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

女性每天喝牛奶 可延緩膝關節炎惡化
2014.04.15
女性每天喝牛奶 可延緩膝關節炎惡化
  人的身體就像是機器,使用久了會老舊故障,退化性膝關節炎就是常見隨著年齡逐漸惡化的關節疾病。它的發生是由於關節過度使用而造成膝關節面的軟骨磨損,膝關節囊的潤滑液變少,導致膝關節疼痛、腫脹、無力、蹲距困難。   確切病因目前仍未知,而能夠舒緩症狀與改善膝關節功能的方式,包括物理治療、體重控制與藥物治療等。日前一項美國研究再指出,女性每天喝脫脂或低脂牛奶可延緩膝關節炎惡化,但吃起司卻反而會加速惡化。   我們都知道牛奶對維持骨骼健康扮演重要腳色,但對膝關節炎的影響卻仍未知,因此這項研究的團隊針對2,148位膝關節炎患者(1,260位女性、888位男性)收集飲食習慣資料,並以X光測量患者內側股骨與脛骨間的關節間隙。研究每年追蹤一次前述資料變化,追蹤長達四年,最後再將兩種資料進行整理分析。   結果發現,女性每週喝少於3杯至7杯之間的牛奶,隨著牛奶攝取量的增加,膝關節間隙寬度將會遞減(距離約0.38至0.26釐米),此現象只在女性身上可以觀察到,男性則無。此外,由於起司也被發現會提高膝關節炎的惡化程度,研究推測應該是起司含有高濃度不飽和脂肪酸,增加膝蓋骨髓損傷的發生才造成惡化,而肥胖則一直是膝關節炎的已知風險因子之一,在研究結果也同樣得到證實。     資料來源:關節炎的照護與研究期刊(Arthritis Care & Research)      
+ read more
年輕時多運動 可保老年骨骼強健有力
2014.04.10
年輕時多運動 可保老年骨骼強健有力
  我們的骨骼是活組織,會對加諸在它們上面的外力產生反應,當我們運動時,骨骼因此會更加強健有力,所以多運動絕對是不必花錢就能維持骨骼健康的最佳方法,在年輕時就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為自己的骨頭存老本,更是不可輕忽的健康常識!   近日一項針對退休棒球選球所進行的研究就指出,老年時我們骨骼中部分比例的大小及強度有多少,是取決於我們在年輕時運動量的多寡。   根據研究數據,已退休50年、目前年齡約85歲的棒球選手,他們的1/2骨骼大小及1/3骨骼強度是來自於從年少開始運動所慢慢累積下來的。不過研究也發現,雖然運動會從外部增加骨密度與骨骼強度,但隨年紀增長,骨密度會慢慢流失,所以年輕時若能靠運動長出愈大愈強健的骨骼,將能確保到老年的骨骼較健康。   此外,研究裡,在退休之後的20年間持續維持運動習慣者,雖然骨骼的大小並未有任何改變,但卻比退休後就不運動者能盡量避免骨質流失,也就是說,即使年輕時沒有多做運動,到了年長的時候才開始運動仍是有幫助的!   研究主要作者Warden教授建議孩童最好每天至少運動1小時,其中1/3的時間應做一些有重量負荷的運動,例如:跑步、跳繩、網球、足球、籃球、排球等,持續運動直到老年,可幫助維持骨骼與肌肉的強度與平衡感,並降低跌倒的機率。       資料來源: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read more
小心肥胖會增加卵巢癌風險!
2014.04.07
小心肥胖會增加卵巢癌風險!
  家族病史、懷孕史、年齡及乳癌病史是一般為人所知比較常見的卵巢癌風險因子,但女性卻容易忽略體重過重或肥胖也是提高罹患卵巢癌機率的原因之一。   日前在一項由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與美國癌症研究(AICR)所共同完成的研究中又再度證實這個論點,研究並建議女性可透過改變飲食及運動等生活習慣,降低卵巢癌風險。   這個研究的結果是統整分析25個包含400萬女性參與者的研究後所發現的,研究指出,每增加5%的BMI值,女性的卵巢癌風險會提高6%,同時,BMI值超過28.4(kg/m2)者,卵巢癌風險也明顯比較高。研究表示,其他像是乳癌、大腸直腸癌及子宮癌,在過去的研究都已經證實過重與肥胖是這些癌症的風險因子之一,這次的研究更加確定應將卵巢癌並列其中。   世界癌症基金會提醒,女性平日應注意定期追蹤BMI值,並避免吃速食與喝含糖飲料,且每餐盡量控制選擇份量較小的餐點,同時,搭配運動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此將會有助於降低罹癌風險。     資料來源: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      
+ read more
婚姻狀態會影響女性心臟病死亡風險?
