-19測試在長達14天的時間內仍保持陽性。21天後,母親和嬰兒狀況良好。
研究人員檢查了胎盤,胎盤顯示出組織發炎的跡象。此外,特別的檢測發現胎盤的胎兒細胞中有冠狀病毒顆粒以及其具有特異性的蛋白(SARS-CoV-2核衣殼蛋白)。總之,這些發現證實了感染是在子宮內發生的,而不是在出生時或出生後。
儘管有關COVID-19的數據仍然非常有限,研究的結論指出:「SARS-CoV-2在子宮內傳播看來是會發生的罕見事件。」。
因此,一些急迫事項需優先進一步研究,包括子宮內SARS-CoV-2的傳播機制和危險因素,以及嬰兒先天性感染COVID-19的結果。
研究作者之一Dr.
Evans說:「我們想非常謹慎地解釋這些數據,但現在對於孕婦來說,保護自己免受COVID-19的侵害更為重要。」。
兒科傳染病雜誌(PIDJ)中,有另外2個案例報告描述了在不同情況下發生的SARS-Co-V2從母親傳到嬰兒的「垂直」感染。根據美國國際開發署副局長George
K.
Siberry博士的評論,這3個案例共同突顯了懷孕與病毒傳播的重要性,以及區別是感染在分娩之前、之間或之後發生的困難。
法國男嬰─再次驗證垂直感染的可能
在巴黎,剛出生的COVID-19確診男嬰,在出生後幾天內大腦出現發炎症狀,這是在病毒透過胎盤在出生前感染引起的。不過,他已恢復健康。
男嬰的母親現年23歲,她在妊娠晚期感染新冠病毒,COVID-19檢測呈陽性。
該名婦女入院3天後,監測發現胎兒有不適的跡象,在全身麻醉下進行了緊急剖腹產。
從嬰兒肺部抽出的血及液體進行測試,顯示感染了COVID-19。更進一步的測試發現,該病毒已經從母親的血液傳播到胎盤中,引起發炎,並傳染給胎兒。
在胎盤中發現了大量的病毒,這些病毒與入侵人類肺部細胞的病毒是相同的。雖然嬰兒一開始看起來很健康,但在第三天開始出現症狀。醫生原本考慮使用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但是由於嬰兒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逐漸康復,因此未給予任何特殊藥物。
Antoine Béclère hospital 的De
Luca醫師說:「這種情況下的子宮內傳染是毫無疑問的,臨床醫生必須意識到這可能會發生。這應該是不常見的,但是可能會發生,必須在臨床上加以考慮。」。
De
Luca醫師補充表示:「孕婦應該放心,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會對嬰兒造成傷害。我們可以做很多處置,但是我們不能閉上眼睛說這永遠不會發生。」。
King's College的產科Andrew
Shennan教授說,母親很少將COVID-19傳給嬰兒。在英國,244個感染母親的活產嬰兒中,有95%沒有這種病毒的跡象,其結局與未感染嬰兒相似。「婦女可以放心,懷孕對她們或患COVID-19的嬰兒而言不是重要的危險因素。」。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7.10)、The Guardian(2020.07.1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7.15
年輕無法讓你倖免得到嚴重的COVID-19!
隨著全國各地感染冠狀病毒的年輕成年人數量激增,UCSF
Benioff Children's
Hospitals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年輕可能無法使人們免受嚴重病情的侵襲。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數據(未包括在UCSF研究中)顯示,儘管65歲以上的患者比年輕人住院的可能性要大得多,但差距正在縮小。截至4月18日的一週,年齡在18至29歲之間的人口中,每10萬人中有8.7例住院,而65歲以上的患者中每10萬人中有128.3例住院。截至6月27日的一週,這一數字為34.7和306.7,分別表示年輕人的住院治療增加了299%,而老年人的住院治療增加了139%。
醫療脆弱性和嚴重COVID-19
想要瞭解目前美國年輕人罹患嚴重COVID-19的風險,研究團隊由某些健康狀況指標評估他們的「醫療脆弱性」。這些指標包含:心臟病、糖尿病、當前的氣喘、免疫疾病(狼瘡、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肝臟疾病、肥胖和過去30天內的吸菸行為。此外,研究人員在菸草和雪茄的使用中增加了電子菸。
該研究調查、分析約8,400名年齡在18至25歲之間年輕人的健康數據,得出的結論是,男性的總體「醫療脆弱性」為33%,女性為30%。研究人員在其研究中報告說,吸菸的影響超過了其他較不常見的風險因子。
他們的結果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有6,741名非吸菸者的醫療脆弱性為16.1%,而包括吸菸者在內的8,405名年輕人的全部樣本的醫療脆弱性增為31.5%。
什麼指標與COVID-19的病情發展有關?
