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4
初經及更年期年齡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牛津大學研究發現,12歲以前就有月經及較早進入更年期的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不過,目前尚無法確定原因,只能指出初經年齡及更年期年齡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有關。若能有更多研究來釐清背後的原因,將有助預防或延緩女性心/血管疾病發生。
研究團隊利用英國資料庫,檢視267,440名女性及215,088名男性的資料,他們都很健康且沒有心/血管疾病,研究團隊觀察他們7年後的健康狀態。資料顯示,罹患冠心病者有5,782名(1.2%)、中風者有3,489名(0.7%),整體來說有9,054(1.9%)心/血管疾病,其中有34%是女性。
研究發現
研究控制了年齡、BMI、吸菸習慣及血壓的因素,發現初經年齡在12歲以前的人比在這之後的人心/血管疾病風險高出10%。具體而言,這群人中風風險高了17%、冠心病風險高出5%。而女性在47歲以前就進入更年期,心/血管疾病風險也高出33%。
此外,研究還發現,不論男女,生育過的人冠心病風險較高,並且隨著孩子個數越多風險越高。研究表示,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很複雜,受到社經地位、文化等因素影響。而經歷過流產及子宮切除術的女性,冠心病風險各增加的14%及20%,經歷過胎死腹中的女性也被發現中風風險較高。
可能的解釋
研究表示,目前無法確定初經及更年期年齡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相關的原因。不過,初經年齡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有關,可能是受到童年時肥胖影響。而更年期年齡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有兩種可能解釋:(1)較早進入更年期導致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或(2)沒有臨床症狀的心血管疾病導致較早進入更年期。
綜觀而言,後續需要更多研究來釐清背後的因果關係。研究作者Sanne
Peters指出,目前已知有幾個基因與女性育齡時間長短有關,因此若分析女性參與者的基因,可能有助釐清初經及進入更年期年齡較早是否為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的原因,或是這種關係其實受到環境因素或生活習慣因素影響。
編譯來源:Guardian(2018.01.15)、Peters SA, Woodward M. Women’s
reproductive factors and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UK
Biobank. Heart: 15 January 2018.
+ read more
2018.01.09
為什麼要愛你身上的肥油?
新的研究發現身體脂肪中儲存著特殊的免疫細胞,它有記憶力,可以記得病原,使得它們比其他免疫細胞更有效率的抵抗感染!
美國國家健康機構(NIH)研究發現,在哺乳動物中,這些記憶T細胞很稠密的聚集在脂肪組織。當一個曾經感染過某種病菌的動物,其脂肪轉移到另一個未感染過的動物時,後者會有同樣抵抗感染的效果。
專家建議,脂肪移植未來可以用來抵抗本來致命的疾病。
我們對脂肪是又愛又恨,它可以儲藏能量,維持身體體溫和系統。但是過多的脂肪又會造成代謝症候群,影響身體健康。
把脂肪轉化為能量的新陳代謝系統,和免疫系統之間的關係很複雜。最近幾年,科學家已經開始研究。太多的脂肪會使得兩者的關係失去平衡,減弱免疫系統。
T細胞是白血球細胞的一種,在骨髓中製造,分布在身體的淋巴系統,抵抗侵入身體的外來感染。
T細胞不足可能致命。如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摧毀T細胞。HIV和AIDS是致命的,因為它們嚴重減弱免疫系統,使得受到感染的人無法抵抗其他的疾病。
正常的T細胞遇到某種病菌,會變成記憶T細胞。會這樣命名,是因為它們已學習到抵抗這個特別入侵者的最佳方式,能夠回憶抵抗感染的過程,將來可以更有效的戰勝感染。
NIH的研究專家發現,在老鼠身上,這些特別的記憶T細胞集中於脂肪組織。他們想知道,這些含有記憶T細胞的脂肪是否可以移植到其他的動物,用來抵抗相同的感染。
首先,研究者將老鼠於暴露一個病菌中,T細胞抵抗了感染。當第二次再度受感染時,老鼠的抵抗力更強。
其次,把這種脂肪移植到未有感染的新一批老鼠。將新一批老鼠暴露在同樣的病菌之後,記憶T細胞便積極地行動,抵抗病菌的挑戰。
然而NIH的研究專家指出,對脂肪在免疫系統中角色的了解,仍需要更多的研究釐清。
編譯來源:Daily Mail (2018.01.04)
+ read more
2018.01.08
007的心臟病跟你不一樣!
