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6
女性醫療器械的核可依據不周全的數據資料
根據近期的研究調查指出,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在過去15年批准了數個未經嚴格試驗、高風險的產科與婦科醫療器械。
研究人員檢視了18項於2000至2015年間獲得FDA核可的醫療器械,試驗資料與核可流程顯示這些器械的平均審查時間是290天(短則178天,長至1,399天)。
18項醫療器械中,有3項已從市場中被召回。其中兩項是因為在臨床試驗中未能發揮功效,另一項則是因為對患者的安全產生疑慮。
西北大學Feinberg醫學院研究人員發現,這些高風險醫療器械主要用於避孕、胎兒監測與子宮內膜切除手術。這些器械核可所依據的數據資料,有著範圍太小或時序太短的疑慮。而且其中有多項設備,在核可後發生了明顯對健康不良的事件,卻沒有持續追蹤後續狀況。
然而,這些醫療器械的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對患者具有高度潛在風險的器械已在被批准前—有部分是在批准後—受到最嚴格的審查。
西北大學研究員Steve
Xu博士說明:「目前對醫療器械的隨機對照試驗或上市後監測並沒有明確要求,現行的規定是依據個案情況逐案檢視。但是對於新藥—無論是口服、注射或局部用藥—卻有更高的審查標準。因此,需要思考的是:我們是否應該用比藥物更低的標準來面對高風險的醫療器械?」
研究人員表示,對所有醫療器械都需要更嚴格的測試。其中,植入式設備是為了能夠使用一輩子—例如子宮內避孕器—更是需要較長時間的測試。以宮內節育器(IUDs)來說,FDA正在重新檢視節育器失效或其他造成健康問題因素的數據資料和患者報告。
「醫療器械是提供婦女每日醫療保健的一大部分。」西北大學研究員Jessica
Walter博士表示:「我們發現,這正是個機會,要求公眾使用的醫療器械必須提升舉證責任。」
資料來源:journ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 read more
2016.07.01
當女生不「心」動…醫生會做些什麼?
心跳停止後,搶救生命的時間分秒必爭,且就算救活了,也需要盡快給予相應的醫療照護,避免身體器官如腦、血管等因缺氧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但是最近有研究指出,發生心臟停止並救活後,女性相較於男性較少獲得的所需的醫療照護。
研究分析的心臟停止案例,一部分發生於美國1000家醫院中,另一部分為被轉院至急診醫院的140萬名患者。研究團隊蒐集了長達10年的資料,並依據患者年齡、健康狀況、醫院特色及其過往處理心臟事件的程序做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10年後男女的院內死亡率皆下降,但是女性仍比男性高;女性死亡率為64%,男性為61%。此外,研究還發現,女性因心臟的電傳導系統失常而發生心臟停止後,獲得冠狀動脈血管造影、血管擴張術以及能夠改善缺氧後腦損傷的低溫治療的可能性,分別較男性低了25%、29%及19%。
同時,研究指出,在這些心臟停止的案例中女性通常較男性年長,且較少在過去被診斷有罹患冠心病。女性較容易被診斷有其他健康問題,如:鬱血性心臟衰竭、高血壓、肥胖等,並且較多是因為肺動脈栓塞導致心臟停止,而非血管阻塞所致。
研究團隊說明,目前仍無法確定性別差異背後的原因,但是當生命正與時間賽跑之際,女性顯然較少獲得立即的照顧。此外,主要研究作者-康乃爾大學威爾醫學院心臟學學系的Luke
Kim教授說明:心臟停止與其他疾病差異在於,心臟停止是緊急醫療事件中少數仰賴公眾如何反應的事件,因此應重視心臟病急救在社區的教育(包含心肺復甦術(CPR)或利用除顫器(defibrillator)給予電擊),而非只針對醫護人員或照顧者。
資料來源:Journal of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
2016.06.24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將強調「支持」母乳哺育!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曾於2008年聲明臨床醫師應於婦女孕期及產後介入並提供母乳哺育之支援來「促進」母乳哺育。今年,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重新檢視了聲明,並在新的聲明草案中強調「支持」母乳哺育,避免形塑出迫使女性違背其意願而母乳哺育的印象,並承認應由母親自己去決定什麼是對自身及嬰兒最好的哺育方法。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檢視了43個關於支持母乳哺育的措施及教育的臨床試驗,並發現每提供30位女性母乳哺育的支持,就會多一位女性母乳哺育達6個月。此外,將試驗結果合併後,預測出若提供女性母乳哺育的支持,女性有21%的可能性會以純母乳哺育持續至少3個月、20%的可能性以純母乳哺育3-6個月、16%的可能性會以純母乳哺育6個月。
