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15
研究顯示,女性停經後心臟健康狀況迅速下降
研究顯示,更年/停經期會導致女性心臟健康迅速下降,使她們面臨與同齡男性相同的風險.這項研究發現,進入更年期後,雌激素的下降會引發動脈中斑塊的形成.與男性相比,停經後女性的斑塊形成速度更快,讓許多女性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急劇上升.而史達汀類藥物似乎無法阻止這種斑塊的形成.主要作者EllaIshaaya博士說:"停經後,女性的雌激素大大降低,並且睪固酮激素含量增加.這會影響你的身體儲存脂肪的方式、儲存脂肪的位置以及處理脂肪的方式;它甚至會影響您的血液凝固方式.所有這些都會增加心臟病的風險."研究強調,識別女性心臟病風險早期預警訊號的重要性,以及採取不同治療方法的必要性.心臟病傳統上被認為是男性疾病,儘管在台灣女性死於心臟病的可能性是婦癌的三倍.男女冠狀動脈鈣化情況比較研究人員對579名已服用史達汀類藥物以幫助控制膽固醇的停經後女性進行了研究.他們接受了冠狀動脈鈣化掃描(CAC),以測量心臟動脈中脂肪、鈣和其他與心臟病相關物質的堆積情況.兩次掃描相隔一年,CAC指數越高,心臟病發作或其他心臟事件的風險就越大.加州Harbour-UCLA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一開始將參與者分為三組,CAC等級分別為1-99、100-399和400或更高.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心臟掃描之間,CAC為1-99的女性平均上升了8個點,是同等男性中4個點的兩倍.同樣,CAC得分中等的女性平均提高了31分,幾乎是男性16分的兩倍.根據美國心臟學會年度科學會議上發表的研究結果,具有最高基線的性別之間沒有顯著差異.研究結果表明,與男性相比,停經後女性的斑塊形成速度更快,這表明許多女性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急劇上升.英國心臟基金會的VijayKunadian教授說:"更年期會增加心臟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為它會導致可保護心臟的雌激素下降."更年期也會導致女性身體發生變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例如高血壓、高膽固醇和腹部脂肪儲存增加,而這通常並不是女性本身的過錯.這項研究強調,僅使用史達汀類藥物不足以幫助降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我們需要為女性提供工具和知識來掌控自己的健康,並向醫生尋求幫助,以保護她們免受未來心臟病的困擾.編譯來源:DailyMail(2024.04.02)、ACC(2024.04.02)
+ read more

2024.04.08
檢測孩子肥胖症「腰圍身高比」效果優於「體重身高比」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腰圍與身高比(WHtR)是衡量兒童和青少年肥胖的一種便宜方法,可以取代體重指數(BMI).此測量方法能夠比BMI更準確地檢測兒童和青少年的多餘脂肪量並區分脂肪量和肌肉量.在台灣,過重肥胖影響幾乎三分之一的兒童和青少年,並與心血管、代謝、神經、肌肉骨骼疾病和成年期過早死亡有關.近年來,體重身高指數(BMI)一直被用來診斷兒童肥胖症,但這些替代評估工具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並不準確,因為它們無法區分脂肪量和肌肉量.例如,兩個體重指數相似的兒童可能有不同的脂肪和肌肉質量比例,這使得肥胖診斷變得困難.雙能量X光測定儀(DEXA)可以準確測量身體的脂肪和肌肉含量.但這類工具相當昂貴,初級衛生保健中心並不容易有.因此,有必要尋求便宜且準確的肥胖檢測替代方案.這對於及時採取預防措施至關重要.從過去及此研究都顯示,不像BMI,兒童期、青少年的平均腰圍與身高比不會隨年齡和性別而變化,這就是為什麼在兒童和青少年診斷中,它可能比BMI評估更適合作為檢測多餘的脂肪簡易工具.這也意味著父母可以通過檢查孩子的腰圍與身高的比率,輕鬆快速地確認孩子的體重指數(BMI)或體重增加是否是由於脂肪過多造成的.研究怎麼做?