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13
接種BNT疫苗後 身上出現紅斑?
一名39歲的女性因為身上許多部位出現小紅斑點前往醫院就診,她在三天前接種了第二劑輝瑞COVID-19疫苗。她說,感到肌肉酸痛,並且在過去2天內一直感到疲倦。這名女性沒有類似流感的症狀,味覺和嗅覺也都正常。
經過診斷,專家認為她的病情與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一致。疫苗接種臨床醫生、血液學家等醫療團隊得出結論,ITP能與COVID-19疫苗接種有關,並在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上報告該事件。
接種疫苗六天後,患者不再出血,出院了。
破壞血小板是COVID-19疫苗已知併發症
醫師表示,他們提出這起嚴重ITP的病例,目的是要提高對這種潛在的、新的不良反應的認識,這對疫苗接種後監測有影響。
破壞血小板的免疫反應是COVID-19疫苗的已知併發症,影響範圍從輕度瘀傷到顱內出血都有可能,但很少與其他免疫接種有關,特別是流感、麻疹、腮腺炎和風疹疫苗。作者指出,這種併發症的風險極低,目前發生的病例通常是自限性的,且對標準治療反應良好。
醫療團隊得出結論:ITP應被視為輝瑞COVID-19疫苗的嚴重不良反應,並且隨著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口接種該疫苗,了解ITP的早期徵兆和症狀將變得越來越重要。作者警告說:「快速診斷和管理對於避免危及生命的出血至關重要。」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2021.08.05)
+ read more

2021.08.10
DELTA變種和疫苗接種:我們如何解讀數據
接種COVID-19疫苗後感染DELTA變種的消息,讓全球再度陷入混亂和擔憂。
7月4日在美國麻州普羅威斯頓爆發COVID-19群聚感染,其中四分之三感染者已接種了疫苗。
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於報告中詳述,即使是已接種疫苗的人也可能傳播病毒。CDC因此建議甚至敦促接種過疫苗的人們,在COVID-19傳播率很高的地區,即使在室內也要戴口罩。
如何解讀突破性感染
然而,美國密西根大學傳染病專家Adam指出,不要過度地解讀那個案例。
Lauring博士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接種疫苗,當然會在越來越多已接種疫苗的人中發現「突破性病例」。比較感染病例中有多少人打過疫苗或沒有打過疫苗(比例)是沒有意義的。我們要比較的是,打過疫苗的人有多少人(或比率)感染了及沒有打過疫苗的人有多少人(或比率)感染了。如此,才能知道打疫苗究竟有沒有用。
同樣,鼻擦拭篩檢可以測量出一個人鼻子中存在多少病毒,但不是測量出他有無傳染性,因為我們並不知道要有多少病毒量才會傳染。
病毒數量是一個指標,但不能說這些人身上都有病毒,所以就具有同樣的傳染性。
因為擦拭篩檢是在某一時刻進行的,無法確定這個人當時是否具有傳染性。
「你可以想像一種情況,接種疫苗的人感染DELTA,病毒量會急劇上升,然後因為有抗體,所以釋出的數量會急劇下降;而未接種疫苗的人感染後,病毒量也會急劇上升,並且維持一段時間。」Lauring博士說。
雖然大多數感染發生在未接種疫苗的人群中,但相較於其他變種病毒,已接種疫苗者感染DELTA變種後更容易傳播出去。
只打疫苗可能還不夠
這意味著除了疫苗外,可能還需要採取其他措施,以阻止病毒傳播。例如,在某些情況下,還是要戴口罩。
早期數據顯示,疫苗在預防嚴重疾病和死亡方面的有效性超過80%,並且仍會預防感染。在美國,疫苗接種率低地區的病例數最高。
Lauring博士還指出,需要提高疫苗接種率來保護尚無法接種疫苗的年幼兒童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而疫苗接種也是減少更具傳染性病毒變種出現的關鍵。
至於加強接種,他說:「我更關心那些根本沒有接種疫苗的人。」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1.08.09)
+ read more