2014.03.27
婚姻狀態會影響女性心臟病死亡風險?
  一般我們不大會想到把婚姻狀態與心臟病死亡的風險做連結,不過過去曾針對這樣的問題在男性身上進行過研究,結果發現已婚男性比未婚男性的心臟病死亡風險要來得低。日前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想瞭解這樣的結論是否在女性身上也適用,於是也進行一項研究,最後證明結果相同。   研究資料來自英國百萬婦女研究中超過130萬名50歲以上女性的資料,這些女性在1996-2001間加入該研究,研究團隊再從中挑選734,626名女性因心臟病入院與死亡的資料進行分析。   分析結果顯示,已婚或有伴侶的女性發展心臟病的風險與已婚女性相同,但是死於心臟病的風險卻少了28%。研究表示,風險較低的原因可能是女性因為受到伴侶的鼓勵與支持會比要願意尋求治療、向醫師反應疾病症狀,不過對醫囑的順從性卻與未婚女性沒有差別。   不過研究承認針對未婚狀態的定義是多元的,因為無法確定這群參與女性在參加研究時的未婚狀態是從未結婚、離婚、分區或守寡,這是研究的限制,不過研究確定有排除有心臟病史者。研究認為未來應進一步針對像是中風與癌症等疾病瞭解已婚女性的死亡風險是否也有比較低。       資料來源:生物醫學中心期刊(BMC Medicine)      
+ read more
年長女性的阿茲海默症風險比乳癌高!
2014.03.25
年長女性的阿茲海默症風險比乳癌高!
  在台灣,根據衛福部統計,每20個老人當中就有1名罹患失智症,失智症中又以阿茲海默症為最常見的一種,它是一種非正常老化的疾病,會使患者的腦部細胞慢慢流失,腦部開始萎縮。   在美國目前有500萬阿茲海默症患者,其中320萬名是女性,最近美國阿茲海默症的報告指出,我們都知道當女性年紀愈來愈大,得到乳癌的風險將會增加,不過,對60歲以上的女性來說,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更是乳癌的兩倍。   報告提到,一般最常解釋阿茲海默症為何女性的盛行率會比男性高的說法,會認為是由於女性的平均壽命比男性長,因此較易到達疾病的高風險年紀。不過過去也曾有研究可能是腦部結構、性別特定的荷爾蒙或基因所影響,但一直都沒有定論。   報告對3,102位美國成年人進行調查,指出女性在65歲時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終身風險是每6個當中會有1個罹病、男性則是每11個當中有1個,而且,女性也比較會擔憂自己可能會罹病。再者,擔任失智患者的照顧者中,有63%是女性,女性照顧者提供24小時照顧服務的比例是男性照顧者的2.5倍。女性照顧者也有比較多會反應這樣的照顧工作會對身體與情緒有極大壓力、對家庭關係造成緊張及失業問題。   報告最後表示,對於乳癌、心臟病、中風及愛滋的研究與治療都已有降低死亡率的顯著成果,未來針對阿茲海默症也應有同樣的發展,如此才會有助於阿茲海默症的預防與治療。       資料來源: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Alzheimer's Association)      
+ read more
女性有糖尿病 中風危險將增高!
2014.03.20
女性有糖尿病 中風危險將增高!
  在過去十年間由於肥胖人口增多、再加上人們活動量過低,糖尿病罹患人數增加一半以上,全球目前已有超過3億人口正受糖尿病所苦。   去年曾有研究提醒60歲以下的女性如果有糖尿病的話,得到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將會大幅提高,日前又一項由澳洲昆士蘭大學、喬治全球健康研究院及英國劍橋大學所做研究呼應了糖尿病會影響女性心血管疾病的論點,進一步指出女性的糖尿病也會提高使她們發生中風的危險。   研究對約7千5百萬民眾的資料進行分析,其中有1萬2千位最後發生致命性或非致命性的中風。研究分析結果顯示,同樣都是有糖尿病,且在調整包括年紀及血壓等風險因子後,女性病患發生中風的風險仍比男性病患高出27%。   研究雖未確切知道糖尿病對女性發生中風較易形成威脅的原因為何,但以現存其他研究來看推測可能是肥胖所造成。因為男性得到糖尿病時的BMI值通常都比女性要來得低,而BMI值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之一,所以一旦女性發展出糖尿病接受治療時,她們的心血管風險也會比同是糖尿病患者的男性來得高,不過這都還需要有更深入的研究才會有定論。   資料來源: 刺胳針醫學期刊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