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3
孕婦有糖尿病可能讓小孩年輕就罹患心血管疾病!
最近《加拿大醫學會期刊》上的研究指出,年輕人和青少年的心臟病可能與他們還在子宮時媽媽有糖尿病有關。
這項研究觀察了加拿大馬尼托巴省(Manitoba)的年輕人和青少年,他們的母親在懷孕期間患有糖尿病,研究發現他們在35歲之前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比那些胎兒時未暴露於糖尿病的人高50%至200%。
作者認為,這些發現可能對預防保健很有用。對那些胎兒時曾暴露於糖尿病的孩子進行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檢查,可能有助於評估這個人群未來心血管疾病相關的負擔。
研究作者J.
McGavock說:「這些觀察結果支持了我們的假設,即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與胎兒時暴露於妊娠糖尿病有關。」。
後代風險:高血壓、第2型糖尿病和缺血性心臟病
研究人員檢視了將近19萬名母親於1979年至2005年所生的小孩的資料,總共有超過290,000名兒童。在所有兒童中,有2.8%胎兒時曾暴露於妊娠糖尿病,有1.1%胎兒時曾暴露於母親的第2型糖尿病風險中。在研究期間,暴露於這2種類型的糖尿病的情形越來越普遍,這一趨勢在世界其他地方都可以看到。
這些曾在胎兒時暴露於糖尿病的後代中,他們最常被診斷出3個疾病,分別是:高血壓(8713人)、第2型糖尿病(3568人)和缺血性心臟病(715)。
McGavock說:「透過觀察幾乎所有馬尼托巴省出生的兒童長達30年的資料,我們發現相較於母親沒有妊娠糖尿病的兒童,母親有妊娠糖尿病的兒童未來患心臟病的可能性高30%-80%並且有心臟病風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病)的可能性高2至3.4倍。」。
此外,曾在胎兒時暴露於糖尿病的兒童,提早2年被診斷出心臟問題和風險因子。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9.28)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9.30
肥胖死亡風險高?端看你是蘋果?還是梨子?!
最近一份研究指出,腹部儲存過多脂肪(中央肥胖)的人,不論其總體脂肪的多寡,都可能有較高的風險提早死於任何原因(全因死亡)。而臀部較大和大腿較粗的人風險較低。
研究人員表示,從研究的結果來看,中央肥胖是過重導致死亡最可靠的指標。結合身體質量指數(BMI),它可以作為評估提早死亡風險時的輔助測量。
眾所周知,超重或肥胖會增加患心臟病、某些癌症、腎臟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的風險。還有證據指出,死亡風險跟中央肥胖的關係可能比跟整體肥胖的關係來得更大,但過去的研究尚無定論。
為了進一步探討此問題,一組國際研究團隊開始研究中央肥胖的測量值是否與一般人的全因死亡風險有關。
腹部肥胖 VS 臀部較大/大腿較粗
此研究對於72項研究的結果作系統性分析,涉及250萬以上參與者,以及3至24年的追蹤。
研究人員發現,大多數腹部肥胖的測量指標(包括腰圍、腰臀比、腰圍身高比、腰圍大腿比和身體體型指數)與較高的全因死亡風險顯著正相關。
例如:腰圍每增加10公分,與全因死亡風險增加11%有關,而腰臀比、腰圍身高比和腰圍大腿比每增加0.1個單位就與風險增加20%有關。
相反地,臀部較大和大腿較粗與較低的全因死亡風險相關。
例如:臀圍每增加10公分,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10%有關,而大腿圍每增加5公分,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18%有關。
研究人員指出,在考慮了身體質量指數(BMI)後,這些相關性仍然很顯著,這
代表不論整體肥胖情形,腹部脂肪分布與較高的風險有關。
因此,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中央肥胖的測量方法可以結合身體質量指數,作為評估提早死亡風險時的輔助測量。
他們表示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以更詳細地評估這些測量方法與死亡風險的相關程度與相關形式。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9.23)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9.26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婦女育齡期間的種種會影響老年心血...