2021.08.09
重男輕女 10年內消失470萬個女孩
《英國醫學期刊全球健康》發表研究指出:因為傳統文化偏愛男孩,出生性別比例失衡的國家,包含中國及印度等,即使在未來20年內多生男性的現象漸減,到2030年將會多失去470萬個女孩。到2100年,女孩出生將會再減少1百萬個。
2100年本世紀結束前,如果所有出生性別比例風險增加國家,如:奈及利亞、巴基斯坦等人口密集的國家,其出生性別比例如果也提高超過自然的比例(女:男=100:105),那麼女性將比男性少達2千2百萬人。
研究人員説,自1970年代,從南東歐到東南亞偏好男孩的幾個國家,因為產前性別的選擇扭曲了出生性別比例。這種偏好的後果是全球年輕男性過多,且多約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對整個社會和經濟影響無法想像。
在男性「過剩」的社會裡,適婚男女比例失調會導致「婚姻擠壓」,或者可能增加反社會的行為和暴力,最終都可能長遠地影響社會的穩定性和永續發展。
過高的女孩死亡率
聯合國指出,生前性別的選擇是有害的習俗,等同童婚及女性割禮。產前性別選擇,是指在篩檢顯示胎兒的性別之後,女胎通常被人工流產。先前的研究估計在1970至2017之間,因產前性別選擇,約有4千5百萬女性沒有出生,其中95%發生在中國或印度。
另外,證據顯示有些社會疏忽及歧視女孩,使得女孩死亡率高於男孩。2015年的研究發現幾十年來,消失的女性,包括過高的死亡數,正在慢慢地上升。在2010年,消失的女性高達1.26億;到2035年,預期將達1.5億。
這個研究的作者之一John
Bongaarts博士表示,未來因死亡率過高而消失的女性人數,可能遠高於女性未能出生的消失人數。
如何保障女性的生命
雖然研究專家對未來出生性別比例會增加或漸趨正常,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一致認為性別平等是目標,需要採取政策監督,推動反對性別偏見的行動。
為了瞭解出生女性「消失」的嚴重性,重男輕女的國家需要監控出生性別比例;檢視在家庭和團體中,持續性別偏見背後的因素,做為政策考量;並掌握全世界未來性別結構改變所造成的影響。
編譯來源:Eurek Alert(2021.08.02)、Medical News
Today(2021.08.04)
+ read more

2021.08.07
男孩穿裙子上學 抗議禁止穿短褲的保守規定
7月19日,英國氣象局首次發布了極端高溫的琥珀色警告。在這樣炎熱的天氣裡,ornwall郡的Poltair中等學校不允許學生穿短褲。
在這樣炎熱的氣溫下,一群男孩們被告知不能穿短褲,決定穿著裙子進行抗議。
Poltair學校目前的制服政策不允許穿短褲,但允許穿裙子。
15 歲的Adrian
Copp和大約12個10年級學生決定利用學校制服政策的這個漏洞─允許穿裙子但沒有指定性別─穿著裙子上學,以突顯學校「過時的校服政策」。
Adrian說:「我發現它確實涼爽了很多,在這麼熱的天氣裡長穿褲真的很不舒服......情況喜憂參半,有些老師認為我們在胡鬧。但也有人為我們加油。」
「我們被趕出課堂並禁止參加社交活動24小時,但我們被解禁了,因為他們找不到任何可以指控我們的東西。」「我們沒有違反任何規則,只是希望每個人都可以選擇在這種高溫下穿短褲,女孩們也一樣。」
其來有自
事實上,這場戲劇性的行動在2017年6月也發生過。
在Devon郡的Isca
academy學校,30多位男生也是穿著裙子抬頭挺胸地上學,抗議在自1976年來最炎熱的天候裡,學校不允許男生穿短褲。
抗議行動延續了5天,因為媒體大肆地的報導,引起諸多的關注。最後,學校因此改變了制服政策。
有媽媽的支持
Adrian的媽媽Donna,完全支持她的兒子,並很自豪Adrian有勇氣表明立場。
Donna說:「當他上小學時,穿短褲沒問題。但不知為什麼,到了中學就不允許這樣做。幾年來,這一直持續在爭論。」
「校服政策沒有具體的性別規定,我們想遵守規則。理想情況下,應該也為女孩開放穿短褲。有些女孩不喜歡穿裙子,所以這是所有學生的問題。」Donna補充道。
編譯來源:MIRROR(2021.07.20)、THE INDEPENDENT(2021.07.20)
+ read more