Dr.
Adam說:「最新證據表明,吸菸與COVID-19病情發展有關,包括疾病嚴重程度增加、加護病房入院或死亡。在所有的風險因子中,吸菸可能會對年輕人產生重大影響,因為年輕人的慢性病的發病率通常較低。」
她表示,最近的研究也指出,年輕人開始吸菸的比例高於青少年,這是以前趨勢的逆轉。
該研究使用了國家健康訪問調查的數據,發現在過去30天內,有10.9%的人抽了菸,有4.5%的人抽了雪茄產品,有7.2%的人抽了電子菸。吸菸者人數為1,664人,佔總人數的19.8%,高於氣喘病(8.6%)、肥胖症(3%)和免疫性疾病(2.4%)的人數。此外,有1.2%的人患有糖尿病,有0.6%的人患有肝病,有0.5%的人患有心臟病。
研究者Dr.Charles Irwin
Jr.:「將吸菸者從樣本中抽出後,患嚴重病情的『醫學脆弱性』降低了一半。減少年輕人吸菸和使用電子菸的努力可能會降低他們罹患嚴重疾病的風險。」
在5個脆弱性指標中呈現了性別差異。女性更容易患氣喘(10%對7.3%)、肥胖(3.3%對2.6%)和免疫狀況(3.2%對1.6%)。但是,吸菸的年輕女性人數明顯減少,導致整體醫療脆弱性為29.7%,而男性為33.3%。
該研究於2020年7月13日發表在_《青少年健康雜誌》__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_上。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7.13)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7.14
系金欸啦!!乳房植入物相關症狀不是女人的幻覺!
許多女性在乳房植入物後出現疲勞、慢性疼痛和睡眠障礙等多種不侷限在單一部位或器官的症狀。許多醫師都認為與植入物無關,但出現症狀的女性則認為是因為使用了植入物。這是科學尚未確切釐清的問題。
這些綜合症狀稱為乳房植入物相關疾病(BII,Breast
Implant
Illness),最新一項研究提出了證據,指出乳房植入物相關疾病是存在的。
移除植入物30天內 症狀明顯改善
這項研究對750名使用乳房植入物的婦女進行調查,在移除植入物的前後詢問她們是否出現11種可能為乳房植入物相關疾病的症狀,包括落髮、記憶力減退、關節痛、慢性疲勞和蕁麻疹等,並要求患者從零到五為症狀評分。術前平均分數為26.19;移除後,下降了近三分之二,降至9.49,這些婦女在移除植入物後的30天內症狀明顯減輕。
研究作者外科醫師Lu-Jean
Feng說:「數據不言而喻。如果症狀在移除後的30天內改善,該疾病很有可能就是由於乳房植入物引起的。」
這並不是第一個指出移除乳房植入物後女性健康得到改善的研究,但與過去相較,這個研究有幾個值得注意的元素:有相對較大的樣本量,並且在移除後的30天內有了重大改善。此外,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名外科醫生LU-JEAN
FEN在兩年內使用相同的技術進行手術,大幅降低不同醫生或手術方式影響其結果的可能性。
英美皆將BII列為乳房植入物可能的風險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及英國藥品和醫療產品管理署先前都表示,雖然沒有明確證據支持乳房植入物會引起這些症狀,但目前蒐集的案例指向某些女性會出現全身症狀,這些症狀可能在植入物移除後解決。因此,考慮使用植入物的女性應該意識到這些風險。
自2019年起,台灣女人連線持續要求衛福部將BII列入「乳房整形/重建手術說明書」,但專家認為目前沒有直接證據,不應納入。當國際衛生監管組織動作頻頻之時,我國政府仍礙於醫師的壓力,態度消極地等待,此研究提供了未來婦團繼續倡議的有力證據。