然而,提供女性支持母乳哺育的措施與女性「開始」母乳哺育並沒有顯著相關;並且雖然許多證據顯示母乳哺育本身對嬰兒及女性健康有好處,但支持母乳哺育的措施對嬰兒健康的影響上沒有充分證據顯示有直接的影響。再者,沒有任何研究報告在探討支持母乳哺育的措施對母親健康的影響。此外,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還檢視了關於支持母乳哺育的措施的潛在不良影響,包括與選擇母乳哺育有關的焦慮、愧疚感以及產後憂鬱症,並發現不同的研究得出衝突的結論。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的Alex
Kemper博士認為,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希望臨床醫師在重視母乳哺育的好處同時不要對女性施壓來促進母乳哺育,而是改以對想要母乳哺育的女性給予支持,避免女性因未選擇母乳哺育而感到罪惡。Kemper博士提到,母乳哺育與否是個應視母親個人狀況而定的私人選擇。
2016年10月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公布了最新聲明。
資料來源: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 read more
2016.06.06
年長女性糖尿病患者注意!史達汀藥物可能無效?
用以降低血脂的史達汀類藥物(Statins)如「立普妥」(Lipitor)等已被發現有增加女性糖尿病的副作用,前年更有千位美國婦女集體控告藥廠明知此類藥物有糖尿病風險卻未告知。最近,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停經婦女罹患糖尿病,服用Statins無法顯著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研究團隊由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的Yunsheng
Ma博士主導,以120,000名50-79歲參與「美國婦女健康研究」(Women's
Health
Initiative)的女性為研究對象,追蹤其健康狀況約13年;調查初始這群女性並未被診斷罹患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
研究團隊比較了服用Statins且罹患了糖尿病的女性,與未患糖尿病的女性,「動脈粥樣硬化型的心/血管疾病」及「心肌梗塞」的風險(組別一);未服用Statins且罹患了糖尿病的女性,與沒有糖尿病的女性,「動脈粥樣硬化型的心/血管疾病」及「心肌梗塞」的風險(組別二)。
研究發現,相較於未患糖尿病的女性,患有糖尿病的女性不論服用Statins與否,「動脈粥樣硬化型的心/血管疾病」及「心肌梗塞」的風險皆較高;且服用與未服用之間上升之風險沒有顯著差異。換言之,不論是否服用Statins,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皆顯著上升。
主導研究的Yunsheng
Ma博士說明,服用Statins仍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此份觀察性研究的結果並不能直接預測在罹患與未罹患糖尿病的女性身上Statins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有效性,臨床試驗的結果會是更可靠的資訊來源。然而,Yunsheng
Ma博士認為,研究結果可能表示若我們可以降低與Statins有關的糖尿病,就能夠提升Statins的效果。因此研究團隊強調,停經婦女預防、追蹤、及注意糖尿病的重要性;有在服用Statins的停經婦女亦應謹慎。
此研究經費來自於美國國家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且Yunsheng
Ma博士表示研究與產業沒有任何金錢關係
資料來源:_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_
+ read more
2016.06.02
實驗室白老鼠的性別與你的健康息息相關!