中老年婦女的心臟病風險與她育齡期的長短、妊娠時的健康問題是相關的。
一項大型研究顯示,除了傳統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不良妊娠事件—特別是妊娠高血壓疾病和出生體重低,與母親後來的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有相關性。
另一項研究顯示,婦女的生育年齡越短,停經後患冠心病和中風的風險就越高。
這兩個研究結論都顯示,在評估中老年婦女的心血管疾病時,應將她們懷孕時的健康狀況以及初經及更年期的年齡等納入考量。
不良妊娠事件
日前,大型世代研究指出,在評估停經婦女的ASCVD風險時應考慮某些妊娠事件。
N.Parikh博士指出,老年女性如果在過去的懷孕經驗中發生不良妊娠事件,則發生心肌梗塞、中風、周邊動脈疾病或需冠狀動脈血管重建的風險也更高
(7.6%比5.8%)。
他們發現4種特定的妊娠事件與母親的ASCVD相關,分別為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和子癲前症、低出生體重(小於2.49公斤)及早產(嬰兒提早3周以上出生)。
研究團隊表示:「即使考量了生產、BMI
(身體質量指數)
及社會經濟因素,所有發現實質上沒有改變。我們的研究支持指南的建議,即臨床醫生在評估老年婦女的ASCVD風險時應考慮與妊娠相關的疾病史。」。
然而,研究人員指出,尚不清楚這些不良事件之所以與ASCVD相關,是因為它們涉及了新病理的觸發,或者是因為它們標誌著長期和更嚴重的潛在心臟代謝風險。
研究作者說:「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了解是什麼潛在機制將妊娠高血壓疾病和低出生體重與晚期ASCVD聯繫在一起。」。
Parikh及其同事警告,這份研究可能有倖存者偏誤
(過度關注倖存者導致錯誤的結論)及回憶偏誤
(由於回憶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的差異所產生的系統誤差)。
不過研究團隊仍然強調,儘管如此,這項研究足以顯示在評估婦女的ASCVD風險時應將懷孕期間的高血壓納入考量。
評論研究的人也敦促,應規定電子健康紀錄中加入不良妊娠事件,並讓醫師及後續的照護系統能獲得此資訊。
_(__該研究是以「婦女健康倡議(Women's Health
Initiative)__」為基礎,包含了1994-1998__年招募的大型多種族停經婦女群體。符合條件的婦女曾經有懷孕6__個月以上的經驗,並排除了過去曾有中風、心肌梗塞或接受過冠狀動脈血管重建手術的婦女。)_
初經、更年期、生育年齡和心血管疾病
另一份研究指出,從初經開始到更年期,少於30年的女性患冠心病和中風的風險更高;相較於生育年齡有36至38年的女性,這些女性在中年發生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風險更高。初經年齡不會影響這個相關性,但是更年期的早晚則會。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G.
Mishra博士等表示,初經年齡及生育年齡彼此會相互影響,進而影響它們各自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的關係。
初經年齡與心血管事件之間的關係呈U形曲線:初經年齡太早(≤10歲)和太晚(≥16歲)的女性患病風險會增加。
初經年齡太早(≤11歲)且生育年齡短(<33年)以及初經年齡較晚(≥15歲)且生育年齡短(<33年)這兩種組合,她們的心血管事件風險比起初經年齡為13歲且生育年齡在36至38年之間的女性是增加的。
過去研究顯示,就未來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而言,初經年齡在12至14歲是最佳的,但是這份研究顯示,過去研究並沒有掌握到初經年齡正常但生育年齡短的女性風險增加的狀況。
相比之下,太早進入更年期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有更大的關係。
研究人員指出,研究樣本主要是來自英國、美國、澳大利亞、丹麥和瑞典的白人女性,這限制了他們研究的代表性。而且,現有數據無法讓研究人員考慮遺傳因素、早期生活因素、飲食、身體活動和合併症的影響。
研究團隊表示:「考慮到初經年齡和更年期之間的相互關係,我們建議對於中、老年女性進行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時,應同時考慮初經年齡和更年期時間。」。
_(__該研究使用了來自InterLACE__財團的12__項研究的個人資料,樣本數為307,855__。每項研究均收集了有關婦女生殖健康、社會人口統計、生活方式及慢性病事件的資料。)_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2020.09.1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9.24