編譯來源:ICIJ(2020.07.02)、Annals of Plastic Surgery(2020.07)
+ read more
2020.07.11
「XX」不是粗俗的名詞!—為女性充權先從為XX正名開始
圖:波蘭藝術家Iwona
Demko率領一群婦女在2016年波蘭反人工流產遊行中高高掀起裙子
20年前,Catherine Blackledge撰寫的《陰道史》(The Story of
V)一書,打開對女性生殖器官討論的界線。再次發行時,她特別談到以「外露女性生殖器官」作為倡議手段及「為什麼我們在關於陰蒂的事情上要撒謊」。
為什麼要寫《陰道史》
20年前,Blackledge想著要寫一本讚揚陰道美麗和力量的書,她當時是歐洲新聞中心的科學記者(她擁有化學博士學位)。她和朋友一起去看《陰道獨白》,發現該劇非常動人。她讀到陰蒂比過去想像的大幾十倍的發現。她想閱讀更多,但是當她開始搜尋時,她能找到的都是關於陰道疾病的書。
她說:「這已經說明了一切,關於陰道唯一值得一提的是陰道疾病。您可以找到有關陰莖的各種歷史、節日,這些都在慶祝男性的陽剛氣質。相比之下,關於女性卻完全沒有類似的內容,這種落差令人感到挫折,因此我決定要出版一本書。」。
她也提到,事實上她寫這本書還有出自個人的原因:在她21歲生日的前幾天,她被告知她很可能不孕。她表示她當時只是把訊息拋開,但她認為寫書的動機確實來自那個黑暗的地方。那就是,如果她的生殖器無法正常工作,她忍不住會認為自己變得不那麼女人。她認為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在探索女人意味著什麼,因為她知道自己在某種程度上受到損害或是個不完美的女人。
是V的故事 但不可以是VAGINA的故事
Blackledge毫不猶豫地認為她的第一本書,一部跨越兩千年的陰道文化史,應該叫做:「陰道」。但是,在20年前,這個想法進展的並不順利。
Blackledge
說:「我一直很喜歡陰道這個詞。我認為這聽起來很崇高且典雅,但出版商卻完全不這麼認為。他們被這個想法嚇壞了,有些人在會議中甚至連這個詞都說不出來。」。
她和出版商在討論書名上時彼此都有妥協,最終將其命名為「V的故事」。該書於2003年出版,從科學和歷史的角度探討陰道,其內容包含了從外露女性生殖器官的傳統(展示女性生殖器以抵禦邪惡的百年傳統)到陰道在生殖中扮演的角色。
這本書成為暢銷書,在將近20年後重新發行。這期間發生了很大變化。首先,在2020年要如何重新命名這本書才能與其他關於陰道的書有所區隔?如:Natalie
Angier撰寫的《女人:親密的地理》、Naomi
Wolf撰寫之《陰道:一個新的傳記》、Emma LE
Rees的《陰道》和Jennifer Gunter的《陰道聖經》。
掀起裙子
因此,Blackledge選擇以「掀起裙子:被埋沒的陰道力量」(Raising
the Skirt: The Unsung Power of the
Vagina)作為書名。她說,這尤其重要,因為自從她寫了有關外露女性生殖器傳統的文章以來,掀裙子已被廣泛用作表達政治意圖的姿態。例如:波蘭藝術家Iwona
Demko率領一群婦女在2016年波蘭反人工流產遊行中高高掀起裙子;藝術家Amanda
Sage的畫作「Ana
Suroma」一名女性掀起裙子並尖叫,該幅畫出現在2017年洛杉磯女性大遊行(Women’s
March)中;同年在義大利,外露女性生殖器官的示威遊行抗議性別歧視和男性加諸於女性的暴力。