長期以來,生物醫學研究都有性別偏差問題。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NIH)嘗試改變這偏差現象,希望在生物醫學的最早研究階段都可以做到性別平衡,現階段至少希望在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所贊助的計畫,要求必須同時將雄性與雌性的動物納入生物醫學研究中。
1990年晚期,研究者擔憂由於女性有懷孕的可能性,將女性納入藥物實驗中,將會胎兒畸形,因此實驗中的藥物一向只以男性做為實驗對象,動物實驗也遵從著這樣的模式。
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的婦女健康研究辦公室主任Dr.Janine
Clayton表示,一個以男性為主的藥物研究,卻將其結果套用於女性身上,在科學上是不適當的。因此,美國健康研究院與國會修正這個問題,要求所有的人體實驗都要納入男性與女性。
現今,雖然女性與男性都會參與人體實驗(至少由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贊助的計畫是如此),但依然存在女性的藥物不良通報數遠高於男性的現象。在NIH一項研究中發現,在特定時間下架的10個藥物中,有8個藥物會讓女性有更嚴重的副作用。
Clayton主任認為,問題可能就是出在動物實驗階段未納入女性,所以無法得知女性服用藥物的經驗。在目前的動物實驗中,有80%的藥物研究僅有作雄性老鼠實驗,而老鼠實驗的結果將會影響對人體的實驗設計。
研究者不僅會因為其性別盲而忽略雌性動物研究的重要性;有些研究者認為,由於女性的賀爾蒙週期會影響實驗的結果,因此應該被排除在實驗之外,然而,女性荷爾蒙是否真會影響實驗的結果到現在還是有爭議。有些例子則會以雄性動物容易打架,會影響實驗結果、或是雄性動物必須單獨放置於獸籠中為理由而被排除在外。
就算是同時將雄/雌性動物列入實驗,也會發生沒有做性別差異分析報告的情形。
Clayton主任表示,研究者錯過了早期關於醫藥如何影響不同性別的變項,因此,婦女健康研究辦公室在今(2016)年1月25日制定了一項政策,要求所有由NIH所贊助的實驗計畫,在有脊動物實驗時必須納入不同性別的動物,以了解男性與女性的生理。
當這個政策公告時,許多人雖然表示將雌性動物納入動物實驗是正確的,但如果目的是想要了解女性的健康不平等,僅規範動物實驗是不夠的,哈佛大學Richardson教授表示,NIH投注了1千萬美金將焦點放在所有實驗都要納入性別,包括動物實驗,但如此做恐會讓科學家忽略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在北美,女性比男性服用更多藥物,比較常去看醫師,且女性對於身體的不舒服也比較敏感,比較願意報告,如果今天我們要知道女性的健康不平等就必須投入更多的資源與研究以瞭解不同性別的行為對於健康的影響。
加拿大免疫學者Ritz也表示,在很多實驗中,我們直覺會將男/女作比較,但我們不應該將這種差異直接認定就是生理上的差異,因為這些差異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的,例如:雄性動物通常都離群索居,而雌性動物則偏好群聚,尤其是在動物身上,我們常會忽略他們之間的社交動態,而單純從生理來解釋。
美國洛杉磯大學(UCLA)神經科專家Voskuhl則表示,老鼠研究無法完整呈現人類為何男女的健康狀態會有所不同的複雜因素,除了人類自身之外,我們無法期待一個完美的模型來研究人類。但在很多例子中,動物實驗可以揭露人類不同差異重要發現。
例如:在多發性硬化症的研究中,多以雄性動物實驗為主,所以沒有關於性別差異的報告出現,然而當開始用雌性動物做實驗後,研究者開始了解疾病進程的性別差異,這對於治療多發性硬化症之女性患者有很大的助益,包括女性賀爾蒙可能會幫助減緩症狀;同樣在對於「疼痛」的研究中,由於對不同性別的動物做實驗,讓研究者發現雄性與雌性動物是透過不同的細胞與迴路來傳送疼痛,若可以套用在人類身上,則目前我們所研發出來的止痛藥不是對相較於男性,女性比較沒有效果,而是對女性來說完全沒有用,且當我們檢視止痛藥物的人體試驗結果時,面對只有一半的受試者有用的數據時,可能會做出整個放棄這個藥物的決定。
資料來源:NIH、NPR
+ read more
2016.05.27
2016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
台灣女人連線(下稱台女連)與各縣市(包含離島)的婦女團體代表們於今日(5/27)齊聚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一年一度的「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
在上午的會議中,婦女團體代表們首先與中央及地方衛生單位就各項婦女健康議題-包括女性用藥安全、子宮頸癌篩檢、HPV疫苗、醫學美容等-的現況、政策制定或改善方向進行討論。