這項研究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DEXA測量脂肪量和肌肉量後續研究,使用Bristol大學90年代兒童數據.研究納入了7,237名9歲兒童(其中51%為女性),對他們進行追蹤直至24歲.他們在9、11、15、17和24歲時測量了BMI和腰圍身高比.與BMI測量相比,腰圍與身高比可以檢測到15%多餘的脂肪量和25%減少的肌肉量.腰圍身高比與DEXA測量的全身脂肪量和軀幹脂肪量的一致性非常高,為81-89%,但與肌肉量的一致性較低(24-39%).BMI與總脂肪量、軀幹脂肪量(65–72%)以及肌肉量(52–58%)具有中等程度的一致性.由於BMI與DEXA測量的肌肉量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因此很難確定BMI測量的是多餘脂肪還是肌肉量.這項研究再度確認,兒童期、青少年期的平均腰圍與身高比為0.45,它不隨年齡和性別和BMI而變化.在兒童與青少年診所中,腰圍與身高比可能比體重指數(BMI)評估更可取,作為檢測多餘脂肪的便宜工具.有助於更新未來的兒童肥胖指南和政策聲明.該篇論文發表在_《_兒科研究_》_上.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4.03.05)、PediatrRes(2024.03.05)
+ read more

2024.04.01
複雜妊娠會增加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目前已知,患有複雜妊娠(懷孕時發生併發症者)的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約增加兩倍.然而,先前的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個別併發症上,而不是完整的懷孕史.挪威UniversityofBergen全球公共衛生系LivGrimstvedtKvalvik副教授表示:"懷孕史是女性健康的一個獨特特徵,並且與女性最常見的死亡原因相關."她與美國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及同僚一起研究了女性40歲時的總懷孕史與其死於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風險兩者間的關聯.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五倍甚至更高該研究綜合了1967年至2020年期間挪威的多個登記數據.確認超過80萬名存活至40歲女性,在69歲之前因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時間.研究變項是女性記錄的懷孕次數(從零到四次)以及出現併發症的次數,例如妊娠35週之前的早產、子癇前症(高血壓和尿蛋白)、胎盤早期剝離與子宮分離、周產期死亡、足月或近期出生體重低於2700公克.他們發現40歲時的懷孕史與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死亡率密切相關.Kvalvik指出:"在40歲的女性中,69歲之前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隨著複雜妊娠數量的增加而增加,呈現強烈的正相關".在各級別中40歲之前懷孕的婦女總數,死亡風險隨著複雜妊娠數量的增加而增加.40歲時經歷過一次以上複雜妊娠的女性的風險可能會增加3-5倍甚至更高.相較之下,妊娠3次且無併發症的女性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最低.可能會從早期介入中受益Kvalvik表示:"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支持不良妊娠與後期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聯,即使患有併發症的女性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Kvalvik補充說:"我們的研究結果支持潛在地利用完整妊娠史來識別相對年輕的女性,這些女性可能會在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其他臨床指標完全出現之前,從降低心血管死亡率和發病率的預防措施中受益."這篇文章發表在_《美國心臟協會雜誌》_.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4.03.05)、JAHA(2024.02.27)