2021.08.06
健康平權 WHO呼籲暫停COVID-19疫苗加強接種
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4日表示,WHO強烈呼籲,至少在今年9月底之前暫停COVID-19疫苗加強劑的施打,主要是為了讓每個國家至少10%人口接種疫苗。
譚德塞說:「我理解所有政府都需要保護人民免受Delta變種的影響,但我們不能接受已經使用了全球大部分疫苗的國家使用更多的疫苗。」
WHO表示,截至五月,高收入國家每100人注射了大約50劑疫苗,此後這一數字翻了一倍。由於供應不足,低收入國家每100人只能注射1.5劑。
施打加強劑照顧 國民有理?
有部分國家已開始使用加強劑,另有國家正在進行評估是否需要加強劑。
德國日前表示,9月將開始為弱勢群體提供加強劑;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將開始為所有完全接種疫苗的人施打加強劑,高風險人群在第二次疫苗接種後三個月,其他人則為六個月後。
上週,以色列總統Isaac
Herzog接種了第三劑疫苗,並開始為該國60歲以上民眾提供加強劑量。
美國7月與輝瑞公司簽署了協議,額外購買2億劑的COVID-19疫苗,以幫助兒童接種疫苗以及可能的加強注射。
美國衛生主管機關仍在評估是否需要加強劑量。
編譯來源:REUTERS(2021.08.05)
+ read more

2021.08.04
COVID-19「突破性」病例很少見
台灣女人健康網日前報導,既使完全接種疫苗,仍有可能染疫COVID-19,病毒「突破」了疫苗的保護。近日,來自美國的統計,對這樣的情況做出反應。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的數據,完全接種疫苗後感染COVID-19的美國人中,只有很小一部分重症住院或死於該病毒。
截至7月26日,根據最新統計,1.63億完全接種疫苗者中通報了至少6,587例所謂的「病毒突破」病例,其中有25%-26%沒有症狀或與COVID-19無關。
在這些病例中,6,239人住院,1,263人死亡。
這意味著完成疫苗接種的人中只有不到0.004%住院、不到0.001%死於該病毒。
更重要的是,將近四分之三(74%)的突破性病例發生在65歲或65歲以上的人群中。
數據顯示,儘管最近擔心疫苗無法預防Delta變種,但這些疫苗的是有效的。
未接種疫苗的疫情大流行?
美國政府一直敦促美國人盡快接種疫苗以保護自己免受病毒感染。
過去一個月,美國的武漢肺炎病例激增,拜登總統將這種情況稱為「未接種疫苗的疫情大流行」。
8月1日,美國記錄了25,141例新的冠狀病毒病例,7天滾動平均值為79,951,這是自2月16日以來的最高平均值。
這些病例中的絕大多數患者未接種疫苗。
突破性感染改變防疫策略
5月中旬,美國CDC修改指導原則,完全接種疫苗的人可以不需戴口罩。上週,CDC修改該原則,要求完全接種疫苗的人在高傳染或大量傳染地區的室內戴口罩。
該決定是因為美國麻州普羅溫斯敦鎮在7月初爆發了469例病例,這些人都與群聚有關。
令人震驚的是,74%感染的人已經完全接種了疫苗,其中4人住院治療,但他們都有潛在的健康問題。所幸沒有人死亡。
有89%的病例與Delta變種有關。
此外,接種疫苗的人在感染病毒時,鼻子中的病毒載量與未接種疫苗的人相同。
一份新的美國政府內部文件還發現,相較於早期的冠狀病毒變種,Delta變種將導致更嚴重的疾病,尤其是在未接種疫苗的人群中,並且像水痘一樣容易傳染。
這種變種看來是迄今為止最危險的變種,這份文件敦促衛生官員「承認戰爭已經改變」。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1.08.02)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