而針對今年度的會議主題「女性心/血管健康」,台女連常務理事黃淑英分享了台女連於今年初所舉辦的「為女著紅」系列活動,以及與各縣市婦女健康網絡團體成員合辦的「心/血管健康講座」;並由台女連執行秘書陳苡安報告心/血管健康認知的調查結果。婦女健康網絡團體代表們亦分享了今年響應「為女著紅」的感想及對未來串連活動的期待與規劃,並共同就女性心/血管健康之宣導給予政府建議。最後,為提供政府保障女性心/血管健康的政策建議,婦女健康網絡團體代表就今年度主題一同擬定了第十九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宣言。
會後,婦女團體代表與立法委員林淑芬連袂拜會衛福部,說明今年行動會議之結論,並遞交行動宣言予衛生福利部。在衛福部呂寶靜次長的主持下,衛福部承諾願盡力配合實現各點宣言;並且表明會從醫師教育著手,再建立跨科別的醫療合作,以營造具備性別意識的醫學領域。
以下為第十九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之宣言:
第十九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
看見女人「心」-消除心/血管健康的性別盲
行動宣言
心/血管疾病是台灣女性健康的主要殺手,近五年(98-103年)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更上升了近20%,但是長期以來,心/血管疾病被認為是男性的疾病,並以對待男性的方式對待女性;政府重視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程度遠不及婦癌。事實上,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是婦癌(乳癌、卵巢癌及子宮頸癌)的3-4倍;國際上已有多篇研究證實因為男女生理/構造的不同,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表現有性別的差異;而女性也因特殊的生命經驗如更年期、懷孕以及某些以女性居多的疾病如乳癌、自體免疫性疾病等,和男性有不同的疾病風險,因此世界心臟學年會在2014年就喊出「終止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偏見」!
為了提昇女性對心/血管健康的認識及警覺,台灣女人連線製作具性別觀點之心/血管健康的懶人包及衛教單張,放置於網路宣導,並同時在各地舉辦「心/血管疾病-男女大不同」座談會(10場)。此外,為了引起廣大社會對女性心/血管健康的重視,我們亦響應國際上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的「Go
Red for
Women為女著紅」行動,於今年3月11日(每年3月的第2個禮拜五)舉辦「為女著紅日」,結合政府、企業、醫學及民間團體召開記者會,呼籲民眾於當天穿上紅色衣飾,表達對於女性心/血管健康的重視,並獲得廣大的回響。
為了解女性對心/血管疾病的認知,此次行動亦進行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一、台灣女性對於心/血管健康的認知顯然不足:6成女性對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的了解不完整,半數以上女性不知道血壓標準值及未定期測量血壓;二、台灣女性缺乏心/血管疾病的性別意識:6成不知道心/血管疾病的症狀具性別差異,近一半女性不知道女性荷爾蒙有保護心/血管之功能,8成不知道糖尿病患者中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男性高;三、政府宣導效果不彰:近年來政府雖加強宣導女性腰圍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觀念,仍有近4成女性無此認知;更令人擔憂的是,因政府多年來強力宣導婦癌篩檢,影響女性普遍地誤認為婦癌死亡率較女性心/血管疾病高,使女性輕忽了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
綜上,女性對心/血管健康的認知及性別意識不足,且政府對於心/血管疾病的宣導不夠,將嚴重危害女性的健康及生命,因此我們要求政府:
*
應投入更多的研究經費,鼓勵心/血管疾病性別差異的研究。
* 應制訂具性別意識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政策。
* 應訂定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指引。
*
建立跨科別的醫療合作,讓女性患者獲得更完整的醫療照護。
* 響應每年3月第2個禮拜五的「為女著紅」。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