英國心臟基金會警告,新年假期中民眾將放縱地大吃大喝,並同時從電影中接收心臟疾病的錯誤資訊,這可能影響他們在心臟病發後存活下來的機會。
研究顯示,有40%的人相信電影上看到的心臟病症狀與治療方法是正確的,可能導致他們錯過自身或他人的警告信號,因此致命。
所有類型、體型和性別的人都可能心臟病發作
英國心臟基金會表示,娛樂性質的「好萊塢式心臟病發作」可能導致人們不了解其病情的嚴重性,而延誤了尋求治療的時機。也可能導致人們相信心臟病發作的症狀僅是突如其來的胸部疼痛和戲劇性的暈倒,而且只有過重的男性會受到影響。
專家提出電影中對心臟病發的錯誤描述,實在不勝枚舉。《007首部曲:皇家夜總會》中毒發後心臟驟停的詹姆士·龐德(James
Bond),在龐德女郎的協助下渾身冒汗地自我除顫。經過奇蹟般的復原後,龐德繼續了他因毒發而中斷的撲克牌局,沒有任何常見的腦損傷併發症跡象;在《妳是我今生的新娘》電影中,新郎突然間的胸部疼痛,戲劇性地抓住了自己的胸膛,並在暈倒時敲落托盤,使得餐具散落四處;由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扮演的特工在《不可能的任務》第三集中,心臟重新跳動後,奇蹟般地恢復行動,無需任何復原的時間;《黑色追緝令》中具代表性的場景之一,是烏瑪·舒曼(Uma
Thurman)扮演的米亞·華勒斯(Mia
Wallace)因濫用海洛因而失去意識後,約翰·屈伏塔(John
Travolta)所扮演的角色文生·韋格(Vincent
Vega)直接將腎上腺素注射進入心臟,這樣就足以讓Mia在當下復活,但這種行為還是不建議用於任何心肺復甦術(CPR)中;《瞞天過海:13王牌》中扮演華麗企業家的埃利奧特·古爾德(Elliott
Gould)當發現被欺騙後,其「心臟病發」抓住自己的胸口,戲劇性地摔倒在地。
英國每年有大約25萬人心臟病發,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到達醫院之前便死亡,通常是因為他們未能被及時地救治。
英國心臟基金會的心臟科資深護士Julie
Ward表示,所有類型、體型和性別的人都可能會心臟病發作。人們越快抵達醫院,生存機會就越高。為了能最大化地提高人們的生存機會,必須在第一個症狀出現後的一小時內接受治療,而不是假設疼痛將會減輕。
編譯來源:Daily Mail (2017.12.22)
+ read more
2017.12.21
勃起障礙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徵兆?
最新研究指出,勃起功能障礙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指標,有此症狀的男性應接受更嚴謹的心血管評估。
勃起功能障礙被定義為無法或無法維持勃起。在美國大約有三千萬男性受到勃起障礙的影響,患病的風險隨著年齡而增加。
勃起功能障礙可能會對一個人的心理產生一系列負面影響,可能會導致自卑、焦慮和抑鬱,也可能對生理健康構成風險。
過去的研究已指出,患有勃起障礙的男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高。但是勃起障礙與亞臨床型心血管疾病(即症狀不明顯的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尚不清楚。
勃起功能障礙與血管內皮細胞有關
這項新的研究,係由Osondu博士等人對28項研究進行系統回顧和統合分析,研究了勃起功能障礙與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狀之間的關聯。
研究小組發現勃起功能障礙與血管內皮功能不良有很強的相關性。血管不能完全擴張讓血液流過。內皮功能障礙是動脈粥狀硬化的早期徵兆,是斑塊堆積在動脈中的一種狀況,增加了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
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勃起功能障礙與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增加有關,這也是動脈粥狀硬化的早期標誌。
這個研究結果強調了,勃起功能障礙與心血管風險關聯的重要性。這些發現對於年輕男人更為重要。因為他們可能因為年紀而被歸類為低風險,相較於老年男性,比較不可能被評估為亞臨床型心血管疾病。但是,他們第一次就診可能是因為勃起功能障礙的相關症狀,可因此得到積極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和管理。
編譯來源:Vascular Medicine(2017.12)、Medical News
Today(2017.12.18)
+ read more
2017.12.19
