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7.21
泌尿科醫生:男人一直以來的撒尿方式都是錯誤的
一位專業泌尿科醫生聲稱,男性應該坐下來小便,因為這對他們的健康更好。
泌尿外科醫生顧問Gerald
Collins博士在一項關於男性如何選擇小便的調查後,拋出了這一重磅炸彈。
YouGov的一項民意調查對來自13個國家的7,000多名男性進行了調查。在調查中,62%的德國男性表示,他們「每次」或「大多數時候」都會坐下來小便,這一比例幾乎是英國24%的二倍。
在YouGov調查的13個國家中,瑞典以50%的比例排名第二,丹麥以44%的比例排名第三,而法國35%的男性、西班牙和意大利的34%的男性。相比之下,英國人和美國人的比例分別為9%和10%。
另一方面,表示「永遠不會」坐下來的墨西哥男性人數最多,有36%的人在民意調查中選擇了這一選項。英國和波蘭男性33%獲得亞軍。
一些名人承認坐下是他們的首選。
阿根廷足球巨星、世界杯冠軍梅西也在烏拉圭電視台承認自己坐著小便。
坐著小便有益健康
這位泌尿科醫生表示,坐著可能是「最有效」的排尿方式,荷蘭研究人員在2014年發現,坐姿可以讓膀胱更容易「更快、更徹底地排空」。
萊頓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表示,這是因為坐下時骨盆和脊柱肌肉完全放鬆,從而更容易排尿。
然而,當您站著時,這些肌肉會被刺激,緊張會導致並非所有尿液都離開膀胱。
研究指出,坐著對於那些患有下尿路問題和攝護腺肥大的人特別有益。
攝護腺肥大是攝護腺和周圍組織擴張的地方,阻塞尿道並使排尿變得更加困難。
如果膀胱不能正常排空,患有良性攝護腺增生症的男性可能會出現膀胱結石、尿路感染和腎臟感染—因此建議坐下來小便。
除了坐著對健康的好處外,站立還會帶來其他風險,例如瞄準不佳會損壞廁所周圍的地板,這讓房東或家庭其他人感到沮喪。
在德國,許多公共廁所裡都有標語,敦促男性小便時坐下—通常是為了保持清潔。
那些選擇坐著的人被稱為「Sitzpinklers」,但這個德語術語帶有貶義,暗示坐著不具有男性氣質。
Collins在接受《每日電訊報》採訪時表示,他相信男性站著排尿的方式很可能是出於方便和環境的考慮而演變的。
他說:「最重要的是,如果你在高爾夫球場上,並且需要躲在樹後面,那麼你可以這樣做。」「而如果你蹲下並脫下褲子,情況可能會更加尷尬。」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是健康方面的最佳方法。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3.05.29)
+ read more

2023.07.11
A型血與較高的COVID-19感染風險存在直接聯繫
如果問普通美國人的血型是什麼,您可能會一臉茫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有在需要輸血時,血型才會成為問題。然而,從COVID-19大流行初期開始,《_Blood
Advances_》之前發表的研究結果表明,A型血的人似乎更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而O型血的人似乎不太容易受到影響。然來自波士頓及紐約的兩項觀察研究,都沒有證實血型與疾病之間有任何具體關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研究發現「確鑿證據」—一種可以解釋這種明顯風險失衡的機制。
由哈佛醫學院醫學博士Sean R.
Stowell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描述了他們的實驗室實驗,證明SARS-CoV-2(導致COVID-19的病毒)優先感染A型血細胞,從而提供了該血型與較高病毒感染率之間的直接聯繫。
Stowell博士說:「我們發現,SARS-CoV-2的刺突蛋白對入侵A型血細胞表面的接受器表現出親和力,而病毒也因此表現出優先感染A型血細胞的能力」。
在數千人的群體中,一些研究顯示,與O型血的人相比,A型血的人在接觸SARS-CoV-2後被感染的可能性可能高出20%。但是O型血的人仍然可能感染病毒並可能將其傳播給其他人。此外,年齡和心臟病等慢性病等因素在決定個人嚴重SARS-CoV-2感染風險方面的排名高於血型。
血型是影響一個人接觸SARS-CoV-2後感染可能性的眾多變量之一,但無論血型如何,個人都應全面接種COVID-19疫苗,並應繼續採取適合其風險水平的其他預防措施。
此研究發表在《血液》雜誌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3.06.27)
+ read more