男性注射睾丸激素可以代替減肥手術
長達11年的數據顯示,長期注射睾丸激素可媲美減肥手術且併發症風險較低,
可能是治療男性肥胖的一種新療法。
肥胖是個複雜的議題,其中包含醫學和社會的原因,要實現持久的減肥效果對許多人來是個挑戰。這意味著研究人員正在尋找新的策略來幫助治療肥胖症,而不僅僅是減少卡路里。
最近在「歐洲和國際肥胖症大會」線上會議中呈現的數據,支持使用睾丸激素療法來治療男性的肥胖症。
長期的睾丸激素治療可使體重平均減少20%。
11年的數據
這項研究由製藥公司拜耳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海灣醫科大學進行,他們利用11年的數據來進行這項研究。
研究人員從2004年開始收集資料,這些資料來自於471名性腺功能減退(即睾丸激素水平低)且肥胖的男性。
在研究期間,大約58%的男性每3個月接受一次睾丸激素注射,其餘男性則選擇不接受治療。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61.57歲。
醫務人員在醫生辦公室進行注射及記錄,以確保所有參與者均以一致的方式接受治療,其中沒有參與者退出研究。
體重減輕20%
在研究期間,接受睾丸激素治療的男性平均減少23公斤(相當於20%體重),而未接受治療的男性平均增加了6公斤。
接受睾丸激素治療的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MI)也跟著下降了平均7.6點,而對照組則增加了2點。
至於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腰圍,接受治療的男性腰圍平均減少了13公分,對照組增加了7公分。
在研究結束時,接受睾丸激素治療的男性內臟脂肪也較少。與未接受治療的人相比,他們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能更低。
整體而言,在研究期間,對照組中28%的男性患有心臟病,27.2%患有中風。接受睾丸激素治療的男性則沒有重大心血管事件。
同樣地,研究期間超過20%的對照組患有第2型糖尿病,但治療組中沒有人患此病。
拜耳公司男性科學醫務顧問F.
Saad對結果發表評論,他說:「性腺功能減退的男性長期接受睾丸激素治療帶來的減重效果持續且深遠,從而有助於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
和減肥手術比較
研究人員還呈現了適合接受減肥手術的男性的數據。減肥手術是治療肥胖的外科手術,包括胃束帶手術、胃繞道手術和胃袖狀切除手術。
儘管減肥手術已被證明能實現減肥目標,但該手術仍存在嚴重的風險,因此不一定總能帶來正面的結果。
這一部分的研究包括76名屬於肥胖第3級的男性(BMI為40以上),可以接受減肥手術。其中,有59人接受了睾丸激素治療,平均減少了30公斤。
其中BMI低於50的男性接受睾丸激素治療後,其BMI也平均降低了10點,這足以使他們脫離最高肥胖等級。
Saad認為,這些結果指出,睾丸激素療法與減肥手術一樣有效,但沒有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我們認為應該與患者討論睾丸激素療法,以作為手術的替代方法,並且應該提供給無法接受手術的男性患者進行考慮。」。
這項研究樣本僅包含男性的數據,所有參與者的臨床睾丸激素水平平均較低。因此,科學家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以驗證這種方法在其他人口群中的效果。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20.09.19)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9.03
唾液檢測短短10分鐘就能診斷心臟病?!
肌鈣蛋白(Troponin)是一種有助於調節心臟功能的蛋白質,當心臟病發作,心臟受損時,肌鈣蛋白會被釋放到血液中。
目前,從血液中找到肌鈣蛋白是確定是否心臟病發作的方法。但是這種血液檢查至少需要1小時。
現在,科學家已經研發出另一種方式─唾液檢測,可以在短短10分鐘內發現致命心血管事件的跡象。
以色列的研究人員表示,該方法的首次試驗顯示,其準確度是常用血液檢查的84%。
快速確診的重要性
當供應心臟的血液一部分被阻斷,導致部分肌肉缺氧時,就會發生心臟病,心肌缺氧會致命或對心臟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此時,通常心臟不會完全停止,這稱為心臟驟停,這相當致命。
因此,快速診斷心臟病發作至關重要,因為找出心臟病發作的嚴重程度可以決定某人需要哪種治療方法。
研究作者R.