波蘭藝術家Demko稱Blackledge的書是她的「聖經」。自2014年以來,Demko已發起了11次以外露女性生殖器官示威抗議的活動,她告訴Blackledge她和其他抗議者這樣做是為了「讓女性停止對其陰道感到羞恥」。抗議活動是要找回關於女人和女性氣質已失去的含義、恢復女性因為擁有生出新生命的能力而產生的價值。為了強調女人的重要性……這個完美的姿態給予了女人勇氣。
Blackledge說:「我感到非常自豪的一件事情是,即使在20年前沒人知道掀起裙子的意涵,現在,有女性在示威抗議中使用它,藉由掀起裙子來展現女性力量。」。
1672年已知陰蒂的真實結構 至今仍在向女孩隱瞞
Blackledge說:「我認為有一個時刻是每位天生有陰道的人都會都曾體驗過的,那就是當妳意識到自己與有陰莖的人受到不同的待遇時,或是當妳意識到妳並未受到相同程度的尊重時。我確實認為女性都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傷害。我們對生殖器感到負面,因為這似乎是為什麼我們受到不同待遇的原因。」
Blackledge對兒童性教育書籍缺乏變化感到憤怒。最近,她和女兒一起讀著這種書,她驚恐地看到陰蒂被形容為「小小的豌豆形器官」。她表示:「事實當然不是這樣,這是過時的訊息。我們經常降格女性力量,無論是在性、創造或保護方面的力量。所有這些教科書都應用『叉骨形結構』來描述陰蒂,它的結構包括妳可以摸得到、冠狀的一塊肉、骨幹和兩個深深根植在陰道兩側的分支。1672年就已經知道了陰蒂的叉骨形結構,但我們仍在向女孩隱瞞這些信息。」。
Blackledge寫了父母如何因為拒絕使用正確的語言,使的陰道的汙名無法去除。她寫道:「在英國,大多數父母選擇使用委婉語來指稱陰道,例如:花朵、花冠、仙女或前面的屁股。『陰道』和『外陰』不是錯誤、粗魯或太解剖學的詞,它們很單純地是正確的詞,然而,成人自己的焦慮使『陰道』和『外陰』帶有顏色。」。
她還認為女孩應該了解有關女性生殖器力量的古老故事。她說:「想像一個世界,女性在少女時期被告知了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關於女神掀起裙子使世界再次變得肥沃的神話,或者掀起裙子擊敗軍隊等。我們都知道希臘英雄人物『Bellerophon』和他的飛天馬翼馬『Pegasus』的故事,但我們不知道那些向英雄和飛天馬掀起裙子並戰勝他們的女人。我告訴女兒所有這些事情,因為我覺得這會帶來改變。」。
父權根植於控制女性的生育
如今,出版商可能樂於在書封上印上「陰道」,女性也可能會掀起裙子以示抗議,但生育權受到的挑戰在全世界正在增加,Blackledge認為這個現象根植於那些對於女權進步感到緊張的男性。有許多男性樂見男女的權利基礎變的平等,但也有不少男性對於權力縮減備感威脅。她認為這是造成問題的源頭。父權真的是根植於控制女性的生育。
Blackledge承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她也認為改變總要從某處開始。如果不使用正確的詞來指稱陰道和外陰,如果不告訴女人和女孩關於女性生殖器的故事,她們絕對不會對擁有陰道感到自在。如果我們用不一樣的心態進行討論,將會對女性的心理帶來很大的改變。
Blackledge以卵子這個比精子大8萬倍的細胞為例。許多人有著精子面對驚險的旅程仍英勇地朝卵子前進的觀念,但如今已經知道是卵子在掌控全局。卵子控制著精子的行為,她將精子拉向她再吞沒他。
Blackledge表示:「我們在很多事物上所用的語言都跟男性主動、女性被動有關。當這個現象改變了,我認為將會是個巨大的轉變。目前我們仍困在舊的語言中。」。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20.02.20)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