2023.06.20
女性身高最高的國家揭曉
數據顯示,拉脫維亞擁有世界上最高的女性。這個波羅的海國家1996年出生的女性平均身高為169.80公分—約5英尺7英寸。 他們的結果顯示,與男性一樣,世界上最高的女性也是歐洲人。
由牛津大學支持的平台OUR WORLD IN
DATA共享的身高數據可供195個國家/地區使用,涵蓋數百萬參與者。
Our World in Data
團隊在分享他們的研究結果時指出,兒童時期營養不良和疾病限制了人類的成長。因此,人口的平均身高與人口的生活水平密切相關。
但是身高不能直接用來衡量幸福感。研究人員認為,遺傳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身高。
相比之下,美國排名第 42
位,女性平均身高163.54公分(5 英尺 4 英寸)。
身高最高的十個國家
* 拉脫維亞 - 169.80cm
* 荷蘭 - 168.72cm
* 愛沙尼亞 - 168.67cm
* 捷克 - 168.46cm
* 塞爾維亞 - 167.69cm
* 斯洛伐克 - 167.47cm
* 丹麥 - 166.62cm
* 立陶宛 - 166.35cm
* 白俄羅斯 - 166.34cm
* 烏克蘭 - 166.05cm
十個身高最矮的國家
* 瓜地馬拉 - 149.39cm
* 菲律賓 - 149.61cm
* 孟加拉 - 150.79cm
* 尼泊爾 - 150.86cm
* 東帝汶 - 151.15cm
* 馬達加斯加 - 151.18cm
* 老撾 - 151.27cm
* 馬紹爾群島 - 151.31cm
* 印度 - 152.59cm
* 印度尼西亞 - 152.80cm
排在前五名的還有荷蘭(168.72公分)、愛沙尼亞(168.67公分)、捷克(168.46公分)和塞爾維亞(167.69公分)。
在天平的另一端,瓜地馬拉擁有世界上最矮的女性—平均
149.39公分(4英尺11英寸)。
其次是菲律賓(149.61公分)、孟加拉國(150.79公分)、尼泊爾(150.86公分)和東帝汶(151.15公分)。
根據吉尼斯世界紀錄,世界上最高的女性是來自土耳其的RUMEYSA
GELGI,身高 215.16公分(7英尺0.7英寸)。
世界上最矮的女性是來自印度那格浦爾的JYOTI
AMGE,身高62.8公分(2英尺0.7英寸)。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3.06.17)
+ read more

2023.06.17
腎臟的恢復力可能取決於你的性別
大多數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失去部分腎功能。根據全球疾病負擔研究,全球人口正在老齡化,因此預計會有更多人患上慢性腎病,並且到
2040
年它將成為導致生命年數損失的第五大最常見原因。
但是,男性和女性在腎功能下降方面有著不同的經歷,因此挪威的研究人員開始試圖弄清楚發生了什麼。
他們所知道的是,更多的女性患有慢性腎臟病,而更多的男性患上了腎衰竭,這似乎是一個矛盾。
在為期 13
年的研究的第一部分,他們發現,中年女性的腎功能往往低於男性。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男性的腎功能下降得更快。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小組觀察了北歐的 1,837
名成年人,其中約 53% 是 50 至 62
歲的女性。他們是普通人群的代表,自我報告沒有糖尿病、慢性腎病或心臟病。
研究人員在 2007 年至 2009 年、2013 年至 2015 年以及 2018
年至 2020 年再次測量了參與者的腎功能。
由於使用血液中的肌酐(creatinine)濃度估計腎功能的常用方法不準確且不可靠,因此,此研究以靜脈注射腎臟會過濾的標記物—碘海醇(iohexol )來測量腎功能。注射三至四小時後,研究人員採集血液並計算腎臟濾過率。
研究作者 Toralf Melsom
博士表示,「這種方法被認為過於複雜,無法用於基於人群的研究。然而,在
11 年的追蹤中,我們對 1,837 人進行了 4,000
多次腎功能測量」。
「這項研究是第一項在衰老過程中重複準確測量相對健康的女性和男性腎功能的研究。通過這樣做,我們提供了腎功能喪失與年齡的相關知識以及慢性腎臟病盛行率的性別差異。」Melsom說。
「這項研究可能部分解釋了為什麼更多女性被診斷為早期慢性腎臟病,而更多男性在衰老過程中出現嚴重慢性腎臟病和腎功能衰竭。在之前的研究中,腎功能加速喪失與過早死亡有關,」他補充說。
研究在8月17日發表於《美國腎臟病學會雜誌》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2.08.22)、EMJ(2022.08.19)
+ read more