+ read more
/20240329.png)
2024.03.29
WHO:減肥藥物無法解決肥胖率上升的問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3月1日的最新數據,目前全球有超過10億人被歸類為"肥胖".但專家表示,目前Ozempic和Mounjaro等抗肥胖藥物的興起不應被視為解決方案.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3,663項以人口為基礎的研究,涵蓋了22國的2.22億參與者.研究指出,雖然Ozempic和Mounjaro等新的有效減肥療法出現被認為具有重大意義,對一些患者來說是更容易獲得的肥胖治療方法,但它們並不能解決整體問題.解決方案仍然是糧食系統和環境的轉變.減肥以外日前高盛投資銀行指出,美國人服用Ozempic和Mounjaro等減肥藥物(胰高血糖素樣肽1,簡稱GLP-1)越多,經濟成長的可能性就越大.該投資銀行估計,到2028年,減肥藥使用者可能多達7,000萬.毫無疑問,GLP-1藥物代表了一個突破.它們幫助患者穩定血糖並減輕體重.事實證明,這樣做的好處不僅限於減肥.例如,SELECT試驗數據顯示,對於高BMI且心血管疾病風險嚴重的族群,服用GLP-1可以降低中風或心肌梗塞等心血管事件的風險.但有幾點值得注意,首先,目前支持正向間接效應(例如降低心血管風險)的證據僅限於高BMI之外,還有患有嚴重心血管風險的特定患者群體.此數據尚無法推斷到一般肥胖族群.其次,我們不能忽視與使用GLP-1相關的安全訊號,包括嚴重的胃病、頭髮和肌肉量損失.第三,現實世界的研究表明,即使有充分的保險,高達72%的人也會在一年內停止服藥,而導致體重反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注射劑並不是萬能的靈丹妙藥,單獨服用就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在Wegovy的仿單上就指出,它應該與增加體力活動和減少熱量的飲食計劃結合使用.預防勝於治療世界衛生組織營養和食品安全部主任FrancescoBranca博士表示:"這些藥物絕對是一種重要工具,但不應被視為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方案仍然是糧食系統和環境的轉變."這些藥物也不太可能對肥胖率或整體盛行率產生重大影響.研究人員提到:"肥胖症的新藥物治療雖然很有希望,但由於成本高昂且缺乏通用的臨床指南,短期內可能在全球範圍內產生較小的影響."由於肥胖的發病年齡也降低了,從而延長了患病風險的持續時間,該研究的作者強調,數據顯示應優先採取額外的預防和管理措施,以保障公共衛生.研究人員表示:"肥胖症患者迫切需要預防肥胖、支持減肥和降低疾病風險(例如治療高血壓和高膽固醇血症等).然而大多數預防肥胖的努力都聚焦在建立個人行為或飲食環境的改變上.這些對肥胖盛行率影響不大,部分原因是低收入及低自主權的人無法獲得或負擔得起健康的食物以及參與運動和其他積極的生活方式."GLP-1藥物可以治療某些患有糖尿病、肥胖症以及其他疾病的人.但應該將更多資源用於預防罹病,以避免僅優先治療肥胖和糖尿病.這項新研究2月29日發表在_《刺胳針》_.編譯來源:Becker'sHealthcare(2024.03.01)、Forbes(2024.03.01)
+ read more

2024.03.25
有肥胖基因的人應該要知道5件事
有些人有天生肥胖的遺傳傾向,下面五個提示可以有所幫助.2013年美國最大的醫師專業團體─美國醫學會投票認為肥胖是一種疾病,終於為這種疾病被認真對待鋪平了道路.當時,且即使現在,這個決定也引起很多爭議.但這已漸漸在改變,從認為肥胖是肥胖者的錯(他們懶惰且沒有意志力)到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會危及健康,可能需要長期的醫療管理.然而很多人,包括那些肥胖接納運動的人,仍不認為他們的身體應該被病態化.但究竟是什麼讓肥胖成為一種疾病,是否所有過重的人都不健康?劍橋大學世界著名遺傳學家、肥胖研究先驅GilesYeo說:"現在已經非常清楚,肥胖是一個大腦的問題,我們的大腦影響了飢餓.