Westreich博士說:「在患者尚未到院時,非常需要有一種簡單、快速的肌鈣蛋白檢測方法。」。
研究團隊對患有心臟病的人和沒有心臟病的人的唾液進行了處理和測試,以了解他們是否可以從唾液發現肌鈣蛋白。
他們發現,通過黃金標準血液測試診斷出有心臟病的32人中,唾液檢測準確地診斷出84%的人(27人)。
唾液檢測的最好地方在於,僅需10分鐘即可產生結果,這至少比血液檢測快6倍。
唾液檢查偽陽性很低
在12名健康的人當中,沒有人被誤診心臟病發作,這顯示該測試不會在肌鈣蛋白不存在時檢測到肌鈣蛋白,這對於確保人們免於接受不需要的治療或手術至關重要。例如,抗凝血劑可能會導致大量出血或淤青,因此非必要不應使用。
這項初步研究顯示,心肌損傷患者的唾液中存在肌鈣蛋白。研究表示需要進一步研究以確定肌鈣蛋白在心肌梗塞後會停留在唾液中多久。此外,還需要知道有多少名患者可能被誤診患有心臟病,還有多少例可能未被診斷出來。
英國心臟基金會表示,這項研究是有希望的,但是對於唾液檢測的準確性仍然存在疑問。
其醫學副主任M.
Avkiran教授說:「測量血液中的肌鈣蛋白是診斷心臟病發作的黃金標準,這項小型研究支持了過去的相關研究,即檢測唾液可以成為侵入性較小且速度更快的替代方式。但是,需要做更多的研究來進一步開發這樣的測試,並確定它們是否與當前的血液測試一樣可靠。」。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0.08.2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8.27
女性患妊娠性高血壓未來心臟衰竭風險恐翻倍
最近一項研究指出,患有妊娠性高血壓的孕婦未來發生心臟衰竭的可能性遠比沒有妊娠高血壓疾病的孕婦高,尤其如果發生一次以上子癲前症則風險更高。
此項研究追蹤50萬名以上挪威婦女,這些婦女的第一胎於1980年至2004年間出生,隨後一直被追蹤到2009年。研究發現,患有一次子癲前症的婦女後來發生心臟衰竭的可能性變兩倍,若發生過一次以上則可能性變三至四倍。
研究作者M.
Honigberg說:「我們和其他人的研究已經顯示,婦女患有和高血壓相關的妊娠併發症,未來患上心臟衰竭的機率更高。這種風險自產後很早就開始了,並且似乎至少持續到中年。現在,我們需要從生物學的角度來了解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以知道如何預防。」。
目前尚待確定到底是孕期與血壓相關的併發症損害了母親的心臟,還是掀開了孕婦原本就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體質。
Honigberg表示這兩種情況可能都是正確的。他的另一項最近發表在美國心臟學會《循環》(Circulation)的研究發現,患有子癲前症的婦女具有慢性高血壓和肥胖症的遺傳體質。
種族的差異
Honigberg的新研究沒有探討的一件事是,與血壓有關的妊娠併發症如何影響黑人婦女,整體上她們罹患心臟病和妊娠問題的風險更高。
黑人婦女患高血壓的可能性比白人婦女高60%,死於妊娠相關併發症的可能性是白人婦女的三到四倍。
心血管醫學教授M.
Davis認為絕對需要對不同種族的人群進行更多的研究。
此外,他也提到,孕婦和所有婦女都應注意自己的血壓和膽固醇數值,並了解其心臟病家族史。婦女需要意識到這些事情,並確保得到適當的照護。
Honigberg說:「如果女性在懷孕期間確實出現了與血壓有關的併發症,未來就醫時需要告知醫師。很少有基層醫護人員或心臟病專家向婦女詢問她們的懷孕史。這項研究顯示改變是非常重要的。當評估女性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時,我們需要考慮到女性的妊娠史。」。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0.08.2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