2023.05.16
樂見再生醫療法雙法暫緩 台女連提出呼籲
再生醫療雙法原本將在今天(5/16)處理。但在外界的質疑聲浪中,立法院決定暫緩處理。我們歡迎這樣的善意,但,對於民代將醫藥界、病權團體、倫理及法律學者要求立法應嚴謹的連署說成是「政治操作」或「反對救人的民生法案」,則無法接受。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今日對於再生醫療雙法暫緩處理做出回應:「執政黨的立法委員表示將會再協商,我們頗有疑慮,因為協商常淪為政黨或民代為了各自的利益或政治目的討價還價的場域,缺乏條文實質意見的討論。協商的結果可能與民間的意見相行更遠。」
另外,衛福部指出,再生醫療法是將目前已經在施行多年的「特管辦法」法制化。他們對於民間意見的反應是,民間誤會了條文的意思!
因此,台灣女人連線在此呼籲立法院在政黨協商前:
1、針對施行4年特管辦法的成效向國人報告。
2、舉辦公聽會,請衛福部與連署專家們針對有爭議的條文進行對話及修正。
3、將特管辦法的施行成效報告及公聽會的結論作為以為協商的基礎。
期待再生醫療法的立法符合醫療倫理,真正保障病患權益,而不是將其當成白老鼠,更甚的,利用病患的無助牟取利益。
+ read more

2023.05.03
糞菌移植的口服藥丸
困難梭狀芽孢桿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感染是常見的院內感染性腹瀉,其感染難治療並容易多次復發。不論是在歐美國家或是台灣,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的情形均逐漸增加。
現今研究顯示「糞菌群移植」能提高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的治癒。去年11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批准基於「糞便移植」的療法,以減少細菌感染的復發,使其成為同類療法中第一種在美國獲得批准。
今年4月,美國FDA准許了第一個由糞菌移植製作的口服藥丸,來治療「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
雖然在FDA認證處理糞便為藥物之前,捐贈者和他們的糞便都要做病菌的篩檢,口服藥物Vowst仍然有使患者生病的風險,也可能會包含食物過敏原。
糞便移植可以平衡腸道菌落
藥物名稱
Vowst被准許給予已經以抗生素治療,仍重覆感染的患者,以預防C.
difficile復發。裡面的成分是健康人捐贈的糞便樣本中的腸菌。
因感染服用廣譜抗生素會殺死正常菌叢、改變腸道微生物的平衡,使艱難梭菌大量增生並產生毒素,引起腹瀉、腹痛、發燒,甚至造成器官衰竭和死亡。每當有人感染,重覆感染的風險增加。
而糞便微生物移植可幫助一個人恢復腸道菌落的平衡。之前只有透過內視鏡將糞菌植入患者腸道的治療。FDA在2022年批准的另一個抗困難梭菌的產品只能由肛門灌注。
FDA的生活評估和研究中心的Dr. Peter
Marks在發佈准許的新聞稿中說:「今天的批准提供患者和醫護人員一個協助預防重覆性的困難梭菌感染。對於經歷這個可能致命疾病的患者,在促進療效和藥物取得管道上,口服糞菌產品是一項重大進展。
研究如何進行?
在隨機研究中,有89參與者服用Vowst,
有93人服用安慰劑,經過8週以後,服Vowst的人重覆感染比例較低,12.4%,而安慰劑組重覆感染39.8%。
另一個開放標籤的臨床實驗分析,比較服Vowst的90位參與者,和92位服安慰劑的人,發現的副作用包括脹氣、疲倦、便秘、發冷和腹瀉。
此藥物的製造商Seres Therapeutics Inc.
尚未公開其價格,但已計劃和食品公司Nestle合作推銷。
編譯來源: Health Day (2023.04.27)、U.S FDA(2023.04.26)、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22.01.20)
+ read more