荷爾蒙避孕藥增加乳癌風險
丹麥一項長期且大型的研究發現,服用現代避孕藥配方的女性,和一些從未服用的女性相比較,得乳癌的風險增加了20%。
英國醫學期刊發表一項研究,作者Lina
Morch醫師用11年的時間收集近兩百萬件15-49歲丹麥女性的避孕資訊,研究發現現代新配方的避孕藥,不論是雌激素和黃體素的複方、只有黃體素或含黃體素的子宮環,都有乳癌的風險。
Morch醫師指出持續服用避孕藥5年以上,會增加得乳癌的風險。服用避孕藥不滿一年,則無風險。
1990年代,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因為乳癌的風險,把高劑量的雌激素(estrogen)撤離市場。第一波避孕藥雌激素的劑量高達150微克,撤離市場的則是高於50微克以上。現金大部分藥丸含15-35微克的雌激素和黃體素(progestin,是一種合成黃體素),幫助調整經期。
美國癌症團體的策略主管Mia
Gaudet醫師表示,1990年代改變了避孕藥的配方,希望能夠減低乳癌的風險。從這個研究資料來看,並非如此。
但專家仍謹慎地認為,女性因服用避孕藥罹患乳癌的絶對風險仍然很低。主導英國艾伯丁大學研究團隊的Phil
Hannaford教授指出,避孕藥的小風險需要和它的益處相比較,除了預防懷孕、減輕經痛和月經過多,根據今年美國婦產科期刊的發表,避孕藥亦可以減低日後卵巢、子宮內膜和大腸直腸癌的風險。這些保護的好處,在女性停止服用後似乎仍持續30多年。
過去的研究也顯示,服用現今避孕藥所增加乳癌和子宮頸癌的風險,在停止服用後約5年後就會消失。
2012年女性健康期刊也指出避孕藥減低阿滋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的風險,在認知測驗中,服用避孕藥的女性得分比從未服用的人高。即使停止服用多年後,依然如此。
大部分女性在10多歲至30幾歲之間使用混合式的避孕藥,這個年齡層中,得乳癌的絶對風險非常低,乳癌大部分發生在40歲以上的女性。有些建議女性在40歲的時候改變其避孕方式,如ParaGard子宮環、
避孕海綿、殺精劑和保險套等,因那是乳癌整體風險開始增加的時候。
專家建議女性應和其醫師或婦科醫師討論避孕的選項,在開始或停止服用荷爾蒙前,先了解其益處和風險,充分掌握資訊後再決定。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7.12.12)
+ read more
2017.12.18
停經後女性「仍」應避免荷爾蒙替代療法
美國預防醫學權威機構再次表示,停經後婦女應該避免使用荷爾蒙替代療法(HRT)。
本月12日美國預防性服務專責組(American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發表報告,堅持原先的建議:已經停經的女性應該避免使用雌性荷爾蒙來預防骨質疏鬆症或糖尿病。
2012年專責組開始建議年停經後婦女停用荷爾蒙替代療法,每四年更新一次建議,以確保反映最新的醫學證據。
在其證據審查中,審議了18個臨床試驗的結果,其中包括4萬多名婦女。所有的證據表明,雌激素和黃體素組合治療會增加老年婦女罹患乳癌和心臟病的風險,而單用雌激素會增加中風、血栓和膽囊疾病的風險。
該諮詢建議涵蓋了所有荷爾蒙替代療法,亦即所有含有雌激素或雌激素/黃體素混合物的藥丸或貼片。
專家們總結表示,這些風險超過了荷爾蒙療法在預防骨質疏鬆和糖尿病方面的益處。
工作組主席Grossman醫師說:「基本上,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服用荷爾蒙來預防慢性病沒有整體效益……是有一些好處,但我們相信這些潛在的好處被壞處蓋過,基本上沒有淨利益。」
然而,更年期婦女可以短期使用荷爾蒙替代療法治療熱潮紅和陰道乾燥等症狀。由於長期的健康風險,醫生們需要非常謹慎,通常會建議最短的時間內使用最小的劑量。
1960年代雌激素的荷爾蒙替代療法開始在市場行銷,它被吹捧為永遠保持女性魅力的一種方法。因會引起子宮內膜癌,而銷量大減。1980年代,開始發現一些潛在的好處,例如預防骨質疏鬆症。
2002年毀譽參半的婦女健康倡議(WHI)研究出來了,徹底地打擊了荷爾蒙替代法。專責組更新建議的審查包含了來自WHI研究的最新長期追蹤數據。
然而,明尼蘇達州Faubion醫師對工作組的建議有意見。Faubion醫師說:「我認為這個報告會驚嚇女性……即使那些有症狀,可以使用這種療法的人,也會因為害怕而避免使用,例如:並不適用於45歲(或以下)的早期或過早停經的婦女。如果她們不去使用,那麼會對這些女性健康產生實際上不良影響。」
編輯來源: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Health
Day News(2017.12.12)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