飢餓是一個大腦的現象,雖然飢餓的感覺由你的胃來.而我們現在知道,肥胖就是你的大腦影響你吃什麼和如何吃."Yeo指出,承載過多的體重會導致許多不便,如:關節炎和睡眠呼吸中止症,但本身並不會致命.不過承載太多的脂肪是危險的,因為一旦你該儲藏脂肪的脂肪組織皆充滿脂肪時,脂肪就會溢出至身體其他部位,例如原本並非為了儲藏脂肪而設計的內臟和肌肉,這會使得代謝問題開始發生,最終導致如心血管疾病.然而,Yeo說並非每個過重的人都一定有病.我們要開始了解到肥胖並非僅指高的體重.肥胖是高的體重狀態,且開始影響你的健康,這才是一個疾病.你的脂肪細胞可以儲存多少脂肪,基因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也影響到大腦發出飢餓訊號的頻率和強度.遺傳對你不利時如何應付?在Yeo的第一本書《基因飲食:肥胖科學和飲食真相》有5個真相提示,幫助你合理飲食來減重.提示1:減重不會是簡單的事減重和我們的自我保護機制是衝突的.大腦讓減重不容易,當你減重時,你的大腦一點都不喜歡,且會試著讓你把體重再取回來.如果你減重很難,要了解並非你不好,而是因為本來就不該是簡單的事.提示2:節制飲食─每一樣吃少一點整體減少你所攝取的食物,一點點就好,另一個說法即是節制.你並不需要完全斷絕某類經常被認為不利體重的食物,如碳水化合物或脂肪.提示3:慢消化的食物有益選擇讓你不容易覺得餓的食物.花較長時間消化的食物會讓你覺得較飽足.例如:蛋白質或纖維食物.提示4:品質好過於卡洛里考慮整體食物的價值,而不只是其中的一面.不要盲目的數卡洛里.因為卡洛里告訴你食物的熱量,並沒有告訴你食物的營養品質.卡洛里的數量沒有告訴你其中有多少蛋白質、多少纖維、多少鹽、多少微量營養素.提示5:食物不是敵人每當討論飲食時,人們很不必要的排除所謂的壞食物,卻不去了解他們如何和食物相互作用.不必畏懼食物.我們不必改正我們的食物環境.Yeo認為,"有些人必須少吃食物,但是如果你畏懼食物…你就會開始想『我必須斷這個,我必須斷那個』.""我認為我們必須少吃一點食物,但也必須熱愛我們的食物."編譯來源:CNNHealth(2024.03.15)
+ read more

2024.03.15
難根治的慢性尿道感染
任何人都可能發生尿道感染.由於其身體結構或習慣,有些人更容易感染.婦女因為尿道較短,更年期荷爾蒙的變化會減少尿道保護層,比男人更可能有尿道感染.60%以上的婦女在一生當中至少會有一次尿道感染.約25%的女性在六個月內面對重覆感染,變成慢性尿道感染.約20-30%的尿道感染對的抗生素沒有反應.慢性尿道感染難治療的原因過去認為用抗生素就可以直接治癒感染,現在我們知道慢性尿道感染很複雜.細菌狡猾性質使其能隱藏在抗生素無法達到的膀胱壁.細菌形也會生成一種保護的生物膜,使得抗生素治療幾乎無法滲透,因而導致令人困擾的抗生素抗藥性增加.抗生素需有進展才跟得上細菌的進化.但細菌改變的方式比較難以預測,因此,對有抗藥性的細菌,要研發新且有效的抗生素更具挑戰性.如同永遠不能結束的遊戲,細菌總是超前一步.目前,治療慢性尿道感染主要仍然嚴重地依賴抗生素.醫師只有從症狀的時間長短和頻率診斷、改變藥物或較長時間處方低劑量,來智取細菌.最初治療的處理,明顯地影響尿道感染變成慢性的可能性.因此,一開始準確的診斷出哪種慢性尿道感染是很重要.依據引發感染的特定細菌以及抗生素的敏感度,做早期標靶療法,可降低復發的風險.更年期後的婦女,雌激素療法在減少尿道感染復發上,已顯示出希望.這個治療恢復陰道和尿道環境的平衡,尿道感染較不會發生.生活型態改變,如多喝水,保持良好的衞生習慣,如廁後用肥皂洗手,推薦婦女由前至後的擦拭也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有些人強調蔓越莓汁或補充劑的有效性,但研究人員仍在弄清楚這些他們的真正療效.未來的治療?科學家目前正在研究慢性泌尿道感染的新療法,如:一個可能是針對預防感染開發的疫苗.另外一個新方法稱為噬菌體療法,使用稱為噬菌體的特殊病毒,追蹤並殺死引起泌尿道感染的壞細菌,避開身體中好的細菌.如此一來,細菌不會對治療產生抗拒,是一大好處.研究人員也探索益生菌的的潛力.將有益處的益生菌引入尿道,這些好的細菌可以在尿道中佔據空間和資源並產生抑制有害細菌的物質,壓制有害病菌紮根存活.慢性的尿道感染代表一個頑強的挑戰,但透過目前的治療方法和和有前景的研究相結合,我們漸漸接近慢性尿道感染成為往事的一天.編譯來源:Theconversation(2024.02.20)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